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婴幼儿取尿样要有点技巧

2023-05-03 来源:客趣旅游网

点击上方 ▲ 关注「欧茜医生」了解更多育儿知识

“记得取中段尿”——相信每个去做过尿常规的人,都被护士这般嘱咐过,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完全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例如,什么是中段尿?为啥“前后段尿”不行?怎么取才能不脏手?还有,这么高难度的动作,成人尚觉艰深,小朋友又如何做到?

这一连串疑问,今天就简单给大家解答下。


为什么要取中段尿

怎么取

所谓“中段尿”,指在排尿过程中,弃前、后时段排出的尿液,以无菌容器收集中间时段的尿液。以水龙头为比喻,相当于打开水龙头后先不接最先流出来的水,片刻后把杯子挪过去接水,接到差不多再把杯子挪开,不接最后流出来的水。


图源:微博@果壳

这是为了尽可能留取足够干净无菌的尿液,以备微生物培养。就像一段时间未清洗的水龙头出口存在灰尘一样,人的尿道口和外阴也存在着细菌、黏液等杂质,前后段尿易沾染杂质,直冲而下的中段尿会干净一些。

当然了,这样的“中段尿”取起来确实是有难度,非常容易洒到手上。


为了方便取样,除了用于装尿液的管子之外,护士通常还会给一个带柄有尖嘴的一次性小杯。先用这个小杯来收集尿液,再把小杯里的尿液倒到管子里去。有些人初次采尿不懂小杯的用处,直接用管子接尿,那尿一手也是必然的了...

也有些医院只给小杯接尿,让接完交给护士,这样就避免了混淆,但又会产生新问题。有些人不知道装多少,直接弄满满一杯,怕洒了只得小心翼翼端过去,俨然一副“敬酒”模样。其实,真不用装那么多,大概一半多一点就够用啦。

再说说很多人困扰的一个问题——尿到一半去接尿,真的很容易洒到手上啊。尤其是女生,限于视野和姿势,难度更高。

然而很遗憾,目前对此还没有比较好的解决方案,只能是建议尽量有意识地放缓排尿的速度,一方面防止喷溅,另一方面争取时间找准位置。

有些人可能想到收缩括约肌暂停排尿的法子,个人觉得可行性不高,除非尿液少否则很容易失败,后果经常是控制不好方向,尿到手上...


怎么给孩子取尿

一般小孩子需要特意取尿,多是医生需要评估孩子是否存在尿路感染的时候。

根据美国儿科学会2016发布的2-24月龄发热婴幼儿尿路感染临床实践指南:若医生判断发热婴儿发生尿路感染的可能性较低,则无需尿液检测,加强临床随访监测就足够;如果的确存在感染风险,则应获取尿液标本进行尿液分析和培养。

此时,孩子的取尿方法就比成人丰富得多了,除了最方便的用无菌容器接,还有导尿、耻骨上穿刺、尿袋采集法、膀胱刺激技术等,这些方法有其特定的应用条件,适用于不同情况的孩子:

1、接受过如厕训练的孩子

可采取和成人一样取中段尿的方法,过程中注意清洁:

女娃——分开阴唇并用无泡沫的消毒液/温和的肥皂清洁清洁会阴2-3次,排尿时把女孩阴唇展开以最大程度减少尿液与黏膜的接触,用消毒过的容器收集中段尿液。

男娃——用相同的方法仔细清洁尿道口,如果孩子还没割包皮,在清洗前要把包皮上翻,然后也是让孩子的小便流出一段,再用干净的容器接取。

2、没接受过如厕训练的孩子和婴儿

国外主流推荐用导管导尿和耻骨上穿刺采集尿液两种方法,污染率相对较低且安全性良好。

经膀胱导尿采集


耻骨上穿刺采集


但很多家长会发现,国内医院用这两种方法的并不多,更多是用尿袋采集。

尿袋采集法

所谓尿袋采集法,即对6月龄及以上婴儿和儿童,用抗菌溶液广泛清洁生殖器和会阴,再将尿袋粘在外阴或阴囊处放置好,直至有排尿再移除。简单来说,就是洗干净私处后粘个袋子时刻准备着接尿。

这样采集的样本,已经没什么弃前段尿、后段尿的讲究了,相比前面提到的几种方法,其样本受污染的可能性较高(污染率达50-60%),而样本污染则很可能会造成结果假阳性(假阳性率最高可达85%)。

遇上这样的结果,许多医生会经验性地用上抗生素(哪怕实际情况不必要),所以原则上不应常规推荐用尿袋采集法收集疑似尿路感染患儿的尿液样本,医生们也不应单纯根据尿袋样本的尿培养阳性结果来给患儿使用抗生素。


根据UpToDate临床医学顾问意见: 不推荐用尿袋样本进行尿液筛查的儿童包括:存在泌尿道异常、近期接受过泌尿生殖系统手术、存在免疫缺陷、存在神经源性膀胱,一般状况差,或需要在采集完尿样后立即使用抗生素。 不应根据婴儿或年幼儿童清洁方式或清洁尿袋收集的排尿样本阳性尿试纸检查或尿液分析使用抗生素,因为这些方法的尿培养污染率高。

但是,由于年龄小孩子不能自主排尿、尿量少、排尿不规律、依从性差等缘故,导尿需要耗费的时间较长;而许多父母也害怕往孩子尿道口插管子会造成感染(实际上概率很低);再加上我国卫健委2011年发布的《尿液标本的收集及处理指南》也明确可用尿袋采集婴幼儿尿液标本,所以临床上常用有其合理性。

事实上,特定情况下(孩子不需要频繁导尿、父母不愿意让孩子导尿),尿袋采集方法也是适用于一般状况好的较大婴儿和儿童的。

在AAP的指南中提到,对于确实存在感染风险的孩子,应获取最佳样本(如用导管插入或耻骨上穿刺采集取得的低污染样本)进行培养和尿液分析;或者用最方便的方法(如尿袋采集)获得尿液样本进行分析,若结果提示尿路感染,则应通过导管插入或耻骨上穿刺再次获得尿液标本进行培养;若结果呈阴性,虽不能肯定排除尿路感染,但在暂不开展抗菌治疗的情况下密切监测病情的处理也是合理的。

欧洲泌尿外科协会 (EAU) 发布的儿科泌尿外科指南也提到:用尿袋法收集的样本,经试纸检测白细胞酯酶和亚硝酸盐均呈阴性,或用显微镜分析脓尿和细菌尿均呈阴性,则可避免需要导尿采集样本进行尿培养。反之,若结果呈阳性,不排除假阳性可能,还是要用导尿法采集样本培养确认。


除了尿袋采集法外,临床还常用膀胱刺激技术(轻柔叩击膀胱区)采集尿液,相关研究显示膀胱刺激技术和膀胱导尿获取的尿样检测尿路感染准确性相似,污染率也相近。由于采尿时需要将孩子悬空抱持,所以更适用于年龄6个月以内的小宝宝。

不过,由于膀胱刺激技术可能带来短暂不适,许多父母难以接受,而小宝宝疑似尿路感染又常需及时确诊,所以比起膀胱刺激技术,≤6月龄宝宝更推荐导尿法。

以上就是小朋友取尿方法的一些基本情况了,实际上,选择什么方法其实还是要按医院的规则来。

临床上若是用尿袋法,经常是医护提供指导,家长亲自采尿(其实让医护来采更好);其他技术含量较高的采尿方法(如导尿、膀胱刺激技术),则必须由医护人员来完成。这时,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协助完成采尿呢?

基本上就三件事:

1、采尿前:做好相关准备。

和孩子提前讲好今天要采尿,解释为什么以及护士会怎么做,尽可能消解孩子的不安情绪。不建议事先什么都不说,这样孩子可能会因感到唐突、害羞而格外抗拒。

提前20-25分钟给孩子喝点水,年龄较小的小宝宝则喂点奶,帮助孩子酝酿尿意。

2、采尿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在医护人员为孩子采尿时,家长可以和孩子聊天,或准备好TA喜欢的玩具、动画片来吸引宝宝的注意,以免孩子挣扎,导致本次采尿失败。

3、采尿后:对抗生素保持审慎态度。

前面提到,若用尿袋来采集尿液,可能有较高的假阳性率,可能会影响医生的判断,导致其误用了不必要的抗生素。

若孩子病情是需要根据尿液检测结果考虑是否使用抗生素的情况,建议在尿袋样本呈阳性后,再行导尿法采样培养确认。


医生妈妈说在最后

简单总结一下:

1、采集中段尿,可尝试尽量减缓排尿速度,用一次性小杯适量采集尿液。

2、小孩子若疑似尿路感染,一般需取最佳尿液样本进行分析培养,接受过如厕训练的孩子一般取中段尿,没有接受过如厕训练的孩子,具体取样方法(经膀胱导尿、耻骨上穿刺、尿袋采集等)由医生根据情况判断采用。

3、国内医院可能更常用尿袋采集(>6月龄)、膀胱刺激技术(≤6月龄)。

尿袋采集样本污染可能性高,结果可能呈假阳性,若呈阳性且疾病需抗生素治疗,需要再用导尿法或耻骨上穿刺采集样本进行尿培养再确认;若尿袋采集样本筛查结果为阴性,虽可避免导尿做尿培养,但要密切监测孩子后续有无尿路感染体征。

膀胱刺激技术污染率和导尿法相近,但家长多不接受刺激带来的轻微疼痛,操作成功仅一半,另考虑到小婴儿尿路感染确诊的及时性,条件满足的情况下,≤6月龄的孩子仍首选导尿法。

4、孩子采尿过程中,家长可以提前安抚孩子,解释采尿的原因,提供适量液体以帮助孩子酝酿尿意。若尿液检测结果关系到抗生素的使用,保持谨慎态度,如有必要需再行膀胱导尿采样培养筛查。

end

科学审核:肖彦,知贝医疗儿内科医生

参考文献:

1、UpToDate临床医学顾问:疑似尿路感染婴儿和儿童的尿液收集技术
2、EAU:https://d56bochluxqnz.cloudfront.net/documents/full-guideline/EAU-Guidelines-on-Paediatric-Urology-2022.pdf
3、张彩凤,罗毅,邓永芳,余卓文,高艳,乐洁,李佳琦,胡肖银.婴幼儿尿液标本非侵入性采集技术的最佳证据总结[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23):2117-2123.DOI:10.16821/j.cnki.hsjx.2020.23.002.
4、https://www.mayoclinic.org/diseases-conditions/urinary-tract-infection/diagnosis-treatment/drc-20353453

免责声明:本文数据更新于2022年8月。文章的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医疗、健康、用药的科普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及时咨询医生。对这篇科普文有任何建议,请给我们留言。

注:封面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