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令人震惊的吃鱼误区 吃鱼的误区有哪些

2023-07-15 来源:客趣旅游网

我们都知道鱼类食品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而鱼的价格也便宜,所以鱼肉基本上是家家户户餐桌上的常备品。吃鱼的误区有哪些?吃鱼的好处多多,吃鱼能减少心脏病危险、吃鱼降低胆固醇、鱼降血脂胜过吃素、孕妇在孕期每周都吃鱼的话,未来婴儿患上湿疹的几率会下降43%、吃鱼会变聪明、吃鱼有助发育(鱼肉营养全面,鱼同样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如钙、铁、锌等微量元素,其中尤以含碘和磷居多。此外,鱼还可以提供相当丰富的维生素,如维生素A、B、C、D等,对身体都十分有益)、鱼肉易于消化……我们知道太多吃鱼的好处,可是对于吃鱼的误区我们又了解多少呢?

吃鱼的误区有哪些

活杀现吃——残留毒素危害身体

很多餐厅都会在客人面前将鱼现杀现宰,认为这样最新鲜不过了。这实际上是一个认识误区。无论是人工饲养的鱼类或野生的鱼类,体内都含有一定的有毒物质。活杀现吃,鱼体内的有毒物质往往来不及完全排除,鱼身上的寄生虫和细菌也没有完全死亡,这些残留毒素很可能对身体造成危害。

擅吃鱼胆——解毒不成反中毒

鱼胆是一味中药,中医常用它来治疗目赤胆痛、喉痹、恶疮等症。不过并不是所有鱼胆都可以随便食用,专家指出,鱼的胆汁中含有水溶性“鲤醇硫酸酯钠”等具有极强毒性的毒素,盲目食用很有可能会造成肝肾功能衰竭直至死亡。

吃鱼的误区有哪些

别买三种“问题鱼”(鱼皮肚破损、绿色痕迹、颜色鲜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名食品安全专家昨天向上海东方早报记者介绍,如果鱼皮肤有破损、有明显绿色痕迹,或者是颜色太过鲜艳,市民最好不要选购。为安全起见,富含脂肪的内脏、鱼皮甚至是鱼眼等部位最好不要接触。

另外,如何用肉眼辨别水产品是否浸入了孔雀石绿,水产专家也给出了他们的意见:挑选鱼时,一是看鱼鳞创伤是否着色,受创伤的鱼经过浓度大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泡后,表面发绿,严重的呈现青草绿色。二是看鱼的鳍条,正常情况下,鱼的鳍条为白色,而“孔雀石绿”浸泡后的易着色;三是不要买通体色泽发亮的鱼。中国水产研究所东海水产研究所所长庄平将买冰鲜鱼的步骤浓缩成“一闻二摸三看”。庄平说,如果购买的是冰鲜鱼,市民应先“闻”,分辨其是否有腐臭味;再“摸”,确定鱼的皮肤是否有弹性;再“看”鱼鳃,鲜活鱼和冰鲜不久的鱼的鱼鳃都呈鲜红色。

吃鱼的误区有哪些

吃生鱼片——得“肝吸虫病”

生鱼片是深受许多人喜爱的日式料理,肉质鲜美弹牙。不过经常吃生鱼片其实对肝脏健康十分不利,容易诱发肝吸虫病,甚至诱发肝癌。肝吸虫病是以肝胆病变为主的一种寄生虫病,人通过吃生的或半熟的含肝吸虫活囊蚴的淡水鱼虾和淡水螺类被感染的几率极高。肝吸虫病常见的症状为腹泻腹痛,肝区隐痛、肝肿大等,严重感染者在晚期可造成肝硬变腹水,甚至死亡。

空腹吃鱼——导致“痛风”

很多时候譬如减肥,或者吃鱼肉火锅的时候,人们经常会出现空腹吃鱼。专家指出这种做法很容易造成痛风发作,鱼肉中富含大量嘌呤,如果空腹大量摄入嘌呤而没有足够的碳水化合物来分解,就会造成人体酸碱平衡就会失调,容易诱发痛风或加重痛风病患者的病情。所以大家在吃鱼的时候要搭配其他的主食哦。

吃鱼的误区有哪些

鱼并非越鲜越好

将鱼剖腹洗净———放置4-5小时

很多市民认为,鱼越鲜越好,并且喜欢现杀现吃,认为这样才能保证鱼新鲜又营养。但是,上海食品营养方面专家说,这是目前市民都存在的吃鱼误区。专家介绍,现杀鱼最好用保鲜膜覆盖后搁置在冷藏环境中4到5个小时。

鱼不能现杀现吃的原因是现杀的鱼蛋白没有完全分解,味道不够鲜美,营养成分也不充分。其次,将剖腹洗净的鱼放置几小时,毒素挥发得差不多,这可降低有毒物质对身体的危害。

据介绍,动物宰杀后肌肉一般发生四个阶段的变化:僵直、后熟、自溶和腐败。僵直是在动物宰杀后最先发生的变化,在夏季一般一个半小时,冬季一般3到4小时。由于肌肉酸度增加,肌凝蛋白凝固,肌纤维出现变硬僵直现象,此时的肉品不适宜作烹饪之用,口感也不好。

随着肌肉中的糖原继续分解为乳酸,结缔组织逐渐软化,肉品也变得柔软多汁,味美鲜香,这个过程称为肉的后熟。此时的鱼、肉最适合作烹饪原料,味道最好。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