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家寡人是一个历史典故,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故事。
据说,在春秋时期,齐国的君主公孙贾因为他的长子受到反对派的排挤,被迫离开齐国,带着妻子和儿子来到了鲁国。然而,不久后,公孙贾被鲁国的领导人拒绝接纳,被迫流亡到了其他的国家。
由于这个故事中的公孙贾是一个孤家寡人,无依无靠的情况下,孤注一掷地进行冒险,一直未能找到一个可以容纳他的地方。因此,对于没有势力和背景的人,人们习惯上称他为“孤家寡人”。
这个典故在后来成为了历史上形容一个人孤独无助、无依无靠的词语。它也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人际关系、事业或者生活中没有得到支持和帮助的境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