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应当在下班时间之后安排劳动者延迟工作时间和一小时之内的,应计算为加班。《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可以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超过1小时,特殊情况下每日不超过3小时,但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公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必须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制定,法律规定的加班时间不得有例外。然而,对于处理班后事宜一二分钟的情况,一般不予计算为加班。
法律分析
用人单位在下班时间之后安排劳动者延迟工作时间和一小时之内的,应当计算加班。
公用人单位的任何规章制度应该在法律所允许的框架内制定。法律允许自由发挥的部分,公司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建章立制,法律已定死的部分,就算公司制定了不一样的规章制度,也不免被法律视为无效。
加班(包括加点)是工作日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同意的情况下,延长工作时间或在非工作日工作。法律法规覆盖了一切工作时间之外的额外劳动,而不允许有例外。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一个小时内的,也应当计算加班。但是,司法实践中,对于处理班后事宜一二时分钟时间之内的,一般不予计算。
《劳动法》
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拓展延伸
加班规定:加班的定义和计算方式是什么?
加班规定指的是根据劳动法和公司制定的规定,对于超出正常工作时间的工作进行界定和计算的规则。加班的定义是指在规定的工作时间之外,继续从事工作任务的行为。根据劳动法的规定,超过每日工作时间8小时或每周工作时间40小时的工作被视为加班。计算加班时间的方式通常是根据实际工作时间和加班补偿标准进行计算,例如按照小时工资的1.5倍或2倍进行补偿。公司也可能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加班规定,包括加班时间的计算方法和加班补偿标准等。加班规定的目的是保障员工的权益,确保合理的工作时间和补偿。
结语
合理的加班规定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措施。根据劳动法和公司制定的规定,对于超出正常工作时间的工作进行界定和计算,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加班时间的计算方式通常按照实际工作时间和加班补偿标准进行,旨在确保劳动者得到合理的工作时间和补偿。公司制定的加班规定应在法律允许的框架内,并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加班规定的合理实施有助于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十二章 法律责任 第九十三条 用人单位强令劳动者违章冒险作业,发生重大伤亡事故,造成严重后果的,对责任人员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12修正):第四章 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 第四十五条 【劳动合同的逾期终止】劳动合同期满,有本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劳动合同应当续延至相应的情形消失时终止。但是,本法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劳动者的劳动合同的终止,按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第六章 劳动安全卫生 第五十六条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劳动者对用人单位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对危害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行为,有权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