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车祸多长时间内死亡不算交通肇事?

2023-10-31 来源:客趣旅游网

发生车祸后判断是否交通肇事并不是以对方死亡时间长短进行计算,而是与对方的死亡与交通事故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来判断。所以即便发生交通事故后,对方在一年之后死亡,只要存在因果关系,就应该承担交通肇事的责任。

交通事故受伤人员于事故发生7天以后死亡的,不列入死亡人数统计范围。交通事故的伤者在7天以后死亡的,虽然在统计上不作为重大交通事故统计,但对事故责任人的法律责任追究却不受死亡时间的限制。因为区别罪与非罪的主要界限是交通事故的后果和肇事者所负的交通事故责任,而不是在事故发生时是如何统计的。事故的受伤者7天后死亡的,应依法对构成交通肇事罪的肇事者追究刑事责任。

交通事故与交通肇事的区别

交通事故通常可以理解成机动车在路上因为过失或者意外造成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的一种事故。交通事故主要是从经济损失这一角度进行定义的,来描述一种事故性的交通现象。

而交通肇事主要是从驾驶员角度去定义的一种交通现象,这种交通现象体现在驾驶员身上,往往就是交通肇事罪。

交通肇事多长时间自首不算逃逸

依然属于逃逸,不过,自首可以减轻处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一)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二)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三)明知是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机件失灵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四)明知是无牌证或者已报废的机动车辆而驾驶的;(五)严重超载驾驶的;(六)为逃避法律追究逃离事故现场的。第三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是指行为人具有本解释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和第二款第(一)至(五)项规定的情形之一,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

多长时间自首不算肇事逃逸

肇事逃逸后只要是自己投案就算自首,没有时间限制,如果被抓就不是自首。《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自首的认定标准:1、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2、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3、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尚未掌握的罪行,与司法机关已掌握的或者判决确定的罪行属不同种罪行的,以自首论。4、可供自首的对象:(1)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2)其所在单位。(3)城乡基层组织。(4)以上单位的有关负责人员。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判多长时间

酒驾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一般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酒驾肇事涉嫌交通肇事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酒驾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判多长时间

酒驾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一般判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酒驾肇事涉嫌交通肇事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拘留多长时间提请批捕

肇事逃逸致人死亡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该内容由 张荣律师 和 律说律答 共创回答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