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或无法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仍有抚养义务,而成年子女可以要求父母支付抚养费。离婚时,法院只需处理财产分割,对已成年子女无需进一步处理。离婚不影响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父母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对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对于已满两周岁的子女,法院将根据具体情况,判决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方式;而对于已满八周岁的子女,应尊重其真实意愿。
法律分析
父母在离婚时,孩子成年了,可以独立生活的,就没有抚养权了。父母只有对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抚养和教育的义务。夫妻离婚时,如果孩子已经成年,法院只需要判决离婚,并对财产分割作出处理即可,不用再处理孩子的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法律客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拓展延伸
成年子女是否有义务赡养父母?
根据我国《婚姻法》和《继承法》,成年子女确实有义务赡养父母。赡养父母是一种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也是社会责任的体现。成年子女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尽力提供必要的生活、医疗和精神上的支持给予父母。这种义务基于家庭关系和亲情,同时也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然而,赡养义务并非一刀切的,应根据子女的经济能力和父母的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分配。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子女经济困难或父母有过失行为,法律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总之,成年子女有义务赡养父母,但具体的赡养方式和程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协商和决定。
结语
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和相关法律规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在离婚后并不消除。尽管成年子女可以独立生活,但父母仍有抚养、教育和保护子女的责任和权利。对于未成年子女或无法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父母有义务提供抚养费。同时,成年子女也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应根据自身经济能力合理分配赡养责任。赡养父母是一种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同时也是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具体的赡养方式和程度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协商和决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2020修订):第二章 家庭保护 第二十四条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时,应当妥善处理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探望、财产等事宜,听取有表达意愿能力未成年人的意见。不得以抢夺、藏匿未成年子女等方式争夺抚养权。
未成年人的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一方应当依照协议、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调解确定的时间和方式,在不影响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情况下探望未成年子女,直接抚养的一方应当配合,但被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权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五条 禁止对老年人实施家庭暴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第二章 家庭赡养与扶养 第二十一条 老年人的婚姻自由受法律保护。子女或者其他亲属不得干涉老年人离婚、再婚及婚后的生活。
赡养人的赡养义务不因老年人的婚姻关系变化而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