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寒假社会实践已经不是我第一次打工了。去年暑假的时候我就已经在北国超市打了一个月的工。
当时打完工后我就有了很多感触,当时想写下来,但是由于懒,最终这一想法没有转化成为行动。就在前几天大扫除的时候,我突然从抽屉里翻出了一份打工报告来,这份报告是超市门店的左姐姐要求我写的,但是不知之后是什么原因,她一向没向我要。于是这份报告就留在了自己手里,此刻看看都还是觉得是那么的受益匪浅。这份报告分为两部分,一是我打工的感受,第二是我对北国超市的一些意见和推荐。当然,对于大家来说,还是会对第一部分比较感兴趣吧!我在北国打工的感想大概有以下几点:
1、文凭只是一块敲门砖。你能够在敲门的时候拿着这块砖而洋洋自得,但是伱当进入着扇门后,就不要再把它当做是一种必胜的资本了。因为你会发现,进入这扇门后大家就又一样了,甚至有文凭的比不上那些德高望重的。的确就是如此,相对于文凭来讲,社会更看重的是资历和经验。
2、公司不是家。公司就是公司,它永久也不会成为我们的家。因为维持公司运转的是交易,是合同。只有当你能够给公司带来利润的时候,公司才会让你成为其中的一员。如果当你对公司没有丝毫的利用价值,那么即使你对公司是十分忠诚、十分热爱,我想最终还是会被公司“遗憾”的辞退。我说这点的目的并不是让大家在工作上偷工减料。尽职尽责地工作是天经地义的,这就如同公司要发给工人工资一般。我的意思是,当大家不幸的被某家公司辞退的时候,不要觉得心寒。你要清楚的是,公司之所以辞退你,不是因为他们怀疑你的衷心,而是因为你对他们来讲不再有利用价值了。在那里,期望那些过于投入工作并且过于信任公司的的人们有个心里准备。当然公司是自己的除外。
3、利益是维持同事关系的关键。这点其实类似于上面一点,只但是这点的范围运用的更广。在打工的时候我更是对这句话颇有感触。其实我从来不认为被人利用是一种贬义的说法。我很同意哥哥说过的一句话:当你被人利用的时候,你就会体现出自己的价值。当没有人利用你的时候,就说明伱是真的没用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确实按照这一规律进行着。仔细想想,在别人需要帮忙的时候想到你,这何尝不是一种潜力的体现呢?看来要想“朋友”遍天下的话,自己首先要有潜力;换一个角度来说,有潜力后就会有更多的“朋友”。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何乐而不为呢?
这就是我在北国打工的一些感想。当时想想,觉得打工挺苦的:一天站8个小时,随时理解摄像头的监视,到了晚上还要叫卖。我从小到大都没干过这活,开始叫卖时真觉得不好意思,但是一想到这是工作,也不得不照做,之后就渐渐适应了……
但是,透过这次寒假的打工经历来看,在北国打工实在是太幸福了!我和另一个小女孩这次决定尝试一下给个体企业打工的滋味。于是我俩边挨家挨户的找。看到有招聘的店我们就进去问,绝大多数的店主一看到我们就会说一句话:“对不起,我们招长期的。”我们便不得不退出。出来后,我俩便很奇怪地打量着对方,说:“咱俩有那么像学生吗?”仔细地和别的店员比较了一下,最终得出答案:“的确很像学生!”俩人相对一笑,之后下一家。此刻想想,我们当时的情绪很简单,但偶尔大脑里会蹦出一个想法:“我毕业后会不会也是这个样貌呢?给买衣服的打工人家都觉得不适合。那念大学到底有什么用呢?”想了想觉得很郁闷,之后也就不想了。没办法,我没办法控制以后的事情,我能做好的只有此刻。既然我选取了读大学,那么我此刻的任务就是把大学读好。我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最终我们找到了一个给企业发传单的工作,一天30元,每一天工作6个小时。开始想想觉得挺简单,但开始工作后才发现难度很大。那么冷的天气,我们要在外站着,热情地给别人发传单。但是路人的反映,往往十分冷淡。更惨的是,我们要随时理解老板的检查,他要检查我们是否认真工作了。透过这次打工,我们是深切地体会到了资本家的剥削本性啊!呵呵。但是,也确实有收获,这次应对的人更加的社会化,并且没有任何人的照顾是的这次的社会体验更加真实了!最主要的是,我的脸皮是更加厚了,呵呵。
这两次打工社会实践感受有两个共同点,那就是:大学和社会是截然不同的!读书真的是一件再幸福但是的事了,不用为任何生存的事情发愁,更不用勾心斗角。只要把掌握了知识就算完成任务,实在是太简单了!但是,我们早晚都要走出象牙塔,就算外面的世界再黑暗、再艰难,我们还是要应对的。因此,越早适应社会对以后越有好处,适者生存嘛!这也正是我打工的最重要的目的。不管是什么工种,就算它再不起眼,我觉得也能从中收获一些东西,那是从书本上学不到的……虽然我们是大学生,但是你在社会上实际的感受一番,你就会明白,大学生在社会上的分量是越来越轻了。有的岗位还专门注明:不要大学生。怎样样同伴们,倍受打击吧?但这就是现实!此刻,学还是要上的,而且还是要上好的;但仅仅学习好是远远不够的,多接触接触社会,就会觉得受益匪浅,也许从中也能找到奋斗的动力,也许人就是这样长大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