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治疗湿疹的药物有很多的,有药膏直接涂抹的,也有可以直接口服的,不同的患者可能使用的方法也是有差异的。那么治疗湿疹的口服药有哪些?
治疗湿疹的口服药有抗组胺类药物、糖皮质激素、雷公藤制剂等,这些都是可以用于治疗湿疹的,但是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湿疹也叫异位性或特异性皮炎,多从生后2~6个月起病。起初的表现是皮肤发干,继之出现发红,并伴痒感。多数情况下,可见皮肤抓痕及脱屑;严重者,红肿的皮肤可出现小裂口,并有淡黄色液体渗出;最为严重者出现皮肤化脓性感染。
湿疹的发病机制相当复杂,目前的病因都还不是很清楚。目前西医对湿疹尚无特效疗法,多采用对症系统治疗。
(一)抗组胺类药物:传统抗组胺药多有中枢镇静作用,如扑尔敏,4-8mg,每日3次口服;去氯羟嗪,25mg,每日3次口服;赛庚啶,2mg,每日3次口服。新一代抗组胺药较少或无中枢镇静及口干等副作用,亦可选用。如西替利嗪,10mg或左西替利嗪(商品名优泽),5mg,每日1次口服,氯雷他定(商品名开瑞坦),10mg或地氯雷他定(商品名恩理思)5mg,每日1次口服,咪唑斯汀(商品名皿治林),每日1次口服,可酌情选择其中1-2种。
对小儿较安全的药物是0.2%苯海拉明糖浆,剂量每日1ml/kg,分3次口服;或氯苯那敏,2mg,每日3次口服。
(二)糖皮质激素:能很快控制症状,但停药易复发,故一般情况不主张应用。
1.只有在急性湿疹严重,皮疹广泛或湿疹性红皮病患者,采用其他治疗无效而又无糖皮质激素应用禁忌症时可酌情选用,如成人用泼尼松,30-40mg/d,分2-3次口服,或地塞米松5mg,每日1次肌注或静脉小壶给药,待病情缓解后逐渐减量至完全停药;也可用倍他米松注射液,每次1ml肌内注射,每3-4周注射1次,视病情注射2-3次。
2.注意不宜减、停药过快,以免出现反跳现象使病情反复。
(三)雷公藤制剂:目前一般用雷公藤多甙片,20mg,每日3-4次口服。
现在我们了解到治疗湿疹的药物是有很多的,但不是什么药物患者都是可以使用的,患者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病情,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对于身体的恢复才是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