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引起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是什么 原发性高血压的饮食禁忌你知道吗

2023-07-20 来源:客趣旅游网

一、原发性高血压的饮食禁忌

 饮食宜忌:

1、多吃防治高血压的食物,如:

菌类:灵芝、黑木耳、白木耳、香菇。

叶菜类:芹菜、茼蒿、苋菜、汕菜、韭菜、黄花菜、荠菜、菠菜等。

根茎类:茭白、芦笋、萝卜、胡萝卜、荸荠、马蹄。

花、种子、坚果类:菊花、罗布麻、芝麻、豌豆、蚕豆、绿豆、玉米、荞麦、西瓜子、向日葵子、莲子心。

水产类:海带、紫菜、海蜇、海参、青菜、海藻、牡蛎、鲍鱼、虾皮、银鱼。

动物类:牛奶(脱脂)、猪胆、牛黄、蜂蜜、食醋、豆制品。

2、多吃防治高血压的水果,如苹果、西瓜、鲜梅、柠檬。

3、多喝水。

4、宜多吃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鱼、牛奶、瘦肉、鸡蛋、豆类及豆制品。

5、饮食宜多食钾食物。

6、忌烟,香烟中的尼古丁,能刺激心脏和血管,使血压升高,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7、少食动物脂肪、不食动物内脏等。

8、少吃甜食,吃低热量、低脂肪、低胆固醇食物。少吃动物性蛋白。

二、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是什么

遗传因素(30%):

约75%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遗传素质(geneticpredisposition),同一家族中高血压患者常集中出现。据信原发性高血压是多基因遗传病。据报道,高血压患者及有高血压家族史而血压正常者有跨膜电解质转运紊乱,其血清中有一种激素样物质,可抑制Na+/K+-ATP酶活性,以致钠钾泵功能降低,导致细胞内Na+、Ca2+浓度增加,动脉壁SMC收缩加强,肾上腺素能受体(adrenergicreceptor)密度增加,血管反应性加强。这些都有助于动脉血压升高。近来研究发现,血管紧张素(AGT)基因可能有15种缺陷,正常血压的人偶见缺陷,而高血压患者在AGT基因上的3个特定部位均有相同的变异。患高血压的兄弟或姐妹可获得父母的AGT基因的同一拷贝。有这种遗传缺隐的高血压患者,其血浆血管紧张素原水平高于对照组。

膳食电解质(20%):

一般而言,日均摄盐量高的人群,其血压升高百分率或平均血压高于摄盐量低者。WHO在预防高血压措施中建议每人每日摄盐量应控制在5g以下。一项由32个国家参加共53个中心关于电解质与血压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人群尿钠平均值为206mmol/24h,比其它中心高43mmol/24h,尿钠/钾比达6.7,是其它中心的2倍多。尿钠最高的是天津(242mmol/24h)。这与中国膳食的高钠、低钾有关。钾能促进排钠,吃大量蔬菜可增加钾摄入量,有可能保护动脉不受钠的不良作用影响。钙可减轻钠的升压作用,我国膳食普遍低钙,可能加重钠/钾对血压的作用。增加膳食钙摄量的干预研究表明,钙的增加使有些患者血压降低。

社会心理应激(15%):

据调查表明,社会心理应激与高血压发病有密切关系。应激性生活事件包括:父母早亡、失恋、丧偶、家庭成员车祸死亡、病残、家庭破裂、经济政治冲击等。遭受生活事件刺激者高血压患病率比对照组高。据认为,社会心理应激可改变体内激素平衡,从而影响所有代谢过程。

肾因素(10%):

肾髓质间质细胞分泌抗高血压脂质如前列腺素、抗高血压中性肾髓质脂等分泌失调,排钠功能障碍均可能与高血压发病有关。

神经内分泌因素(10%):

一般认为,细动脉的交感神经纤维兴奋性增强是本病发病的重要神经因素。

三、原发性高血压的症状有哪些

1、早期表现:早期多无症状,偶尔体检时发现血压增高,或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感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可能系高级精神功能失调所致,早期血压仅暂时升高,随病程进展血压持续升高,脏器受累。

2、脑部表现:头痛,头晕常见,多由于情绪激动,过度疲劳,气候变化或停用降压药而诱发,血压急骤升高,剧烈头痛,视力障碍,恶心,呕吐,抽搐,昏迷,一过性偏瘫,失语等。

3、心脏表现:早期,心功能代偿,症状不明显,后期,心功能失代偿,发生心力衰竭。

4、肾脏表现:长期高血压致肾小动脉硬化,肾功能减退时,可引起夜尿,多尿,尿中含蛋白,管型及红细胞,尿浓缩功能低下,酚红排泄及尿素廓清障碍,出现氮质血症及尿毒症。

5、动脉改变。

四、原发性高血压的检查方法

一、确定有无高血压:测量血压升高应连续数日多次测血压,有两次以上血压升高,方可谓高血压。

二、鉴别高血压的原因:凡遇到高血压患者,应详细询问病史,全面系统检查,以排除症状性高血压。

实验室检查可帮助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诊断和分型,了解靶器官的功能状态,尚有利于治疗时正确选择药物,血尿常规,肾功能,尿酸,血脂,血糖,电解质(尤其血钾),心电图,胸部X线和眼底检查应作为高血压病病人的常规检查。

1、血常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一般无异常,但急进型高血压时可有Coombs试验阴性的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伴畸形红细胞,血红蛋白高者血液粘度增加,易有血栓形成并发症(包括脑梗塞)和左心室肥大。

2、尿常规:早期病人尿常规正常,肾浓缩功能受损时尿比重逐渐下降,可有少量尿蛋白,红细胞,偶见管型,随肾病变进展,尿蛋白量增多,在良性肾硬化者如24小时尿蛋白在1g以上时,提示预后差,红细胞和管型也可增多,管型主要是透明和颗粒者。

3、肾功能:多采用血尿素氮和肌酐来估计肾功能,早期病人检查并无异常,肾实质受损到一定程度可开始升高,成人肌酐>114.3μmol/L,老年人和妊娠者>91.5μmol/L时提示有肾损害,酚红排泄试验,尿素廓清率,内生肌酐廓清率等可低于正常。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