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斑常见于面部、肩部及背上方,症状为黄褐色点状色素沉着斑。受日照影响,可随季节的变化增多或减少,一般夏季日照光强,斑点数目会相应增加,色加深,皮损加大,冬季相反。该症状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一种非常影响外貌形象的斑点。
一、病因及发病机理
本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雀斑皮肤黑色素细胞内的酪氨酸酶活性增加,在日光、X线、紫外线甚至日光灯的照射后,产生大量的黑素,形成雀斑。有人认为黑素细胞本身存在缺陷,可能是小的自限性的突变的黑素细胞株所致,这种突变与日晒有关。
二、临床表现
雀斑通常在幼儿期至学龄儿童发病,青春期常可增多。女性多于男性。本病常发生在暴露部位,特别是面部,尤以鼻和颊最为常见,少见于手背、前臂、颈、肩部。皮损为针尖至小豆大,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边缘不规则的淡褐色至深褐色斑点,表面可略有凹陷,境界清楚,孤立而不融合,分布可疏密不一,对称或不对称。雀斑与日晒关系显著,其色素斑点的数目、大小、颜色取决于吸收阳光的量及个体对阳光的耐受性,夏季雀斑的数目多、形体大,为深褐色,冬季则相反。不同人种斑点色素可有不同,但没有黑色的。
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根据本病发生在暴露部位,孤立而不融合的棕褐色小斑点,日晒后加重等特点,易于诊断。主要与雀斑样痣、面正中雀斑痣,早期着色干皮病及色素沉着一肠道息肉综合征区别。
1.单纯雀斑样痣皮损颜色常较雀斑深,呈黑褐色至黑色,与日晒无关,无夏重冬轻的变化,可发生在任何部位,但集簇于一定范围。病理示黑色素细胞数目增加。
2.面正中雀斑痣罕见,常在1岁左右发病,褐色斑仅集中在面部中央,伴有其他先天性畸形,如癫痫、智力缺陷等。
3.着色性干皮病早期着色性干皮病有雀斑样黑褐色色素斑点,常伴有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斑通常大小不等,深浅不匀,分布不均。间有萎缩性斑点,光敏极为突出。
4.色素沉着一肠道息肉综合征,色素斑为黑色,口唇颊粘膜多见,不受日光照射影响,常常伴有息肉。
四、辅助检查
1.组织病理雀斑损害的黑色素细胞数目没有增加,用多巴染色可见雀斑的黑色素细胞密度较周围正常皮肤减少,但可见雀斑的黑素细胞较周围皮肤黑素细胞大而且有更多更长树枝突,染色比正常皮肤深。用电镜观察,雀斑的黑色素细胞产生大量椭圆形全黑素化颗粒,类似于黑种人的黑素细胞,相邻正常皮肤的黑素颗粒量小,轻度黑素化,两者有明显的差异。
2.Wood灯下皮损色素更加明显。
五、治疗
以往对雀斑的治疗有酚、三氯醋酸、中药水晶膏等化学剥脱及液氮冷冻;常可致色素沉着或减退,治疗过程痛苦,不能防止复发。
使用激光治疗雀斑效果非常理想,在不损伤正常皮肤的情况下,将特定波长的光束透过表皮深入病灶,瞬间破坏色素细胞和色素颗粒,碎片经由体内的巨噬细胞处理吸收而后排出体外,雀斑随之变浅直至消失,安全不留疤痕。使用激光治疗彻底之后,做好日常防晒护肤后雀斑将不会再次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