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肾炎发病原因
急性肾炎发病原因:
急性肾炎感染的细菌主要来自尿路上行感染。当用各种器械检查或者经尿道手术时,细菌可由体外带入,经尿道上行感染。但更常见的是移居于会阴部的肠道细菌经尿道,膀胱,输尿管至肾脏。尿路梗阻和尿流停滞是急性肾盂肾炎最常见的诱因。尿路在梗阻以上部位扩张和积液,有利于细菌繁殖,引起肾盂肾炎。肾盂肾炎经常是由革兰阴性杆菌所引起,约占70%以上,其中大肠埃希杆菌最为常见,其次是变形杆菌,克雷白杆菌,产气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革兰阳性细菌约占20%。常见的为链球菌和葡萄球菌。
女性更容易患急性肾盂肾炎这是跟其生理特点有关的。因为女性的尿道短,直,与阴道相邻,容易受妊娠,妇科炎症感染,性生活时污染细菌,引起尿道炎,细菌上行感染导致肾盂肾炎。容易复发。所以女性要注意卫生,多喝水,性生活后要清洗局部,排空膀胱内的尿液。当然引起女性患急性肾盂肾炎有很多原因,比如长时间过度劳累,食欲不振,还有感冒都会引起的。
二、急性肾炎病症
急性肾炎多见于儿童,男性。通常于前驱感染后1~3周起病,潜伏期相当于致病抗原初次免疫后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复合物所需的时间,呼吸道感染者的潜伏期较皮肤感染者短。本病起病较急,病情轻重不一,轻者呈亚临床型(仅有尿常规异常);典型者呈急性肾炎综合征表现,重症者可发生急性肾衰竭。本病大多预后良好,常可在数月内临床自愈。
本病典型者具有以下表现:
1.血尿、蛋白尿几乎全部患者均有肾小球源性血尿,约30%患者可有肉眼血尿,常为起病首发症状和患者就诊原因。可伴有轻、中度蛋白尿,约20%患者呈肾病综合征范围的蛋白尿。尿沉渣除红细胞外,早期尚可见白细胞和上皮细胞增多,并可有颗粒管型和红细胞管型等。
2.水肿水肿常为起病的初发表现,典型表现为晨起眼睑水肿或伴有下肢轻度可凹性水肿,少数严重者可波及全身。
3.高血压多数患者出现一过性轻、中度高血压,常与其钠水潴留有关,利尿后血压可逐渐恢复正常。少数患者可出现严重高血压,甚至高血压脑病。
4.肾功能异常患者起病早期可因肾小球滤过率下降、钠水潴留而尿量减少,少数患者甚至少尿(<400ml/d)。肾功能可一过性受损,表现为轻度氮质血症。多于1~2周后尿量渐增,肾功能于利尿后数日可逐渐恢复正常。仅有极少数患者可表现为急性肾衰竭,需要与急进性肾炎相鉴别。
5.充血性心力衰竭常发生在急性期,水钠严重潴留和高血压为重要的诱因,需紧急处理。6.免疫学检查异常一过性血清补体C3下降:多于起病2周后下降,8周内渐恢复正常,对诊断本病意义很大。患者血清抗链球菌溶血素“O”滴度可升高。
三、急性肾炎治疗
治疗本病治疗以休息及对症治疗为主。急性肾衰竭者应予透析,待其自然恢复。本病为自限性疾病,不宜应用糖皮质激素及细胞毒药物。
1.一般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待肉眼血尿消失、水肿消退及血压恢复正常后逐步增加活动量。急性期应予低盐(每日3g以下)饮食。肾功能正常者不需限制蛋白质入量,但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并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明显少尿的急性肾衰竭者需限制液体入量。
2.治疗感染灶若感染存在,予以相应治疗。
3.对症治疗包括利尿消肿、降血压,预防心脑合并症。休息、低盐和利尿后高血压控制仍不满意时,可加用降压药物。
4.透析治疗少数发生急性肾衰竭而有透析指征时,应及时透析治疗帮助患者渡过急性期。
四、防治急性肾炎小妙招
做好前驱病的防治工作。引起肾炎的前驱病中,最常见的有: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猩红热、脓疱疮、传染性肝炎(乙型肝炎)等。因此应做到以下几点:
1.预防感冒。
感冒是最常见、最普通的疾病,虽不是什么大病,但它可以引发其他很多病,切不可轻视。注意随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多呼吸新鲜空气,增强呼吸道黏膜的抵抗力,劳逸结合,防止过度疲劳。
2.防治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多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如果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则是引起肾炎的病因,也可使肾炎反复发作,此种肾炎可称作“扁桃体源性肾炎”。
3.防治猩红热。
得了猩红热后必须及时、彻底治疗,才能避免肾脏受影响。在用有效抗生素控制感染的同时,可配合用中药,一定要坚持治疗,以完成规定的疗程,达到彻底消灭抗原刺激的目的。通过治疗后的猩红热,即使引起了肾炎,其病情也较轻,而且容易治愈。值得注意的是,得猩红热后10~14天,一定要化验尿,以便及早发现肾脏是否受累。
4.防治脓疱疮。
皮肤有破损,要防止化脓性感染。一旦发生脓疱疮及皮肤化脓性感染时,要及时治疗,在脓疱疮治好后的第2、3、4周都应该查一次尿常规。
5.防治传染性肝炎。
特别是乙型肝炎容易并发肾炎,因此,得了乙型肝炎必须同时检查尿常规。同样,得了肾炎也要检查肝功能及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平时要注意饮食卫生,与肝炎患者密切接触者,要及早注射乙肝疫苗预防。
6.增强机体抵抗力。
注意锻炼身体,劳逸结合,生活要有规律。特别要锻炼耐寒能力,如培养用凉水洗脸的习惯,坚持每天清早到空气新鲜的地方跑步等,不要整天戴口罩,关键在于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