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何治疗呢
(一)护理
注意适当休息,多饮开水,发热期间宜给流质或易消化食物。注意口、眼、鼻的清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适当的温、湿度。
(二)对症治疗
1.降温及镇静
高热可给予物理降温,如头部冷敷、35%酒精擦浴或温水擦浴,或口服阿司匹林每次5~10mg/kg,或口服扑热息痛每次10~15mg/kg.高热烦躁者给退热剂的同时应给予***以防止惊厥的发生。
2.鼻塞
可在进食前或睡前用0.5%***滴鼻。用药前应先清除鼻腔分泌物,每次每侧鼻孔滴入1~2滴,可减轻鼻粘膜充血肿胀,使呼吸道通畅,便于呼吸和吮乳。
(三)抗病毒药物
可防止病毒进入宿主细胞,抑制病毒核酸的复制,干扰病毒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有可能抑制病毒在细胞内的繁殖,达到防治的目的。可试用病毒唑(virazo1),为广谱抗病毒药物,剂量每日10~15mg/kg,肌内或静脉给药。或用病毒唑片(2mg),7岁以下海2小时含服一片,每日6次,夜间停服,热退后改为每日4次,3~5日为一疗程。或试用0.5%病毒唑滴鼻,每1~2小时滴1次。有入主张用气雾给药。亦可用潘生丁每日3~5mg/kg,分2~3次口服,近年发现该药对病毒有抑制作用。
(四)控制细菌感染
病情重,有继发细菌感染或并发症时,可选用磺胺类或青霉素3~5天,若既往有风湿热、肾炎史者或明确为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者;则用青霉素7~10天或更长时间。
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何鉴别诊断
诊断
根据病史、流行情况、鼻咽部发炎的症状和体征,结合周围血象和胸部X线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学检查、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血凝抑制试验等,可确定病因诊断。特殊情况下可行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学检查等确定病原体。
鉴别诊断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需与下列疾病鉴别;
一、过敏性鼻炎
临床上很象“伤风”,所不同者起病急骤、鼻腔发痒、频繁喷嚏、流清水样鼻涕,发作与环境或气温突变有关,有时对异常气味亦可发作,经过数分钟至1-2h痊愈。检查:鼻粘膜苍白、水肿,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粒细胞增多。
二、流行性感冒
常有明显的流行。起病急,全身症状较重,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炎症状明显,但鼻咽部症状较轻。取患者鼻洗液中粘膜上皮细胞的涂片标本,用荧光标记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置荧光显微镜下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或病毒分离或血清学诊断可供鉴别。
三、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
如麻疹、脊髓灰质炎、脑炎等在患病初常有上呼吸道症状,在这些病的流行季节或流行区应密切观察,并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以资区别。
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表现
(1)体检发现肺部阴影或肿块
首先精神上不要紧张,要面对现实,主观上应承认患有某种疾病的可能,而不要故意去回避;其次,最好要到肿瘤科就诊进行鉴别诊断,尽早排除恶性疾病以免误诊而延误治疗。
(2)咯血
多因气管和肺部疾病直接侵犯血管破裂出血所致。引起咯血常见的疾病有:肺癌、肺脓肿、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合并细菌感染时咯血较不易控制,出现咯血应立即到专科医院就诊,以防因咯血而窒息,应予以重视!
(3)胸闷、气短症状
由于气管和肺部疾病引起的呼吸急促,往往伴随胸闷气短、活动受限,不能平卧。合并病原体感染时会出现咳嗽、咳痰、心慌心悸等不适。引起胸闷气短常见的疾病有:胸积水、肺癌、肺脓肿、肺结核、肺部感染等。
(4)咳嗽
咳嗽是机体的一种防御反应,由于气道内的神经受到刺激而导致的一种复杂而高度协调的动作,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但频繁的咳嗽对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均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其病因较多,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气管炎、肺炎、肺脓肿、胸积水、肺癌、肺结核等,应咨询专科医生做进一步检查后方可确诊。
四、造成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有哪些
1、机体抵抗力降低。在人体受凉、淋雨、过度疲劳时,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使原已存在于上呼吸道的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引起本病。尤其是年老体弱,或患有慢性呼吸道疾患,如鼻旁窦炎、扁桃体炎者,更易诱发。
2、上呼吸道感染约有70%-80%由病毒引起。主要有流感病毒(甲、乙、丙)、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麻疹病毒、风疹病毒。细菌感染可直接或继病毒感染之后发生,以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球菌和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
3、细菌感染。细菌感染可直接侵入或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以溶血性链球菌为最常见,次为肺炎球菌、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偶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其感染主要为咽炎或扁桃体炎。
4、疾病影响:
(1)营养性疾病:如营养不良、贫血、佝偻病以及小儿腹泻等。
(2)先天性疾病:常见的如兔唇、腭裂、先心病及免疫缺陷病等。
(3)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水痘、猩红热以及流行性腮腺炎等。此外肺结核变为常见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