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卡波西肉瘤的饮食禁忌

2023-07-18 来源:客趣旅游网

一、卡波西肉瘤的饮食禁忌是什么

(1)宜多吃具有抗外阴肿瘤和白斑作用的食物,如芝麻、杏仁、小麦、大麦、土瓜、乌骨鸡、乌贼、乌梢蛇、猪胰、菊花、乌梅、桃子、荔枝、马齿苋、鸡血、鳗鱼、鲍鱼、蟹、鲎、沙丁鱼、文蛤、玳瑁。

(2)疼痛宜吃鲎、赤、龙虾、淡菜、海参、虎鱼、甜菜、绿豆、萝卜、鸡血。

(3)瘙痒宜吃苋菜、白菜、芥菜、芋艿、海带、紫菜、鸡血、蛇肉、穿山甲。

(4)增强体质、预防转移宜吃银耳、黑木耳、香菇、猴头菇、鸡肫、海参、薏米、核桃、蟹、石龙子、针鱼。

(5)外阴卡波西肉瘤手术手术后,耗气伤血,宜多食补气养血之品,如大枣、龙眼、扁豆、粳米、荔枝、香菇、胡萝卜、鹌鹑蛋、藕粉、豆类等。

(6)外阴卡波西肉瘤手术后的放疗:耗阴损液,宜多食滋阴养液之品,如菠菜、小百菜、藕、犁、西瓜、香蕉、葡萄、海参、甘蔗、百合等。

(7)外阴卡波西肉瘤手术后的化疗:易气血两损,宜常食补养气血之物,如木耳、香菇、核桃仁、桑椹、苡米粥、红枣、桂圆、海参等。

(8)香菇 鲜香菇90克,用植物油适量、食盐少许炒过,加水煮成汤食。可预防癌症。

(9)平菇 平菇适量,煎汤、煮食,或研末服。

(10)菱实 鲜菱实20-30个,加水适量,小火煎成浓汤,分2-3次服。对胃癌、子宫颈癌有一定疗效。

(11)乌龙茶 常喝乌龙茶有一定防癌作用。

(12)蜂乳 坚持服食,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防癌效果。

(13)豆芽 豆芽中的叶绿素,可以防止直肠癌和其他一些癌症。

(14)其他 牛奶或羊奶,不仅有丰富的维生素,而且含有某些防癌物质;新鲜蔬菜如萝卜、圆白菜、南瓜、豌豆、莴苣等,对于抵消食物中的亚硝胺都有一定作用;胡萝卜、菠菜、番茄、紫菜等,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皆有一定的防癌作用。

外阴卡波西肉瘤最好不要吃那些食物?

(1)忌咖啡等兴奋性饮料。

(2)忌葱、蒜、姜、桂皮等辛辣刺激性食物。

(3)忌烟、酒。

(4)忌肥腻、油煎、霉变、腌制食物。

(5)忌公鸡、鹅等发物。

(6)瘙痒严重时忌海鲜及刺激、致敏食物。

二、导致卡波西肉瘤的病因是什么

已在艾滋相关Kaposi肉瘤、非洲流行性Kaposi肉瘤及地中海型Kaposi肉瘤中分离出标志人类疱疹病毒8的疱疹病毒样DNA序列,高度提示其对Kaposi肉瘤的发病作用。

肿瘤由纵横交错的梭形细胞、网状纤维和胶原纤维中的血管结构组成。梭形细胞的胞核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早期的组织象可见肉芽组织中出现的向血管腔突出的内皮细胞,并有溢出的红细胞及含铁血黄素。晚期有广泛的结缔组织增生,与一般肉瘤不易区分

病因不明,一般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基因易感性。

2.地理环境因素  如寒冷等外界环境影响。

3.内分泌紊乱。

4.病毒感染  近年在各型肿瘤内均可查到巨细胞病毒。

5.细胞免疫缺陷  艾滋病的Kaposi肉瘤是由于艾滋病病毒感染和破坏CD4细胞导致机体免疫缺陷所致。

三、卡波西肉瘤怎么治疗

1.放射治疗  Kaposi肉瘤对放射治疗敏感,研究表明,在一次照射8Gy剂量后70%患者能完全缓解。通常采用大照射治疗,以减少复发危险。

2.化疗

(1)单一化疗:

①长春花碱和长春新碱:4~8mg(约0.1mg/kg),1次/周缓慢静脉滴注。经典型约90%获全部或部分缓解,但对艾滋病型效果差。

②放线菌素D :6~8mg/(kg·d)加上5%~10%葡萄糖溶液500ml,静脉滴注,4h内滴完,10天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间需隔2周。

③表鬼臼毒素衍化物(鬼臼乙叉甙或鬼臼噻吩甙):最近用于治疗本病。一些研究提出90%可获缓解。其中41%可获完全缓解。

(2)联合化疗:有报告用放线菌素D加长春花碱,或放线菌素D加长春花碱加氮烯唑胺(DTIC),治疗Kaposi肉瘤比单一用药效果更好。

3.免疫疗法  主要用于艾滋病型患者。

(1)干扰素(IFNα—-2a或IFNα-2b):每天18000000U肌内注射,临床疗效在30%~40%之间,疗效并不理想。

(2)白介素2(Ⅱ-2)。

4.外科切除  对孤立损害可采用外科手术切除,但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复发。手术切除后配合放射线照射效果更好一些。

四、卡波西肉瘤的症状是什么

Kaposi肉瘤的临床表现不同,可分为2型。

1.经典型

(1)多见于50~70岁的老年男性。

(2)皮损常见于下肢远端、手、前臂等处,后期可出现于面部、耳、躯干及口腔,特别是在软腭较多见。

(3)皮肤损害为红色、紫红色、淡蓝黑、青红丘疹或斑块,逐渐增大融合成大的斑块、结节,结节质硬如橡皮。可出现明显的局部淋巴水肿。

(4)可累及内脏、骨骼。内脏以胃肠道最常见。此外,心、肺、肝、肾上腺及腹部淋巴结也可累。骨骼受累表现为骨质疏松、囊肿,甚至侵蚀皮质。骨骼变化富有特征性,有诊断价值。

(5)自觉烧灼、瘙痒或疼痛(图2)。

2.艾滋病型

(1)主要见于20~50岁的青壮年艾滋病患者。

(2)皮损分布广泛,多发生于头、颈、躯干、足底部。

(3)皮肤损害为红色斑疹,周围有苍白晕;以后变成紫色或棕色斑块或结节,苍白晕消失;皮损较小,直径约1cm左右,呈对称分布。

(4)可有口腔黏膜及胃肠道损害。

(5)发展迅速,病死率高。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