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关于胆固醇有哪些真相

2023-07-19 来源:客趣旅游网

一、血清总胆固醇如何测定

总胆固醇的测定方法目前已超过200种,可分为化学试剂比色法、酶分析法、荧光法、气相和高效液相色谱 法等五大类。由于气相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条件高,临床实验室最常用的是化学试剂法和酶法。

化学试剂法一般包括抽提、皂化、纯化、显色比色四个阶段。化学法测定总胆固醇的比色原理主要分三类:①与醋酐-硫酸试剂产生蓝绿色。胆固醇酯和胆固醇在与醋酐-硫酸反应时呈色深浅不同,因此用这种方法测定结果偏高。②与高铁-硫酸试剂产生紫红色。高铁-硫酸比色法灵敏度高,显色稳定,测定精密度好,是临床检验胆固醇推荐方法。但干扰因素多。③胆固醇与邻苯二甲醛-硫酸试剂产生稳定的紫红色。邻苯二甲醛-硫酸比色法不需要对胆固醇进行抽提而直接进行测定。

酶法是目前常规应用方法,其优点是快速准确、专一性强、样本用量少、不需抽提,便于自动化分析 和批量测定,是中华医学会检验学会推荐的胆固醇测定的常规方法。

高铁-硫酸显色法测定血清总胆固醇是用异丙醇为溶剂提取血清胆固醇,向异丙醇胆固醇抽提液中加入高铁-硫酸显色剂,胆固醇与显色剂反应生成稳定的紫红色化合物,颜色深浅与胆固醇浓度成正比,可进行比色测定。

二、你了解什么是胆固醇吗

胆固醇又称胆甾醇。一种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早在18世纪人们已从胆石中发现了胆固醇,1816年化学家本歇尔将这种具脂类性质的物质命名为胆固醇。胆固醇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尤以脑及神经组织中最为丰富,在肾、脾、皮肤、肝和胆汁中含量也高。其溶解性与脂肪类似,不溶于水,易溶于***、***等溶剂。胆固醇是动物组织细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不仅参与形成细胞膜,而且是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以及甾体激素的原料。胆固醇经代谢还能转化为胆汁酸、类固醇激素、7-脱氢胆固醇,并且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就会转变为维生素D3,所以胆固醇并非是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胆固醇对你的健康至关重要,因此了解不同种类的胆固醇及如何影响它们的含量至关重要,一名心脏病专家如是说。

“好的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可以回收体内的胆固醇和脂肪。”Alex Garton博士说道,他是位于宾夕法尼亚中部的PinnacleHealth心血管病研究所一名非侵入性心脏病学专家。

“我们称为坏胆固醇的低密度脂蛋白(LDL)之所以坏,是因为任何残留的LDL都会沉积在血管中,增加血管疾病的风险,HDL能够帮助机体再利用这些坏胆固醇。”Garton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中这样解释。

三、吃鸡蛋会不会提高胆固醇

鸡蛋虽是健康食品,但是在得到一部分认同的同时也遭到了质疑的声音。有人认为鸡蛋里的胆固醇含量太高,经常吃鸡蛋不利于身体健康,特别是鸡蛋里的蛋黄更是让许多人敬而远之。

真相:鸡蛋里的胆固醇和你身体里的胆固醇没有关系。

之所以会有种种的误会,全都要怪它们同名同姓,都叫胆固醇,但事实上它们根本是两码事。食物胆固醇存在于类脂肪的原子中,一般存在于和动物有关的食物中,例如鸡蛋,然而它对你血液中的胆固醇没有太大影响。你的身体会制造自己的胆固醇,无需外界提供。

真正刺激你身体制造胆固醇的是饱和和反式脂肪。鸡蛋中的饱和脂肪含量相对较低,一只大鸡蛋中只含有1.5克饱和脂肪,只不过是一汤勺黄油中的一小部分。

对策

贸然将鸡蛋请出餐桌不利健康,也无法预防胆固醇提高,反而与一个能提供13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好东西擦肩而过。

四、关于胆固醇的六个真相是什么

说法一:食物中的胆固醇不一定容易使人患心脑血管病。

正确。近年来,学界总结了各项研究结果,认为胆固醇摄入量和心脑血管病风险、心脑血管病死亡率之间无法确证存在因果关系。所以,各国先后取消膳食胆固醇摄入量的限制。

很多人会问,现在的说法为何跟以前的不同?首先,几十年前的研究设计不够精准,现在的研究更完善,排除了更多混杂因素。其次,研究结果解读会与时俱进,并结合国情。几十年前,西方人的饮食状态和现在有很大差别,中国人的饮食和西方人也有很大差异。

说法二:选择食物时,不用把胆固醇含量作为主要指标。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正确。不过,医嘱强调必须控制食物胆固醇摄入量的患者除外。因为,我们不仅要考虑食物中胆固醇的摄入量,还要考虑食物中其他营养成分的含量。比如,鸡蛋黄不仅含胆固醇,还含有丰富的卵磷脂、叶黄素、B族维生素、多种微量元素、优质蛋白质和单不饱和脂肪酸,这些成分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是有益的。所以每天吃一个蛋黄,对绝大多数人是有益的。又比如,鱼虾贝类含有不少胆固醇,但它们还含有欧米伽3脂肪酸,也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评价食物的健康作用时,不能只考虑胆固醇,要以食物营养平衡为重,不能过分苛求某项指标。

说法三:身体可以自己合成大量胆固醇,比食物中吃进去的还多。

正确。人体中的胆固醇2/3以上都是自己合成的。肝脏每天合成1000~2000毫克胆固醇,正常情况下,从食物中吃进去的只有几百毫克。儿童、少年、孕妇、营养不良者和节食者都不建议严格限制胆固醇,因为胆固醇是构建每个细胞所必需的物质,也是多种固醇类激素和胆汁的制造原料。换句话说,胆固醇是一种身体建设所需的有用成分,若代谢正常就根本不是坏东西。

平均来说,我们对食物中胆固醇的吸收利用率约为30%,且具有个体差异。很大一部分胆固醇进入大肠,被微生物发酵后排出体外。有些人消化能力差,分泌胆汁较少,食物中的胆固醇吸收率就偏低。而且,每个人的胆固醇调节能力不同。人体试验发现,有些人每天吃3个蛋黄,胆固醇水平也没有明显变化;有些人则会小幅升高,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例(心脑血管病风险的重要指标)并未发生变化。

说法四:零胆固醇饮食、纯素饮食未必能避免高胆固醇血症和心脑血管病。

正确。正由于人体能合成胆固醇,所以零胆固醇饮食并不一定能让人远离慢性病。实际上,素食者中也不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升高的患者。天天大量吃白米、白面,加上大量炒菜油,而蔬菜、薯类、杂粮不足,运动很少,非常不利于控制血胆固醇,未必比少量吃些鱼肉蛋奶、各类食物均衡摄入的饮食健康。

说法五:有些食物能降低胆固醇在人体中的吸收利用率。

正确。食物中的膳食纤维,特别是可溶性膳食纤维,比如果蔬中的果胶、海带中的褐藻胶、蘑菇木耳中的菌类多糖等,能和胆汁酸结合,带着它们从大肠排出体外,这样就等于减少了胆固醇类物质的吸收利用率。杂粮、豆类、坚果中所含的植物固醇,也能起到降低胆固醇吸收率的作用。同时,它们的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预防心脑血管病和癌症的有益成分。所以,多吃富含纤维的天然植物性食品,甚至比严格限制胆固醇更有意义。

说法六:既然胆固醇限制取消了,猪油、黄油可以随便放心吃了。

错误。目前,各国虽然取消胆固醇限制,但仍要控制饱和脂肪,脂肪总量和总热量也不能过多,否则同样容易发胖和甘油三酯升高。健康人虽不用纠结胆固醇的事情,还是要控制动物类食品和脂肪的总量。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