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到期未履行,合同终止,但违约方需承担违约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应全面履行义务,遵循诚信原则。债权债务可通过履行、抵销、提存、免除、合并等方式终止。合同解除后,权利义务关系终止。违约方需承担继续履行、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预期违约可在履行期限前要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法律分析
一、民法典中合同到期没履行还有效吗
民法典规定,合同到期后没有履行的,合同就会终止,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但没有履行合同的一方构成合同违约,另一方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
二、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零九条【合同履行的原则】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第五百五十七条【债权债务终止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债权债务终止:
(一)债务已经履行;
(二)债务相互抵销;
(三)债务人依法将标的物提存;
(四)债权人免除债务;
(五)债权债务同归于一人;
(六)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终止的其他情形。
合同解除的,该合同的权利义务关系终止。
第五百七十七条【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五百七十八条【预期违约责任】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拓展延伸
合同违约后的法律责任及救济措施
合同违约后,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违约方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合同的具体情况,法律可能规定违约方应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或履行合同义务。此外,受损方也可以选择采取救济措施来维护自身权益,如要求违约方履行合同、请求解除合同、要求赔偿损失等。在处理合同违约纠纷时,法院将综合考虑各方的权益,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公正的判决。因此,当合同发生违约时,违约方需承担法律责任,而受损方则有权利寻求相应的救济措施来保护自身利益。
结语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合同到期后未履行将导致合同终止,但未履行合同的一方构成违约,另一方有权要求违约方承担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至第五百七十八条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应全面履行合同义务,遵循诚信原则,并承担违约责任。如果一方明确表示或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对方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因此,在合同到期后,未履行合同会导致终止,但违约方将承担相应责任。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合同的变更和转让第五百四十四条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的,推定为未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