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调整调研报告

2024-06-26 来源:客趣旅游网

调整调研报告

昔阳县开展推进县域村镇布局调整调研报告

推进县域村镇布局不仅是我县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昔阳的战略举措,也是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客观要求,更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的根本途径。为此,我们站在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组织相关部门通过实地走访、分层座谈、情况分析等方式,深入全县12个乡镇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村镇布局的现状,查找村镇布局布局调整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

一、县域村镇布局的现状

昔阳县总面积19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3.9万亩,辖5镇7乡335个行政村,总人口23.8万,其中农业人口16.8万,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非均衡的态势,东部、西XX与全县的平均水平差异显著。20__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2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0.95:45.75:43.30。全县农民人均收入3661元,东部、西XX人均收入3100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8113元。西XX地广人稀,两个乡镇47个1

村14980人,每平方公里内33人;东部山区两乡镇共39个村24480人,每平方公里内63人。

县城面积7.9平方公里,总人口6.5万人,县城内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内有主街道12条,道路总长143公里。供水管网全长70公里,能够满足工业和城镇生活用水,有污水处里厂一座,并配有完善的生活污水、雨水和工业废水排水系统。20__年实现集中供热,供热管网覆盖城区,集中供热面积达到60000平方米。通过旧城改造,加大园林绿化建设力度,县城绿化面积达到4.5公顷。

全县有11个乡镇,城镇总人口2万人。乐平XX是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信息中心,以煤炭化工、建材、农产品加工、交通运输、商贸业为主导产业的中心城镇;大寨镇区人口近8000人,是县域中部经济区次中心,以旅游、能源化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商贸业为主导产业;东XX人口3500人,为县域东北部经济区中心;皋落镇区人口3700人,为县域东南部经济区中心;沾尚镇区人口2000人,为县域西部经济区中心。其余李家庄、三都、闫庄、赵XX、界都、西XX、孔氏七个乡镇区都是本区域经济区中心,

全县有中心村67个,大多布局于国、省、乡道两侧,各乡镇片区的中心。每个中心村都是人口较多、经济实力较强、交通方便的村,具有辐射带动周边村发展的作用。

县域村镇布局现状特点:

1、中心城规模偏小,对县域城镇和农村的辐射作用较小。县域中心城人口规模偏小,相应在对县域辐射带动能力有限。

2、城镇规模差距过大。全县乡镇经过合并,从20个合并为12个,除乐平XX以外规模普遍偏小,乡镇驻地常住人口均在0.5万人以下,城镇人口平均规模为0.185万人。

3、城镇间联系松散,彼此缺乏分工协作。除中心城外,各乡镇之间缺乏必要的经济联系,基本上仍保留着传统的生产方式和集市贸易,与周边之间的乡镇只有少量的经济联系,山区乡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县域内尚未形成以中心城为首位的具有合理等级差别、分工协作的村镇网络。

4、城镇建设水平普遍较低。县域除中心城有相对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市政设施外,其他城镇大多数完善的基础设施。

二、县域村镇布局的演变及分析

(一)县城村镇布局的演变

我县村镇布局的演变发展与全国其他地方基本一致。回顾我县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再到现在的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建国初期全县共分14区,19__年取消区级建制,划为46乡辖500个自然村。19__年实行人民公社制,全县设7个公社,辖344个管区,19__年调整为20个公社,辖415个生产大队。19__年改为4镇16乡,辖423个行政村,19__年调整为421个行政村。20__年行政区划调整,合乡并村,全县设5镇7乡335个行政村。

(二)县城村镇布局调整的原因分析

当前,我们把加快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作为战略重点。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审时度势作出村镇布局调整的重大决策,必将对城乡现代化进程产生积极而深远的战略影响。

1、推进县城村镇布局调整的战略意义

一是推进县城村镇布局调整,是实现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昔阳宏伟目标的迫切要求。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全面达小康、建设新昔阳”的战略任务,确立了今后五年全县发展的总纲领。昔阳土地、人口排全市中类,但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居后。因此,4

推进县城村镇布局调整,必将加快全县发展步伐,从而推动和谐昔阳建设和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

二是推进县城村镇布局调整,是加快建设“三大基地”、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战略举措。“三大基地”(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特色旅游基地)建设,是我县未来五年发展的重大战略。加快建设“三大基地”,客观上要求既要整体提升昔阳发展的规模和水平,又要立足全县自然资源和产业基础,实现城乡联动发展,建成以安平XX、巴洲川为中心的煤化工工业园区和以赵为中心的农副产品加工园区,从而促进全县综合实力的快速提升。

三是推进县城村镇布局调整,是优化城乡空间布局、促进城乡共同发展的现实选择。近年来,我们按照“东移南拓”的城市发展布局,城市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快。但是整体发展水平滞后,人口集聚功能较弱,远未达到规划目标。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和旧城发展空间的限制,加快推进布局调整,通过加大基础设施配套和社会事业建设力度,提高新城人口集聚能力,才能促进空间结构合理化,为城乡共同发展创造条件。

四是推进县城村镇布局调整,是强化城市集聚功能、增强区域辐射能力的根本途径。县城是县域的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乃5

至全县都有重要的辐射作用。但是,由于我县长期以来城市发展缓慢,使得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带动受到限制。随着旧城改造、新城规划建设,整体功能的提升,从而使县城的区域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对全县的辐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2、推进县城村镇布局调整的原因

一是资源环境容量不平衡,有的地方资源环境容量潜伏着一定危机。由于农业人口比重较高,加剧了农业资源的开发强度,形成了部分村镇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的态势,不适宜进行农业生产。

二是产业结构调整难度大。由于区域地形地貌、自然资源、气候条件的影响,各地产业差别很大,同一地方相邻村庄也不尽相同。特别是一些山区小村,更是形不成规模产业,有些村镇是重要的饮用水水源地,第二产业的发展受到强制性的限制。只有先行推进村镇布局调整,才能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是交通条件是制约发展的重要瓶颈。东西XX,自然地形起伏较大,内部交通条件差,境内只有低等级乡路与外界相连,有些村民居住点与城镇的距离在10公里以上,农民出行非常不便。同时这些偏僻远郊村底子薄、基础差,大部分都人口不多,居住分散,受条件限制,投入不足,很难发展,适宜移民搬迁。6

四是失地农民缺乏保障。由于征地拆迁等原因,产生了大量失地农民无业或待业,近几年各部门虽然解决了不少,但是受多种因素制约就业率不高,且失地补偿无法满足失地农民的养老、医疗保障等现实问题,影响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前景。

五是村改居问题制约属地化管理。由于合并村庄,人口居住分散,使村委会管理难度增大,存在互相推诿扯皮,协调困难的情况。这部分人新村委会又不管,村民对此意见较大。另一方面,部分城中村已根本无土地,有的所剩土地很少,从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远景来看,这些村的村改居问题应纳入农村问题的重中之重。

三、推进县域村镇布局调整的思路、目标、重点、对策及建议

(一)布局调整基本思路、目标

昔阳县县域村镇布局调整必须以科学规划为引导,以产业发展为支撑,以基础设施为突破,立足现状,适当聚集,功能配套,方便生活,形成自身特色,在推进县域村镇布局调整中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富民工程,提升城市功能。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把昔阳建设成为山西部中东XX经济最具活力、社7

会和谐XX、生态环境优良的新县区,真正形成城乡融合、功能互补、联动发展、共同繁荣的村镇布局调整新格局。

20__年主要指标要达到以下水平:

1、人口规模。县域总人口达到28万人。

2、城市建设。现代化昔阳新城区的总体框架基本形成,初步建成生态环境优良的重点小城镇和一批新型农村居民点,城市化水平达到40%。

3、经济发展。地区生产总值增长3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其中工业投入比重提高15个百分点,达到4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4000元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

4、社会事业。教育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镇和农村社会保障水平、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接近全省水平。

5、生态环境。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得到有效遏制,集中式饮用水源地、重要生态功能区得到全面保护,污水处理厂等环保设施基本配套,农村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二)布局调整实施重点

按照加快建设“四个昔阳”、加快推进村镇布局调整的总体要求,立足昔阳自身的特色和现状,坚持突出重点,整体调整,呼应主城、辐射周边的原则,着力把昔阳建设成为新型能源化工基地、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和特色旅游基地。

1、集中力量建设中心城市。对县城建设进行详细规划。实施“东拓南移”战略,启动县城新区开发,拉大城市框架。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利用能源优势、交通之便,促进产业发展,完善中心城的各项功能。

2、进一步发展小城镇。依托中心城的基础设施和县域交通设施,按照点轴发展的模式在特色产业区、产业带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小城镇,全面推进县域城镇化水平,完善县域城镇体系。以207国道、317省道,县道形成的交通走廊为主轴,在县域范围内形成具有一定综合功能,相对集中分布的城镇群体。

3、建设一批中心村。选择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的村,或者在资源及区域性重点项目方面具有开发与发展的潜力和优势的村,加快建设一批中心村。中心村分布相对均衡,有合理的间距,离镇区不宜太近,使之成为具有一定经济规模和服务半径,合适支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平台。

(三)布局调整推进对策与措施

昔阳县要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又好又快的发展主题,着力推进村镇布局调整,带动产业功能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社会事业功能布局、生态功能布局的调整,为全县整体实力的提升创造必要的支撑条件。

一是拉开城市发展框架,加快制定和实施县城新区、重点城镇和新农村建设发展计划,不断完善城镇规划建设体系。投资500万元,聘请清华大学城市规划设计院,以大手笔对县城建设进行了详细规划。实施“东拓南移”战略,启动了县城新区开发,承担主城部分功能扩散,拉大了城市框架。紧紧抓住旧城改造的机遇,加快推进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内外交通格局,进一步提升综合服务功能。突出生态环境建设,加大松溪河综合治理和沿街景观绿地建设力度,形成以老岭山颐民公园为背景、松溪河景观为特色的“山、城、河”带状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全面展现功能完善、交通便捷、生活舒适、环境优美的新城区形象。

二是在县域内建成与全县城镇体系相适应,切合本区实际的小城镇体系。以207国道、317省道,县道为城镇主要发展轴线,规划建设小城镇发展带,形成依山沿路带形发展城市空间形态。把发展重点放在乐平、大寨、李家庄、东冶头三个基础条件好、10

发展潜力大的乡镇,使之尽快完善功能,集聚人口,发挥地域经济文化中心作用。强化中心乡镇建设,着重发展皋落、赵XX、闫庄、三都、沾尚、西XX、界都、孔氏八个在区域内空间分布相对均衡的小城镇,实施“以点带面”的城镇发展战略,分别支撑和带动东南部片区、南部片区、西部片区和东部片区经济的发展,推进城镇空间的网络化发展。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