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师范生个人教育实习总结怎么写 篇7

2024-07-18 来源:客趣旅游网

  不知觉很多人的实习宣告结束了,由于自己是一个学期的代课,对于我来说日子还得继续,挑战与学习仍在继续。以下简单聊聊初为人师的我在这段日子的一些简单感悟。由于摘自实习日记,时间衔接可能会出现些许不顺。

  不得而知当初放弃县中高中部的实习而选择附中初中部代一学期的课是对还是错。但为了那份履历或许某些时候总得做出某种取舍。从九月开学至今,几个多月的时间就这样悄然而过,学习、探索、感悟、收获,在实习这步入社会成为一名正式老师最后一站,作为菜鸟的自己每一天似乎都在这种无知与懵懂中穿梭。

  缘于跟普通实习生有所差别的身份,每天都在不同的身份角色间调整。备课,给学生上课,听各位前辈的课,一直坚持认为如果一个实习生在一个完整实习期间未能把所有同科组的课听完,这是一种不合格的体现。或许他们未必所有的地方都会比自己高明,未必所有方法策略都值得见鉴,但每一位前辈的身上一定可以显现出某种闪光的地方,当我们懂得把每处闪光吸收汇集,我们就会收获集某成者的收获。我想无论何种科目,对知识的严谨是每一位实习者或者正式老师所必须具备的品质。特别对于历史生,由于随着考古技术的日益增进,对某种历史观点的看法某种程度上处于动态的演进中。可能很多争议的东西会存在于我们的知识体系中,所以对于备课的老师来说务必严谨全面了解显得尤为重要。印象特别深的一次,当讲到谁第一次使用天然火时,在参照备课参考书后就直接想当然跟学生讲是北京人,并用多媒体展示并让学生记录。但是突然有一天,一道习题引起其他老师的争议,在查阅更为详细资料后,只能跟学生更正说,第一次使用天然火是元谋人而非北京人。更正的时候,就有学生在下面说到老师当时你明明很肯定说是北京人的,所以我们都选它。那种感觉让人挺压抑,对于很多学生特别是初中生,他们对老师的信任程度是非常大的,初次知识的印象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很多人说年轻步入成熟这个过程需要某种代价,但其实假若代价是因为自己的疏忽而致,某种程度上可以用咎由自取才评价。很不幸,自己就成功中招自取乐一回。话说人虽在初中,但心里一直想着能有机会在高中历史课堂过把瘾。终于机会来了,在跟一位高一老师的申请后,老师爽快地给了哥一节课两个班。鸡动、兴奋,因为终于可以试试高中课堂的感觉。下载各前辈的参考课件,备、学、做,忙活半天,还想着跃跃欲试在高中部听课学到的全程探究模式。但恰恰在这种筹备中犯了一个对于实习老师来说很致命的错误只做课件不认真做教案。这种做法最致命的地方在于课本的内容体系并未能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同时还仅仅一厢情愿地认为一定会有多媒体在等待着我。悲剧的种子在此时已经悄然埋下。

  上课的时间到了,背着笔记本,打开,打算插线,突然悲剧了,投影仪不翼而飞了,原来自始至终这个班都不存在多媒体,搞半天的课件已经被当成了废料。弱弱地跑下去问老师:怎么办?老师倒也客气:没事,看看你没有多媒体怎么临场处理。其实事后想想,可能老师也是一种试探性吧,因为昨天下午说给他看课件的时候只字未提到多媒体,只是很明确说第一节让我自己练一练,第二节在另外一个班在过来指导,但是悲剧的是他早早就坐在后面看我的一举一动。

  此时还未轮到我细想怎么收场,上课的铃声已经响起,学生已经到位,诧异地看着这位不知道从何地来的冒牌老师。虽然此时还在头脑蒙蒙地想着怎么弄这节课,情急之下做了事后为称为唯一亮点的举动:这节课我们的内容是抗日战争,现在给大家三分钟快速浏览教材。明眼人一眼就看出这只是拖延时间给自己缓冲的伎俩而已,正式的历史课堂几乎不用这种导入。简单的调整后,硬着头皮,可想而知凌乱应该是必须的。对于历史这门讲究线索与体系的学科来说,条理性是极其重要的一环。一节课下来,只能更多采取扩展知识面吸引学生注意这一招才掩饰和弥补准备的不周。所以纵然课堂气氛很好,对课堂控制与调动尚算可以,但是其实从教学的效果上来说却不能算是成功,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虽然不幸在第一节课因为多媒体的救场而尚算成功把一节课上完,但是教训却也是深刻的。

  虽然很不幸这节课成为向实习生反面教材的案例,但在这种失误中学到很多值得反思的东西。首先是专业,对于一名老师来说专业素养尤为之关键,这种素养应该包括很多方面的内容,处理教材、教案,进行教学设计等等方面都极具需要专业素养的体现。历史知识体系的建立,历史线索的梳理都应该在课前的备课环节中得到扎实的处理,这种处理能让我们在面对突发的情况是能够得到更好的应对。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深刻。课后在请求老师进行指导点评的环节中,老师给我展示了他刚刚进行听课的记录。大大出乎我意料,慢慢写完两面字,密密麻麻包括我上课的导入,各环节的处理。试想对于一位在重点学生当上主任级别的老师,这种态度本身就是一种很值得称道的品质,联想起当时发现的其他各位老师去听课时的评课记录,也是如此认真详细,相形见绌之下可见一般。

  其次应该是临场反应,我想对于一个老师在长期的从教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突发的事件,临场的反应显得尤为之重要。纵然每一个人处理的方法各异,但清醒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让自己冷静下来才能更好找到解决的方法。或者有时候内心适当表露出一种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某种更为之高一级别的心态也未尝不可。最后应该是全面,想问题做事情多考虑几分,多想几个会怎样,该怎样。假若当时早点联想到如果多媒体会怎样,想到该怎样,我想纵然面对突发的应变时也会更为之从容与淡定。犯错某种程度上说不是死罪,重要的是能在每一次的不足与教训中反思,从中获得某些有益的启示。在反思中寻找到某种避免重复的方法。

  当前社会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总体印象大致为工作安稳、清闲、无压力。诚然,对于一名获得编制的老师,在和谐社会理念下,失去工作的概率微乎其微,安稳程度系数确实较高。但从一个多月来的见闻上看,教师行业并非外界所设想般无压力,起码对于一位有上进心、渴望在体制下获得更好位置,更好生存的老师来说,教师行业的压力与残酷同样存在。

  缘于让我们三个菜鸟更好融入与学习,在一次全校历史科组例会上,三菜鸟也应邀旁听。此次会议出例行的交流外,一大重点是评比年度优秀与先进。评比过程就让作为菜鸟的自己感受到这一行业的某种生存之道。评比的第一环节是自我推荐,自己向大家说明想要参与评比的项目。我们发现出来自荐的老师无一例外都是在上一年中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的。他们每个人陈述时间都非常短暂,大致都围绕自己所带的是2A班或3A班,平均分多少,比年级其他班高多少,高分层次率多少,很短的介绍,对业务能力的要求与重视可见一般。

  突然想起一位06历史师姐所说的她刚步入从教学校时一位前辈跟她说的话:学历在从教前三年会带给你某些便利或不适,但但三年后一切只能靠自己。由于未亲身经历,对此话的未能有更好的体会。但至少我相信或许我们可以靠某些拥有的规则便利去比别人获得更好更舒适的过程,但在目前高考唯分数至上的体制下,对业务要求如此高的情况下要想获得尊重、更好的生存,唯有让自己比别人更强更好的水平。数字有时很冰冷,但数字有时又很实在。拥有规则便利的人起点更好,同等条件下平台更宽更广。与之相比公平起点的人过程更难、更长,但无区别的是假若希望通过教学改变自己,业务能力的要求至高至重。人际会帮你助推,但考试背后冰冷的数字会更为之彰显希望。

  在目前教育体系下,要想从一名菜鸟逐步成为一名有一定地位的老师,离不开优秀的业务能力。教而优则仕,成为目前各位各类学校的不成为规矩。这种规则某种程度上促进良性竞争维护公平,却也带来不利的影响,对教育对学生带来损失。因为大批通过教学能力、业务能力证明了自己取得教学高级别的老师被抽调从事行政管理工作。随着他们级别的上升,他们逐渐减少课程的教学,慢慢远离教学一线,乃至最后彻底告别教学,专门从事行政工作。所以在很多很多学校,年轻的菜鸟们认真专研教学、发表教学论文,中高考取得成绩,升教学级别(中学一级、高级),科组长、级组长、副主任、主任、副校长,这条成长的模式下,无一例外到了后期这些教学的骨干能手随着行政级别的提升,他们都会担任越来越少的教学课程。

  这种充斥着目前校园的普遍现象,有着其存在的道理与局限。内行人领导学校工作,由于过来人的特定经历,让他们在管理的过程中知道真正需要什么,更为之实际。同时这种晋升的模式某种程度上也能激发从教者的热情,毕竟在目前情况下,行政人员拥有比普通从教者更为之好的待遇与资源。但以此同时,大量高素质的教学能手脱离或减少教学对学生对学校教育都不得不说是种损失,只是这种矛盾体由于尚未找到更好更为之行之有效的替代模式只能长时间存在与运行。

  如果说一位教师在迈向成熟的过程中需要具备的品质、赢得尊重的东西有很多很多的话,业务能力则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教师应该说是一个很宽容的行业,无论你是不思进取亦或奋发有为,都能拥有你存在的土壤。拥有编制的低风险,会消磨或侵袭某些人的进取心,这也或许是为什么外界对这一群体羡慕的地方所在。但无论如何,既然选择,就该拥有某种追求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