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是汉族传统小吃,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节日特色食品,月饼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在中秋节这一天是必食之品。那么吃月饼有什么禁忌吗?吃月饼需要注意什么?
禁忌人群
从中医营养学角度来说,月饼多为“重油重糖”之品,制作程序多有煎炸烘烤,容易产生“热气“,或者胃肠积滞,因此,油润甘香的月饼并非多多益善。
妊娠、产后因为孕育胎儿或哺乳特殊生理情况,在饮食上存在禁忌。
妊娠期应避免食辛温燥火的食物,以免伤阴耗液和影响胎孕;
妊娠恶阻还应避免食用有腥臭和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
对于产妇而言,产后常常亡血伤阴、瘀血内停,多虚多瘀,化生乳汁以养婴儿,饮食应饥饱均匀,进食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因此食用月饼更要注意。
不同体质的病人在食用月饼时有不同的禁忌:
虚寒盛者忌生冷、寒凉馅料制作的月饼;
阴虚、热盛者忌辛燥动火馅料制作的月饼;
水肿病人忌咸馅的月饼;消渴病(糖尿病)人忌糖馅的月饼;
热证、疮疡、风疹、癣疥等患者忌食辛辣香燥馅料制作的月饼。
吃月饼的习俗
月饼是久负盛名的汉族传统小吃,深受中国人民喜爱的传统节日特色食品,月饼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在中秋节这一天是必食之品。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于唐朝开始。北宋之时,在宫廷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发展至明朝则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时至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广式、京式、滇式、苏式、潮式等月饼广为中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古代传统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于唐朝开始。北宋之时,在宫庭内流行,但也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后来演变成圆形,寓意团圆美好,反映了人们对家人团聚的美好愿望,也是对亲朋好友深深的思念。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月饼的储存方法
月饼的饼馅一般分为软硬两种,软馅中含水分较多,只能保存7到10天左右,而硬馅月饼则可保存1个月左右。盒装月饼,应将盒盖打开,使其通风;另外,因月饼中含脂肪较多,存放时还应注意避光,以防油脂氧化。
月饼存放时,不宜与其他食品、杂物放在一起,以免串味,失去应有的口味和特色。
月饼虽然是传统的中国食品,但是由于它自身含有过多的的糖、油脂等,已经被列为垃圾食品的边缘,所谓垃圾食品,并不是食物本身不能吃,是因为月饼所含的热量过高,超过了人们日常的需求,但是,适量的食用月饼那是没问题的。还有使用月饼前一定要注意保质期,过去的月饼是千万不能食用的。
吃月饼需要注意的问题
月饼不宜粥相配:
有许多人在食用月饼时,都愿与粥同食吃,会甜的不甜,咸的不咸,口味独特。其实不然,月饼作、粥都就是迅速升高血糖的高升。糖指数的食品,不仅对糖尿病人不适,对人的大脑细胞不利,还会降低脂肪代谢。
特别关注需少或不食的人们
(1)糖尿病人:
因月饼含糖量高,吃得过多,可使血糖急剧升高,使病情加重。为了预防血粘度升高,给健康带不利.无糖甜味剂的月饼也要适量,所谓糖是指月饼中蔗糖改为甜味剂,且不谈甜味剂的副作用,只谈食糖不放,但月饼中的面粉、果料、干果、油脂等仍旧不少,对于控制血糖,稳定血糖,首先掌握主食的用量是不改变不能改变的,因无糖了就放开了,不计总量,会造成血糖的不稳定;何况脂肪不论是动物油脂还是植物油,加工中大量油脂的介入,不言已知,能否实现总量控制的大问题,无糖月饼不是放宽而无限制无节制的随意食用了,一定要限制!
(2)胆囊炎、胆石症病人:
患这两种病的人不宜多吃月饼,重则可以引起疾病发作。饱食过多的月饼可能产生急性胰腺炎,这种病发病急,少数急病患者可在短期内死亡。
(3)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的人:
由于月饼含糖、含油脂量相对较高,这些病人吃后会引起血脂增高、血液变稠、血流减慢、血小板凝集增强、血压升高,容易形成血栓,加重心脏缺血,诱发心肌梗塞。
(4)胃、十二指肠溃疡的人:
吃月饼会促使胃酸大量分泌,强烈而持续地刺激溃疡面,使病情加重,诱发胃穿孔胃出血,严重时甚至有生命危险。种草不让人去躺,不如改种仙人掌。
(5)老年人:
他们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差,多食可加重脾胃负担,引起消化不良、腹泻等疾病。
(6)婴幼儿:
他们的消化系统发育不够健全,消化器官十分娇嫩和脆弱,难以承受大量高糖、高脂肪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