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虎恩
在X年召开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讲话强调,全党都要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增强党的意识、政治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切实做好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各项工作。重要讲话是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对于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党的纯洁性,包括党的组织和党员在思想、组织、作风等各个方面的纯洁性,与党的制度的科学性、完备性等密切相关。作为党的整体,纯洁性集中体现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绝无私利、永葆先进,在任何时候都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作为党员个人,纯洁性主要体现在:能够严格履行党员义务、正确行使党员权利;信仰坚定、忠诚可靠;艰苦奋斗、拒腐防变;克己奉公、服务人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新形势下保持党的纯洁性,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本质要求,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密切党群关系的重要一环,也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成功的根本保证。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保持党的纯洁性?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广大党员要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我们宣誓入党的时候,这仅仅只是一句话、一句口号;宣誓后,我们能否时刻依她来警醒自己,按她要求行事,这就要看个人修养了。下面我从五方面来阐述在企业中,我们如何才能保持党的纯洁性。
一、围绕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 在当前环境下,一个领导干部必须做到点滴自律,两袖清风。从焦裕禄到杨善洲,从孔繁森到任长霞,如果追寻一种精神的谱系,就能发现,一个党员的纯洁性源于他对理想信念的坚守。我们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要围绕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起正确的理想信念。如果不能保持“共产党人除了人民利益之外没有任何特殊利益”的信念,甘当简单的“谋生干部”,恐怕也难以抵御各种潜规则、坏风气的侵蚀和污染。
更重要的是,理想信念是一种具有决定性的核心价值。我们要承认,在多元的利益格局中,党员干部的个人利益需要尊重和保证;在开放的执政条件下,党员干部的能力水平也还有提高空间;甚至,党员干部也会有性格的短板、思维的缺陷、行为的弱点。正因此,也只有在理想信念这一“绝对要求”的校准之下,才能在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做好选择题,在能力要求和水平不足之间做好填空题,也才能做好性格、思维、行为等各方面的改错题,最终在纯洁性的考试上交出一份高分答卷。
坚定理想信念不是喊口号,如果我们背离了对理想信念的“真知”,在现今社会环境纷纭复杂的情况下,就等于没有了“主心骨”。所以坚定理想信念不是抽象空洞,更不是“虚无缥缈”的命题。在企业岗位中,对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就是对岗位工作的尽职尽责、对人民群众的尽心尽力、对自身要求的尽善尽美。
二、围绕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杜绝慵懒散的作风滋生 根据不同的报道,关于庸懒散,我们的群众有许多画像:“上午点个卯,下午玩电脑,等着下班了”,“平平安安占位子、舒舒服服领票子、庸庸碌碌混日子”,“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业务不精、能力不强、得过且过的“庸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懒官”,重权轻责、自由散漫、谋人不谋事的“散官”,在现实中并不鲜见。 与贪污腐败不同,庸懒散看上去不那么刺目,最多被当作是“亚健康”。或许正因如此,人们对庸懒散有些忽视。在一些人那里,庸懒散有时被误看成与世无争,淡泊超脱,甚至成为某些人心照不宣的官场秘笈:盯下级,看上级,小心翼翼地守着“不出事”的逻辑,畏首畏尾地扮着“老好人”的角色,老练圆滑地成为推脱难题的“太极高手”„„
庸懒散的作风和贪污腐败都会对党的事业造成危害。它虽然没有后者那么刺目,却范围更广,影响面大。在其位不谋其政,留下的是无人履责;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贻误的是发展良机;当作为而不作为,丧失的是群众信任;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瓦解的是执政根基。
这些年来,一些地方矛盾冲突不少,群体性事件时有所闻,一些领导干部处置不当,甚至按下葫芦浮起瓢,比如:不得私自上访,上访者“诛连九族”,职工上访干部受罚等等现象。其中既有贪腐因素,更有庸懒散的影子。平时萎靡不振、得过且过,对中央的要求部署不认真执行,对群众的诉求推三阻四,对发展的问题茫然无知,甚至火烧眉毛的事情都不愿处置,最终导致矛盾在推诿中升级,问题在拖延中爆发,良机在敷衍中错失,不仅酿成难以预料的后果,也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今天,面对复杂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尤其需要“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以治庸提能力、以治懒增效率、以治散正风气,领导干部的使命职责系于此,人民群众的信任期待系于此,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系于此。
三、围绕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放下形式主义,走进群众 现今的表象任务很多,占据了一个人、一个岗位的整体时间,让这个人、这个岗位失去了自我能动性,失去了“零距离”接触群众、解决问题的最好时机。“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所以,从保持党的纯洁性角度来看,我们更加应该放下形式主义,积极走进群众,以群众为明镜,时刻映照我们的行为。
在有的党员干部看来,“纯洁性”主要是修身养性的“个人任务”,或者是“上面怎么看”的“组织命题”,其实,检验纯洁性的试金石,从来都不在机关之内、公文之间,而在实践之中、群众身上。天地之间有杆秤,一个党员干部的纯洁度高不高,就要看他如何对待群众,如何处理权力与群众的关系。在我们企业,一个基层管理者必须把职工当做“自家孩子”来看待:望子成龙、严格要求、望闻问切、引导铺路,实在不行了,也要拉一把。
以群众这面镜子来观照,往往优劣立分、高下立判。近年来,一些干部“替谁说话”、“只为领导服务”的雷人官腔,犹如“哼哈二将”,道出了宗旨意识的淡薄;高高在上“做老爷”的姿态,“拍脑袋”、“朝上看”的习气,暴露了血肉联系的割裂;对群众疾苦不动心,对形象工程很上心,反映了对群众感情的冷漠;谋求政绩不惜损害群众利益,关键时候与民争利,折射出为政用权的误区。以群众这面镜子来探照,更能明确为政方向、找准治理之道。
“人之命在元气,国之命在人心”。面对保持纯洁性的时代课题,每一个共产党人尤其是领导干部,都应自觉面对群众这面镜子,时时观照自己、反省自己、改造自己,永葆共产党人的公仆本色,用民心所向获得开拓未来的力量。
四、围绕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摒弃私心杂念,做好本职工作
当前,一些领导干部有这样的心态:“旧官一走了之”,反正要离职卸任,有矛盾能拖就拖,问题留给下任,自己“善始善终”;“新官不理旧账”,问题是前任的,解决好了是前任的政绩,解决不好是自己的问题,不如放到一边。于是,问题“击鼓传花”,最终变成无头公案、“历史问题”。问题往往不会自生自灭,而且必然有躲不开、绕不过的,“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不愿正视、不敢直面,最后的结果只能是让问题变成隐患,传来传去,终归会爆发。
遇矛盾绕着走、有问题避开行,是因为心中有顾虑、有杂念,所以不敢着手处理、放手解决。而顾虑、杂念,往往来自对个人得失的考量。正因此,愿不愿碰问题、敢不敢解扣子、善不善理矛盾,检验着领导干部的纯洁性。更重要的是,正视和解决问题,鲜明体现党员干部的责任和担当。对工作负责、对事业负责,必然会正视问题、主动解决,并且能够不惧风险一抓到底。缺乏责任心和担当精神,才会对问题视而不见,能躲就躲、能拖就拖。
在一定意义上,工作就是解决问题。工作被动实际上是被问题牵着走,工作主动就是能够有预见性,把工作做在前头。工作做到家,问题才能得到解决;问题解决了,工作就顺势推进。从这个意义上看,能不能直面问题,敢不敢解决矛盾,是党员干部纯洁性的试金石,它检验着我们的领导干部有没有担当责任的勇力,有没有做好工作的魄力,有没有服务人民的能力。
五、围绕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搞“小圈子”
从近年落马的贪官身上,人们经常发现“小圈子”的影子。个别领导干部为了照顾亲属、朋友、部下、同学、同乡,搞任人唯亲、搞权钱交易,危害了党的肌体健康,影响了党的先进和纯洁。
为什么一些党员干部喜欢搞“小圈子”,挖空心思钻“小圈子”?原因是有的人认为,有了“小圈子”能捞到不少好处,进了“小圈子”就有了靠山,就有可能超常规提拔、暴发式致富。还有人认为,进了“小圈子”,就有了保护伞,干些违法的事也没人敢管。一些人搞“小圈子”似乎得了实惠、捞了好处,才吸引更多的人编织关系网、经营“小圈子”,甚至不惜拉拢腐蚀,把领导干部拖下水。这样的教训极其深刻。
在生活中,我们总会与某些人合得来,走得近,甚至是很要好的同事和朋友,这很正常。领导干部也不例外。即使如此,也要交友谨慎。交良朋益友,对自己更是一种帮助。这和在工作中结成“小圈子”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经验告诫我们,拉帮结派,搞“小圈子”,可能风光一时,最终却害人害己。“小圈子”一开始是人际关系庸俗化,到后来往往异化为政治投机、经济投机,异化为以感情换原则、以公权牟私利,最终滑向违法乱纪的深渊。
防治官场“小圈子病”,需要党员干部筑好思想的篱笆,保持文明高尚生活情趣和正派良好的同志关系;需要在选人用人时,严格按党的原则办事,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需要完善监督和责任追究机制,铲除 “小圈子病”滋生、蔓延的土壤。只有对庸俗、腐化的“小圈子”坚决地说“不”,才能使我们的党风政风更加健康。这也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