吒、 改革开放40年专题 视点 中国教育发展的动力和希望 文I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原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张民生 我是1988年,从上海师范大学调到上海市教育局 的,分管教育科研和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由于工作的 缘故,我一开始就了解和接触到当时上海最典型的一 为全国广大教师参与教学改革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 要方法。由顾泠沅老师领衔的“数学教育行动纲领”拉 开了上海市二期课程教学改革的序幕,形成了课程教学 改革的共识:如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让每个学生用 些教育改革的经验,其中就有青浦顾泠沅的数学改革经 验,闸北八中的成功教育和一师附小的愉快教育等等 自己的内心体验和主动参与去学习的方法,重视学科与 现实生活联系、加强课程的主干、增加课程可选择性的体 例等。 我虽然是从大学里过来的,但我有十多年基础教育第一 线工作的经历,所以一看到产生于一线,又高于一线的 教育改革经验,就觉得特别有感情,更觉得价值重大和 难能可贵 二是融通中外的教师专业发展实践 教学改革,没有 队伍不行 如何培养队伍?顾泠沅从自身的教改经验和 国际比较中萃取了三个扎根的经验理论:扎根教师内心 需求、扎根鲜活经验、扎根行动反思..将教师的队伍建设 在全市推广顾泠沅数学改革经验的过程中,我对 青浦教改方方面面的有关经验都非常关注,而且感同 身受 顾泠沅在青浦,看到教育落后的现状、奋起进行 教学改革,与我当年在普陀区从事第一线教学和担任 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工作中所见的状况完全相同。在青 浦有顾泠沅,在普陀区有中朱学区教学改革,提出了 “不怕差、只要抓,因为差、更要抓”的教改举措。 置身于课堂教学变革的实践中,并以专业引领和行为跟进 贯穿,建立了“三关注两反思”教师行动学习模型、这个 对教师专业发展规律性认识的新经验,为教师队伍建设带 来了新思路,为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和教师专业素养的 大面积提升提供了实践的路径 为此后顾泠沅领衔主持 因此我对青浦的改革.在感情和认识上可谓是“一拍 即合”,产生了共鸣。后来全国专家来鉴定青浦教改成果、 商议要推广青浦数学改革经验时,我积极推荐,我觉得这 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动力与希望。 的全国“以校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和起草《上海市基 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十一五”规划》,提出“行动教育” 奠定了基础 . 三是坚守科学的态度、方法与精神。教育改革来不得 半点虚假,青浦实验持续4()年,出了那么多成果,这与领军 人物顾泠沅分不开 、我多年同顾泠沅在一起,他那严谨的 科学态度,始终关注第一线的精神,令人难忘 ,还有他的记 1992年青浦数学改革经验获得国家教委的推广,其 后又从一科到全科,一育到全育,课堂到课程;从大面积 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到大面积提升教师的实践素养;从 让每个学生都有效学习到现在的让每个学生深度学习 得以真正发生,我都是一个积极的支持者和促进者 青 浦持续4f)年的教育改革.是上海乃至中国基础教育改革 的一个典范,时间之长、跨度之大、影响之广,实属少见 , 这幅4()年改革的画卷,也向我们展现出其三项鲜明的 特色 一事本,永远是活页。他所做的研究,所参加的会议,都有非 常仔细的记录和整理,令人赞叹..我想这应是我们教育科 研人特有的一种素养。 目标的坚持、思维的严谨、步骤的递进、表达的精到, 这种科学作风,化育在教改实践中,吸引着一j比又一j比的志 同道合者。他们以研究追求理想,以创新建立旨趣,以行动 是扎根中国大地的教学改革 、青浦的教改.从 实现目标,使得源于青浦的改革探索星火燎原,遍及全国、 青浦实验在顾泠沅的带领下,涌现出郑少鸣、翁志勋、郭德 峰、郑润州等一批优秀的科研探索者,也崛起了像刘明、朱 连云等一批新生代,薪火不断。关注实践、扎根实践,把实 践的问题作为研究的起点,从当前实践中最重大的问题入 手,通过理论和实验的探索,推动改革的不断深入,这是青 上世纪7()年代开始的数学教育改革,一直发展到现在 走向深度学习新课堂实验,有青浦教育人深切的现实 关怀 它从现状出发,采用科研的方法,立足大面积. 切实有效解决当下中国教育的普遍问题 同时它不囿 于经验,在教改的进程中不断提升方法的科学性和可 操作性 其原创的“经验筛选”和课堂教学的四大原理, “情意原理”“序进原理”“活动原理…‘反馈原理”成 26 J上海教育J SHANGHAI EDUCATION I 2018年10,EJA刊 浦实验的初心,也是青浦实验4()年所代表的中国教育人的 精神。感谢青浦!致敬青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