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材“主题图”思考
主题图是北师大版数学教材的一大的亮点。教师“主题图”使用误区颇多,主要存在着“弃置不用”、“随意更换”、“本末倒置”、“机械使用”四大误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目标的有效达成。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不能一味的迷信和盲从,应在充分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对主题图进行“理解内涵、动手操作、动态展示、适度增删、把握时机、灵活改编”等有效地处理,从而使“主题图”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提高学习能力的有效载体。
所谓主题图是指能反映数学课中所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带着浓浓的生活情境的图画。它是“冀教版”数学教材的一大特色,体现了“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的基本理念。主题图往往是寓知识、思想、情感于一体的图画,贴近生活,有人物、有情节,色彩鲜艳,主题鲜明,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但在使用的过程中,我发现理想和现实总有一段距离。主要表现在:
问题1:忽视存在——淡化了主题图的承载功能
一部分教师(特别是教龄长的教师),对旧教材的知识点很熟悉,认为反正是掌握某个知识点,主题图教不教无所谓。比如,一年级上册的“8加几”教学,原先的教材是没有主题情景的,教“8加几”一般从复习“9加几”迁移引入,教材则以主题图的形式引入,但由于“主题图”的情境信息比较丰富,如果教师引导不当,学生就容易在主题图中流连忘返,从而影响算法探索与交流。这时,不少教师就开始打退堂鼓,又回到直接出示算式的老路上去了。我觉得这些教师忘了十分重要的一点——在教材中,不再单列“应用题”教学单元,学生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渗透在计算教学之中。也就是说,这里的主题图既承担着计算教学的功能,又承载着培养学生从复杂的情景中收集有用信息,提出数学
问题重要任务。所以说,忽视主题图的存在,淡化它的功能,那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问题2:随意更换——曲解了主题图的编写意图
比如一年级下册《认识100以内的数》的教学。教材的主题图是“数扣图”,有不同颜色的扣子,变数边穿起来,编者的意图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知100有多少,体会它比以前学过的20大得多,了解生活中常常需要估数,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可是,有一位教师在处理教材的过程中把这些都删除了,代替的是一张十乘十的“百格图”,用 “百格图”来代替“数扣图”,其实是没有读懂教材。十格十格出示的百格图虽然有利于学生估数,能很快地10个10个地数到100,但思维含量被大大降低。而“数扣图”却打破了这种静态的存在,力图把数学还原于生活,不给学生一种定势,给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思维空间。
问题3:本末倒置——忽视了目标的有效落实
例如在《9加几的进位加法》教学中,有位老师是这样组织的:先出示了主题图,当小朋友看到了主题图后都显得兴趣盎然。于是,老师抓住这个契机,问:“小朋友,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小朋友们可兴奋了,嘴里只嚷嚷着:“我知道!我知道!” “我发现了一个铁盒……”“我看到有好多月饼”。这时旁边传来一个小朋友的声音:“老师,我觉得他说得不对。”“哪里不对呀?”“我认为不是月饼。”“就是月饼,盒上写着呢。”还没来得及等老师开口,第二小朋友已接上话了,“我觉得不是铁盒”……于是,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开了。可以说,在接下来的10分钟里,小朋友的注意力几乎全到这两个问题上了。一节教学课只有40分钟,像这样绕一个圈子,学生还不能发现其中的数学问题,不但冲淡了“数学味”,更影响了“双基”的落实。难怪有的老师说,现在有些数学课上成了说话训练课。
问题4:机械使用——缺少了应有的灵活处理
在听课中发现,一些教师在使用主题图时,出现了一种固定的模式: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找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巩固练习。很少有新的突破。
以上四大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主题图使用的效果。那么,如何更好地发挥主题图的功能?如何有效地处理教材中的“主题图”?让主题图更好地服务我们的数学课堂呢?我们本着“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理念,深入挖掘主题图的内涵,或以此为蓝本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探索出以下策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