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实用医学2010年6月第22卷第6期 ・605・ 缺血性脑血管病、糖尿病患者的血栓形成、血栓闭塞性 包括凝血和抗凝血两方面,维持血液在血管内呈流动 脉管炎、急性肿瘤引起的血栓及大面积烧伤引起的血 状态,一旦这种平衡破坏,就会引起血栓形成或出血。 栓病等。 (5)其他:如纤溶活性降低、高脂血症、肿瘤及感染等因 13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血栓形成是一类多因素疾 素都可则导致或加剧血栓形成。 病,至今已提到的危险因素约300个。动脉血栓形成的 2血栓性疾病的诊断 病因,如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血小板增多症、 红细胞增多症、高黏滞综合征、避孕药及吸烟等;静脉血 2.1 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由于该类疾病(如急性 栓的病因,如手术、外伤、肿瘤、败血症、充血 力衰竭、 冠脉综合征、脑血管梗塞)有各自特殊的临床表现,临 肾病综合征及静脉曲张等。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 床不易被忽视,这里不作阐述。 素,先天性:抗凝血酶缺陷、蛋白C缺陷、蛋白s缺陷、获 22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深静脉血栓:下肢的疼痛、 得性蛋白C抵抗、前凝血酶基因突变、异常纤维蛋白原 热肿是深静脉血栓最常见的表现。需要引起重视就的 血症及纤溶酶原缺陷;获得性:高龄、活动减少、急性疾 是急性肺栓塞,因为肺栓塞早期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 病、脊髓损伤、妊娠和围产期、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抗心 性给临床诊断带来了困难,临床上可表现为突发的胸 磷脂抗体综合征、口服避孕药、肝素、化疗、激素替代治 痛、呼吸困难,可持续几天到几周;值得注意的是胸痛、 疗、肥胖及深静脉置管等。凡能使血小板黏附、聚集性 咯血、呼吸困难三联征只存在于30 ̄,4的患者中,且在有 增高、纤溶活性减弱及血黏度增高的因素,都可能成为 肺梗死的患者中常见,往往发生在边缘的小的梗死,胸 血栓形成的因素。近年来有关高同型半胱氨酸、抗磷脂 膜摩擦音是其特有的体征:咳嗽、心悸、头晕、发热及喘 抗体综合征及肿瘤引起的血栓作为血栓病危险因素也 息都不是其特有的症状;气促和心动过速也不是特异 受到重视。 的。因此如果临床怀疑肺栓塞则建议行进一步地检查; 1.4血栓性疾病的病理血栓组成成分:(1)血小板血 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栓塞的程度,然而也有位于肺 栓,(2)红细胞血栓,(3)纤维蛋白血栓,(4)混合血栓四种。 边缘的很大的栓塞可以慢慢进展,然后出现症状或致 血栓组成形式:(1)白色血栓,(2)红色血栓,(3)混合血栓, 死性肺栓塞;在心脏储备功能差的患者即使是很小的 (4)透明血栓。 栓塞也可引起明显的症状;在出现突发的晕厥、低血压、 1.5血栓性疾病的相关机制Virchow提出的血栓形 低氧血症、心电机械分离及心脏骤停的患者需考虑到 成3个基本要素,即血流缓慢、血管壁的改变和血液成 急性肺栓塞的可能。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胸部影像学 分变化仍是目前公认的血栓形成的基本原因。(1)血管 及动脉血气分析是诊断肺栓塞必须的检查但也往往缺 壁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是 乏特异性。其他几项辅助检查:D---聚体,在深静脉栓 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血管壁损伤造成脱落和胶原的 塞和肺栓塞的患者可明显升高,但要注意它在感染、肿 暴露是血小板黏集的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发展成经典 瘤、创伤及炎症状态下也可增高;目前认为用ELASA 的血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活化,引 法检测D一二聚体具有更高的敏感性(96%'---98%)。如 起血管内皮细胞蛋白表达改变发展为局部血栓。血管 果预计栓塞危险度为低危或中危的患者ELASA法检 内皮损伤有利于血栓形成机制:①促进血小板黏附与 测I)_二聚体结果正常,则基本可排除深静脉栓塞和肺 聚集,②血管收缩与痉挛,③纤溶活性降低,④促凝活 栓塞而不需要行进~步地检查。但在预计栓塞危险度为 性增高,⑤抗凝作用减弱。(2)血液流动的变化网:主要 高危的患者,则可不行I)-二聚体直接进行影像学检查。 是涡流形成,血液流动速度与方向的变化,使血小板析 影像学检查:建 I生增强胸部CI"检查。 出、黏附及聚集。这种血小板的聚集,黏附发生变态, 3血栓性疾病的抗栓治疗 即可造成血栓。G)血液 改茕以血液l生凰 主 3.1抗凝血药物抗凝血药物是一类干扰凝血因子, 管内凝固。(4)血栓:是由纤维蛋白网与血细胞组成,凝 阻止血液凝固的药物。主要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 血过程的激活在血栓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凝血系统 预防与治疗,临床应用主要有肝素类、香豆素类抗凝 ・606・ Modem Practical Medicine,June 20 1 0,Vo1.22,No.6 剂、藻酸双酯钠、水蛭素、重组水蛭素、阿加曲班(ar— 并可增加再灌注的次数。GPIIb/Ilia受体拮抗剂可 gatroban)、方达帕鲁(Fondapannux sodium)及Exanta 将血栓患者的死亡和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分别下降了 等。虽然近年出现了众多的新型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34%31]41%。该类药物己成为当前抗血栓药物的研 但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抗凝药物仍为肝素类药物。 究热点。经FDA批准的有:阿昔单抗、埃替巴肽、替 3.1.1肝素急性血栓栓塞尤其是急性肺栓塞一经 罗非班、奥扎格雷及氯苄毗啶等,Lotriifban和Foxlif. 诊断,在排除肝素使用禁忌证后,应立即予低分子肝 ban等正在进行临床试验,还有一些药物尚处于基础 素或普通肝素治疗。虽然肝素无直接溶栓作用,但它 研究阶段。 能促进纤溶,减少血栓栓塞的负荷;抗凝治疗能明显 3.3溶栓药又称为纤维蛋白溶解药,可激活纤溶 改善有症状的肺栓塞患者的预后。如果疑为肺栓塞 酶而促进溶栓。随着基因工程技术和蛋白质工程技 的高危患者,应在进行影像学检查前就予静脉的抗凝 术的发展,针对一代(链激酶、尿激酶等)、二代(阿替普 治疗。低分子肝素或剂量调整的普通肝素治疗至少 酶、葡激酶等)溶栓药纤维蛋白特异性差异,体内半衰 5d,直到INR连续2d在2~3;如果使用普通肝素, 期短,需大剂量连续用药等弊端进行改造,致力于应 则每6小时监测1次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用蛋白质工程开发出三代溶栓药(蚓激酶、瑞替普酶、 直到APTT在正常的1.5~2.5倍;在24h内达到治 降纤酶及BATPA等)。此类药的优点可使其滴注的 疗水平的APTT值明显减少复发。 速度更快,专一性更强。它们都是通过对组织型纤溶 3.1.2低分子肝素与普通肝素相比,低分子肝素具 酶原激活剂(t.PA)进行蛋白质工程技术的改造获得。 有抗凝血因子Xa作用强、抗凝血因子IIa作用弱、生 目前,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根据不同目的构建各种突变 物利用度高、血浆半衰期长、较低的出血倾向及较少 体、嵌合体和双特异性制剂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 的血小板减少症发生等。对APTT延长不明显,不需 3.4血栓性疾病的手术与介入治疗 要APTT监测,并且有促纤溶作用,抗栓作用强。目 3.4.1静脉血栓病(1)肢体深静脉血栓形成:可采 前,正曰趋取代普通肝素。 用静脉取栓术、静脉导管溶栓术。(2)下腔静脉血栓 3.1-3方达帕鲁为人工合成的戊糖类物质,它是特 形成:可采用球囊扩张术,经右房、经股静脉会师破膜 异性地抑制血液凝集级联中的Xa因子而最终显现抗 术,下腔静脉.右心房人工血管转流术等。(3)门静脉 凝血效应的。主要用于降低髋骨骨折或髋及膝关节 血栓形成:应采取行门静脉或肠系膜上静脉切开取栓 置换整形术后的血块凝集危险,是首个获准用于上述 术。(4)上腔静脉血栓形成:可采用上腔静脉摘除术、 手术的合成抗凝药物。还可用于肺血栓的治疗。 经皮经上腔静脉形成术等。 3.1.4阿加曲班最近已被FDA批准在临床上使 3.4.2动脉性血栓病采用血管取栓技术及综合介入治 用,为选择性的直接凝血酶抑制剂,临床表明阿加曲 疗技术(1)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如:急性心肌梗死 班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影响很小,可安全应用于肾损 患者可用经皮冠状动脉搭桥术等综合介入治疗技术; 害患者,在HIT、HITTS患者是首选的药物。 (2)螺旋钢丝取栓导管;(3)螺旋型取栓导管;(4)静脉压 3-2抗血小板药物具有抑制血小板的黏附、聚集 冲洗和吸引;(5)机械性除栓器械;(6)激光溶栓术;(7)经 和释放功能,从而防止血栓形成,可以有效防止心血 皮腔内血栓旋切术;(8)纤维血管镜取术:(9)导管血栓 管疾病的发生,并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近年来随着 溶解、吸引和血管腔内成形术联合疗法;(10)超声消溶 人们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特别是急性冠脉 血栓成形术;(11)动脉内膜剥离术;(12)自体或人工血 综合症和支架植入后血栓形成机制的深入了解,抗血 管搭桥术等;(1 3)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技术等。 小板药物得到越加广泛的应用。根据其作用机制分 总之,血栓病是一个多因子疾病,通过临床诊疗 为2类:抑制血小板代谢类药物和血小板膜GP II b/ 新技术,采用综合防治手段对于血栓病的防治会有明 IIIa受体拮抗剂。血小板膜GP II b/IIIa受体拮抗剂, 显效果。 是一类新型抗血栓药,在治疗心肌梗死时可增加血栓 收稿Ft期:2010—05-20 的溶解速度,减轻血栓栓塞脑缺血造成的组织损伤, (责任编辑:孙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