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地方政府学 (答案)

2021-08-26 来源:客趣旅游网


地方政府学复习重点

一.不定项选择题

1.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核心问题。

权力是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核心内容。

2.纵向府际关系中最核心的关系。

纵向府际关系中,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占据核心地位。

3.中国地方政府体制的核心内容。

地方财权的划分

4.地方政府地位的双重性。

执行性与领导性职能——执行中央政府的政策指令;对所管辖地区内的政务进行领导与管理。

5.在自治体地方政府的权力形成中,居民授予地方政府权力的中介。

6.按照功能结构划分,地方政府可以分为那些类型。

一般地域型 城镇型 民族自治型 其它特殊型

7.地方财政体制变迁的核心问题。(财政的分权与集权问题)

8.中央与地方在财政体制上分权的理由。

一是产出适合当地偏好;二是鼓励政府间竞争;三是公共产品的消费拥挤性。

9.美国、加拿大、瑞士、印度关于联邦与联邦成员权限划分上的情况;

理解西方联邦制国家在权限划分上,联邦权限日益扩大是一种趋势。

联邦制国家的权限划分方式

1)仅列举联邦政府的权限,不列举成员政府权限;凡宪法未明确授予联邦的权力,由成员保留。联邦权限的扩大,通过宪法修改来实现。(如美国、瑞士)

2)仅列举成员的权限,不列举联邦权限;凡宪法未明确规定属于成员的权力,归属联邦保留。成员权限的扩大,以联邦委托授权或以修改宪法来实现。(如加拿大)

3)同时列举双方的权限;当出现对未明确列举的权限有争议时,大多以有利于联邦政府的方式解决。(如印度)

4)在划分权限的具体过程中,联邦国家通常将权限分为专有、共有和禁止行使三类。

联邦制国家权限划分上的变更,联邦权限日益扩大是主要的、经常的趋势。 (原因)

10.理解美国的市县议会经理制。

选民选举产生议会 ,议会聘请一名管理专家担任经理,作为首席行政官。市经理只对聘用他的议会负责,不直接对选民负责。

11.理解法国的国家代表制。

法国的国家代表制地方政府:法国地方政府分为大区、省、市镇三个层级,实行地方自治。

12.近代地方自治制度起源于哪国,并对世界产生了影响。(英国)

13.一般地域型、特殊型、市镇型、民族区域型地方政府设置的考虑因素。

按照行政区划和行政区域设置的目的划分

(1)一般地域型地方政府:最普遍、最基本的形式

特征:出于地域治理的需要而设置、所辖范围通常包括城镇地区和乡村地区、设置不考虑特殊因素

(2)市镇型(城镇型)地方政府:市镇型地方政府的设置出于两方面考虑:

市镇的迅速发展及其在经济社会、政治、军事、文化等的重要地位

市镇是非农业人口聚居的地方,居民生活高度社会化

(3)民族区域型地方政府

维护少数民族的利益并促进少数民族的发展

要求少数民族居民在当地居民中必须占有相当数量的比例。

(4)特殊型地方政府:依据设置目的分为两类:

出于政治原因而设立

出于公共管理的需要或者经济建设的考虑而设立

14.中西方地方政府职能的比较。

(1)西方国家市场经济成熟度、公民社会发育程度、地方自治和法治程度、民主化程度较高,在政府职能的履行方式上,多采取政府与企业、第三部门合作的方式,公民参与广泛。

(2)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程度相对较低,中国地方政府对社会经济的干预程度和控制程度较高,处在向服务型政府的艰难转型过程中。

15.政府间转移支付的制度设计内容。

转移支付的三种形式:

(1)有条件转移支付——拨款时指明用途(有条件补助)

(2)专项拨款——拨款时不指定具体用途,只规定大体使用方向

(3)无条件转移支付——拨款时没有使用范围上的具体要求,使地方政府因地制宜、灵活使用。

16.近数十年来,各国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控制表现出强化趋势的一面,主要成因。

(1)地方政府承担的社会管理与服务职能扩大,中央政府须对此制定相应的统一标准供各地遵循,以防止出现影响全国稳定的混乱。

(2)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提供的财政资助伴随着相应的指令、要求或者附加条件。

(3)防止或者应对地方主义、地方分离主义,在地方利益与全国利益冲突时,维护国家的政治统一。

(4)需要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对付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变、国与国之间竞争,制定统一的货币政策、财政制度和发展计划等。

17.地方政府大部制改革的难点。

(1)如何打破部门本位利益藩篱(如权力部门化,部门利益化,利益集团化)

(2)如何科学设计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部门越大,决策权和执行权越大,监督越困难)

(3)如何协调政府各类机构关系以及跨党政关系(涉及党、政府、政协等与政府职能相关部门的机构及人员的调整与重组)

(4)如何处理好机构合并后编制调整与人员分流问题(“官本位”和“铁饭碗”思想,人员分流困难)

(5)第三部门功能缺位问题(政府与市场之外的组织性社会力量不成熟、力量薄弱,难以承担大部制改革后地方政府转移给社会的部分管理职能和公共物品提供职能)

18.理解瑞典行政并立制地方政府。

省议会和市政区议会是集自治体地方政府议决权和执行权于一身的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中央政府在省设置省行政机构,由省长和省行政委员会组成 。省行政委员会直接从属于中央政府,代表中央政府负责国家在该省的行政。

19.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表现在哪些方面。

(1)政治上的合作 (维护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稳定)

(2)行政上的合作 (委托行政)

(3)财政上的合作 (财政补助)

20.地方政府行政手段的优点。

效率性 灵活性 针对性

21.条块结构矛盾的主要表现。

(1)权力集中与分散的矛盾

(2)政策及其执行之间的矛盾

(3)财政上分权与分钱的矛盾

22.近代以来,西方中央和地方关系的历史进程可以简示为。

集权——分权——集权——分权

23.地方政府管理方式,依照管理者行为方式,可以划分为。

专制方式、民主方式、民主集中制(按照管理者行为方式划分)

24.中央与地方在财政体制上分权的理由。(同第8题)

25.理解转移支付能制度之所以成为政府间财政关系协调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因为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应付区域公共产品的(外溢性)问题。

26.理解地方政府职能演变的总趋势:政治职能逐步减弱,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日益增强。

27.政府间关系的研究途径主要有哪三种。

传统的中央控制模式,地方自治模式,网络模式

28.如果说市场的核心机制是价格竞争、等级官僚制的核心机制是行政命令,那么政府网络模式的核心机制是(信任与合作)。

29.地方公共组织网络的显著特征。(动态性、公益性)

30.理解行政首长负责制。

行政首长负责制—— 一个行政组织的最高决策权力和责任,依法赋予一人单独承担的体制,其他行政领导者都是行政首长的下 属和助手,在决策时只负责向首长提供信息和建议,最后由首长 进行决策。

31.我国转变政府职能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契合点是什么。

大部制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契合点

二.名词解释

1.“大部制” “大部制”即大部门体制,是在政府的部门设置中,将那些职能相近、业务范围相同的事项相对集中,由一个部门统一进行管理,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职能交叉、政出多门、多头管理,从而达到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的目标。

2.转移支付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上下级之间无偿的补助性财政收入,也是中央控制或支配地方的一种主要手段。

转移支付的三种形式:有条件转移支付、专项拨款、无条件转移支付

3.地方政府职能地方政府基于其职责,在国家或地方公共事务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对社会、经济、政治生活所产生的影响或具有的功能和作用,它是地方政府职责在现实社会中的具体体现。

4.地方行政文化 是地方行政组织和人员在当地公共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行政理念、行政心理和行政规范的总和,它源于地方公共行政的实践,受到特定地域社会文化和政治文化的制约,反映了地方政府行政系统深层的本质属性。

5.地方治理 建设以公民为中心的、面向公民需要的,积极回应外部环境变化的、促进地方富有发展活力的新型社会与公共管理体系。

特征:一是治理范围的地方性;二是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三是注重地方政府的灵活性与应变性。

6.地方财政 地方政府为实现其职能,依法组织财政收入和安排财政支出的活动,是地方各级政府运行的物质基础。(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财政的基本职能:

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稳定经济职能,资源配置职能主要由地方财政承担;收入分配职能、稳定经济职能由中央财政主导。)

7.地方公共组织网络 是指基于维护公共利益,以地方政府为核心,由多元社会利益主体参与的地方公共政策制定主体间的互动、协作关系。显著特征:动态性、公益性。

8.分权化 分权化就是国家、市场、公民社会三者之间权力结构、权力关系的重新调整与塑造,其主要思想:

1)从权力内容的变化看,分权化实际上是政治、行政等多种权力的划分、分配与调整的过程。

2)分权化理念主张在公共政策制定、公共问题的处理过程中采用协作、互动的处理方式。

因此,分权化就是要打破传统的、单一的集权模式,让权力主体多元化,为更多的公民、社会团体、民营组织、第三部门参与到地方治理中提供条件。

三.简答

1.地方政府具有哪些方面的功能?

1)经济层面:地方政府是区域经济的组织者、调控者和服务者,承担着推动本地经济快发展的重要职责。

2)政治层面:地方政府是地方民主政治的促进者。

3)社会层面:地方政府是地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2.简述自治体地方政府的优缺点。

自治体地方政府:

优点:

一是能代表民意,吸引当地居民参与本地事务的管理,有效地监督政府的行为;

二是能促进地方民主政治的建设,提高民众的民主意识和民主技能;

三是能发挥地方的积极性,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促进地方各项事业的发展。

缺点:

一是地方自治团体可能会存在本位主义,更多地考虑局部利益而忽视国家整体利益;

二是地方政府可能会以地方利益和地方特殊性为借口,是中央政府对全国性事务的政策不能落实;

三是地方政府之间可能会 于地方偏见或地方狭隘的利益,在公共资源、公共产品、公共事务的分配、提供和处理上产生矛盾。

3.简述混合体地方政府的优缺点。

混合体地方政府:

优点:

一是有利于发挥中央和地方两方面的积极性,能够使国家的整体利益和地区的局部利益得以协调发展;

二是政治上分权和行政上集权有机结合,从而保证政府整体效益得到较好的发挥;

三是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国家通过在各级行政机关之间建立起上下隶属的领导关系,保证了全国行政的基本统一;四是有利于发扬政治民主,国家承认地区居民对处理当地事务拥有权力,由当地居民选举产生的政府进行治理,推进了政治民主在地方的发展。

缺点:

一方面,社会主义国家多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地区产生的,传统社会中长期存在行政体地方政府的历史惯性往往导致集权专断。

另一方面,由于大量日常事务都是通过存在上下隶属关系的各级行政机关来完成的,在代表民意的权力机关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的情况下,容易忽视当地居民的合理要求和合法权利。

4.双轨制地方政府的产生缘由是什么?

产生缘由:有些社会公共事务不宜或不能由某一层级地方政府管理,处于地方政府治理权限之外,但又不能在全国集中统一管理,而必须分地域进行管理。

对于这些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各个国家有不同的安排:

1)行政并列制——由相应的中央行政机关在地方设置机构进行管理,这些机构不属于地方政府系列。

2)国家代表制——由中央在地方设置机构管理,由中央政府在地方的代表统一领导。

3)双重领导制——依法规定地方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国家行政机关,是上级行

政机关的下级机关。

5.简析“市管县”体制的弊端。

“市管县”体制的弊端:

(1)行政层级增加,阻碍行政信息的沟通与流动。

(2)提高了行政成本,降低了行政效率,不利于政府职能的适时转变和行政创新能力的提高。

(3)汲取和消耗了过多的农村资源,束缚了地方经济的发展,造成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4)市政府职权的扩大,形成对省政府的挑战,也削夺县乡政府的 自主权。

(5)使得市场经济的横向扩展受到行政区域人为强制的统一,削弱了企业的竞争力,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6.试析大部制改革的必要性。

大部制改革的必要性

(1)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大部制按照政府职能的有机统一原则,将以前分散的行政职能进 行整合,有效地回应

了市场经济对政府管理的要求。

(2)提高政府行政效率的需要

大部制的建立,可减少部门之间的职能交叉和权限冲突,简化公 务手续;同时根据职能配备相应的权责,有利于责任追究,减少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能。

(3)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

大部制改革是转变政府职能与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契合点,表现出很强的“利民”和“便民”特点。“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国大部制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7.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控制的基本方式有哪些?

(1)立法控制

1)通过制定各种规范地方政府行为的行政性条例、规章,要求地

方政府遵循。

2)中央政府监督地方政府的立法。

(2)行政控制

1)设立主管地方政府事务的专门机构,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2)以法律手段实施行政监督,必要时采取干预措施。

3)通过干预地方人事来影响、控制地方政府。

(3)财政控制

通过划定税收范围、中央补助时附件条件、限制地方借债、监督地方预算、审计地方财政开支等财政手段控制地方政府行为

8.我国新时期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与合作表现在哪些方面?(8分)

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

(1)税收竞争 (2)招商引资竞争(优惠政策竞争)

(3)基础设施建设竞争 (4)会展业竞争

(5)区域性竞争 (6)制度竞争(新的竞争方向)

(7)制度竞争(新的竞争方向)

地方政府间合作

改革开放前,“条条专政”与中央集权阻隔政府间合作。

改革开放后,各种地方经济区形成,地方政府间的横向合作以经济协作为主要内容。

区域内各省级政府间的联系成为主导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关系。

(1)高层领导联席会议

(2)城市政府联合体

(3)政府倡导下的非政府组织合作论坛

(4)区域内经济贸易协调会

(5)跨经济区的地方政府联合

(6)由中央牵头成立的协调地区经济发展的政府间合作组织

9.当代地方政府实现职能转变的一般性途径有哪些?

(1)职能市场化

多元市场主体参与提供原属于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2)职能社会化

政府改变传统的大包大揽的做法,将原来由政府包揽管辖的许多事务,通过社会转移或委托代理等方式,改由企业、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社会中介组织来办理,以弥补政府提供公共产品能力的不足、节约财政开支、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政府工作效率、精简政府机构、同时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

(3)职能服务化

“管理”的内涵已经改变;政府为市场与社会功能的发挥进行引导、提供服务、搭建平台

10.简述地方政府管理的基本方式。

(1)地方政府管理的行政手段(行政指令、行政执行、行政干预等)

(2)地方政府管理的经济手段

(价格、工资、信贷、税收、利息、利润、资金、罚款、经济合同、经济责任制等财税、金融、经济工具)

(3)地方政府管理的法律手段 (行政立法、行政执法)

(4)地方政府管理的思想教育手段(通过思想观念宣传、动员等手段实现行政目标)

四.问答(论述)

1.地方治理的理念更新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1)从统治与管理到治理与服务

1)传统统治与管理理念的现实困境。

2)治理要求权威主体多元化。

3)治理的权威基础和性质不同于统治与管理。

(2)从单中心到多中心,统治型政府与管理型政府都属于单中心的。

1)多中心治理倡导公共事务处理主体与公共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多元化;

2)多中心治理强调政府与市场以及社会主体共同参与和多种治理手段应用;

3)多中心治理意味着政府的新角色和新任务,政府更多地承担中间人的角色,进行间接管理;

4)多中心治理强调公共决策的民主性和有效性。

(3)从科层制结构到社会网络体系

1)传统科层制机密的专业化分工使政府功能日益弱化;科层制内涵的服从精神造成官员责任性的丧失;层级化造成了行政效率的低下;非人格化的官僚规则造成了人的异化。

2)社会网络组织体系主张政府治理以来多样化的、富于弹性的组织体系,强调公民参与网络体系的作用,倡导合作精神。

(4)从集权与控制到分权与协商

1)传统集权与控制模式:行政权力主导地位抑制了市场和社会的作用;集权与控制致

使地方政府缺乏灵活性与应变力;“行政国家”和“全能政府”阻碍了现代民主的发展;滋生腐败。

2)分权与协商模式:从权力内容的变化看,分权化实际上是政治、行政等多种权力的划分、分配与调整的过程;分权化理念主张在公共政策制定、公共问题的处理过程中采用协作、互动的处理方式。因此,分权化就是要打破传统的、单一的集权模式,让权力主体多元化,为更多的公民、社会团体、民营组织、第三部门参与到地方治理中提供条件。

2.分析影响地方政府职能配置的主要因素。(论述、12分)

(1)政治制度和行政层级。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地方政治制度和行政层级是直接影响地方政府职能的政治因素。

(2)经济体制与经济发展程度。

1)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职能“既掌舵又划桨”

2)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经济职能主要是宏观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

3)经济发展程度影响地方政府的组织规模、职履状况、治理方式

(3)社会发展程度和技术水平

1)社会利益和社会阶层分化的程度、社会团体的多元化程度、社会的自组织程度和自治水平等,影响地方政府的职能范围。

2)科技水平和政府管理的技术手段,影响到地方政府的职能发挥(例如信息技术的发展与电子政务)

(4)文化因素

不同社会的政治与行政文化,影响地方政府的职能范围和实现方式

1)西方社会,“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人们对政府及权 力充满警惕,政府职能总是有限。

2)东方社会,传统上政府管理社会被视为理所当然,政府职能范围广阔,“全能政府”。

(5)地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状况,影响到地方政府的职能配置,如地形、水文、气候、植被、矿产等,影响地方政府职能配置。

3.分析影响中央与地方政府关系的主要因素。

(1)社会制度。

1)社会主义国家:更多的是从国家整体利益、全社会协调发展的长远角度,考虑和处理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强调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的地方分权。

2)资本主义国家:基于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冲突,在保持国

家统一的前提下,为了缓和各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更多地采用分

权的地方自治模式。

(2)政治制度或者政府体制结构。

中央政府对地方行政体政府控制最强,对地方自治体政府控制

较弱,对混合体地方政府的控制程度介于两者之间。

(3)社会发展水平

社会发展水平影响中央集权程度或权力下放程度。例:

1)中国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传统的中央集权逐步向权力下放发展。

2)同为资本主义联邦制国家的美国、巴西、阿根廷,美国联邦集权程度显然低于后两个国家,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有关。

(4)国家历史传统集权传统强大还是分权传统强大。例:

英国与法国同为资本主义单一制国家,但法国由于其历史上的中央集权传统,在中央控制手段上比英国更侧重于行政方式。法、德、中、日中央集权高于英、美,同样与历史传统有关。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