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弟子规》与佛法修学 09 10

2022-08-09 来源:客趣旅游网
九八年早餐开示—佛陀教育重在行证 (共一集) 1998/6/24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20-013-0624

今天藏学师返回九华山,我们在新加坡虽然是短短的时日相聚,我们总是有特别的一种情分存在,不仅是故国,难得的是故乡。相聚的时日虽然很短,到这地方来究竟学了些什么,这才是重要的。就实质上来说,「教」并不是最重要的,是手段不是目的。「教」在清凉四分里面是属于信、解,我们的信、解依靠教,真正重要的部分是在行、证。如果我们疏忽了行与证,只是在信、解上去下功夫,到后来都会落在世智辩聪,不是真智慧。落在世智辩聪里面,往往不知不觉做了一些谤法的事情,自己还不知道。所以希望我们在这短期相聚的时日里面,我们把这个道理、事实真相搞清楚,从今而后死心塌地,一向专念,求生净土,完全符合往生经里面所说,「发菩提心,一向专念」。生到西方极乐世界,经上讲得很清楚,就是阿惟越致菩萨,一生当中决定证得圆满的无上菩提,广度有情众生。我们这短期相聚,那真的有价值、有意义。

经教是帮助那些没有相信的人,帮他起信;疑惑的人,帮他理解,帮助他破疑生信,「教」的目的在此地。经教要透彻一定要有行证的功夫,自己没有真正行证的功夫,教理决定不能够透彻,你读得再多、听得再多都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一定要从自己心性里面流出来的智慧,那才是正解、正行。所以学教的同学们,决定不能疏忽在行持上的功夫。行持不仅是念佛,生活也非常重要,我们在讲席里面不断的在强调,不断的在提醒,道理就在此地。

念佛堂,李木源现在正在努力的把念佛堂成立起来,这是我们自己法身慧命寄托的所在。念佛堂成立,我也得每个月抽个二、三天到念佛堂去念念佛。我希望我们同学,人多轮流去参加。念佛堂,我们的目的是要真正做到,二、六时中念佛不间断;如果人数多,我们分班。过去台中莲社,他们有四十八个念佛班,这个数字与阿弥陀佛四十八愿相应,这样才能维系到念佛堂永久不中断。台中莲社也是受到经济上的困难,没有办法做到二、六时中佛号不间断。它只是每天有两、三个小时的念佛,保持一年三百六十天,每天都有念佛,但是不是日夜不间断,这就是我们现在所讲条件不具足。居士林的条件具足,无条件的供给大众饮食,再有一些寮房能够提供大众休息,正是谛闲老和尚所说,「念累了,你就休息。休息好了,赶紧接着念」。这个方法好,给念佛的人身心自在,没有丝毫的压力。所以我们的修学要以念佛堂为主,念佛堂的堂主就是大众法身慧命之所依靠,一定要提起精神振作起来。

初学的时候是相当辛苦,可是念上三个星期之后,你就逐渐感觉到很轻松、很自在。以后功夫得力,愈念愈自在、愈念愈欢喜,得到法喜充满。在这个时候才真正有几分体会到,经里面所讲的教理、教义。这是行能帮助你理解,帮助你契入教理,没有真正修行的功夫,做不到。所以如理如法的修学,不仅仅是千百年来,祖师大德大家遵守的一个老规矩,实在是无量劫来一切诸佛如来,他们修行证果的老路子,我们有理由认真的去遵循。如果说是以为老东西不以为然,我们自己要创一套新的规矩出来,新的东西要通过试验,你看看试验效果如何?

我自己在学佛四十多年当中,我也通过试验,试验的结果,新的方法不如老

办法,老办法确确实实快速的见到效果。新的办法,我自己试验没有效果,看看许多同参道友应用新的方法,没有显著的成就。最大的成就,了不起做一个佛学家,佛学博士;心不清净,烦恼不断,习气没有减少。换句话说,依旧是用轮回心造轮回业,他这一生当中如何能脱离六道轮回?一生当中不能脱离六道轮回,我们的修学就没有成就、没有成果。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这是最殊胜的成就,上上的成就。能脱离六道轮回就算是有成就;生天不是成就,纵然你生到大梵天,生到非非想天,都不是成就,这是我们一定要清楚、一定要明了的。

所以机缘不能够错过,一定要牢牢的把它抓住。当我们自己有能力、有体力的时候多做一些贡献,也就是修福,报佛恩,报众生恩。在家同修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这是修福。等到有机会修福的时候,你年岁大体力衰,没有力气,你的财也散掉了,那是没有福报的人;有福报的人要抓住机会。财富是从你眼前溜过而已,不是你的,像流水一样从你面前流过。你有智慧、有福报,你抓紧这短暂的机会,你为佛法、为众生做好事。你没有福报、没有智慧,流过去之后就没有,遇到有修福的机缘,刚才说,你没有能力,也没有财富。我们出家人,出家人没有财富,可是现在年轻有体力,努力研教弘扬佛法,帮助人破迷开悟,建立信愿,这是出家人修福一种方法。

另外更大的方法,进念佛堂念佛,福慧双修。自己在家里关到房间里念佛是自利,进念佛堂念佛是自他两利,这利益之殊胜,不可思议!殊胜在哪里?念佛堂有这么多人念佛,一年到头二十四小时永无中断,给全世界的佛教做一个最好的榜样,这功德十方一切诸佛如来都赞叹不尽。这个念佛堂必定有人往生,往生的瑞相必然希有。你带动多少人建立信心,发愿求生净土,这功德谁能比?念佛堂的堂主之功德,全世界讲经的法师跟他比都差一大截,比不上,谁知道?只有真正通达教理的人知道。不是一个真正明白人,他怎么会晓得?把念佛人看轻了,不知道他是道场里头最主要的一环,是心脏的区域。

我们真正发心,努力拼命去带动,自行化他,必定感得一切诸佛如来的加持,诸佛护念,龙天善神拥护。拥护并不是说给你带来很多财富,让你生活过得富裕,不是的;那是增长你的贪瞋痴。生活一定要艰苦,一定要节俭,过世间人最低生活的水平,成就最不可思议的事业。做佛的事业,这是真正的伟大。我们不肯发心认真努力去做,是因为我们不认识、不了解、不知道这个法门,是整个佛法里面最殊胜的法门,不知道。世间人看得很浅、看得很近,尊重学术,对讲经说法的法师格外的尊重、格外的尊敬,这也没错。但是他不晓得,比讲经法师更值得人尊重,是念佛堂领众念佛的这些法师;他们虽然不会讲经,他们是真干。讲经要不能真修,说食数宝,领众熏修是真干,这我们不能不知道。

学教学这么多年,讲经讲这么多年,如果对于念佛这桩事情没有透彻的了解,经教就白学了。现在经教我们依旧还不能放下,不能放下的原因是没人讲。没有人讲,我不能不牺牲念佛来讲经,如果经教有人讲,我决定不讲,我进念佛堂老实念佛,没人讲。诸位要晓得讲经是介绍佛法、是接引佛法,念佛堂是陪着修行,是带领入门;讲经说法是到外面去拉人,是干这个的。当然两个都很重要,没有人介绍、没有人宣传,谁认识?谁懂得?可是他接受明白了,他想修,谁帮助他?谁来带领他?念佛堂的事情。所以念佛堂是办行证,讲经说法是办信解,总得要

搞清楚、搞明白。所以古时候有念佛堂,没有佛学院;佛学院可以不必要,念佛堂不能不要。老和尚讲经说法,有能力讲经的年轻人提拔出来覆小座,从覆小座培养出弘法的人才,让他们继续不断去接引。可是道场不能没有念佛堂,不能没有禅堂,如果没有禅堂、没有念佛堂,这不算是道场。念佛堂跟禅堂,古大德都称之为「选佛场」,在一切众生挑选出来,这一班人他要作佛了,作佛的场所。

我们在这短短的时间当中,能够有这么一个认识,新加坡这三个月就没有白来。回去之后把这两桩事情做好,把正法介绍给大众,然后是领众修学,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特别是在这个动乱的时代,愈是有大的动乱、愈是有大的痛苦,人比较容易警觉。这个时代是诸佛菩萨接引大众的大好机缘,承平安乐的时代,大家警觉性没有这么高,安稳的日子过习惯了,所以动乱的时代,警觉性特别容易提起。世间这些众生,经上讲得很好,造业虽然重,他能觉悟、他能回头,回头是岸。五逆十恶的重罪,回头忏悔都能往生,都能不退作佛。佛在经上把这些道理讲得很透彻,我们应当细心去领会。好,时间到了。

《弟子规》与佛法修学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九集) 2005/3/8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52-118-0009

尊敬的师父上人,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同修,大家好!

我们刚刚提到了天堂跟地狱只在一念之间。有个朋友他刚好有机缘遇到小天使,小天使就跟他说,我带你去看天堂跟地狱,你首先要看什么?这位朋友就说,那我先看地狱。到了地狱,刚好在用午餐,有一排长长的桌子,两排的人对坐在桌子前,筷子都是一公尺长,桌上也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菜。当喊开动,所有的人拿起一公尺的长筷子,拼命夹食物,一夹就要往自己的嘴巴塞。结果因为筷子太长,还没有夹回来,就已经在中途打起架来,筷子撞在一起,食物掉满地。掉了以后,还互相谩骂对方:都是你害的!都是你害的!结果那个气氛非常的不好,他看不下去了,说:算了算了!我去看天堂!

小天使带他去天堂,一看,桌子还是那张长桌子,还是坐了两排的人,还是那些菜,筷子还是一样一公尺长,他就很纳闷。结果一喊开动,所有的人菜夹起来,先给对方吃,一夹起来:来,给你!来,给你!结果有一个人人缘不错,一下子三、四个人同时夹给他,他说:等一下,等一下,我快要噎着了!所以人缘很重要。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当人念念都为对方着想,我们就生活在天堂之中;当每个人都自私自利,互相竞争,互相计较,那就生活在地狱之中。

有一次我到海口的乡下去演讲,刚好也讲到这个故事,后来因为晚上还有一堂要对他们当地的老师上课。吃晚饭的时候,镇长跟副镇长就接待我们一起吃,在吃饭的过程,镇长跟副镇长就拼命给我们这些老师夹菜。我们中心的老师就说:我们来到天堂了!也是很好的一个回忆。所以,我们要把家庭经营成天堂的气氛,这样家庭里面的人才能长命百岁;假如家里面的气氛是像地狱,会怎么样?那就变成癌症的高危险群。所以,家庭气氛有赖每个分子去经营、去付出。

我在杨老师家住了七个月,在这段时间之内,虽然我没有结婚,但是也从他们夫妻相处,学到了一些很好的经验。杨老师一进门,或者她先生一进门,绝对会向屋里面的人先打招呼:我回来了!屋里面的人不管在忙些什么,一定会先放下手边的工作,然后出来迎接:欢迎你回来!你们家有这样做的举手?你今天回去说:我回来了!你先生正在看报纸,看看你,你可不能气馁,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现在要扭转整个家庭的气氛,要循序渐进,你喊第一次,喊第二次,喊到第十次,一定会有回应。所以对的事要坚持做。

当杨老师走到门口来,看到她先生进门,拿了很多大包小包的东西,杨老师一定会亲手把它接过来,然后对她先生说:来就来,这么客气干什么?还带大包小包。拿进来。还有,不管先生买什么,都欢喜接受,毕竟是先生的一片心意。你可不能在门口,还没有进门:你怎么又乱买东西?他的热心被你一盆水怎么样?你们有没有听到先生的那个热诚被我们浇熄的声音?所以这气氛就非常融洽。

她先生很会泡茶,每一次茶泡好出来,杨老师接茶的时候都是齐眉,她落实相敬如宾。喝茶的时候她就会说:怎么有人可以把茶泡得这么香,这么好喝!她先生会说:好,我再去泡。所以多看对方的优点,对方会非常欢喜,俗话说「好话一句,做牛做马都愿意」,我们不要吝啬很真诚的称赞、赞赏,这样会让对方的优点愈来愈发挥。今天您的先生刚好心血来潮,帮你洗碗,洗完以后,你进去一看,根本很多清洁剂还掉在上面,怎么办?怎么把碗洗成这样?他下次就不洗。你一定要挑一个刚好洗的满干净的,然后拿出来说:这个碗怎么洗得这么干净?我第一次洗碗也不可能洗得像你这么干净!他很有成就感,下次又会帮你洗。所以不只孩子要称赞,任何人都要鼓励、都要称赞,他的潜力就会慢慢激发出来。

假如家庭气氛不好,那就影响甚深。我们都知道日本江本胜博士研究出来,当一个地方的气氛不好,所有在这个环境里面的物质跟人都会受到不好的影响。你家庭里面都是爱语,都是互相关怀,人的身体就很好;假如在家里面吵吵闹闹,那每个人的细胞都病变。因为刚好有看到一个实验,是拿白米饭来做实验;第一碗是称赞它,第二碗是骂它,第三碗是理都不理它。结果一个礼拜以后,第一碗饭有一点发酵,香香的;第二碗饭臭了,发黑了;第三碗饭,诸位同修,结果怎样?比第二碗饭还臭。所以,冷战比热战还厉害。你不要说,我懒得跟我先生吵,这样的态度会更恶劣,夫妻关系会更不好。有时候吵一吵,情绪还有发泄出来;你在那里冷战,不只你们夫妻两个很难受,连旁边这些孩子都觉得要赶快避开。

刚好有一次我在谈这个实验的时候,有一对夫妻带孩子来听课,先生坐在左边,太太坐在右边。先生一听完这个冷战比热战还厉害,马上就把他的右手伸出来,然后跨过他的儿子,拍拍他太太,用眼睛告诉她「老师在讲你了」。结果我站在讲台上,替他捏把冷汗,突然看到他太太狠狠的瞪他一眼。很多男人到太太离开他的时候,他还不明不白,问题出在哪里?其实一定是因为太太付出很多,他连一句肯定都没有,太太愈做心里愈难受,所以就生闷气。先生又没有适时的安慰,适时的疏通,久而久之,那个情绪就很不好。所以我们男士不只要善体父母的心,也要善体太太的心境,这样就能把家庭不好的气氛转掉。

而且,人说实在的,苦与乐都在我们的心中。当这一生能够闻到念佛法门,

这一生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有这样的因缘,内心都觉得这一生已经值回票价了!往后的人生,时时刻刻为人着想,不跟人有任何计较;因为已经值得了,知道有好地方可以去了,所以往后所有的付出,我们都不用去求回馈。既然不求回馈,哪来的痛苦?我曾经就跟朋友沟通一个观念,我说按照逻辑来讲,没有一个人能真正到我们的内心,没有人能真正进入我们的内心。而那个真正伤害我们的人是谁?比方说,今天我们走在马路上,突然有个不认识的人过来,啪!给你一巴掌。打完以后,他就走了。你还神魂未定,还在那里擦脸,心里想说他一定心情不好,算了,算了,不要跟他计较。结果回到家里,刚好先生喝了点小酒,不大清醒,啪!也给你一巴掌。同样一巴掌,效果不一样,你说:我这辈子都跟你没完没了!

所以同样一巴掌,为什么产生不同的效果?谁造成的?所以苦是自讨苦吃!《无量寿经》有句话给我的震撼很大,「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事实真相。我们又何苦给自己制造这么多的痛苦?用一分包容的心,就没苦。你说先生这样的态度,他应该知道怎么样当父亲,他应该知道怎么样当好先生。诸位同修,我们念书念了十多年,请问哪一节课教你如何夫妻相处?有没有?请问哪一节课教你如何教育小孩?对,虽然先生有三十几岁的身体,他有没有三十几岁的智慧?没有!所以我们的「应该」正不正确?也不正确。所以「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我们要怜悯他,没有办法学到圣贤的教诲。今天我们学到了,应该用我们的德行去感化家庭里面的每一分子,这才是正确的态度,正确的思惟。

我在教书的时候,刚好遇到一个学生,他的行为比较偏颇,有一次拿了老师的钱被抓到。因为要给这个孩子一些警觉性,所以还请来警察给他录口供,让他知道这个错太严重。录完以后,这个孩子坐在楼梯口,很落寞。刚好那节课我没有课,走过去,看到他的背影,也感受到他的情绪,我就走到他的身旁坐了下来。当一个人情绪很不好的时候,我们不要主动讲话,「人不安,勿话扰」,等他想跟你讲自然就会讲。坐下来,差不多过了一、二分钟,这个学生就跟我说,他说:老师,我很想死。我们当老师的要镇定,学生说很想死,你不能:唉呀!不要!要把原因找出来。我们也很冷静问他说,你为什么很想死?然后他就说:老师,都没有人喜欢我。所以当一个人得不到任何人的关爱,他内心会非常的空虚,非常的不安。

我进一步就安慰他,我说:辅育老师会讨厌你吗?因为我们学校有个老师也很关心他,他听了以后没说话。接着我就说,那蔡老师会很讨厌你吗?他摇摇头,不会!把他的情绪安抚好了,我们进一步引导孩子思考,把原因找出来才能够解决问题。所以我就跟他说,那别人为什么很讨厌你,不喜欢你,原因在哪里?这个学生说:老师,我都打人,我都骂人。他清不清楚?他清楚。我说:那你就以后不要打人,不要骂人,人家就不会讨厌你。这个孩子皱着眉头告诉我,他说:老师,我很想改,但是我改不了!我们当老师,听到学生讲出他内心的一种挣扎,真的是非常的感慨。所以为什么教育要从小扎?长大以后习性要改,大难大难。其实当他在随顺习气的时候,他自己也很痛苦;所以大人纵使在作恶当中,他的内心也很痛苦,他也希望别人包容他。当我们有个真诚、至诚心包容他的时候,才能够唤醒他的觉悟;当我们不能唤醒对方的时候,反过头来观照,是不是我们

的诚心不足。

我记得有一次看到一则佛陀的故事,当时印度有个杀人魔王,在很多的国家都是通缉犯,还要派军队来抓这个人。刚好这个恶人,他听说有位圣者叫佛陀,他就生起了不好的念头,想要来试看看佛陀是不是真正万德万能?所以他就站在佛陀会经过的路径当中,一看到佛陀,他马上拿着刀往佛陀的方向冲过去,试图要考验佛陀。当他快步行走,跑得愈快,佛陀离他愈来愈远,他愈跑愈累,终于跑的筋疲力尽。突然佛陀回头看着他,对他说:仁者,你止步!印度的止步跟止恶,音几乎完全相同,所以佛陀这一句至诚的话,打到了他的内心里面去,他突然双膝跪下,痛哭流涕。佛陀的这个至诚心把他唤醒了,因为作恶内心实在太苦太苦。而佛陀怎么称呼这个人?「仁者,你止步」!所以,佛陀是平等看待一切众生,甚至于是把众生都当作佛一样的恭敬。由于这分至诚,把十恶不赦的人都唤醒,后来他就出家修持。当他走在路上,很多的人民都拿着石头扔他,他也知道是自己的罪恶,要欢喜去接受。

刚好有一天,各国的军队知道他在佛陀这里,都派兵要把他抓回去。因为佛陀很有威望,这些君主也很尊重佛陀,佛陀在当下就对这些军队讲,你们看这位修行人,难道会是杀人魔吗?大家一看,他整个修持非常好,整个脸色完全都不一样,军队也都退回去了。所以确确实实人都不愿意作恶,我们透过彼此的缘分,要尽心尽力帮助对方。我就跟这个学生约好,拿个簿子,左边写善,右边写恶,每天你都到老师这边来,今天做什么善,今天做了哪些恶,自己要清楚;每天期许自己,善要增加,恶要减少。

因为这个同学他说他要自杀,我就很警觉,因为自杀以后很不好。我刚好有一本《地藏菩萨本愿经》画册,我就过几节课以后,跟这个同学相约坐在楼梯上,开始跟他说,作恶以后会下地狱,地狱的刑罚是什么样的情况。这个孩子看的时候,眼睛瞪的特别大,我们希望让他了解一定要赶快断恶修善。过了几天,这个小孩在我们的办公室门口,走来走去。虽然孩子没有开口说要找我们,但是我们从他的举止还有眼神,也知道孩子要找我们。所以我就走出来,对他说,有什么事吗?这个学生用他的左手捂住他的右手,然后有一点腼腆就把手拿开,这个孩子在他的手臂上画了一尊释迦牟尼佛。诸位同修,这个孩子画这尊佛,也要画一段时间,而这段时间,他的内心只有哪个念头?释迦牟尼佛。所以「人之初,性本善」,我们要尽心尽力去帮助。

所以夫妻只要能互相包容,互相鼓励、称赞,家庭气氛就会很好。佛陀也教我们要做四摄法,四摄法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我们假如出差去,或者到一些地方去游玩,也要顺手给另外一半买些纪念品、小礼物。师长也常常叮咛我们,人际关系要好,要多请客、多送礼。当你一回来,马上把礼物拿给太太,太太一看,你走到哪里心里都有我,她一定会说:你一定饿了,我去帮你煮碗面。她会很欢喜。除了要布施之外,还要爱语,常常鼓励、肯定对方。当然,当先生有过失的时候,我们也要抓住好的机会点,给予劝戒,给予引导,这也属于爱语。

再来,利行。先生的事业,先生对于父母的奉养,我们也都能时时尽一分心

力。提醒他,我们已经很久没有回家看父母,提醒他也是利行。当有些事情可能他容易忘记的,我们也能够从旁帮他记下来,提醒他,这也是利行。最后同事,夫妻当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是把孩子教育好。夫妻假如能一同走向修行、修道,成为法眷属,那就非常圆满。很多人觉得另外一半,很难把他引导入佛门。其实我们不要被自己的念头障碍了,因为愈亲的人他不会听你说什么,他只会看你做什么,你的成就愈好,对方愈能够肯定佛法的殊胜。我们安下心来,先把修身做好,就能够把这一生夫妻的因缘往圆满的方向去推动。

所以「居有常,业无变」,把家业经营好。对于小孩来讲,他是在学习过程,所以学业也要有正常的规律来学习。很多小孩他在礼拜一来上课的时候,都是气色不好看,也可以从孩子的气色了解到,他放这两天假,晚上一定很晚睡觉。有一条数学题,叫五加二等于多少?五加二等于零,等于零还不错,五加二可能会小于零。五是在学校上课五天,二是回家野放两天,结果五天的学习都被这两天放逸抵销掉了。现在孩子是愈大愈难教,代表不是等于零,是小于零,每天德行反而在下堕。所以,无规则不成方圆,绝对不能让孩子生活、学习没有规律,因为人都会好逸恶劳,假如他知道放假就不用读书,他就很喜欢放假。

我就跟我姐姐提了一个醒,纵使你今天带他到郊外去,你也要固定一个小时、两个小时,一定要让他读经典。让他明白,不管我到哪里,纵使出外旅游也要每天读书,他就觉得这是我每天该做的事,他就不会去逃避。所以,父母的态度对孩子的影响很重要。家长会说孩子不好学,诸位同修,孩子不好学是结果,原因在哪里?一个家庭有没有好学的气氛,影响很大。我们的记忆当中,父母也从来没有叮咛我们:赶快好好念书。没有这样的记忆。但是从小,只要吃完饭,休息一下,父母就进房间读书了。那时候我们年纪还小,有没有可能父母在书房里面念书,然后我们几个孩子大摇大摆坐在那里看电视?敢不敢?不敢!很自然的,我两个姐姐就带着我上楼念书,所以习惯就成自然。

记得在初中、高中的时候,我的母亲晚上上楼来,都是叫我们:赶快去睡觉,不要再念了。后来我母亲人都还没到,一听到脚步声,我的姐姐就会传达我母亲的话:赶快睡觉了,不要再念了。我妈妈在那里笑,觉得也很有意思。我就跟现在的家长讲,假如你叫孩子去念书,你自己在那里看电视,然后告诉孩子:你赶快给我上去念书!那孩子当然会依依不舍,慢慢走,一边走还一边看,然后还抱在楼梯口的柱子上,久久不忍离去。突然你就说:我数到三,再不上去就家法伺候!他才勉为其难上去了。一上到楼上,坐下来,身体在书桌前,心在哪里?我有一次在讲这个例子的时候,下面有个小朋友就说在电视里,孩子很明白。所以上行下效,假如上不好学,下要好学,很困难。而当你不好学,又要叫他读书,他内心会很不满,久而久之就会不听你的话。

我记得我父亲五十几岁,刚好公司需要去考一张证券交易所的一个证件,要考上那个,才可以去带一个证券所,公司就派了很多人一起去考试。我的父亲年纪最大,其他的都是三十来岁的小伙子,一起去考。结果所有人考完试,只有一个人考上,就是我父亲考上。我看着父亲五十多岁,每天在那里看书,内心肃然起敬。所以诸位同修,当今天回去,你不要先叫孩子,你自己每天就开始读《弟子规》,读经典,相信你的孩子走过你的身边,也会肃然起敬。所以,家庭点点

滴滴都要靠长辈、都要靠父母来好好经营。我们接着看下一句经文,一起念一遍:

【事虽小。勿擅为。茍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茍私藏。亲心伤。】

事情虽然小,但是也不可以擅自去做,因为善一定是从小处做起,慢慢才会形成大善。刘备留给他的孩子一句很重要的教诲,叫「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小恶积久了就成大恶。俗话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对孩子很多行为要从小处去纠正。比方说,我就曾经听到一个案例,有个小朋友,刚好他的同学要坐下的时候,他突然把椅子移开,开了个小玩笑。结果同学没有注意到,一下就整个坐下去,当场脊椎着地,宣判终身瘫痪,所以『事虽小,勿擅为』。我们进一步要引导小孩,这个同学将在病床上躺一辈子,他很苦。不只他会苦,还有谁会苦?他的父母!一个孩子养这么大,突然变半身不遂,父母比他还难受,还要伺候他,每每看到他,可能眼泪都止不住。我们会问同学:小朋友,关心你的人有多少?他们算一算,亲朋好友也有几十个人。所以你一个小小的过失,造成了几十个人的痛苦。

所以,只要对人的安全有任何的危害的,这样的事绝对不能做。孩子要对安全特别敏锐,第一个要注意别人的安全,不能乱开玩笑;第二个,要注意自己的安全,所以要告诉孩子,不可以乱玩火、乱玩电、乱玩水。我们也常常看到寒暑假期间,孩童溺毙的情况多不多?很多,这都是没有教导他安全的态度。中国的小孩对于安全意识偏低,这都是缺乏提醒,所以只要跟安全有关,「事虽小,勿擅为」。

再来,要跟礼貌有关,也要「事虽小,勿擅为」,不可以去随便乱动他人的东西。我就曾经听过一个朋友,他就是有这个坏习惯,进到人家家里会动东西。结果刚好那一天他到同学家,进去同学父母的房间,隔天他的同学到学校去,就对他说:你偷了我们家的钱!全班的同学都听到了,他很难受。因为不是他,他没有拿,可是人家因为他的习惯,一口就咬定他,他也是百口莫辩。这个阴霾一直跟着他几十年。

北京前一阵子有个外商公司刚好招员工,去的都是很优秀的人,而且要经过好几关的试验、考试,还要考外语,考很多专业。后来考下来,只剩几个人做最后的面试。当这些通过最后考验的人到了会议室,长官就对他们说,我现在刚好有点急事,我出去一下,十分钟以后我们继续面试。结果他走出去以后,在这十分钟当中,这些年轻人就站起来摸东摸西,看到桌上的资料,拿起来看一看,还顺手拿给其他的人看。十分钟以后,这个主管进来,他说对不起,你们统统没有录取,因为会议室里面有装摄影机,你们连最基本的「事虽小,勿擅为」都没做到。他们很不服气,他们就说:从小到大,也没有人教我们不可以乱动。所以确确实实,现在人真的很缺乏做人做事的正确态度,纵使他们的能力很好,学历也很高,但是这些小细微都没有顾虑到。小事办不好,能不能办大事?那就不可能。所以「事虽小,勿擅为」。

我们要求孩子勿擅为,大人也要勿擅为。比方说,我们一进门,脱了袜子,一定要好好摆好,不可以乱丢。不然你的孩子有读《弟子规》,他会告诉你,「置

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而当我们跟孩子一起学习,当孩子指出我们的过失,我们应该用什么态度?你要接着跟孩子说,「过能改,归于无,倘揜饰」,爸爸说:对不起,感谢你指出我的缺点。大人很不习惯讲对不起,好像觉得「对不起」讲出来会怎样?好像自己怎么样?刚好相反,当为人父母,为人长者,能够对自己的过失诚诚恳恳说对不起,孩子对你会更加尊敬。因为我们在教学过程,难免也会出错误,我记得有一次我跟孩子说道歉的时候,当我抬起头来,看到他们的眼睛都瞪得很大,那个态度就是对老师更加尊敬。

有个母亲,刚好她的先生一进来,袜子乱放,这时候怎么办?因为先生还没有配合,这个妈妈马上很善巧,她就跟孩子讲,因为也怕孩子会觉得爸爸做错了,她就跟孩子说:你看爸爸很辛苦,工作一天都没力气,你赶快帮爸爸把这个袜子拿去浴室里面放着,准备洗。引导孩子要体恤父亲很辛苦。孩子去拿了以后,这个父亲内心觉得怪怪的,下一次再这样的情况发生的时候,她先生就自己拿了就过去了,因为他也希望自己在孩子的面前有很好的形象。所以,我们用包容取代责备,慢慢对方的惭愧心也会生起来。

有个小孩刚好跟我们一些老师坐在车上,在开车的过程遇到红灯,这个小孩就对开车的老师说:老师,你不用在这里等红灯,你只要右转过来。因为刚好在这里等红灯,他说:老师,不用等了,你只要从这边开过来,然后转过来,然后再转回来,就过去了。跟谁学的?他的妈妈还是警察;所以我们当警察、当老师的,一定要很谨慎自己的一言一行。这个老师就警觉到,这个孩子一定是看父母开车开这样,所以当天回去他就打电话给孩子的妈,说:今天你儿子教我如何开车。结果他母亲一听,自己也觉得很不好意思,就笑起来了。诸位同修,「事虽小,勿擅为」,所有违法的行为,不礼貌的行为,都不能做,不然会给孩子不好的形象。

我们看下一句,『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这句话很重要。因为孩子从小不会贪心的话,对他养成廉洁有守的态度是个根本。我们古代为什么要「举孝廉」?因为孝是德之本,有孝的话就有德行;而有廉洁之心,他替众人办事才不会贪婪。廉洁是办事能不能够办成的一个根本,所以做人做事根本在孝、廉。孩子有时候,他拿东西并不是想偷,而是一个不了解的动作,他觉得好玩,就拿起来。所以我们当父母的人要很敏感。刚好有个妈妈带着自己的孩子到书局去逛,逛完出来的时候,发现孩子拿了日记本上的小钥匙。妈妈就回过头来,跟这个小姐说:这个小钥匙不知道放哪里?结果这个小姐就说:小东西,没有关系,给他玩!母亲也没警觉,就拿给孩子,就回来了。后来孩子上幼儿园,常常都带些小东西回来。所以教育里面慎于开始,一开始没有教他,往后就很难教。

另外有个妈妈就讲到,有一次带孩子去菜市场买菜。突然回头一看,孩子手上拿了一颗番石榴,她马上很警觉,就回过头来,赶快去找这个商店。结果商店的老板怎么讲?没关系,给他,给他。所以我们现在大人的教育观念敏感度不够,反而好心行了恶事。这位母亲马上就拿了钱交给孩子,说你拿人家任何东西一定要给钱,还让孩子亲手把钱交给老板。这些机会点都要抓好。

有个孩子上了小学,有一天回来脸色怪怪的,我们当父母的要常常观察孩子

的脸色,因为他假如做了坏事会表现在脸上。可是现在很多孩子讲谎话都不变颜色,为什么会这样?从小磨炼起来的。所以只要你一开始能导正,一开始去观察,一定都可以发现得了。那一天她看到孩子脸色怪怪的,她去翻了孩子的书包,结果发现里面有两、三颗苹果。就把孩子叫过来,苹果从哪里来?孩子也知道错了,很紧张!他说我们几个同学走过来,顺手好玩给人家在摊贩上把这些水果拿走,其他同学也有拿。这个妈妈马上带着孩子到水果店,恭恭敬敬给人家鞠躬,对他说:对不起,我的孩子拿了你的水果,我跟你道歉,我自己没把孩子教好,要多少钱,我现在马上付给你。她的孩子在一旁站着,相信妈妈的这个态度会唤醒孩子的惭愧之心,而孩子也会一辈子记住这个教训。

「物虽小,勿私藏」,除了不可以偷以外,不可以拿以外,同时间也要教导我们不要吝啬,不要很多东西都只是想给自己,要懂得施舍;假如从小,孩子任何东西都只想给自己,他就会自私自利。有个母亲到学校来,他们同学有六、七个,母亲就到寝室里面,把这些牛奶拿给孩子,她说:儿子,你就一天喝一罐,自己喝。都不敢让其他的同学知道,很神秘,然后就走了。诸位同修,这样教好不好?刚好老师察觉到这件事,马上就跟孩子讲,我们有东西要跟同学一起分享,不然你偷偷摸摸在那里喝,你也喝的不痛快。孩子一听,他也觉得很有道理,当场把所有的牛奶倒出来,倒好以后,就分给每个同学喝。当每个同学在接受牛奶的时候,都对这个同学说:谢谢你,谢谢你。在倒的过程,这些同学也很怕自己倒太多,别人没得分,还会说:好了好了,我的够了。所以你看,一个孩子的慷慨的心,让整个同学都学习到了。当天这个小孩写日记,他就说到,这杯牛奶喝下去又香又浓。因为他是欢欢喜喜供养大家,所以他也喝的格外的欢喜。我们从这个小事当中,也是教导孩子不要吝啬。后来他的母亲看了他的日记,也觉得很汗颜、很惭愧,你看孩子都有这种施予的心。

我们也要同时让孩子建立一个观念,要公私分明,公家的东西绝对不能轻易占为己有。我会问小孩,学校里面的东西是谁买的?小孩就说,校长买的。接着我们就问,那校长的钱是从哪里来的?小孩子说,政府给的。这也是一个常识,引导他们。那政府的钱又从哪里来的?是从纳税人的钱里面付出来的。那纳税人有多少?学生的直觉就说有十几亿人口,我就跟学生说,你有没有纳税?他说没有。所以我们大略估计,纳税的人也有个五亿、六亿人,所以你拿了公家的东西,欠多少人?欠五亿、六亿人。怎么还?很难还,可能要做牛做马才还得了。我们透过这样的引导,让孩子对公家的东西不会占为己有。而我们为人父母也要谨记这一点,公家里面的便条纸、文具也不能够轻易拿回家里来用,我们能够愈清廉、廉洁,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榜样。而上班时间能不能常常跑回家里来?这个勿私藏,连时间(公家的时间)也不可以占为己有,这都是给孩子一个好的榜样。

假如我们物虽小,私藏了,这个对德行就有损失,所以「苟私藏,亲心伤」。一个人要创事业很辛苦,而要把事业能够维持而不败坏,更难。所以在中国百大企业,每年都有统计,结果很令人深思的现象,明年的百大企业跟今年的百大企业,几乎很多都是不一样的公司。在这百大企业的企业主当中,有很多人今年还在榜上,明年已经锒铛入狱,被关起来。因为在商场当中见利忘义,急功好利,贪婪的心伏不住,所以本来事业飞黄腾达,做了犯法的事,当场就垮下来。我们要谨慎养孩子这种不贪、廉洁的心,才能够让他的人生减少很多会致命的诱惑。

我们看下一句,我们一起念一下: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诸位同修,父母对我们最希望的,最期许的是什么?其实父母可能第一个最关心的,是我们的身体健康。所以《论语》里面有句话,「父母唯其疾之忧」,这个疾是有个好的身体,父母才不会担忧。而这个疾除了指身体健康之外,你再把它延伸出来,就是坏的习惯。所以哪些坏的习惯,会让人生遭难?这些我们都应该,「亲所恶,谨为去」。哪些坏习惯会让人生落入很不好的境地?我们来思考一下,待会再一起讨论,好,谢谢。

《弟子规》与佛法的修学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十集) 2005/3/8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52-118-0010

诸位法师,诸位同修,大家好!我们刚刚提到:

【亲所恶。谨为去。】

坏的习惯要赶快剔除掉,孩子也不要让他形成坏习惯,不然就很难改。有三个犯人同一天被关入监狱当中,这个典狱长很仁慈,就对他们说:你们这三年都要在这里度过,你们有什么愿望,假如我做得到我可以帮你们。第一个是美国人,他马上,连想都没有想,他就说:给我一包烟。第二个是意大利人,意大利人给人的感觉怎么样?很浪漫,讲得这么好听,是很好色;我们要求其实质,不要被这些言语蒙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第三个是犹太人,他已经犯错了,他深深给这个典狱长一鞠躬,他说:我已经错了,不能一错再错,可不可以给我一支通往外面的电话?典狱长也答应他了。

三年以后,监狱的门打开了,美国人冲了出来,他口里喊着:火柴呢?火柴呢?我的火柴呢?他三年来在想什么?因为他只要了烟,没有要到火柴,所以他三年就在那里发愁,没有火柴怎么办?三年的时光耗掉了。所以诸位同修,一个人的坏习惯会耗掉多少金钱,耗掉多少时光,还有耗掉父母、还有爱我们的人对我们的期许跟爱护,都会浪费掉。第二个是意大利人,门打开了,人还没有走出来,突然听到几个小孩的声音。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这三年他又生了一、二个孩子出来。

我们就问学生,美国人比较惨,还是意大利人比较惨?诸位同修,谁比较惨?意大利人。学生虽然才小学,他也很清楚,他说意大利人惨,因为意大利人出来之后,除了要照顾自己的生计,还要照顾小孩。请问他有没有能力照顾?因为他在做任何事以前,没有责任心,不知道做了以后的后果。所以我们藉这个机会也跟这些学生讲,你找对象一定要找有责任感的,不能找那个做了不负责任的。我就点了一个男同学起来,这个男同学平常做事不负责,作业也没写,我马上跟他

说:你不可以结婚!他就愣在那里。我说:你连自己都负责不了、都照顾不了,你假如再去结婚,又会害了对方,还会害了下一代,所以你一定要能够自己负责任才可以结婚,有没有听到?我这段话他会记多久?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虽然我是讲给他听,事实上讲给谁听?讲给全班,给女同学了解到,找对象第一个要件是什么?要有责任心。其他的男同学一听:对!我也要有责任感。我们确实要抓住一些机会教育点,把这些态度观念引导小孩子。

第三个犹太人一出来,给典狱长恭恭敬敬鞠了一个躬,跟典狱长说:这三年我透过电话跟外界有很多信息的流通,也做了些投资,我现在已经有一笔资金,往后我也会好好做人,感谢你对我的恩泽。所以,三个人的抉择不同,三个人的人生也从此大相径庭。我们看到美国人、意大利人的事例可以了解到,只要养成坏习惯,对一生危害甚大。

诸位同修,哪些坏习惯不能养成?我们来思考一下。你们都习惯太好,都想不出来。对,「好赌」,这个不得了。还有没有?对,「酗酒」。再来,「色」。怎么是女生讲的?我们男生要有警觉性。还有没有?「毒」,现在这个也很严重,这都危害甚大。好赌不只会毁了自己,还会毁了整个家庭,所以从小不能养成赌博的习惯。当然父母不能演给小孩看,所以能不能打麻将?不能!不然你的小孩可能小学就学会了,那还得了!所以赌要非常谨慎。再来,酒,不可饮酒,「饮酒醉,最为丑」。常常喝醉酒,自己会很危险,你看很多出车祸的都跟喝酒有关系。不只自己危险,还会危及他人的安危,很多酒后驾车,还撞到人家的家庭里面去,造成人家生命、财产的损失,这个很要不得。所以除了立法对酗酒有很严格的惩罚之外,更要紧的要从家庭教育教起,不然等他染上,纵使你罚得再重,他那个瘾还是忍不住。还是要慎于开始,从小不要养成这些习惯。

再来,好色,所以「少者,戒之在色」。而如何让孩子戒色?《弟子规》也有讲「斗闹场,绝勿近;非圣书,屏勿视」。很多人很怕孩子到青春期之后会看到这些不好的刊物,其实你只要从小让他扎德行的根,他身上有浩然正气,当他接触到这些不好的东西,他马上会觉得不舒服,他就有免疫能力。与其你担心他以后,不如现在要把基础扎好。我曾经在中学演讲,就问学生说:色为什么不好?他们就说,「色字头上一把刀」。这一把刀会伤到谁?伤到自己的身体,伤到一个家庭的安乐,还会伤到一个国家的存亡。

经营一个企业,假如这个色字没有放下,你的事业迟早也会垮掉,历史上太多的朝代之所以会灭亡,都跟好色有关。我们看到唐朝时候,唐玄宗还没有遇到杨贵妃以前,创造了「开元之治」,政绩非常好;遇到杨贵妃以后,从此君王不早朝,让整个国家陷入非常大的危难,造成「安史之乱」。从开元之治变成安史之乱,差这么大。诸位同修,安史之乱谁要负最大的责任?我们男士说唐玄宗,来掌声鼓励一下;我们有学佛就有理智,不会把责任推给别人。我曾经有一次演讲,很远的地方有位男士说「杨贵妃」。「色不迷人人自迷」,所以安史之乱的因在哪?缘在哪?果在哪?因在唐玄宗没有把色断掉,缘才是杨贵妃,才会结这个恶果。当尧帝、舜帝遇到杨贵妃也会安然无事,因为没有因,恶缘也不会现恶果。我们就要很谨慎对待,绝对不能因为色毁了家,甚至于毁了团体,毁了一国。

最后我们看到这个毒,现在毒也相当严重,这个一染上都很难戒掉。其实人为什么会去吸毒?找刺激。人为什么想找刺激?为什么?内心空虚。所以人很可怜,从小成长内心就空虚,缺乏家教,缺乏关怀。所以社会的问题要想根本解决,都必须回归到家庭的教育,家庭的成长,这才能根本解决。当然也同时要让孩子能够养成明辨是非、好坏、善恶的理智,所以《弟子规》一定要赶快学才行,不然人生过程这么多诱惑,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倒下来。所以,『亲所恶,谨为去』。

【亲所好。力为具。】

父母希望我们身体好,父母希望我们家庭圆满,有种种的希望,我们都应该尽力去做好。而要把这些父母所期望的事做好,还要有一个根本的要素,必须排在人生生涯规画的第一位,就是自我成长,就是要开智慧。因为唯有开智慧,我们才能够去让父母这些期望圆满。假如你没有智慧,没有正确的认知,能不能把身体照顾好?很困难;假如你没有智慧,能不能把孩子教育好?也很困难;没有智慧,也很难事业能够长治久安,能够一直保持兴盛。

诸位同修,我们从大学,从学校毕业以后,你每天固定学习一个小时的举手?有没有?固定学习一个小时?智慧是最首要的,结果我们的学习可能把它排在后面去,所以要知所先后,才能把人生经营好。诸位同修,你们都没举手,我很了解,因为你们都有中国人的美德,就是很谦虚,做了都没举。所以首要工作一定要赶快开智慧,自利利他。

【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身体有损伤,父母会担忧。有个孩子,那一天写日记,他就写了:今天我感冒了,我很难过,不是因为感冒很难受,而是因为感冒是不孝,所以我很难过。你看有学经典的孩子思考就不一样,因为他没有做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一句我也做得不好,在这里跟诸位同修道歉,因为有很多的同修都非常关怀我,每次看到我都皱着眉头:蔡老师,你多吃一点!我也要「亲所好,力为具」,这样才对得起诸位同修的关怀。而我在这一年多的讲课过程,记得去年的七月份讲第二场五天的课,讲到第三天已经快不行了,第四天睡了一天,第五天继续讲,那是七月份的状况。结果愈讲身体愈好,本来那五天讲课下来,是差不多讲十多个小时,后来到香港录像是讲四十个小时。所以我们要对佛法有信心,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真实不虚。

我记得我在七月第一场讲课,刚好有老师是从前年十月份跟我接触过,只听过我一次演讲。后来事隔十个月的时间,刚好我在海口办了五天的培训课程,我就问这些老师,我说我前年讲课跟现在讲课一不一样?这些老师连想都没想说:差很多!我在想,前年不知道讲得有多烂?所以确实,法布施才能提升我们的聪明智慧,愈施愈多。当初我到海口去,杨老师跟我说:你三个、两个都去讲,只有桌椅板凳也照讲。所以杨老师就派给我一个任务:你就先讲三百场,其他啥事都不用管。我就下乡去,一有机会我们就去讲。所以后来很多老师他就说:蔡老师,我怕我讲不好,怎么办?我说很简单,先讲三百场,自然而然在这无形当中就不断提升了。所以我们对自己的身体,『身有伤,贻亲忧』,要时时照顾好自

己的身体。

『德有伤,贻亲羞』。我们的道德有损伤,父母会非常难受,觉得很蒙羞。所以小时候我们最怕听到一句话,就是「你怎么这么没有家教」!这句话一讲,我们马上会立正站好,不敢造次,因为深怕自己的行为有辱父母。当我们有这一分存心的时候,德行就不会偏颇。要时时想着,父母这么不容易把我们拉拔长大,我们应该定位,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这个大孝显亲,绝对不是等父母走了再显亲,只要你尽心尽力,跟你接触的这些亲朋好友都会很感谢你。而这些感谢的声音传到你父母的身旁来的时候,他也会非常安慰。而我们的行为除了不能让父母蒙羞之外,也不能让我们的国家蒙羞,所以「贻亲羞」这个亲我们要再扩大看,不能让国家蒙羞。

在网络上有三则报导,第一则是在巴黎的圣母殿,巴黎圣母殿它的门口写着一行字,用中国字写的「请勿大声喧哗」。为什么用中国字写?写给中国人看的。我在一个酒店里面讲这个课的时候,底下的总经理就说:对对对,我们出去旅游的时候,外国人站在那里看名画,我们马上挤到他面前去,结果那个外国人马上叹口气,就走了。所以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可能造成国家的蒙羞,要谨慎!第二件事是在美国珍珠港,垃圾桶上写了一行字,「请把垃圾丢在此」,也是用中国字写的,代表中国人走到哪垃圾就丢到哪。我们有一次到长城去,一路上我们的老师就一边捡垃圾,突然有个外国人拿起相机把这一幕拍下来。为什么他要拍这一幕?他觉得很希有,中国人在捡垃圾。我们把好的做出来,才能够让国家名声愈来愈好,所以不要小看我们每个人的一言一行。第三则是在泰国的皇宫,厕所里面写着中国字「便后请冲厕」,上完厕所要冲。这三个习惯应该什么时候教?从小。

诸位同修,你去过巴黎圣母院吗?你去过泰国皇宫吗?您去过美国珍珠港吗?可能去的人不多,能去的都是什么人?很多留学生。有没有一个农民,每天在那里耕田求三餐温饱的,可以跑到那里去的?没有,都是留学生,都是很有财富、很有地位的人,结果他们却连这些基本的礼仪都不懂,规矩都不懂,所以教育出现大问题,做人做事严重缺乏。孩子听完以后就说,我们把它擦掉,把那些字擦掉。老师接着引导,怎么擦?你做坏事,人家用嘴巴在讲,你能够把他摀住吗?你能够摀多久?所以我们要用德行把这行字擦掉。诸位小朋友,当你在公共场合、在机场里面都很有规矩,不会大声喧哗,人家外国人一看,这些中国的小孩都这么有规矩,你就一点一滴把这些字擦掉了。所以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把这个羞耻擦掉。

我们出外办事也都代表团体,甚至于我们也代表道场,当我们的行为不妥的时候,可能让公司、让我们的道场都蒙羞。当我们有这样的态度,时时刻刻都会谨言慎行。因为一般的人到了一个团体,他对这个团体还没有很深的认知,他是从哪里来认识这个团体?当然是从这个团体里面的一言一行。所以今天我们代表团体接电话也要恭恭敬敬,假如接电话很怠慢,可能把团体的形象都搞砸了,这不只破坏了团体的形象,更严重可能断了众人来闻佛法、来接触善知识的机会,这个就很严重了。所以在团体当中、在道场之中,我们每一分子都是最重要的门面。当我们的言语、行为都得当,都是佛的好学生,相信也透过我们的这种团体

气氛,会让更多的人欢喜的来听闻佛法,熏习佛法。所以「德有伤,贻亲羞」。

【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

父母跟我们相处得很融洽,这个时候「孝」难度就不是很高。但是假如父母对我们比较态度不好的时候,你时时刻刻只想着念恩,不念怨,这才是真正的修养、修为,真正的德行,所谓「恩欲报,怨欲忘」。假如今天父母对我们的态度不是很好,我们马上就对父母态度不好,其实就把恩情、把亲情当作交易,你对我好,我才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就对你不好。这是世间的利害对待,这不是德行的对待,唯有德行才能转化整个家庭的气氛。

在古代晋朝的时候,有个孝子叫王祥,我们都听过「王祥剖冰」。因为他母亲比较早去世,父亲娶了个后母,后母视他为眼中钉,因为后母自己也有生了一个孩子,也就是王祥的弟弟王览,所以对王祥百般刁难。对一个孩子来讲,这样的际遇是相当艰辛的,但是他念念并没有抱怨,反而都想着怎么样做才能够让后母欢喜。有一天冰天雪地,后母说想要吃鱼,整个河都已经结冰了,怎么会有鱼可以奉养?所以王祥到了河上,也是无可奈何,自己就喊着母亲,希望能够有奇迹出现。由于他这一分至诚的孝心,冰也裂开了,跳出两条鱼来供养,所以真诚的心会有感应。后母不止是这次的刁难,平常还交代他,果树树上的果实不能掉在地上,掉下来就要处罚你。所以每当下大雨的时候,王祥都冲出去抱着果树痛哭,希望果树的果子不要掉下来,也确实至诚感通,果子也没掉下几颗。

后母对王祥的虐待不只在小时候,到了成年娶了太太,他的后母对他还有对太太还是一样非常严厉。但是他的兄弟王览对兄长很尊敬,每次母亲在惩罚大哥的时候,弟弟就会走过来,也带着他的太太一起来帮忙,化解了很多的危机。王祥的道德、学问日渐提升,名声也愈来愈好,他的后母起了个不好的念头,因为他的名声愈好,可能往后她的恶名就昭彰了,所以就在酒当中下了毒要给王祥喝。结果他的弟弟发现了,在情急之下,冲过去把毒酒夺过来,当场就要喝下去,要为哥哥去死。他的后母看到这一幕,马上就把这个毒酒打翻,他的后母当场也很忏悔。我这样时时要置他的兄长于死地,而他的弟弟却宁愿为兄长而死,这样的兄弟之情感化了他的后母,当场后母还有两个兄弟抱在一起痛哭。所以唯有德行、唯有真诚才能转人生的恶缘。

后来王祥跟王览都在朝廷当官,有位大官就送了一把家里的传家之宝,一把宝剑,送给王祥,告诉他,拥有这把宝剑的人,子孙一定会非常的发达荣显。结果王祥接到这把宝剑,回去之后,马上就送给了他的弟弟。所以史书上记载,王祥、王览的后代九世都为公卿,都是当大官,所谓上行下效,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所以「亲憎我,孝方贤」,我们只要念念能够珍惜因缘,念念能够念对方对我们的付出,相信这一分德行,这一分真诚,一定可以提得起来。

这个「亲憎我」,不只是父母,我们可以延伸到一切的众生,所谓「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而且「冤家宜解不宜结」,当我们用这样的态度去面对一切的恶缘,相信也很快能够化解掉。而恶缘现前,这个面对的定功,在平常的时候就可以练,不要见到他的时候才拼命念阿弥陀佛,这样可能到时候会

控制不住。我们可以在家把这些恶缘,这些跟我们比较不融洽的朋友,把他们的照片供起来,每天至诚的祝福他们,至诚的感谢他们,给我们的一些磨练跟考验。当这分至诚心在平常就已经形成,当你遇到他的时候,你也会非常亲切、非常客气。你这样的态度可能过一个月、两个月,他自己会觉得对你很不好意思。甚至可能来跟你道歉,「以前是我做得不好,对你有些失礼」,所以缘我们要尽力去化解。我们接着看下一句:

【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

这个『谏』是劝诫,当父母有过失的时候,我们要懂得去劝诫。这个『亲』我们也可以延伸到五伦关系,所以除了父子关系以外,君臣之间,当领导人有过失,我们也是有本分要去劝诫;夫妻、兄弟、朋友亦如是,这都是我们做人的本分。《孝经》里面有提到「天子有争臣七人」,一个治理天下的天子,只要有进谏他的大臣有七个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虽然他对于治理国家,他并不能够以身作则,很有德行,但是最起码他能接受别人的劝诫,不会把国家治乱。

「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一个读书人他旁边只要有肯劝诫他的朋友,「则身不离于令名」,他才不会做错事,把一生的名誉都毁掉。所以诸位同修,您身旁假如有肯劝你的朋友,你要把他当宝贝,要常常感谢他对我们的建议。但是容不容易做到?「闻过怒,闻誉乐」,就会造成「损友来」,拍马屁的都来了。所以我们要能够训练到「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我们必须要先有受教的态度,受教的雅量,才能赢得这些正直之士来帮助我们。所以「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父亲有肯劝他的孩子,他才不会做出犯法的事,做出太偏颇的事情出来。所以为人子要时时懂得规劝父母,也是规劝五伦的角色。

诸位同修,你们劝人的经验,成功率怎么样?高不高?不高!当然,假如你劝一次他就听,他一定不是普通人,是什么?可能是颜渊转世。所以劝人也必须要有好的方法、好的态度。我们不能劝人家不听,自己还气呼呼的,回来的时候还对着别人说:那个人真没有善根,一阐提!这样就不大好,因为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人家佛陀连十恶不赦的人都可以劝得动,我们也应该要效法、要学习。

《中庸》里面有一句教诲很有味道,孔子说「射有似乎君子」,射箭很像君子之道,「失诸正鹄」,正鹄是指射箭的目标,「反求诸其身」。意思就是说,今天我们射箭,一射没有射中目标,突然就说,这支箭是哪里出产的?怎么做得这么差!然后又说:这支弓是哪里做的?怎么做的这么烂!都把责任推到哪里去了?推到弓箭上去了。所以我们面对很多没有办法成就的事,首先要反省自己的态度,反省自己的方法,是否有不得当之处!当我们能时时这样反省,必然会有很好的方法出来,而对方也会被你这一分真诚心所感动。所以劝跟谏,还有像我们教导学生,都应该先建立在一个基础上,信任的基础上。

所以《论语》里面说「君子信而后谏」,朋友要相信你之后,你才能够劝诫他;不信,还没有相信,「不信则以为谤己也」。假如信任还不够,你马上就指出他的缺点,他内心会不舒服,他觉得你是不是有意毁谤我?找我麻烦?所以必

须建立在信任之上。我们到一个新的公司去上班,能不能工作第一个礼拜,然后到老板的办公室跟他说,「老板,我看出你有十个问题、十大罪状」,马上一一跟他说。然后还跟老板解释,我这个人就是很正直,你要会欣赏我。老板听了以后,脸都绿了,他会说:很感谢你,你下礼拜不用来了。所以到一个新的环境,绝对不是先讲话,要多看、多听、多学习,少说话。到新的公司如此,嫁到夫家去亦如此。媳妇假如嫁了第一个礼拜,就提了一大堆意见,婆婆会说「你比较厉害,你来做」,关系就打不好。应该多看、多听、多了解整个家庭的习惯,好的肯定,不好的,慢慢的善巧方便再来转化,这样才会皆大欢喜。

对朋友也是这个样子,都一定要先建立信任。如何建立信任?必然我们要懂得多付出,他就会欢喜。很多人他很热心,很喜欢帮别人,很会付出,但是朋友看到他就赶快跑,告诉他,你不要再帮我了,你不要再照顾我了,觉得很受不了。有没有这种情况?有,做得要死的人,很可能被人家嫌得要死,有没有这种现象?因为你做得太多,可能造成他的一些压力,你要给他一些空间,不然他会觉得很不舒服。所以我们付出,应该要针对他的需要去付出,他就会很高兴。而如何能够了解人家的需要?要善于多观察,多接触、多观察自然能够了解到他的需要。

诸位同修,现在家庭里面,小孩教育特别重要,所以你只要去拜访朋友,都要拿一本《弟子规》,都会是他们的需要,保证!我们在五伦关系当中,也可以针对需要,当我们对父母很孝顺,那他们最欢喜,父母对你的信任就一直提高。再来君臣关系,你每一份工作都尽心尽力做好,上司对你很放心,那你也满足他的需要,他对你也会很有信心。所以夫妻如是,兄弟朋友亦如是,甚至于我教书,师生关系亦如是。因为学生假如不信任我,我讲得再多道理有没有用?效果不大。

记得我第一年带导师班,因为他们上一年的老师调走了,上一年的老师跟他们的关系处得不是很好,所以当我站在讲台上,第一天见到他们,他们看我的眼神都怪怪的。有一个女同学就举手,她说:老师,你会不会打人?从这句话听得出来,孩子对老师很有戒心。我们观察到这个现象,就要把这个情况转化掉,要让学生信任我们,所以要满足他们的需要。我就观察到,他们差不多十点多肚子就很容易饿,因为正值发育期。所以我在我的抽屉里面时时都会放着饼干,而且这个饼干还不是十大垃圾食物,都是天然烘烤的胚芽饼。学生只要到十点多,一定会走到我的讲桌旁边,然后对我说:老师。然后我们就听懂了,马上把饼干拿出来,这个时候不能笑,这时候要很严肃「只可以吃两片,吃多了,中午就吃不下饭」。所以学生一点一滴就跟我们愈来愈接近,这叫收买人心,只要我们的动机是为对方好,就对了。

刚好我就想说多替他们付出一点,所以我就决定每个礼拜煮个点心给他们吃,我去买了个电饭锅放在学校,每个礼拜五就开始做点心。记得第一次做,做的是芝麻红豆汤圆(肚子都饿了),结果第一次做完,打开来,香气逼人,就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出现。很多的孩子很有气节,不被收买,很多孩子一闻到就受不了,就跑过来,差不多只有一半的学生吃。所以我们要赢得别人的信任,还要有耐性,因为日久见人心。但是前面跑过来这些,还要求吃第二碗、吃第三碗的,这些学生很重要,因为你把他找过来以后,问他什么他就讲什么。这些讯息收集来,对于学生的整个家庭状况、学习状况就会有了解,你的了解愈多才能够因材施教。

所以要看初发心。

后来我煮了三个礼拜,我在想,我继续煮下去一定会把我累死,所以我就突然起了个念头,就跟学生说:老师这几个礼拜示范一个人生重要的态度,叫「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人要懂得服务别人,老师现在把这很好的机会让给你们。结果学生里面一定会有很热心的人,他马上就举手,就带动其他的人来付出。我就赶快找一个学生:来来来,把这些同学的名字记下来,下个礼拜,这位同学;下下礼拜,那位同学。我把这个工作交出去,无心插柳柳成荫,当我把这个工作做出去,却是让孩子磨练做事能力的好机会。第一个学生就过来找我,因为要跟我请款,这时候我就马上跟他讲:你去买的任何一个东西一定要留下记录,这样老师才知道你花了多少钱,这件事就让你全权处理,你需要哪些人帮忙,你都自己负责,你需要老师帮什么忙,你也要交代我,老师这件事都不管。

但是我们也把做事的方法告诉孩子,说你要主办一个活动,一定要从几个角度去思考,你才会知道要备足哪些条件?告诉他们要五个W,两个H;这是西方管理学,我们也要博览众长,他们好的部分也要学习起来。这五个W是指,人(who),地点(where),时间(when),为什么(why),什么事(what)。我们当老师喜欢考试,谢谢大家的帮忙。就告诉他,你要做这件事需要哪些人帮忙,你要把它列出来;再来,要做这个点心需要哪些材料,都把它列好,你都列好了,你就清楚一步一步怎么做。当然做任何事以前,动机很重要,why,为什么要做?今天为什么要煮点心?要让同学吃得欢喜,所以一定要煮同学喜欢吃的,而不是自己喜欢吃的。就像我们在推展读经教育,也要了解为什么要推展读经?目的在哪一定要搞清楚;假如目的不搞清楚,可能走在半路上,走到另外的歧路去了都不知道。

诸位同修,我们推展读经的目的在哪?这个很重要!很多人推到半路上,都会以为学生可以背那么多经典,真的不简单。背得多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是能够依照经典去落实,去学会做人做事。所以增长德行才是推展读经的真正目的。当一个人对目的愈清晰,他就不会走偏。相同的,我们经营家庭,认真努力经营事业、经营财富,目的在哪?在让妻儿、父母有个好的生活质量。但是往往我们走到一半变成在追逐什么?金钱游戏。所以这个why也是特别重要。

再来,你在什么地点煮这个东西?或者在什么地点去买到你想要的东西?这个when是时间,什么时间开始做。第一次刚好学生就打电话到我们家,我的父亲接的,他说:麻烦通知我的老师,带一个瓦斯炉来,那个很轻便的瓦斯炉。我就背了一个瓦斯炉,因为我已经交给他全权处理,所以他要求我们带我们也要做,背了一个瓦斯炉。结果学生忙得不亦乐乎,所有的人都参与,不会的人也过来学习。

有一次做蛋饼,拿过来给我:老师,给你吃。学生拿给你吃,你怎么样?你说:好高兴,想到我!不只要这样,这是个很好的机会点,我马上跟学生讲,除了想到老师以外,还应该想到谁?学生若有所思,就跑出去了,其实我也不知道他跑去哪。结果后来我的学生就在全校跑来跑去,然后了解到他们是拿去给隔壁班,还有同一个年级的老师吃,有些学生还拿去给他以前的老师吃。所以我们虽

然没有打广告,全校都知道我们在干什么。然后隔壁班有个女老师就走过来,她说:这个蛋饼是谁做的?做得这么好吃,来来来,把他叫过来,我问他一下。有个胖胖的小男生抬头挺胸走过来:老师,我做的!你看他在做事当中,自信心慢慢提起来。

我们当初让孩子来做这件事,却没想到孩子在这当中训练了做事能力,也训练了做人的态度。而因为常常都送食物去给这些老师吃,所以跟隔壁班,跟很多学校的老师走得特别近。本来我们班的学生对老师是比较冷漠,后来这个活动办下去以后,学生远远看到这些老师,手就举起来:老师好!让他们对于老师、对于长者都变得有礼貌,懂得恭敬。这边要补充一下,两个H是how to do(如何做),要去规划;还有一个也很重要,叫how much(要多少钱),从小训练他们财务规划,怎么样去评估预算。好,我们这节课就先讲到这边,谢谢大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