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新声2019年06期 |总第121期农业社会化服务在小农户 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中的关键作用■ 文 / 本刊评论员 张益丰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经济学博士早在2007年的中央1号文件里就提出以现代物质条件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注入,现代产业体中合作社数量和入社农户人数逐年增长,借助合作社形成农业经营适度规模化,但是合作社“质性漂移”问题也造成了当前我国的农民合作社还难以担负起现代农业与小农户经营的产业中枢这一重要角色。最后,尽管家庭农场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培育职业农民来促进农地经营的适度规模化,但是也无法解决农业生产过程中小农户失地后生活保障及人员安置事宜。由此可见,单纯借助农地规模化或经营规模化还是无法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顺利衔接。系、现代经营理念的引入,以及加强培育新型农民来完成现代农业的转型升级。随后诸年的中央1号文件都反复强调发展现代农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党和国家进一步明确小农户家庭经营模式是当前中国农业与农村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直面的现实条件,促进小农户经营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是彻底解决“三农”问题的突破口。二、社会化服务的重要性一、引言在过去多年的农业实践中,学者和农业实践者尝试通过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多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来发展现代农业,希望能通过农业经营主体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带动小农户发展。然而多年的农业实践表明,当前我国农业的“企业+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及家庭农场模式并未真正解决小农经营有机地与现代农业实现融合发展。社会资本大举进入农业领域造成了普通小农被迫退出经营,农地的大量集中与随之而来的农业经营“非粮化”现象与“非农化”经营的弊端正在显现。“订单农业”模式运行过程中企业和农户间的农产品品质保障、交易契约顺利执行等问题始终无法有效解决;同时,尽管合作社发展过程在当前农业适度规模化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众多值得总结和凝练的发展模式与经验。“崇州模式”所代表的农业共营制通过将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民职业经理人、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多种主体有机融合,促进了农业(大田农业)实现土地规模化、经营规模化和服务规模化衔接。而湖南湘乡九龙农机合作社倡导的“代耕代种+农业服务”模式也通过土地承包自营、跨区作业及“代耕代种”等农机社会化服务供给来促进合作社经营收益和农户收益双提升,在实现农业土地规模效益的同时将农业生产标准贯彻执行。相反黑龙江“仁发模式”在发展前期通过兴办土地股份合作社实现快速经营规模扩展,但是后期缺乏配套的社会化服务投入,造成仁发合作社与当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非常脆弱,无- 38 -初夏时节,江淮大地迎来了油菜丰收的时《中国农民合作社》期刊合作新声刻。图为5月24日,一辆新型油菜联合收割机在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耘泰农业示范园作业,机收、脱粒、秸秆粉碎还田一气呵成,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本刊记者 康晨远 摄影)法带动当地小农户的发展。从大田的发展经验看,尽管农业经营需要土地规模化和经营的规模化,但农业社会服务作为联结小农户和现代农业的重要纽带作用更加不容忽视。对于蔬果类产业而言,山东莱阳隆康果蔬合作社以合作社办企业的模式形成农户、合作社、企业经营的紧密结合。合作社为农户提供生产层面的统一生产性服务,将企业的技术标准传递到农业生产一线。合作社办企业强化了企业与合作社的利益联结机制,农户享受“二次返利”实际上也增加了合作社与农户的利益关联。山东东营广饶健友合作社通过组建“合作社+家庭农场+小农户”模式,将家庭农场的专有技术通过合作社向成员传递,并且合作社为农户解决销路问题,实现了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小农户日益趋同。特色农业发展中,浙江的“三位一体”模式、江苏苏州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农村服务合作社”结合模式追求在生产上能体现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规模化和服务规模化兼顾,在突出农业规模效益的同时,通过农业服务深化来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和发挥其他禀赋资源优势。因此可以认为,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深化也将成为特色农业得以高效发展的重要保障。三、小结综上所述,无论是大田农业、特色农业还是普通蔬果种植产业,既需要通过合作社建设来团结农户,以农户组织化来实现经营的规模化,同时更需要通过农业服务的规模化来覆盖农户生产全过程,促进农户全面接受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工艺标准、种植规范要求,这有助于农业生产提质增效,实现小农户生产有效嵌入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因此研究认为,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依托农民组织化来维系,同时依靠农业社会化服务供给的规模化来保障。 〔本文为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农产品质量安全视阈下农业经营主体融合发展机制及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8BJY142)阶段性成果〕- 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