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生产场所预先危险性分析pha表

2022-07-25 来源:客趣旅游网


生产场所预先危险性分析PHA表

序危险危险 事故 号 源 因素 类别 事故严重可能安全技术措施 可能的事故模式(或事故原因) 度等性等后果 级 级 1.控制和消除火源: ①作业区内严禁吸烟、禁止携带火种。 ②动火必须按动火审批手续进行,并采取防范措在生产场所,堆放大量的可燃物质,如遇明火、高温等都有可能引发火灾。 分析如下: 可燃 人员施。 ③按规定要求采取防静电措施,安装避雷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测,保持装置有效性。 ④严禁设备超负荷运行。 D ⑤定期检查线路,及时更换老化的电气线路。 2.加强管理,严格工艺纪律: ①禁止在生产场所堆放大量的可燃物。 ②禁止在线路底下,灯具底下堆放可燃物。 ③杜绝三违(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 ④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要求职工及管理人员严格遵守。

明火源:违章吸烟,焊接或维修设备时违章动火,外受伤Ⅲ~1 热能 火灾 物料 来人员带来火种。 财产Ⅳ 火化或高温源:电气火花,雷电火花,静电火花,电损失 器超负荷运行产生的高温, 线路底下,或灯具底下放置可燃物。

序危险危险 事故 号 源 因素 类别 可能的事故模式(或事故原因) 事故严重可能安全技术措施 度等性等后果 级 级 ⑤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培训。 3.消防设施配备齐全完好(如灭火器材、消防栓)。 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防护的缺陷,导致工作人员身体部位进入危险区,而造成机械伤害。 分析如下: 1.机械装置的设计缺陷。 2.机械装置在制造或安装阶段的失误。 3.机械装置的可动部分的防护装置缺乏或失效。 2 机械 机械机械 4.平面布置上存在缺陷致使人员无处躲避伤害或为躲人员设备 能 伤害 避伤害时发生碰撞。 5.操作时体位不正造成伤害。 6.工具不适。 7.设备故障。 8.物料摆放不顺手造成伤害。 9.道路不畅通,发生事故时不能顺利躲避。 10.检修时,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造成伤害。

1.选用具备资质的单位设计、制造的设备。 2.设备的安装应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安装。 3.按照规定设置安全防护装置或设施和防松脱措施,并加强维护检查,保持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4.操作时要集中注意力,注意观察,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Ⅲ C 5.操作人员应正确穿戴合适的防护用品。 6.加强设备的维护保养,并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保持完好状态。 7.当运动部件不能使用防护装置时,应设置传动连锁保护装置。 8.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9.每次作业前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灵敏可靠 10.设备的光电保护装置应带自身故障检测报警受伤

序危险危险 事故 号 源 因素 类别 可能的事故模式(或事故原因) 事故严重可能安全技术措施 度等性等后果 级 级 装置 11.平面布置要保证合理 12.操作体位的设计要符合人机工程原理 13.检修时按检修安全程序操作 14.物料摆放要充分考虑工艺流程和方便取用的原则 15.使用适合的工具。 高处 人员3 势能 在高处作业中,由于平台防护不足,导致人员坠落。 Ⅲ 平台 坠落 受伤 用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火线接触设备表面,且设备表面为可导电体,一旦人接触带电表面,就会机械 设备 发生触电。 电能 触电 危险分析: 1.未安装PE接地。 2.未安装漏电保护。 3.违章带电维修设备。

高处 1.高于0.7m平台,按《固定式工业防护栏安全D 技术条件》安装1.1m防护栏。 2.高处作业时,应佩戴安全带,并有人监护。 1.用电设备采取PE接地,接地电阻应小于4欧人员受伤 姆。 Ⅲ D 2.应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3.按规定,进行维修设备。 4.按规定,配戴安全绝缘工具。 4

序危险危险 事故 号 源 因素 类别 可能的事故模式(或事故原因) 事故严重可能安全技术措施 度等性等后果 级 级 4.违章未配带安全绝缘工具。 1.物品堆放不整齐,堆放高处过高,造成物体跌落,5 高处 物体 势能 物体 导致人员伤亡。 人员Ⅲ D 1.物品堆放要整齐,禁止超高堆放。 2.在高处平台,安装高为100mm的踢脚板。 打击 2.位于高处平台的小物体,由于人为的原因,下落伤受伤 人。 1.选用低噪声设备,并确保安装质量符合要求以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如加工机械,或自身运行所产生的噪声源。 危险分析: 机械 脉冲 噪声 6 1.选用的设备产生的噪声较高。 设备 噪声 伤害 2.设备安装不良。 3.没有采取降噪、防噪措施。 4.未配戴劳动防护用品。 听力 损伤 降低噪声。 2.采取适当的降噪、防噪措施。 3.对噪声超过限值的场所,作业人员应配戴听力Ⅲ D 防护用品,如耳塞等 4.实行时间防护,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尽量减少在噪声处不必要的停留时间。 5.对作业场所进行定期的噪声检测,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6.对高噪声岗位作业,须定期进行听力检测。

序危险危险 事故 号 源 因素 类别 可能的事故模式(或事故原因) 事故严重可能安全技术措施 度等性等后果 级 级 1、从事起重作业的人员均必须经过专业的安全培训,经考试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方可上岗作业。 2、起重吊装过程中必须设专人指挥,其他人员必须服从指挥。在吊物下方禁止人员停留。 若重物坠落、碰撞、脱钩、钢丝绳折断安全装置失灵、起重 电能 起重 人员7 高处坠落、触电等因素将会造成起重伤害。 Ⅲ 设备 势能 伤害 受伤 3、定期检查挂钩的防脱绳保险装置、吊具、吊D 索。 4、严禁起重机超负荷工作,不准起吊不明重量和埋在地下的物件。当重物无固定吊点时,必须按规定选择吊点并捆绑牢靠,使重物在吊运过程中保持平衡和吊点不产生移动。 5、在起重作业前要对起重设备的各种限位、保险等安全装置进行检查,确认齐全有效后方可进行起重吊装工作。

备注:预先危险性分析(PHA)又称初步危险分析,主要用于对危险物质和装置的主要工艺区域等进行分析。它常常用于项目装置等在开发初期阶段或设计阶段之初分析物料、装置、工艺过程以及能量失控时可能出现的危险类别、条件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做宏观的战略分析,其目的是辨识系统中存在的潜在危险,确定其危险等级,防止这些危险发展成事故。其功能主要有:①大体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②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③估计事故出现对人体及系统产生的影响;④判定已识别的危险性等级,并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性的措施。 1.危险性等级划分

在分析系统危险性时,为了衡量危险性的大小及其对系统破坏程度,将各类危险性划分为4个等级,见表。

危险性等级划分表

严重性等级 Ⅰ级 等级说明 安全的 事故后果说明 不会造成人员伤亡及系统损坏。 处于事故的边缘状态,暂时还不至于造成人员伤Ⅱ级 临界的 亡、系统损坏或降低系统性能,但应予以排除或采取控制措施。 Ⅲ级 危险的 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系统损坏,要立即采取防范对策措施。 造成人员重大伤亡及系统严重破坏的灾难性事故,必须予以果断排除并进行重点防范。 Ⅳ级 灾难性的 2.事故发生可能性等级的划分

在分析系统危险性时,为了衡量危险性的可能性等级,将各类危险可能性划分为5个等级,见表。

危险可能性等级划分表

可能性 等级说明 等级 A级 B级 C级 频繁 频繁发生,经常发生 连续发生 频繁发生 发生若干次 不易发生,但有理由可预期发生 单个项目具体发生情况 总体发生情况 很可能 在寿命期内会出现若干次 有时 在寿命期内有时可能发生 D级 很少 在寿命期内不易发生,但有可能发生 极不易发生,以至于可以认为不会发生 E级

不可能 不易发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