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EDI案例

2023-12-03 来源:客趣旅游网


EDI成功案例

案例2.1 中国大陆较早的EDI系统的使用者--中远集团 1. 中远集团背景资料

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cosco.com)是国内最早实施EDI的企业之一,它的前身是成立于1961年4月27日的中国远洋运输公司。1993年2月16日组建以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为核心企业的中国远洋运输集团。经过几代中远人40余年的艰苦创业,中远集团已由成立之初的4艘船舶、2.26万载重吨的单一型航运企业,发展成为今天拥有和经营着600余艘现代化商船、3 500余万载重吨、年货运量超过2.6亿吨的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作为以航运、物流为核心主业的全球性企业集团,中远在全球拥有近千家成员单位、8万余名员工。在中国本土,中远集团分布在广州、上海、天津、青岛、大连、厦门、香港等地的全资船公司经营管理着集装箱、散装、特种运输和油轮等各类型远洋运输船队;在海外,以日本、韩国、新加坡、北美、欧洲、澳大利亚、南非和西亚8大区域为辐射点,以船舶航线为纽带,形成遍及世界各主要地区的跨国经营网络。标有\"COSCO\"醒目标志的船舶和集装箱在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 300多个港口往来穿梭。

2. 中远集团采用的技术

中远集团真正实验运作EDI系统是从1988年开始的,中远系统的代理公司在PC机上借用日本Shipnet网的单证通信格式,通过长途电话,从日本或香港的TYMNET网络节点入网,单向地向国外中远代理公司传输货运舱单数据。 90年代初,中远集团与国际著名的GEIS公司合作开始了EDI中心的建设,由该公司为中远集团提供报文传输服务。1995年,中远集团正式立项,1996年至1997年完成了中远集团EDI中心和EDI网络的建设,该EDI网络基本覆盖了国内50多家大小中货和外代网点,实现了对海关和港口的EDI报文交换,并通过北京EDI中心实现了与GEISEDI中心的互联,连通了中远集团海外各区域公司。1997年1月,中远集团总公司正式开通公司网站,1998年9月,中远集团在网站上率先推出网上船期公告和订舱业务。目前,中远集团已经通过EDI实现了对舱单、船图、箱管等数据的EDI传送。

在标准化工作方面,中远集团重点开发了基于EDIFACT标准,符合中国国情的,适用于行业内部的\"货物跟踪信息EDI报文标准\",\"船期表EDI报文标准\"和\"货运单证EDI报文标准(3.1版)\"等。

为了适应国内港口对EDI的需求,中远总公司和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合作开发了\"货运单证交换服务系统\",它是按照ISO/OSI开放系统互联标准开发的软件包,通信网络是电话网和分组交换网。中心服务系统由单证邮箱管理功能和进一步开发EDI应用的应用编程接口(API)两部分组成;用户端软件由入网通信功能和用户应用程序编程接口(API) 两部分组成。目前,中心服务系统所有模块均在北京总公司AS/400机的操作系统下运行。并且能够移植在IBM大型机上运行,成为中远集团在国内各远洋公司、代理公司、汽车运输公司及其他所属企业间的EDI服务网络系统。

自1988年在微机上试验的中美航线舱单传输系统开始,到目前为止,中远集团已经开发和正在开发、测试的多套应用系统都取得了很大进展,如\"出口理货单证数据EDI应用系统\"、\"代理公司进口货运单证EDI应用系统\"、\"代理公司出口货运单证EDI应用系统\"、\"远洋船舶运费舱单EDI应用系统\"等。

1995原交通部组织实施了《国际集装箱运输电子信息传输和运作系统及示范工程》,该工程以上海、天津、青岛、宁波四个港口以及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作为示范工程建设单位(简称\"四点一线\"EDI示范工程)。 (1)中远集团的网络结构。中远集团的网络结构。

(2)交通部\"四点一线\"网络总体结构。交通部\"四点一线\"网络总体结构。 3.中远集团实施EDI的效益分析

1990年的时候,中远从国内到日本的集装箱一般有5000个标准箱位,而仅按其中的1000个标准箱位计算,大约需要150大张仓单,用传真需要2个小时才能传过去,而采用EDI后仅需几分钟就可以传完,节省的不只是时间,以当年的业务量计算,中远集团光传真费就节省了70万美元。而现在,中远集团的业务量比1990年增长了许多倍,可想而知,EDI的应用为中远集团节省了多少的费用和时间。

1991年,新加坡政府要求所有入关船只要提前将仓位图用计算机传输到欲进港口,否则推迟该船的卸货时间并处以罚款。中远集团由于在一年前就搭建了完整的图文处理网络系统,所以没有一项业务受到影响。

中远的EDI系统在为集团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1995年,交通部启动\"四点一线\"( 四点即天津港、青岛港、大连港和上海港,一线即远洋业)工程,旨在加快我国远洋运输业的发展,扶持一批重点远洋运输企业,中远集团下属20多个公司被批准加入该工程。

为了充分利用专网促进日常办公效率和业务处理速度,中远集团成立了电子邮件中心和EDI中心,利用报文系统进行费用结算、仓单处理等业务。中远集团每年的仓单数以吨计,以往有100多人专职整理,也无法整理清楚。而采用EDI报文系统后,只有几个人工作,每天的仓单就能处理得当。 4.总结与建议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由于业务的需要,中远集团很早就开始了EDI的应用,同时它也是国内开展EDI业务较早的企业,中远集团EDI的实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它为中远集团节约了大量的成本,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远集团的工作效率,使得中远集团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在前列。

中远集团之所以能够在EDI实施方面取得如此大的胜利,主要原因在于: (1)中远集团EDI系统的实施是根据企业发展以及业务的需要进行的,满足企业业务发展的需求,能够直接改善企业的业务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企业成本。

(2)中远集团具有雄厚的资金支持,任何系统的建设都是需要投入的,尤其是象中远集团这样的大系统更是如此。

中远集团在EDI方面无疑是走在了前列。在新的世纪里,中远集团要想走在时代的前列,它就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从全球客户的需求变化出发,以全球一体化的营销体系为业务平台,以物流、信息流和业务流程重组为管理平台,以客户满意为文化理念平台构建基于Internet的、智能的、服务方式柔性的、运输方式综合多样并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网上运输和综合物流系统。

案例2.2上海海关通关业务计算机及EDI应用

1.背景资料

上海海关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海关之一,至今已有319年的历史。1950年2月16日江海关正式改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关。上海海关是国家设在上海口岸的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上海海关现有干部、职工2838人,设有浦东、浦东国际机场、吴淞、浦江、外高桥保税区等12个隶属海关,驻邮局办事处、驻车站办事处、驻外高桥港区办事处等8个派驻机构,办公室、法规处、监管处等16个职能处室(含缉私局)以及全国海关进出口商品归类中心上海分中心、海关总署上海商品价格信息处等5个其他机构。它的主要任务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监管经上海口岸进出境的运输工具、货物、行李物品、邮递物品和其他物品,征收关税和其他税费,查缉走私并编制海关统计和办理其他海关业务。

目前,上海海关日处理进出口报关单1.2万份,征收关税占全国海关1/4强,进出口货物年递增约30%,其全部通关业务均使用计算机作业。 2.采用的技术

(1)上海海关EDI发展历程。从1985年,上海海关就开始在通关业务方面应用计算机管理,从当时的单独业务环节处理程序发展成现在功能完备的大型数据处理系统,其发展过程经历了3个阶段:

第一阶段--计算机进行辅助处理阶段。该阶段从1985年到1990年,是上海海关计算机应用的起步阶段。

第二阶段--电子数据处理阶段。该阶段从1990年到1995年,上海海关全面使用了海关总署开发的H883报关自动化计算机管理系统,该系统是一种系统内部的EDP(Electronic Data Processing,电子数据处理)系统

1994年上海海关开始应用\"海关空运快递EDI系统\",该系统作为海关EDI通关系统的一部分一直沿用至今,其年均处理200万批国际快递物品,并全面实现无纸作业,世界海关组织(WCO)和国际快递协会(IECC)曾联合在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海关开现场会,向全世界推荐该EDI系统。

第三阶段--EDI系统阶段。该阶段从1995年到1999年,海关总署将原来的H883系统升级为H883/EDI系统,并为上海海关配备了EDI平台使用的AMTrix EDI系统,使上海海关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从EDP阶段发展到了EDI系统阶段。

(2)上海海关EDI通关系统。为了进一步促进上海国际经贸事业的发展、使上海与国际接轨,体现上海在全国经贸、交运的龙头地位,上海市EDI中心和上海海关合作于1998年开发了\"海关EDI通关系统\"(以下简称EDI通关系统),在技术上,EDI通关系统采用EDIFACT标准,其中对EDIFACT的报文类型CUSEXP的应用,还成为全球首例,使中国海关在EDI方面进入世界先进行列。该系统现已集成了货运舱单录入、普货进出口报关和快递物品通关(包括空运快递及邮政EMS速递)等软件。使用至今,EDI海关通关系统用户仅上海地区就已达400余家,日平均处理10000余份单证,占上海通关总数的40%。可以说该EDI通关系统的成功开发与应用为我国进出口业务的繁荣,海关业务的稳定发展做出了贡献,也对EDI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起到了推动与示范的作用。 该系统在技术上分为两大部分:EDI中心系统和客户端系统。

① EDI中心系统 。EDI中心服务系统作为海关信息系统的外部网,主要用于向社会提供报关服务,并且起到了隔离海关内部网与社会其他信息网的作用,使得各个进出口企业既可以得到方便的EDI通关服务,又可以保证海关内部信息系统的安全。而且EDI中心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和灵活的报文翻译功能,可以方便地与各种不同的系统连接。其主要功能如下:

a.通信服务功能:提供各种不同的接入方式,如DDN、专线、拨号线、X.25等;支持各种不同的通信协议,EDI用户可选择FTP、WWW、E-MAIL等各种通信服务来传送报关单报文。

b.报文翻译功能:系统能对各种报文进行灵活地翻译,可以将EDIFACT报文自由的翻译成ANSI X.12、TRADACOMS、ODETTE或自定义格式中的任一种格式,反之亦然;除完成报文翻译外,系统还对报文的语法错误进行检查。 c.管理功能:完善的计费系统,可对各类用户按其传输的信息量、传输距离的长短、是否享受优惠等条件按月打印收费通知书;数据备份和日志,对经EDI中心传送的所有报文进行备份,以备日后查阅,同时对系统处理报文的每一个阶段的状态自动做好日志,并对事先设定的特定事件,一旦发生既通过电子邮件、传呼机等手段向管理员报警,保证每一份报文都被正确的处理;用户授权,系统对用户身份进行检查,保证用户能正确的发送和接受EDI报文。

d.安全和保密:使用数字签名和数据加密/解密技术,对通过EDI中心传输的一些敏感数据提供数字签名和数据加密技术,防止数据被未经授权用户非法阅读。

e.系统监控功能:系统提供分布或集中监控,允许从一点管理多个分系统;使用图形界面,可方便配置系统,维护系统,观察日志信息,浏览EDI标准或生成自定义格式。

f. 存证功能:EDI存证是将用户已接收数据及用户在EDI系统的会话记录,加上一些必要的信息,按一定的格式以文件形式保存。在存证文件中包含有单证的发送方、接收方数据类型、单证类型、单证编号、接收/发送/删除时间及单证具体内容等重要信息,凡是发送成功的报文的存证就有发送信箱记录,同时又提供根据用户身份分级检索,支持Web界面的检索、浏览及单证计费、统计等功能。 ② 客户端系统。 客户端系统通过各种通信线路连接到EDI中心,EDI中心对这些数据进行查错、翻译、加密/解密等处理后发送给指定的海关主机系统。同样的方法,海关主机系统通过EDI中心将海关回执发送给各个EDI用户。 该系统的用户主要是各报关行、预录入公司等专业的进出口单证录入公司 以及进出口货运、快递公司,目前上海约有80%的报关行及60%的货运公司使用 该EDI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各种单证录入软件、通信软件、报文翻译软件和 系统配置软件,运行平台基于INTEL PC机和WIN DOWS系列操作系统。 录入软件主要完成舱单、报关单、合同备案、快递等单证的录入。 通信软件主要完成EDI用户与EDI中心之间的报文发送和接收,通过FTP协议发送,也可使用E-Mail格式发送,或者使用HTTP协议经Web Server发送。 报文翻译软件主要用于把录入好的报关单数据文件或合同文件按EDIFACT标准翻译成报文格式(例如CUSDEC)发送到EDI中心。另外,把从EDI中心取回的海关回执报文(如CUSRES)翻译成海关回执文件。 3.发展前景

上海海关在海关总署的统一领导和具体指导下,其通关业务计算机及EDI应用会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在网络化报关、无纸化作业、开放式的体系结构等多方面会取得新的进展。

从上海海关通关业务的EDI应用可以看出,海关EDI应用会有以下趋势:

(1)从双边应用到多边应用。通过本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海关的EDI应用是从双边应用开始的,但这是不够的,只有在与货物通关业务有关的舱单核销,税费缴纳,许可证核销,加工贸易合同备案,转关运输,进出口结汇,出口退税等所有相关业务都采用了EDI,海关和企业才能得到更大的好处,营造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无纸化的通关环境。这就需要通关业务相关部门的共同参与。事实上,EDI在海关通关领域的多边应用已经起步。在北京、上海口岸进行的税费电子化支付的试点以及进出口结汇业务采用报关单联网查询核销的推广使用,就是很好的例子。多边应用将是海关EDI应用的一个大趋势。

(2)从行业应用到跨行业、跨地区、跨国境应用。如果说EDI在通关领域的多边应用只能算作在单一行业的应用,那么海关EDI应用的另一大趋势是跨行业、跨地区、跨国境的应用。可以设想从货物订单到产品生产、从货物的进出口通关到货款的结算都实现无纸化后,会给企业带来多大的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讲,海关EDI应用的结果必将会带动跨行业、跨地区、跨国境的应用。 4.总结与建议

上海海关作为中国最大的对外贸易口岸和中国海关部署在全国范围内推进通关作业改革的重点口岸,在电子数据交换通关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为全国海关无纸化通关的实施提供了榜样、积累了成功的经验,提高了上海口岸的通关效率、缩短了通关时间,从而给外贸企业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海关信息化管理水平,规范海关执法。

上海海关取得的成功与党和国家的支持是分不开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上海海关EDI的实施顺应了国际形势的发展,满足了外贸企业的需求。 在新的世纪里,上海海关应该抓住机遇,大力发展信息技术,进一步完善其EDI系统,以更好的适应国际化发展的形势,使上海这个国际化的都市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案例2.3出口商品检验申请单的转换过程 1.发送方生成原始报文

上海龙门水产品营销公司通过本地的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的输入、编辑和处理,生成原始的出口商品检验申请单,然后存入系统的数据库中。 2.进行数据转换

上海龙门水产品营销公司从系统数据库中取出原始报文,利用数据转换软件将原始单据的格式影像生成平滑数据文件。平滑数据文件是用户端格式文件与EDI标准报文之间的接口文件,它的应用使EDI中心不需要了解用户端数据的格式,用户也不需要了解EDI报文标准格式,便可进行数据的转换。 图9.11原始单据的格式影像生成平滑数据文件 3.进行数据格式化

上海龙门水产品营销公司使用数据格式化软件将平滑数据文件转换为EDI标准格式报文。

在EDI标准格式报文中,数据元可分为基本数据元和复合数据元。基本数据元是基本信息单元,用于表示某种有特定含义的信息,相当于自然语言中的字;复合数据元是由一组基本数据元组成,相当于自然语言中的词,各基本数据元之间用\":\"隔开。数据段是标准报文中的一个信息行,由逻辑相关的数据元构成。这些数据元在数据段中有相应的固定形式、定义和顺序,各数据段之间用\"'\"隔开。

数据段的基本内容包括:

●数据段标识符:由三个英文字母组成,用以说明是什么数据段。 ●数据元:基本数据元或复合数据元。 ●数据元分隔符\"+\"和成分数据元分隔符\":\"。 ●数据段终止符:单引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