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初中物理声现象总复习[1]

2021-03-24 来源:客趣旅游网
初中物理声现象总复习

【基础知识梳理】

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介质: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 3、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4、声是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遇到障碍物能反射或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 5、声速:声传播的快慢用声速描述,它的大小等于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 6、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7、声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 8、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

9、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在气体中

的传播速度。

10、回声: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发生反射,这种现象叫做回声现象。 11、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如果不

到0.1s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12、人感知声音的途径:发声体振动 通过介质传播 鼓膜振动 通过

听小骨等组织传播 听觉神经传递信号 大脑产生听觉。

13、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中把声音

的这种传到方式叫做骨传导。 14、双耳效应辨别声源方向三方面因素:

(1)感受强度不同(2)感受到的时间不同 (3)感受到的振动的步调不同 15、音调:人们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

16、频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Hz。 17、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18、大多数人能听到的频率范围:20Hz — 20000Hz。

初中物理声现象总复习—1

19、超声波:人们把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 20、次声波:人们把低于20Hz的声音叫做次声波。 21、响度:人耳的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

22、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理静止位置的最大距离。

23、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小。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有关系。

24、银色:也叫音品,是听觉感觉到的声音的特色。

25、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银色也就不同。 26、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7、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28、人们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符号,dB。

29、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

70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30、声音从产生到引起听觉的三个阶段:

(1)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 (2)空气等介质的传播; (3)鼓膜的振动。 31、控制噪声的三个方面:

(1)防止噪声产生; (2)阻断噪声的传播; (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32、减弱噪声的三个途径:

(1)在声源处减弱;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在人耳处减弱。 33、声能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

【走进中考】

基础知识篇

1、在鼓面上撒一些纸团,敲击鼓面使其发出声音,纸团跳动,说明 可

初中物理声现象总复习—2

以产生声音。

2、航天员在太空漫步时,他们即使相距得很近,交谈也必须要借助无线电工具,这是因为真空 的缘故。分辨出钢琴和小提琴的声音,这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 不同。

3、上自习课时,调皮的小明在教室走廊放声歌唱,他手摸喉头,感觉到喉头在 ;教室里的同学都听到了歌声,表明声音可以通过 传播;正在静心思考的小娟忙用手捂住耳朵,她认为小明的歌声是 (填“乐音”或“噪声”)。

4、有些耳聋病人配有骨导式助听器就能听到声音的原理是____________。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B.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

C.宇航员们在月球上也可以直接用口语交谈 D.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慢些

6、音乐会上不同的乐器演奏同一首乐曲,我们也能够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这主要是依据(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7、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 ) A.关闭房间的门窗

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

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 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 8、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

初中物理声现象总复习—3

9、关于老牛叫的声音和蚊子发出的声音相比较,说法正确的是( ) A.老牛的音调高,响度大 B.老牛的音调低,响度大 C.老牛的音调低,响度小 D.老牛的音调高,响度小

10、在唱歌时,演员发出的每个音的音调不同,这是因为发音时声带振动的( ) A.频率不同 B.振幅不同 C.频率和振幅都不同 D.响度不同 11、医生借助听诊器为患者诊病是因为( )

A.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振动的频率,使传入人耳的声音音调变高 B.听诊器能改变发声体振动的振幅增加,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变大 C.听诊器能改变听者与发声体之间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更大些 D.听诊器能减小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更大些 12、下列事例中,不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A.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的到来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确诊 C.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13、为了减少高速行驶的车辆产生的噪声对公路两侧单位、居民的干扰,常在高速公路的两侧架设具有一定高度的屏障。这种有效、可行的防止噪声的措施属于( )

A.堵塞感受噪声器官 B.阻隔噪声传播的途径 C.控制产生噪声的声源 D.防止噪声产生回声

14、大音乐家贝多芬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如《命运》、《田园》、《英雄》等,有些作品是他耳聋以后创作的,你认为合理的是( ) A.他是把所作的曲子演奏给朋友们听,朋友们把感受通过文字告诉他,指导他

创作

B.他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演奏的声音

初中物理声现象总复习—4

C.自从他耳聋后,就随随便便作曲了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5、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图像分析篇

1、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小明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能够完成这个探究目的的是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如图甲所示,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___

鼓面,观察纸屑跳动的情况

___产生的;如图乙,鱼儿能听见拍手声,说明______可以传播声音。、

图2

2、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里装有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⑴\"\"ruBi⑵\"\"mi⑶\"\"fB⑷\"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 )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丙、甲、乙、丁 D.丙、乙、甲、丁

第2题图

第3题图

初中物理声现象总复习—5

3、小芸从示波器上观察铁钉刮玻璃时产生的噪声的波形,并与音叉声音的波形比较,如图a、b 所示,由图形可知______是音叉发出声音的波形,_____是噪声的波形。

俗语、诗句、歌词篇

1、“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唐诗中的名句,船上的客人听到寒山寺的钟声,这是因为寒山寺的大钟受到撞击发生了______________。 2、全日制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本中有唐朝时期莆田诗人胡令能写的一首诗,如图所示。垂钓小儿不敢答言,因为他知道,声音可能会吓跑将要上钩的小鱼,此事表明________和__________可以传声。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台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3、“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能判断来的熟人是谁,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 ) A.振幅

B.音调

C.响度

D.音色

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响鼓也要重锤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B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5、当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的男声演唱时,小明和小亮齐声说:“是刘欢在演唱!”他们作出判断的依据是:不同演员声音的(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声速不同 6、唐朝诗人李益有一首诗叫《喜见外弟弟又言别》,其中描写道:“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从“问姓”中想起初见的“旧容”,可见声音中有一种特征让诗人唤起了十年前的记忆,这种特征是( )

初中物理声现象总复习—6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7、“闻其声而知其人”意思是:对熟悉的人,听到他的说话声就知道他是谁了,判断了主要依据是(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频率

8、古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中的“乡音无改”主要指没有改变( )

A.音响 B.响度 C.音色 D.方言、土语

联系实际篇

1、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声势浩大的“击缶而歌”精彩绝伦,缶声是由于缶 面 产生的,然后通过 传播到现场观众耳朵的。这壮观的场面由同步通讯卫星通过 波传递到全国各地。

2、2008 年5月12日,我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的大地震给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伤害,牵动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地震后有些被埋在废墟下的人为了保存体力不是大声呼救而是用硬物敲击墙壁或管道,向营救人员求救,最后获得了生的机会。用物理学知识解释他们是利用了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的原理,在他们的求救行为中发出的声音是由于用硬物敲击后墙壁或管道发生 而产生的。

3、2004年12月26日,南亚、东南亚海域发生强烈地震,引发了罕见的大海啸,夺走了很多人的生命,后来人们在清理现场时很少发现有猫、狗、老鼠等动物的尸体,人们猜测可能是地震时产生的___________声波,动物可以听到,而人听不到。

4、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静。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可能是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减少,噪声减小 B.可能是大雪蓬松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 C.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初中物理声现象总复习—7

D.可能是大雪后气温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总结归纳篇

根据以下数据,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至少写三条. 你获得的信息: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探究篇

1、在一次郊游中,同学们举行郊外舞会,由于没有乐器,小明同学利用同学们带去的汽水瓶设计出了汽水瓶打击乐器,敲出了优美动听的曲子。请问: (1)小明除了用汽水瓶之外,还要用哪些辅助器材? (2)小明低音瓶和高音瓶在设计中有什么不同?为什么?

(3)小花用嘴贴着瓶口吹气也吹出了优美动听的曲子。下图的四个瓶子小花分别吹出了“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 ) A.丙、乙、甲、丁 B.乙、丙、甲、丁 C.甲、乙、丙、丁 D.丁、丙、乙、甲

(4)小马听了小花的演奏后,猜想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是: 。小马为了探究

初中物理声现象总复习—8

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决定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写出他需要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和结论。

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系,请你进行下面的探究学习。 (1)写出实验需要用到的器材:_ ; (2)设计和进行实验:_ ; (3)分析和总结实验结论:_ 。 3、下面是黎明同学探究“鼓声与声音的特性”时的三个情景: 情景1:同一个鼓,敲击力度不同,振幅不同,则响度不同;

情景2:相同材料,不同大小的鼓,敲击力度相同,频率不同,则声调不同; 情景3:不同材料,大小相同的鼓,敲击力度相同,音色不同。 根据以上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1)声音的特性有哪些?

(2)这些特性分别与哪些因素有关?

4、如图所示,将一只通电的小电铃放在连通于抽气机的玻璃罩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将会发现 。

(2)如果把空气又逐渐地通人玻璃罩内,将会发现 。

(3)此实验说明了 。 5、在图中,小明与小刚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初中物理声现象总复习—9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l0m间的通话,这表明 。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这一实验现象表明: 。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驰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

6、如图所示,用牙轻轻咬住铅笔上端,用手指轻敲笔下端,注意听这个敲击声,然后张开嘴使牙齿不接触铅笔,手指用与前同样的力轻敲铅笔下端,比较这两次听到的声音区别:

(1)这两次声音的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不同(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2)通过这一实验,你认为你从中知道了什么,答: 。

计算篇

1、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距离正前方峭壁440m处鸣笛后继续前进,经过2.5s听到从峭壁反射回来的汽笛声,若声速为340m/s, 求(1)汽车的行驶速度;(2)汽车还需要多长时间到达峭壁下?

2、甲同学敲击铁管的一端,乙同学伏在水管的另一端可听到两次响声,若铁管长170m,空气中声速为340m/s,测得两次响声相隔时间是0.466s,求:(1)敲击铁管的声音从铁管一端由空气传到另一端的时间?(2)铁传播声音的速度多大? 3、某测量员是这样利用回声测距离的:他站在两平等的峭壁间某一位置鸣枪,经过1.00s 第一次听到回声,

又经过0.50s 再次听到回声,已知声波为340m/s,则两峭壁间的距离为多少?

初中物理声现象总复习—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