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精要》分别从文化与文化软实力、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传统儒家文化、中国传统佛教文化、中国传统道教文化、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国传统诗词歌赋、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中国传统戏曲武术、中国传统婚姻习俗、中国传统丧葬习俗、中国传统服饰文化、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中国传统中医药学、中国古代教育科举、中国古代军事谋略、中国古代文物鉴赏等方面,用专题的形式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形象生动的论述。内容新颖,语言畅达,文采葩流。《中国传统文化精要》还配以适量插图,更增加了生动性和可读性。
目录
第一章 文化与文化软实力 一、文化的构成、特征与功能
二、文化软实力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思考题
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环境、类型与特点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与发展历程 思考题
第三章 中国传统儒家文化 一、中国传统儒学发展历程
二、中国传统儒学的民族精神及其时代价值 思考题
第四章 中国传统佛教文化 一、中国传统佛教发展历程 二、中国传统佛教组织、习俗与影响 思考题
第五章 中国传统道教文化 一、中国传统道教发展历程
二、中国传统道教信仰、组织、习俗与影响 思考题
第六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一、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与道德规范 二、中国传统修身之道与理想人格 思考题
第七章 中国传统诗词歌赋 一、中国传统诗歌 二、中国传统词赋 思考题
第八章 中国传统书画艺术
一、中国传统书法 二、中国传统绘画 思考题
第九章 中国传统戏曲与武术 一、中国传统戏曲 二、中国传统武术 思考题
第十章 中国传统婚姻习俗 一、中国传统婚姻形态的嬗变 二、中国历代婚姻礼俗 思考题
第十一章 中国传统丧葬习俗 一、中国传统丧俗 二、中国传统葬俗 思考题
第十二章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 一、中国传统男子服饰 二、中国传统女子服饰 思考题
第十三章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 一、中国传统饮食变迁 二、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特征 思考题
第十四章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 一、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类型 二、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 思考题
第十五章 中国传统中医药学 一、中国传统中医学 二、中国传统中药学 思考题
第十六章 中国古代教育科举 一、中国古代教育 二、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思考题
第十七章 中国古代军事谋略 一、中国古代军事进攻谋略 二、中国古代军事防御谋略 思考题
第十八章 中国古代文物鉴赏 一、质朴典雅的古代陶瓷 二、精美端庄的玉器与青铜器 思考题 参考书目 后记
《中国传统文化史概论》在编撰体例上,按照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中的政治体制、哲学与宗教、文学史学与艺术、学校教育与科举、科学技术、社会生活、区域文化与文化交流七个方面来勾勒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历程,重点突出。在教学中又尽量采用多媒体手段,以强化效果。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在往昔的沧桑岁月中创造、积累起来的文化宝藏,它记录着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发展历程,展示了我们中传统民族曾经有过的辉煌和博大精深。这是祖先留给我们后人,也是留给世界的丰厚遗产。
文化史的内容非常宽泛,中国传统文化又是那样悠久、博大、精深,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突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把握重点,提高教学质量,这是每位任课教师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经过认真思考和讨论,我们首先在全书宗教、文学史学与艺术、学校教育与科举、科学技术、社会生活、区域文化与文化采用多媒体手段,以强化效果。我们与中国科技大学联合进行了“中国文化史”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该课件在教学过程中可与《中国传统文化史概论》相配合。我们希望《中国传统文化史概论》的出版以及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可以为高校中国传统文化史课程的讲授提供方便。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原始社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 第二章 先秦风华:传统文化的肇始 第一节 突破与初创:社会制度文化的演变 第二节 先秦哲学的艰辛历程与成就 第三节 文史艺术殿堂的初创
第四节 先秦时期的学校、教育及队才选拔 第五节 青铜时代的科技成就
第六节 市井情趣:平民社会的大众生活 第七节 大中华文化圈的孕育与形成
第三章 秦汉雄风:制度文化的新纪元 第一节 制度文化的构建与完善 第二节 儒学独尊与宗教 第三节 秦汉的文化艺术 第四节 秦汉的学校教育
第五节 渐趋成熟的传统科技 第六节 社会生活 第七节 文化交流与碰撞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乱世中的变革与融合 第一节 从乱到治:制度文化的变化
第二节 无序世界时的纷乱与自由:宗教与哲学 第三节 乱世中的文学、史学及艺术 第四节 学校教育及九品和正制 第五节 传统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第六节 生活方式的多样性选择 第七节 文化的冲突与交流
第五章 隋唐五代:盛世风范 烂漫恢宏 第一节 制度文化的架构与创新 第二节 宗教和哲学的多元与激荡 第三节 文史艺术之恢宏壮丽
第四节 选举制度的历史性转哲——科举取士 第五节 科技华光 第六节 社会百象
第七节 吸纳与辐射: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六章 两宋:适时应变 精致内敛 第一节 制度文化的适时应变 第二节 宗教与哲学的时代风貌 第三节 文史文化的雅致与社韵 第四节 教育和科举的普及与开放 第五节 科技发展的高峰 第六节 宋人的风俗习惯 第七节 对外文化交流
第七章 辽夏金元:冲突震荡 汇聚交融 第一节 制度文化的震荡和更新 第二节 宗教与哲学的兴盛和发展 第三节 文史艺术的曲折发展 第四节 科技新篇章
第五节 空前开畅的文化交流格局
第八章 明清:气象万千新旧杂存 第一节 制度文化的因循与专制 第二节 哲学新气象 第三节 文史艺术的绚丽风采 第四节 科举教育的畸形发展 第五节 科技新成就
第六节 \"靡然向奢\"的社会风气的形成 第七节 中华文化的自身融会与对外交流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中国传统文化百科全书(修订第2版)》涵盖中国·世界、自然·疆域、人物·掌故、思想·智慧、典章·制度、科学·技术、文学·音乐、书法·绘画、图书·博物、体育·健身、风俗·节日、宗教·神话、城市·古迹、文物·考古、建筑·园林、天文·历法、人口·民族、法律·刑罚、军事·兵法、教育·学校、美容·服饰、工艺·物产、工商·赋税、语言·文字、戏剧·影像、中医·中药、姓名·称呼、帝王·将相、饮食·男女、交通·运输方面的内容,包罗万象。
作者简介
干春松,1965年生,浙江绍兴人,哲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院副院长。研究领域为儒家思想研究和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兼任中华孔子学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人文北京研究中心副主任、《原道》编委、《国学新视野》编辑顾问。出版著作有:《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制度儒学》、《神仙传》、《文化传承与中国未来》、《传统与超越》、《王国维学术经典集》、《现代化与文化选择》、《中国人百年(合著)》、《中国社会心理分析(合著)》、《不竭的时代精神》、《中国哲学智慧(第二版)》、《写给大众的中国哲学》、《儒学概论》、《重回王道——儒家与世界秩序》等。
张晓芒,1955年生。1970年参加工作,1993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做过工人、机关干部、出版社编辑,2000年从事教师工作。研究领域为逻辑学、逻辑史、逻辑与法学。出版著作有:《先秦辩学法则史论》、《点燃创造的太阳》、《从传统走向现代》、《中国古代论辩艺术》、《创新思维训练》、《逻辑思维训练》、《惠施、公孙龙与三晋名家》、《普通逻辑教程》(合著)、《批判性思维》(合著)、《实用辩说丛书》、《实用打官司丛书》、《人类文明系列》等。
热门推荐
中国传统文化百科全书
目录
一、中国·世界 二、自然·疆域 三、人物·掌故 四、思想·智慧 五、典章·制度 六、科学·技术 七、文学·音乐 八、书法·绘画 九、图书·博物 十、体育·健身 十一、风俗·节日 十二、宗教·神话 十三、城市·古迹 十四、文物·考古
十五、建筑·园林 十六、天文·历法 十七、人口·民族 十八、法律·刑罚 十九、军事·兵法 二十、教育·学校 二十一、美容·服饰 二十二、工艺·物产 二十三、工商·赋税 二十四、语言·文字 二十五、戏剧·影像 二十六、中医·中药 二十七、姓名·称呼 二十八、帝王·将相 二十九、饮食·男女 三十、交通·运输
内容简介
中华传统文化,在“五四运动”以后颇不易谈。有人褒扬之,说它怎么好,必有人厌弃之,说它怎么怎么坏,而且遗毒至今,让我们抬不起头来。而称颂的或批判的,对于传统文化到底内涵如何,却往往同样不甚了了,各以偏见与误解抵死相争。《中国传统文化十五讲》不想再重复那些争论,独辟蹊径,由“人”的角度切入,就人的体气、饮食、男女、家庭、社会关系、天人关系、历史意识、思维模式、感性世界、德业担当、文化实践等各层面,说明古代文化在这些方面如何处理,其所形成之文化,在与世界其他文化的比较中,又显示了什么型态、有什么优缺点。对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中出现的一些误解,则正本溯源,说明其致误之由来。对华夏文明在现代变迁异化后之再生的可能,也有一些期许。
本书注意知识的相对稳定性,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又能适当接触学科前沿,引发跨学科的思考和学习的兴趣。该书采用学术讲座的风格,有意保留讲课的口气和生动的文风,有“讲”的现场感,比较亲切、有趣。本书的拟想读者主要是青年,适合社会上一般读者作为提高文化素养的普及性读物;如果用作大学通识课教材,教员上课时可以参照其框架和基本内容,再加补充发挥;或者预先指定学生阅读某些章节,上课时组织学生讨论;也可以把本书系作为参考教材。
作者简介
龚鹏程,祖籍江西,1956年生人,台湾师范大学国文研究所博士。曾任淡江大学中文系系主任、研究所所长、文学院院长;中正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南华大学创校校长;佛光大学校长等职。著书四十余种,主编书刊数百种。
热门推荐
饮馔丛谈
龚鹏程文学漫步:中国诗歌史论 生活的儒学
大学堂:中国文学史(上)
文化符号学导论 向古人借智慧 中国文学史(下) 龚鹏程四十自述
目录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本书系编审委员会 序论
第一讲 体气:感诸万物 一 不以形体为崇拜对象 二 不以人体为审美对象 三 不以心体为二元对立 四 知觉体验与气类感通
第二讲 饮食:礼文肇兴 一 上古文明的性质 二 特重饮食的文明 三 饮食思维的传统 四 饮食文明中的人生与宗教 五 饮食文明中的政治与礼教
第三讲 男女:人伦渐备 一 两性关系的想象 二 姓氏与祖先崇拜 三 始祖高媒与上帝 四 性别思维的特色
第四讲 封建:立此家邦 一 敬人神 二 立制度 三 厚人伦 四 辨中西
第五讲 道术:内圣外王 一 封建礼教 二 郁郁乎文 三 礼本太一
第六讲 天人:通乎神明 一 特殊的神人关系 二 非超越性的天帝 三 非奉诫待救的人
四 自然自在之天道
第七讲 王官:理性的礼制社会 一 诸子出于王官之学 二 王官本于宗法礼教 三 理性化的支配型态 四 社会变迁下的官学
第八讲 史学:史官与历史意识 一 “旧法”世传之史 二 旧法世传之“史” 三 旧法“世传”之史 四 历史性的思维
第九讲 用思:思维模式与方法 一 思维的模式 二 思维的方法
第十讲 抒情:气感愉悦的世界 一 风气声乐以生万物 二 声歌舞踊以成君子 三 君子兴诗感情成乐
第十一讲 忧患:德业政治的担当 一 天下:受命于天的帝国 二 革命:应顺于民的政权 三 国家:参错于家族的邦 四 治国:异于家政的国务
第十二讲 周公:文化实践的圣王 一 思想史上的周公 二 “轴心期”之谜 三 集大成的创制者 四 中国观的确定者 五 礼乐文德的教化
第十三讲 画歪的脸谱:孟德斯鸠的中国观 一 想象远方的“异类” 二 贬损“异类”的道德 三 中国国情特殊论 四 亚洲社会停滞论 五 中国观的新典范 六 精神发展的谱系 七 孟德斯鸠在中国
八 由历史发现历史
第十四讲 由法律看西方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一 西方的中国法律观 二 总评:中国法律之性质 三 分论:法律的实施状况 四 超越偏见与误解
第十五讲 华夏文明的异化与再生
一 演化、变化、异化:文明转变与发展的模式 二 变动中的文化:当代中国的文化处境 三 流动的传统与再生的文明
四 大陆、台湾、海外:全球化与华夏文明的新动向 后记 收起全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