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八年上册级物理试题及答案

2021-04-20 来源:客趣旅游网
八年级物理试题

总分80分 考试时间8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1分,16分)

1.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______(填上合适的单位),人步行的速度约为______m/s

2.很多自然现象中都涉及物理知识.其中日食是由_____形成的;海市蜃楼是一种光的_____现象. 3.小亮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创作了一部科幻小小说——《太空漫游记》.小说中有这样的描写:小明和小亮驾驶“女娲号”飞船漫游在太空,突然听到空中传来“隆隆”的雷声,之后又看见闪电四射.哇!太空真美啊!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一处科学性错误及判断依据.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 4.阳光明媚的周末,在外游玩的小明手机铃响了,小明拿出手机后,发现手机屏幕上“白花花”一片,根本看不清屏幕上内容,原因是此时手机屏幕上发生了________反射,小明拿着手机走进房间,他从手机屏幕中看到后面墙上挂钟的指针如图所示,挂钟显示的实际时间是___________。

5.下列为录制合成的声音波形图,由图可知,甲和丙的______相同,甲和丁的______相同(选填“音调”、“响度”)。

第6题

6.如图所示,三条互相平行的光线入射到凹凸不平的物体表面上,三条反射光线______(选填“会”或“不会”)平行射出,这种反射_____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第7题 第8题 7.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其中______是入射光线,折射角的大小是_______。

8.如图所示是在同一位置开始同向运动的甲、乙两物体路程s与时间t关系图像。从图中得知物体______先开始运动,在0~4s内,甲、乙两物体所经过的路程合计______m。

二、选择题(9-12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13、14题为不定项选择,每小题3分,多选、错选不给分,少选得1分,共14分) 9.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80dm

B.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105km/s C.正常人心跳的频率70次/s D.成人正常步行的速度是5m/s

试卷第1页,共4页

10.(本题0分)在平静的湖水中,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对于该现象中的云和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云和鱼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B.云和鱼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C.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 D.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像,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像

11.如图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霜是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B.水蒸气形成白霜时吸收了热量 C.冰中加盐提高了冰的熔点

D.如果不加盐,则罐底出现小水珠而不是白霜

12.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某物质通过放热、吸热在甲、乙、丙三种物态之间转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为固态,由甲到乙是凝华过程 B.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汽化过程

C.丙为气态,由丙到甲是液化过程 D.丙为液态,由乙到丙是熔化过程

三、计算题(共22分15、16每题7分,第17题8分)

13.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否则,可能会发生危险,因为它的实际深度会超过你看到的深度.这里涉及到一个很重要的光学规律.以下实例也涉及到这个规律的是( )

A.B.

C..

D

14.小明在学习物理时觉得记规律有些枯燥,于是分别对声音、光的反射规律、热学、机械运动等知识总结出以下的顺口溜,你认为科学正确的是( )

A.超声次声都能听,回声测距定位妙;超查病信息传, 超声碎石声传能. B.三线本来就共面,两角又以相等见;光路可逆互相看, 入射角变反射角. C.晶体熔化和凝固,吸放热且温不变;液体沸腾需吸热, 升到沸点温不变.

D.运动静止是相对,参照物选择是关键;使用精密仪器认真测,误差仍不能避免. 三、计算题(共22分15、16每题7分,第17题8分)

15.甲、乙两同学在一段平直道路骑自行车,他们从同一地点O同向出发,两位同学的s﹣t图像如图,当t等于60s时,甲、乙相距60m,请根据图像信息计算出: (1)甲同学的速度为多少;

(2)0-60s内,乙同学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3)甲乙两同学的运动图像的交点A的坐标为多少(即求出图中的tA和sA)

试卷第2页,共4页

16.为了监测车辆是否超过了规定值,公路上都安装了测速仪。一辆从新洲开往武汉的小车经过刘集监测点时,测速仪从第一次发出超声波信号,到经汽车反射后收到反射信号用了0.4s;测速仪第一次发出信号1s后,第二次发出超声波信号。测速仪从第二次发出超声波信号,到经汽车反射后收到反射信号用了0.2s;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保持不变;

求:

(1)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和小车相遇时,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 (2)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和小车相遇时,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 (3)小车的速度。

17.长度为150m的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从山崖驶向大桥(如图所示),火车头在距桥头240m处鸣笛,鸣笛8s后,火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车头的司机听到来自山崖的回声;听到回声30s后,车尾驶过桥尾。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1)请计算火车的速度。 (2)请计算大桥的长度。

(3)从火车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声音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4)火车鸣笛时,车头到山崖的距离是多少?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28分,每小题7分) 18.(探究名称)冰块熔化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可能与隔热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可能与隔热材料包裹的厚度有关。 为了探究猜想一,现备有器材:三只相同的塑料杯、报纸、羊毛布料、相同的冰块若干和___________。 (设计与进行实验) (1)在三只相同的塑料杯中装入相同的冰块,分别标上A、B、C;

(2)如图甲所示,用___________的隔热材

料将A杯和B杯包裹___________的厚度(均选填“相同”或“不同”),C杯不包裹,并开始计时; (3)如图乙所示,当C杯中冰块完全熔化后,再每隔5min小心地揭开一点隔热材料,观察A杯、B杯、C杯中冰块是否已经完全熔化,记录A杯、B杯中冰块完全熔化的时间t1、t2; (分析与论证)若t1≠t2,则冰块熔化的快慢与隔热的材料___________。 (评估与交流)

本实验是通过比较冰块完全熔化的___________来反映冰块熔化的快慢;

炎热的夏天,冰棒更容易熔化。据此你认为冰块熔化的快慢还与___________有关。

(拓展)要比较冰块熔化的快慢,还可以相同的时间里比较冰块熔化的多少,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中,类似于这种表示“快慢”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写出一个)。

试卷第3页,共4页

19.小强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在玻璃水槽中竖直放置的光屏是由E和F两个半圆形光屏组成的,NOM为两半圆的分界线,其中光屏F可绕直径NOM前后折转。实验测量数据如表所示: 空气中的入射角α 水中的折射角β 0° 30° 45° 60° 0° 22° 32° 41° (1)实验时,先让光屏E、F位于同一平面内,一束激光贴着光屏E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光屏F上可以看到折射后的光束,小强将光屏F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后,在光屏F上不能看到折射光,此时______(选填“有”或“没有”)折射光,说明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______(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水中时,光的传播方向______(填“改变”或“不改变”);

(3)由表中数据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且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

(4)实验过程中,小强发现在水面处发生光的折射现象的同时还伴有光的______现象;

(5)若将光沿着如图所示BO方向射向空气时,光在空气中沿OA方向射

出,若保持入射点位置不变,不断增大入射角的度数,折射光线______(选填“会”或“不会”)消失。 20.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平面镜M水平放置,白色纸板竖直立在平面镜上,纸板由E、F两部分组成,可以绕ON翻折。

(1)实验时,把平面镜放在桌面上,为了使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同时显示在纸板上,应把纸板ENF与平面镜______放置,图中的入射角是 ______度;

(2)为了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的关系,应进行的操作是 ______;

A.改变光线AO与ON的夹角B.沿ON向后转动纸板F C.改变纸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D.沿ON向后转动纸板E

(3)如图,将一束光贴着纸板E沿AO射到镜面上O点,纸板F上会显示出反射光束OB,接着将纸板F绕ON向后翻折,则纸板F上 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显示出反射光束,由此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ON在 ______内;

(4)若让一束光沿BO方向射向平面镜,反射光将沿 ______方向射出。实验时从硬纸板前不同的方向都能看到入射光线,这是因为光在硬纸板上发生了 ______(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21.小彤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情景如图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做实验时,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分别是玻璃板前后两个面反射形成的,为消除此现象可选用 ___________(选填“厚”或“薄”)一些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玻璃板不仅可以成像,还便于确定像的 ___________。为了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蜡烛A、B应选择外形 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

(2)将点燃的蜡烛A竖立在玻璃板的前面,将 ___________(选填“点燃”或“未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看上去蜡烛B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3)标记蜡烛A、B的位置,测得蜡烛B到玻璃板的距离 ___________(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

(4)当蜡烛A远离玻璃板时,像的大小 ___________(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5)将光屏竖立在像的位置(与玻璃板平行),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____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试卷第4页,共4页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cm 1.1左右均可 2.直线传播 折射

3.听到空中传来的雷声 真空不能传声 4.镜面 13℃50 5.响度 音调 6.不会 遵循 7.BO 35

8.乙 10 二.选择题 9.B 10.C 11.D 12.C 13.AD 14.BCD 三.计算题 15.(1)3m/s;(2)4m/s;(3)(40,120) 【详解】 解:(1)当t等于60s时,甲、乙相距60m,则此时甲的路程为

s甲s乙-60m=240m-60m=180m

甲同学的速度为

v甲

(2)0-60s内,乙同学的平均速度为

v乙s乙240m==4m/st乙60s s乙240m==6m/st乙'60s-20s

s甲180m==3m/st甲60s(3)在20~40s的速度为

v乙' 设相遇的时间为tA,则甲的路程为

sAv甲tA=3m/stA=tA-20s6m/s

经整理可得 tA=40s

sAv甲tA=3m/stA=3m/s40s=120m答:(1)甲同学的速度为3m/s;

(2)0-60s内,乙同学的平均速度为4m/s;

(3)甲乙两同学的运动图像的交点A的坐标为(40,120) 16.(1) 68m;(2)34m;(3) 37.78m/s。 【详解】

(1) 第一次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和小车相遇的时间

答案第1页,共3页

0.4s=0.2s2 svt,所以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 因为t1s1vt1340m/s0.2s68m

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68m。

(2) 第二次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和小车相遇的时间 0.2s=0.1s2 svt,所以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 因为t2s2vt2340m/s0.1s34m

第二次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34m。

(3)汽车在两次与信号相遇过程中的路程 s车s1s268m-34m=34m

汽车的行驶时间

ttt1t21s-0.2s+0.1s=0.9s

汽车的速度

s34mv车车37.78m/st0.9s 小车的速度是37.78m/s。

答:(1)测速仪第一次发出的超声波信号和小车相遇时,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为68m。 (2)测速仪第二次发出的超声波号和小车相遇时,测速仪到小车的距离34m。 (3)小车的速度为37.78m/s。

17.(1)30m/s;(2)750m;(3)2720m;(4)1240m 【详解】

解:(1)火车的速度

s240mv车1=30m/st18s (2)火车完全通过大桥的路程 s2v车t230m/s30s=900m

则大桥的长度

L桥=s2﹣L车=900m﹣150m=750m

(3)从火车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声音通过的路程 s声=v声t1=340m/s8s=2720m

(4)设司机鸣笛时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则 2s=s声﹣s1

答案第2页,共3页

所以

11s(s声s1)(2720m240m)1240m22 答:(1)火车的速度为30m/s; (2)大桥的长度为750m;

(3)从火车鸣笛到司机听到回声,声音通过的路程是2720m; (4)火车鸣笛时,车头到山崖的距离是1240m。 四.实验与探究题

18.钟表 不同 相同 有关 时间 环境温度 功率 19. 有 在20.垂直 40 21.薄 位置 不改变 小于 增大 反射 会 A 不能 同一平面 OA 漫 相同 未点燃 等于 不变 虚

答案第3页,共3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