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
《孟子》阅读强化训练(题目及答案)1
一、13.9孟子谓宋勾践曰①:“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注释] ①宋勾践:人名,身世不详。 1、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因此,士人不得志时不丢失义,显达时不偏离自己所遵循的道。 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不得志时独自修养好自身,得志时就要同时给天下人带来好处。 2、孟子在文中提出一个什么主张?(用自己的话回答) 孟子主张道德人格至上。不得志时一身正气,显达了利泽于民。 【参考译文】
孟子对宋句践(姓宋,名句践。)说:“你喜欢游说吗?我给你谈谈游说。人家了解我,我自得其乐;人家不了解我,我也自得其乐。”宋句践说:“怎样才能做到自得其乐呢?”孟子说:“尊崇道德,乐行仁义,就可以自得其乐了。因此,士人不得志时不丢失义,显达时不偏离自己所遵循的道。不得志时不丢失义,所以士人可保持住自我;显达时不偏离自己所遵循的道,所以百姓不会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愿泽加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出现在世人面前。不得志时独自修养好自身,得志时就要同时给天下人带来好处。”
二、14.15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夷之风者,顽①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
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注释] ①顽:贪婪。
1、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所以,听到伯夷高风亮节的人,贪婪的人会变得清廉,懦弱的人能立有志向
②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
圣人在百代之前(发奋进取),百代之后,听到的人,没有不奋发振作的。
2、孟子在这段话中论述了什么问题?表明了自己什么主张?(用自己的话回答)
孟子论述了圣人的深远影响。告诉人们:具有高风亮节的人才是万世师表,才是人们学习的楷模。
【参考译文】
孟子说:“圣人是百代人的师表,伯夷、柳下惠就是这样的圣人。所以,听到伯夷高风亮节的人,贪婪的人会变得清廉,懦弱的人能立有志向;听到柳下惠高风亮节的人,刻薄的人变得敦厚,庸俗鄙陋的人会变得宽宏大量。圣人在百代之前(发奋进取),百代之后,听到的人,没有不奋发振作的。不是圣人能做到这样吗?(百代以后的影响尚且这样,)更何况当时亲身受过圣人熏陶的人呢?”
三、13.24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1、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孔子登上了东山,便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了泰山,便觉得天下变小了。所以看过大海的人,别的水就难以吸引他了;在圣人门下学
习过的人,别的言论就很难吸引他了。
②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
日月都有光辉,细小的缝隙都一定会照到。
2、孟子这段话蕴含什么哲理?他用什么手法阐述这个哲理?(用自己的话回答)
这段话用极富哲理的比喻,启示我们登高才能望远,厚积才能薄发。打好基础,高屋建瓴,循序渐进,必有所成。
【参考译文】
孟子说:“孔子登上了东山,便觉得鲁国变小了;登上了泰山,便觉得天下变小了。所以看过大海的人,别的水就难以吸引他了;在圣人门下学习过的人,别的言论就很难吸引他了。观赏水有一定的方法,一定要观赏它的波澜。日月都有光辉,细小的缝隙都一定会照到。流水这东西,不流满低洼的沟沟坎坎,就不再向前流;君子有志于道,不到相当程度就不可能通达事理。”
四、13.23孟子曰:“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民非水火不生活,昏暮叩人之门户求水火,无弗与者,至足矣。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1、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 按时食用,依礼消费,财富就用之不尽。
②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圣人治理天下,使百姓拥有粮食像水火一样充足。粮食像水火一样充足,百姓们哪有不讲仁爱的呢!
2、孟子在文中提出一个什么看法?(用自己的话回答) 贤君圣主治理国家,首先要使百姓生活富裕,百姓生活富裕社会才能安定。
【参考译文】
孟子说:“(让百姓)种好他们的地,减轻他们的赋税,就可以
使百姓富足。按一定时节食用,按礼的规定使用,财物就用不完了。百姓没有水和火就无法生活,黄昏夜晚敲人门户求水讨火,没有人不给的,因为家家水火都多极了。圣人治理天下,就要使百姓的粮食多得像水火。粮食多得像水火,那么老百姓哪还有不仁爱的呢?”
五、13.41公孙丑曰:“道则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也?”
孟子曰:“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①,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注释] ①绳墨:木工取直用的工具。 1、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
高明的木匠不会因为笨拙的徒工而改变、废弃绳墨,羿不会因为笨拙的射手而改变拉弓的标准。
②中道而立,能者从之。
君子站立在道的中间,有能力的人便会跟从他学。 2、这段话说明一个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回答) 本段文字说明严师出高徒,师严然后道尊。 【参考译文】
公孙丑说:“道是崇高的,美好的,(但要学它,)就像登天那样,似乎不可能达到;为什么不让它成为可以企及从而使人每天不懈地追求它呢?”
孟子说:“高明的木匠不会因为笨拙的徒工而改变、废弃绳墨,羿不会因为笨拙的射手而改变拉弓的标准。君子(教导别人,正如教人射箭,)拉满了弓却不射出箭,只是跃跃欲试(地做示范)。君子站立在道的中间,有能力的人便会跟从他学。”
六、1.1孟子见梁惠王②。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③。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④?’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万乘之国⑤,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
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⑥。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注释]①梁惠王上:《梁惠王》是《孟子》第一篇的篇名,《孟子》和《论语》一样,原无篇名,后人一般取每篇第一章中的前两三字为篇名。《孟子》共七篇,东汉末赵岐为《孟子》作注时,将每篇皆分为上、下,后人从之。②梁惠王:即战国时魏惠王魏罃,前369—前319年在位。魏原来都城在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因秦国的压力,前361年魏惠王迁都大梁(今河南开封),故魏也被称为梁,魏惠王也被称为梁惠王。“惠”是其死后的谥号。③仁义:“仁”是儒家的一种含义广泛的道德观念,是各种善的品德的概括,核心指人与人相互亲爱。“义”,儒家学说指思想行为符合一定的准则。④大夫:先秦时代职官等级名,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家:大夫的封邑。封邑是诸侯封赐所属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包括土地上的劳动者在内),又称采(cǎi)地。⑤乘:音shèng,量词,一车四马为一乘。当时战争的形式主要是车战,一辆兵车由四匹马拉,车上有三名武装战士,后有若干步兵。古代常以兵车的多少衡量诸侯国或卿大夫封邑的大小。⑥餍:满足。
1、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梁惠王说:“孟老,您不远千里到这里来,将对我国有什么利益?” ②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
从来没有讲仁义的人会遗弃自己的父母,也从来没有讲仁义的人会怠慢他的君主。
2、请你说说孟子文中的观点是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孟子认为君主、大夫直至老百姓都讲仁义,少讲私利,社会就会安定,君主的统治就会稳固。
【参考译文】
孟子拜见梁惠王,梁惠王说:“孟老,您不远千里到这里来,将对我国有什么利益?”孟子回答说:“大王何必只谈利呢?只要强调仁
义就够了。大王说,‘怎样才对我国有利?’大夫说,‘怎样才对我的封地有利?’那么,一般士子以至老百姓也都会说,‘怎样才对我本人有利?’这样,上上下下互相牟取私利,那国家可就危险了。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君篡权的一定是拥有千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千辆兵车的国家里,杀君篡权的一定是拥有百辆兵车的大夫。在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中,大夫拥有千辆兵车,在兵车千乘的国家中,大夫拥有百辆兵车,这些大夫的产业不是不多。但是,假若轻道义,重私利,那么,大夫若不把国君的产业完全夺去。是不会满足的。从来没有讲仁义的人会遗弃自己的父母,也从来没有讲仁义的人会怠慢他的君主。所似大王只要讲仁义就行了,何必要讲利呢?
《孟子》阅读强化训练(题目及答案)2
七、2.6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1、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
如果您有一个臣子,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他的朋友照顾,自己到楚国游玩。等他回来,妻子儿女却在受冻挨饿。对这种的朋友该怎么办?
②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孟子接着又说:“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治理好,那又该怎么办?”齐宣王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
2、简析孟子这段话的论证技巧。(用自己的话回答)
孟子采用层层设问,步步深入论证法,从生活中的事情入手,推论到执法官吏的行为,再推论到治国之君的身上。逼得齐宣王毫无退路,尴尬不已,只得“顾左右而言他”,传神极了。体现了孟子雄辩的技巧。
【参考译文】
孟子对齐宣王说:“如果您有一个臣子,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他的朋友照顾,自己到楚国游玩。等他回来,妻子儿女却在受冻挨饿。对这种的朋友该怎么办?”齐宣王说:“不跟他往来!”孟子又说:“如果您的执法官员不能管好自己的下属,那又该怎么办呢?”齐宣王说:“撤他的职!”孟子接着又说:“如果一个国家没有治理好,那又该怎么办?_齐宣王回过头来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别处去了。
八、1.4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①,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注释]①俑:古代用以殉葬的木偶或陶偶。在奴隶社会,最初用活人殉葬,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劳动力渐被重视,后来便改用俑来殉葬。孔子不了解这一情况,误认为先有俑殉,后有人殉,故对俑殉深恶痛绝。
1、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这怎么配做百姓的父母官呢? ②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怎么能让老百姓因饥饿而死去呢?
2、此文段表现了孟子散文的什么特点?(用自己的话回答) 此文段表现了孟子散文善设机巧,引人人胜的特点。孟子问梁惠王“杀人用棍子与用刀子,有什么不同?”接着又问“用刀子与用政治杀人有什么不同”,从而提出君主不能养尊处优,政令繁苛,而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的主张。
【参考译文】
梁惠王说:“我乐于听取您的指教。”孟子回答道:“用木棍打死人跟用刀杀死人,(性质)有什么不同吗?”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用刀箭和政治手段杀害人,有什么不同吗?”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孟子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棚里有壮实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有饿死的尸体,这如同率领着野兽来吃人啊!野兽自相残食。人们见了尚且厌恶,而身为百姓的父母官,施行政事,却不免干出类似驱赶野兽去吃人的勾当来,这怎配做百姓的父母官呢?孔子说过:‘最初造出陪葬用的木俑土偶的人,该会断子绝孙吧!’这是因为木俑土偶像人的样子却用来殉葬。(这样尚且不可)那又怎么能让百姓们因饥饿而死呢?”
九、1.5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①;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②,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
[注释]①东败于齐,长子死焉:指前343年马陵之战,齐威王派田忌、孙膑率军队救韩伐魏,大败魏军于马陵。魏将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②比:全,都。洒:同“洗”。
1、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有方圆一百里的地方就可以称王于天下。 ②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
他们侵占了百姓的耕作时间,使他们不能按时耕作,来养活他们的父母。
2、孟子在文中提出一个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 孟子认为,只有施行仁义的人,才能无敌于天下。
【参考译文】
孟子说:“有方圆一百里的地方就可以称王于天下。大王如果对百姓施行仁政.少用刑罚,减轻赋税,(提倡)深耕细作、勤除杂草,让年轻人在耕种之余学习孝亲、敬兄、忠诚、守信的道理,在家侍奉父兄,在外敬重尊长,(这样)可以让他们拿起木棍打赢盔甲坚硬、刀枪锐利的秦、楚两国的军队了。他们(秦、楚)常年夺占百姓的农时,使百姓不能按时耕作来奉养父母。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儿各自逃散。他们使自己的百姓陷入了痛苦之中,(如果)大王前去讨伐他们,谁能跟大王对抗呢?所以(古语)说:‘有仁德的人天下无敌。’大王请不要怀疑这个道理了。”
十、2.2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①,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若是其大乎?” 曰:“民犹以为小也。”
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臣始至于境,问国之大禁,然后敢入。臣闻郊关之内有囿方四十里,杀其麋鹿者如杀人之罪;则是方四十里为阱于国中,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注释]①囿:古代畜养禽兽的园林。 1、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 周文王的园林方圆七十里,樵夫可以去,猎户可以去,(周文王的园林)是与百姓一同享用的。
②民以为大,不亦宜乎? 百姓认为它大,不是很自然的吗?
2、孟子在文中提出一个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 孟子认为,君主占有过多财富,穷奢极欲,百姓当然会反感;只有与民同乐,才能深得民心。
【参考译文】
齐宣王问道:“周文王的园林方圆七十里。有这事吗?”孟子答道:“在文献上有这样的记载。”宣王问:“竟有这么大吗?”孟子说:“百姓还觉得小了呢。”宣王说:“我的园林四十里见方,百姓还觉得大,这是为什么呢?、”孟子说:“周文王的园林方圆七十里,割草砍柴的可以去,捕鸟猎兽的可以去,是与百姓共同享用的,百姓认为太小,不也是很自然的吗?我初到齐国边境时,问明了齐国重要的禁令,这才敢入境。我听说国都郊区之内有个园林四十里见方,杀了其中的麋鹿,就如同犯了杀人罪;这就像是在国内设下了一个四十里见方的陷阱,百姓认为太大了,不也是应该的吗?”
十一、2.4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①。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释]①雪宫:齐宣王的离宫(正宫之外临时居住的宫室)。 1、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 (人们)得不到(快乐)就抱怨他们的君主,是不好的;作为百姓的君主却不与百姓同乐,也是不好的。
②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与天下的百姓同乐,与天下的百姓同忧,这样还不能称王于天下,是从来没有的。
2、孟子在文中提出一个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 孟子认为,君主应当与民同乐。 【参考译文】
齐宣王在雪宫接见孟子。宣王问道:“贤人也有这种快乐吗?”孟子答道:“有。人们得不到这种快乐,就要抱怨他们的君主了,。(人们)得不到(快乐)就抱怨他们的君主,是不好的;作为百姓的君主却不与百姓同乐,也是不好的。君主把百姓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君主把百姓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百姓也就会把君主的忧患当作自己的忧患。与天下的百姓同乐,
与天下的百姓同忧,这样还不能称王于天下,是从来没有的。
十二、2.8齐宣王问曰:“汤放桀①,武王伐纣②,有诸?” 孟子对曰:“于传有之。” 曰:“臣弑其君,可乎?”
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注释]①汤放桀:桀,夏朝最后一个君主,暴虐无道。传说商汤灭夏后,把桀流放到南巢(据传在今安徽省巢县一带)。②武王伐纣:纣,商朝最后一个君主,昏乱残暴。周武王起兵讨伐,灭掉商朝,纣自焚而死。
1、将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损害仁义的人叫做“贼”,损害道义的人叫做“残”。残贼全有的人称作“独夫”。
②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我)只听说诛杀了一个独夫商纣。没有听说臣子杀死了国君。 2、孟子在文中提出一个什么观点?(用自己的话回答) 孟子认为,寡德之君,是独夫民贼,人人皆可得而诛之。 【参考译文】
齐宣王问道:“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商纣,有这些事吗?”孟子回答道:“文献上有这样的记载。”宣王问:“臣子杀他的君主。可以吗?”孟子说:“损害仁义的人叫做‘贼’。损害道义的人叫做‘残’。残贼全有的人称作独夫。(我)只听说诛杀了一个独夫商纣,没有听说臣子杀死了国君。”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