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中国五四时期文学翻译实践看韦努蒂翻译理论的局限性

2021-09-28 来源:客趣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中国五四时期文学翻译实践看韦努蒂翻译理论的局限性

作者:张楠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30期

摘 要:韦努蒂提出解构主义的“异化”概念,其实质是反对殖民主义的翻译观、抵抗英美民族中心主义和帝国主义文化价值观在翻译策略选择上的体现。本文从中国五四时期文学翻译实践来探讨韦努蒂翻译理论的局限性。 关键词:韦努蒂;异化;文学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30--01

韦努蒂主张异化目的在于抵抗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的目的语文化价值观,希望籍此表现国外文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方向性是其理论的一个特点,即对于身处强势文化的译者将弱势文化的文本译入时应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以抵抗文化中的殖民主义。他也曾明确指出其倡导的异化翻译是不适用于科技翻译的,因为科技翻译主要是为了达到交际的目的,他的理论主要适用范围是文学翻译。

检视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在五四时期中国译者对英美等国的文学作品的翻译正是与其理论的方向性相反——即从强势文化译入弱势文化。那么中国当时的这些译者们是否采取了与异化相反的归化翻译策略来反对文化中的殖民主义、抵抗英美民族中心主义和帝国主义文化价值观呢?如果没有,那么是否助长了强势文化在中国的文化侵略呢?

随着五四运动及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以鲁迅为代表的译者们期望通过对更先进社会的文学作品的译介活动提高我们的语言、文学,推进文化的进步,从而推进社会的革新。周作人说过“我们翻译介绍外国作品的原意,一般是用作精神的粮食,一半也在推广我们的心目界,知道我们以外有这样的人,这样的思想与文词…”鲁迅主张在翻译中容忍“不顺”,并非一种能够消极的办法,而是一种积极的主张,为的是“输入新的表现法”和改进中文的文法、句法。周氏兄弟的这些思想也都体现在其译作中,他们直接从英文译为汉语的一部代表作品是《域外小说集》。我们选取一些例子来看周氏兄弟是如何贯彻其直译的思想的: 1. 句子结构的直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原文)“What a curious thing!\" he cried; \"there is not a single cloud in the sky, the stars are quite clear and bright, and yet it is raining. The climate in the north of Europe is really dreadful. The Reed used to like the rain, but that was merely her selfishness.”

(译文)“异哉!空中了无云物,星光灿然,雨乃遽降,北欧天气殊恶也。彼苇喜雨,第此正其私意耳。”

我们可以看出译文严格遵循了原文的句子结构。周氏兄弟号召采用直译目的之一就是引入欧洲新的句法、句式、词语等,希望籍此发展我们的语言文字。在周作人先生的翻译中可以看出他尝试引入新的语法结构、新的词语、句式等等,尽管这部作品仍然是使用文言翻译的,我们仍能看出他为此做出的努力。 2. 文化意象的直译

(原文): He told him of the red ibises, who stand in long rows on the banks of the Nile, and catch gold-fish in their beaks; of the Sphinx, who is as old as the world itself, and lives in the desert, and knows everything; of the merchants, …

(译文):有鹤绛色,矗立尼罗水裔,捕金鱼食之。斯芬克思(此言扼者,狮身女面,以隐语难行客,不能答则杀之,见希腊神话。)与世同寿,住瀚海中,知宇宙之闷…… 在上述译例中“斯芬克思”,显然是音译。Sphinx都是希腊神话中的意象,也都是西方文化的一部分。西方读者对此是很熟悉的,但是中国读者未必尽然,特别是在那个时期中国还相对闭塞,人们对外国文化了解并不多。然而周先生当时并未为了读者便于理解而将之替换为中国文化中的相应意象。周氏兄弟认为文学和艺术是可以陶冶性情、变革社会的,翻译是其实现此目的的一个工具。当然这样做也是有代价的,不通顺不熟悉是读者遇到的也是译者首先会意识到的第一个问题。接下来人们应该尝试去理解去学习去熟悉,以此来提高自己。为了这个理想周氏兄弟并未像前人将这些意象予以归化处理,而是选择了一条看似简单实则更艰难的道路。由此可以看出译者的良苦用心和为了实现追求做出的艰苦努力。

五四时期文学翻译的实践从另一个角度说明韦努蒂的异化理论有一定的局限性,有些过于绝对化。这一时期中国的文学翻译实践是一个被压迫民族在各种西方强权的奴役下努力求生存、求解放、求发展的一种表现。求得弱势民族的独立解放、抵御强势文化的文化霸权这一翻译目的虽然相同但方法却不尽相同。归化、异化都是实现一定翻译目的的手段,翻译目的、政治、军事、经济、意识形态等等都会对其影响,只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凸显的程度有所差别。 参考文献:

[1]陈福康. 中国译学理论史稿.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 [2]郭建中. 韦努蒂及其结构主义的翻译策略[J]. 中国翻译 2000.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周作人 鲁迅. 域外小说集. 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