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浙江省温州市2016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2021-08-17 来源:客趣旅游网
2016届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亲爱的考生:

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仔细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 全卷共6页,20小题。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 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4. 要求书写规范、工整,保持卷面整洁。 一、语文知识积累(26分)

1.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没有一匹神奇的坐骑,能像一页诗句,带我们领lüè 人世的真谛;也没有一艘非凡的战舰,能像一册书jí ,把我们带到浩瀚的天地;即使令你一贫如洗,也没有任何栅栏能阻挡你在书的王国遨游的步lǚ 。多么质朴无华的车骑!而它却装zǎi 了人类灵魂中全部的美丽! 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⑴举杯邀明月, 。(李白《月下独酌》) ⑵ ,玉垒浮云变古今。(杜甫《登楼》)

⑶天时不如地利,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⑷ ,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⑸知否,知否? 。(李清照《如梦令》) ⑹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⑺《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抒写主人公愿意效法武将魏尚,戎边抗敌的渴望的诗句是: , 。

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充分表达作战目的和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诗句是: , 。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6分)

⑴楚人怜之 ( ) ⑵长跪而谢之 ( ) ..⑶自董卓已来 ( ) ⑷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 ) ..⑸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 ) ⑹入则无法家拂士 ( ) ..4.名著阅读。(6分) ⑴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

英国统治阶级的罪恶。

B.《简·爱》主人公简•爱是孤女,成年后到桑菲尔德庄园当家庭教师,她以真挚的情感和高

尚的品德赢得了东家圣·约翰的尊敬和爱恋。

C.《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在苏门答腊遇到了可怕的风暴。 D.《简·爱》的作者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

⑵“杨志笑道:‘原来是自家乡里。俺在江湖上多闻师兄大名。听得说道师兄在大相国寺里挂....

搭,如今何故来这里?’”引文中杨志的绰号是 ,“师兄”是 (写出人名),他没能继续“在大相国寺里挂搭(暂住)”的原因是 。(3分)

1 / 8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5—11题。

(甲)木质的村庄

王芸

①南方的传统村庄,多木。木的包容、温和质感,渗透于宅屋的角角落落。我喜欢这样的村庄,除了天然的草本木本植物四处见缝生长,数人才能合抱的大树栖息在村头村尾、桥边河沿,还有一座座进去就能感觉清凉与妥帖的老宅。

②盛夏,随古村落立档调查人员走访古村。同行的当地女子有个男儿气的名字,显峰。她家在一个尚未被旅游开发的古村,村内老宅不少。她家的宅子建于十九世纪后半叶,在族谱上可查找到源头。在这些上百年的老宅里,每一年都有木质的部件在悄悄地裂变、腐烂、风化,在眼睛看不见的地方,直到坍塌碎裂才被惊觉。

③每走进一处老宅,当我们留意着那些难以复制的精美细节时,显峰却专注于询问房主如何保全,如何维修,如何保持品质的仿旧。她与古宅是一体的,即使她已经搬进县城,住进水泥楼房多年,只在年假时偶尔回一趟老宅,但她与老宅有过相同的呼吸节奏,成长的记忆渗透着被老宅过滤的光线的质感,生活习惯也延续着对老宅的迁就与贴合。无论离开多久,她对老宅始终怀有亲人般的牵挂和担忧。与我们说起老宅,她的语气里有些许骄傲,也似连缀着无声的叹息。那是时光的馈赠,也是无法挽留的遗憾。无法,却又拼力想去挽留。

④在虹关村,詹姓老人正在翻修老宅。三米长的横梁是精挑细选的好木,前一日进屋时,因为老宅低调的门脸、高耸的板壁、紧凑的结构,木匠师傅们想了很多种办法。此时,它安卧在老宅正中,比周遭的木色都新、都亮,有一股安妥的气息。似乎有它稳稳地坐镇一方,这满屋的狼藉躁动之气,都不足为虑了。不远的天井一角,堆放着比人高的沙土、瓦当,瓦当是从老宅屋顶上揭下的,有着让今天的匠人称羡的结实质地。梁的下方,几位木匠师傅正在赶活儿。进门的一侧厢房里,也有木匠师傅在忙,木屑散布在老人稀疏的头发、圆眼镜片和脸颊、鼻端。他端举着一张被木屑粉尘“装饰”的脸,好奇地探出头来打量我们。

⑤在上海工作退休的詹老,对这座老宅念念不忘,对这座古村也是。街头巷尾的粉墙上,都能看到墨色涂写的巷名,这都是他的作为。他乐此不疲地将时光打发在这些事情上,全然出于自觉自愿,似乎想在老年一气偿还远离古村的那些时光。

⑥在古村,你会不断地与呈现颓态的老宅相遇。颓而不倒的它们,支撑着骨架,挺立在同样古老的街巷与树影中。你也会不断地与形态如旧但质地簇新的新屋相遇。人们改善生活空间,生活质地的渴望,是无法阻挡的。老宅的好,老宅的亲,老宅的贵,老宅的不可复得,只能在懂得、体恤、珍惜它的人那里,才能得以保全并延续。

⑦也有老宅被移植。它们远离了自己植根多年的村庄,整体标记后迁至新地,再按标记组装起来。移植者,多是承包了某一村落旅游业的投资者。他们出于打造景区的目的,将一座古村的村民迁空后,再填置进一些移植来的老宅。看起来整个村落的古宅生态更加丰美,可被抽空的村庄,还能葆有多少本真的活泼泼的生气?

⑧那些老宅在被移植的过程中,也被修复。朽败的骨架,用水泥框架支撑。门头檐角,借用日益高端的修旧如旧的技术,老的与新的、真的与假的,混淆一体,看起来面目无异,可气息不对。那种走进老宅可以闻见的,从老宅骨子里、木缝中散发出的天然木香,被生硬粗暴的水泥气

2 / 8

取代。

⑨我静静地望着这些被拆骨又接骨的老宅,不知它会否在夜深人静时发出压抑的呻吟,又会否在体内留下反复发作的伤痛。这些,都只有老宅来默默地承受了。

⑩颓败的老宅与簇新的门牌,存留在相机里,那一点亮蓝和一片深暗的木色之上,有挺立的生气勃勃的草茎。在按下快门的一刻,我记得有风吹过,轻轻摇动它们。这一切构成了某一时刻的记忆,留于感觉,留于影像,留于文字。但,这不是完结。

(选自《人民日报》)

(乙)挽留记忆——杨澜访谈冯骥才

①杨(主持语):冯骥才在为全中国56个民族做一次地毯式的文化普查和整理保护。这个听起来十分庞大的目标,冯骥才在酸甜苦辣中,一点一点靠近。

②杨:从什么时候开始,你的这根神经被触动了?

③冯:触动我应是在上世纪1990年到1991年的时候,我去周庄。那时候周庄没名气,正面临改造。我看见老远河岸边上有一幢房子探出来,它留下一个倒影,房子边上还系着一叶小舟,简直跟画一样。他们说,这幢房子马上就要被拆了。旧房主现在都在拆老房子,要把木头卖掉,然后用那个钱来盖一个水泥的新房子。我说这么好的房子拆了不觉得可惜?他说你还不知道,这幢房子不仅好看,柳亚子当年搞南社就是在这里。当时我说,好,需要多少钱?他说需要3万。我说我在上海正办画展,原先我办画展是不卖画的,现在刚好有些台湾人找我买画,我卖两幅小画,准备几万块钱把这房子买下来。我回到上海就把画卖掉,跟当地联系,当地一听说是我买,马上就涨到15万。

④杨:啊,我以为是降到1万。 ⑤冯:结果涨到15万。 ⑥杨:这回来了个冤大头。

⑦冯:我说怎么办,那就再卖掉几幅画。后来他们说你别卖了,如果你再卖的话,它还会涨价;但你已经做了一件好事,他不会再拆了,因为他已经知道它有价值了。后来这幢房子果然保留下来了。

⑧杨(主持语):相对于“保护”的艰难,民间文化“消失”的速度,却快到不可想象。冯骥才奔走呼号、上山下乡,只为用最快的速度摸清民俗文化的家底,即便如此,这项计划也将耗时十年。然而从2003年“遗产抢救工程”开始,冯骥才都是靠着自酬资金,在支持着几乎所有的经费支出。

⑨冯:后来又一次,我们决定开有关年画的全国性旅游会议,当时我觉得没有办法开,也没有那么多钱。有山东人说,冯先生,那你到潍坊来开吧,所有的费用都由我们花销。我们就到山东去了,在开会的时候,北京有一个出版社叫学苑出版社,那个社长也是山东人,挺义气,他说:“那么《杨家埠卷》(木版年画全集之一)这本资料画册我来出版。”他说他给我出书一分钱不要,他走后,到了第三天,我忽然得到一个消息,他被调动工作了。我当时觉得一切全都落空,那时候我想,我必须得有一笔钱,正好国家允许搞私人基金会,我来做这件事吧。但是我怎么办,我必须画画,因为我手里的画已经不多了。那时候,我白天要跑到各部门去,我管着各式各样社会上的事情,又管着小说协会的事情,我必须夜里画画,那几个月画到什么地步,你看,这手有这么大一疙瘩。

3 / 8

⑩杨:真是啊,非常突出。

11冯:非常突出,就是那么画到十月份的时候,我忽然觉得腕子弯不过来了,有个东西挡着,○

我一摸已经起来那么一疙瘩。可我觉得我还必须继续画,才能把这两百万卖出来。后来我的好朋友赵文瑄,他是台湾的演员,喜欢看我的散文和小说,有时候到天津来找我要一本书。他知道这个事了,他说冯老师感动我好几次了,就让我也感动他一次吧,他正好有一笔一百万的稿酬,他说全交给我的基金会。

12杨:他也很棒。 ○

13冯:非常棒,我当时眼泪都快下来了,我想不到还有这样的人。 ○

14杨:您说过,没有情怀,就传不了文化。 ○

15冯骥才:让青少年热爱,迷恋传统文化,根底在教育。或者说,人文精神就是教育的灵魂。○

教育,不只是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精神教育。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是残缺的、无灵魂的教育。反过来,自觉而良好的人文精神的教育,则可以促使一个人心清目远、富于责任、心灵充实、情感丰富而健康。只有扩大学生的精神视野、关切社会难点、加强心灵修养与审美素养,深化校园里崇尚精神的人文氛围,才能使我们的“80后、90后”热爱传统文化,具有文化情怀。

[初读]

5.阅读《木质的村庄》﹐思考老宅面临着哪几种命运?请根据全文分点概括。(3分)

6.请阅读《挽留记忆——杨澜访谈冯骥才》,根据上下文补全第⑭段杨澜的采访词。(3分) [品读]

7.结合语境,赏析《木质的村庄》第④段的句子。(4分)

进门的一侧厢房里,也有木匠师傅在忙,木屑散布在老人稀疏的头发、圆眼镜片和脸颊、鼻端。他端举着一张被木屑粉尘“装饰”的脸,好奇地探出头来打量我们。

8.《木质的村庄》第⑦段写到“看起来整个村落的古宅生态更加丰美,可被抽空的村庄,还能葆 有多少本真的活泼泼的生气?”明明村庄被“填植”后更“丰美”,为什么又说“被抽空”?结合上下文,谈谈你的理解。(4分)

9.阅读《挽留记忆——杨澜访谈冯骥才》,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4分) .....A.第③段周庄的老宅主人不断涨价,是因为他知道了老宅的文化价值,从而有了保护它的意识。 B. 第⑨段冯骥才谈到出版社社长赞助落空一事,意在说明抢救文化遗产自筹资金的艰难。 C. 第⑪段写赵文瑄赞助一百万,因为冯骥才不遗余力保护文化遗产的举动感动了他。 D. 第⑬段冯骥才说“我想不到还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人”指像赵文瑄那样仗义疏财、对朋友慷慨相助的人。

E. 第⑮段冯骥才认为培养青少年的人文精神有利于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 [联读]

10.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准备邀请一些致力于“挽留记忆”的人士到学校做讲座,《木质的村庄》的詹姓老人和《挽留记忆——杨澜访谈冯骥才》的冯骥才相比,你更愿意听到谁的

4 / 8

讲座?结合两篇文章内容说说原因。(5分)

11. 《木质的村庄》第③段末尾写道:“无法,却又拼力想去挽留。”《挽留记忆——杨澜访谈冯骥才》写到:“相对于‘保护’的艰难,民间文化‘消失’的速度,却快到不可想象。”请结合两文分析“文化保护”为什么举步维艰。(7分)

三、古诗文阅读(21分)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12—18题。

(一)中秋步月(5分)

南宋·翁卷

幽兴苦相引,水边行复行。 不知今夜月,曾动几人情。 光逼流萤断,寒侵宿鸟惊。 欲归犹未忍,清露滴三更。

[注释]:翁卷,字灵舒,乐清(今属浙江温州)人,南宋诗人,为“永嘉四灵”之一。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

12.诗歌首联中“ ”、“ ”等短语(或词语),形象描写出诗人受月色吸引,流连月色的情状。(2分)

13.有人认为颈联“光逼流萤断,寒侵宿鸟惊”的景物描写与作者中秋赏月的愉悦是矛盾的,你同意吗?说说理由。(3分)

(二)吴隐之传(16分)

吴隐之,字处默,濮阳鄄城人。美姿容,善谈论,博涉文史,以儒雅标名。弱冠而介立,有清操,虽儋石无储,不取非其道。事母孝谨,及其执丧,哀毁过礼。与太常韩康伯邻居,康伯母,贤明妇人也,每闻隐之哭声,辍餐投箸,为之悲泣。既而谓康伯曰:“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及康伯为吏部尚书,隐之遂阶清级,累迁晋陵太守。在郡清俭,妻自负薪。迁左卫将军。虽居清显,禄赐皆班亲族,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

(选自《晋书》)

[注释]①介立:孤高独立。②儋(dàn)石无储:家中一无积蓄。③铨衡:指主管选拔官吏的职位。④清级:清官 。⑤班:分。

14.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3处)(3分)

冬 月 无 被 尝 浣 衣 乃 披 絮 勤 苦 同 于 贫 庶 15.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4分)

⑴事母孝谨 ( ) ⑵及其执丧 ( ) ..⑶辍餐投箸 ( ) ⑷妻自负薪 ( ) ..

16.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或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弱冠而介立 泉香而酒洌 ..B.以儒雅标名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

5 / 8

C.为之悲泣 当余之从师也 ..D.勤苦同于贫庶 受地于先王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汝若居铨衡,当举如此辈人。

18.请结合文中的内容说说吴隐之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

四、语言运用(68分)

19.阅读下面新闻,结合孔子做人名言“不学礼,无以立”,按要求写一则微评论。(8分)

4月20日,泰国网民在Twitter(社交网络推特)上贴出照片,称数名中国中年女游客在泰国曼谷素万那普国际机场候机大堂内围着一个纸箱打扑克。该网民批评称中国客不顾他人异样眼光,也不关心泰国的法律是禁止赌博的。而泰国警方事后发表声明称,中国游客这样做虽不犯法,但不应该。

要求:①100字左右;②正确书写,准确使用标点,规范运用语言;③观点明确,内容完整;④不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等。 20.请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60分)

题目一:相逢是首歌 题目二:寂寞是首歌 题目三:守望是首歌 要求:①根据你的理解和感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

②自选文体,文章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要出现隐含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书写(5分)

本题根据卷面书写评分,请在答题时努力做到书写正确、规范。

6 / 8

语文答案

一、语文知识积累(26分) 1.(4分)略 籍 履 载

2.(10分)⑴对影成三人 ⑵锦江春色来天地

⑶地利不如人和 ⑷流水落花春去也 ⑸应是绿肥红瘦 ⑹受任于败军之际

⑺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⑻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3.(6分)⑴爱戴 ⑵道歉 ⑶通“以”

⑷给予 ⑸入侵 ⑹在国内

4.(6分)⑴(3分)B

⑵(3分)青面兽 鲁智深 大闹野猪林 二、现代文阅读(30分)

5.(3分)老宅所面临的命运有:有些老宅裂变、腐烂、风化直到坍塌碎裂;一些老宅被翻修, 被抢救;也有老宅被移植,被修复。(共3分,一点l分)

6. (3分)如何培养青少年自觉“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呢? (意思接近即可)

7.(4分)这句话运用了外貌描写(1分)和动作描写(神态描写)(1分),生动地写出了木匠师傅工作时认真专注的状态(1分),以及被陌生人打搅后流露出的好奇的样子(1分)。(共4分) 8.(4分)村庄虽然被“填植”,更“丰美”,但这只是表象,这种被改造的村庄已经失去老宅 应该有的本质上的一切。(1)老宅与老街、老树以及村民相处的和谐被不伦不类的组合所取代;(2)老宅的质感、自然多年形成的一种氛围被商业化的铜臭气所取代;(3)老宅的珍贵和文化传承的本真被新旧夹杂的虚假取代;(4)从老宅骨子里、木缝中散发出的天然木香,被生硬粗暴的水泥气取代;(5)一座古村的村民迁空以后,没有了人的生活气息,老宅失去了生命力。(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得4分,意思接近即可) 9.(4分)A、D

10.(5分)例一:我更愿意听到詹姓老人的声音(观点l分)。老人生于古村,长于老宅,对老宅有着更多的情感上的理解,他的讲述一定会生动形象,会有更多真实与细致的故事与我们分享(2分)。再者,詹姓老人完全出于自觉自愿尽自己的力量维护老宅,朴实真诚,邀请他走进我们中间,会更多地感受到一个普通人的文化情结,更容易唤起我们的人文情怀(2分)。(结合人物形象与作为,各2分,语言不通酌扣)

例二:我更愿意听到冯骥才的声音(观点l分)。冯骥才是一个文化学者,高瞻远瞩视野开阔,能从更高的层面理解传统文化(身份介绍2分),并且他几十年如一日身体力行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时间与金钱致力于“挽留记忆”,致力于文化普查和整理保护。在整个抢救保护过程中,他一定有着很多鲜活的故事,这些故事也一定能对我们产生影响,在我们的心底引起共鸣(具体作为2分)。(结合人物身份与作为,各2分,语言不通酌扣)

11.(7分)“文化保护”举步维艰有着多种因素。首先很多人没有认识到“文化保护“的重要性,缺少人文情怀,没有长远的目光,让值得保护的传统文化一代代得到保护与传承(3分); 其次,很多人的功利心太重,动不动就与金钱挂钩(2分)。(语言通顺、条理清晰2分,共7分) 三、古诗文阅读(21分)

7 / 8

(一)中秋步月(5分)

12、(2分)苦相引 行复行

13、(3分)不同意。此联写月光明亮得使萤火虫失去了光彩,夜晚寒冷得连鸟都忍受不住,但即使这样,作者“欲归犹未忍”,还舍不得离开这片月色,从而更加衬托出作者对中秋月色的喜爱和留恋,所以并不矛盾。(对这句话的描写1分,能结合下文“欲归犹未忍”写出作者情感2分。如果答同意不给分)

(二)吴隐之传(16分)

14.(3分)冬月无被尝浣衣/乃披絮/勤苦同于贫庶。 15.(4分)①侍奉 ②到,等到 ③停止 ④ 背 16.(3分)B

17.(3分)(1)你如果掌管国家官吏的任用权,应当推举像这样的人。

18.(3分)善于谈论、博学多才、孤高独立、操守清廉、孝顺尊长(每点1分,任答两点得3分,但没结合内容最多得2分) 四、语言运用(68分)

19.一类卷(8分):观点鲜明,议论有较强的针对性,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二类卷(6-7分):观点明确,议论有一定的针对性,条理清楚,语言通畅。三类卷(4-5分): 观点尚明确,有议论,条理基本清楚,语言通顺。四类卷(0-3分):观点模糊,缺少议论,条理欠清楚,语病较多,不足50字。

示例: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非常崇尚礼仪,号称“礼仪之邦”。子曰 :“不学礼,无以立。”就是说一个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须从学礼开始,随着社会进步,礼仪已成为社会文明的标志。中国中年女游客在泰国机场打扑克的行为,首先不尊重泰国的法律,其次有损中国国民形象。在人际交往中,讲究礼仪不仅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对他人的尊重。成才先成人,我们青少年要想健康成长,礼仪教育是不可缺少的内容。

评分细则:本题满分8分,分两个方面评分。 评分一:表达4分,其中字形标点2分,语句2分。 评分二:内容4分,要求观点正确鲜明,论述内容完整。 20.参照浙江省2015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作文评分标准。

书写(5分)

8 /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