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石窟
——我国规模最大的纯道教石窟
龙山石窟位于山西太原西南26公里的龙山山顶,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纯道教石窟群。据考证石窟开凿年代为三个时期,分别为隋唐、元代和明代。共9窟,分别为虚皇龛、三清龛、卧如龛、三天大法师龛、玄真龛、披云子自赞龛、七真龛(玄门列祖洞)和辩道龛,道教石雕像共65尊,另雕刻有浮雕云龙8条以及双凤藻井、仙鹤等。雕像风格朴实、凝练、庄重,衣饰简洁、褶皱分明,与佛教石窟雕像风格迥异。比较唐、元时期的塑像在题材样式、石窟营造、雕刻手法上风格迥然不同,
前者带有明显的摹仿佛窟的痕迹,而元窟却全面展示了蒙元时期全真道尊崇的具体形象,石窟的策划者根据不同题材的内容,在布局、雕饰、刀法的运用上都做了周全的考虑,他们根据造像题材的特定需要,在采用平直概括刀法中,又有许多微妙的变化。应该说,它们不仅是该时期道教石窟艺术的代表,也是同期体现我国北方雕刻艺术的代表之作。
2、开凿年代
关于龙山石窟开凿年代的记载,最早见于元世祖中统三年(1262)镌刻的《玄都至道披云真人宋天师祠堂碑铭并引》“......(宋德方)甲午(1234)游太原西山,得古昊天观故址,有二石洞,皆道家像。壁间有“宋仝”二字,修葺三年,殿阁峥嵘,金朱丹雘(huò),如鳌头突出一洞天。” 据考证石窟开凿年代为三个时期,分别为隋唐、元代和明代。隋唐时期开凿的玄真龛、三大法师龛,元代太宗六年至十一年(公元1234~1239年)开凿的虚皇龛、三清龛、卧如龛、披云子自赞龛和七真龛,明代开凿两座辩道龛。主窟由道士宋德方主持修建,是该时期道教石窟艺术的典范,也是同期体现我国北方雕刻艺术的代表之作。
1
宋德芳号披云子,山东莱州掖城人。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生,丘处机弟子。兴定四年,随师赴西域乃蛮国(今内蒙古科不多地区)拜见元太祖成吉思汗,三载还燕,师封\"国师\",弟子受宠,后提点教门,往返于大都、平阳、终南山之间,主持醮事。
3、各窟介绍
第一窟虚皇龛,元代开凿。
太虚之神称为虚皇,实为虚皇老子的化身,意为人间有皇帝,仙界应该有虚皇。该窟形为圆形,共有雕像21尊,正壁中开莲瓣形龛,龛内雕像为虚皇,头已失,长髯尚存。身后凿圆形云气纹背光,外饰火焰纹,内饰五道升腾的云气纹。天尊身着裙(围在腰部或腰部以下的服装)、褐(粗布短衣服)、帔(披在肩背上无袖的服饰),袖手盘腿而坐,束腰方座与东西两壁通连,衣纹舒缓垂落于座上。东西两壁为十常侍像,各有雕像10尊,呈环形排列。20天尊乘着滚滚的云雾,飘然而至,他们拱袖执笏,俨然肃穆,着裙、褐、帔立于云端,手中所执笏板已失。
2
第二窟三清龛,元代开凿。弧角方形,平顶。
三壁设坛基,坛上雕像,三壁雕像共15尊。三清尊神安然高坐在正壁长形台座之上,长髯垂胸,袖手盘膝,神态虚幻玄远,自若中不失肃穆,舒缓中蕴含清静。两边的六真人、六侍者,有的神色恭敬,有的态度小心,雕刻匠师们将他们安排得错落有致,动静相宜。在所有各像冉冉升腾的火焰云气背光之上,五条巨龙祥集出没于窟顶,整个洞窟充分展现了“三清境”世界华赡、瑰丽、肃穆、神圣的景象。从整体上看,此三清像与六真人和六侍者,衣
纹的处理是根据雕像不同的身份、地位、性别加以处理的。天尊衣饰舒缓叠落,真人衣冠有序洒脱,男童侍厚衣棉袍,女侍者着披巾著宽裙,该洞窟是我国同一时期最成功的雕刻作品之一。
对照窟中所刻题记,此窟的用意在于“大道幽冥,孰诘其形。至人躰奥,立象尽情”。最终目的是为祈
3
祝“当今天子,亿万斯年。波及臣佐,嵩呼庆贺。风雨若时,生灵安妥”。即祈求祝福蒙元皇帝和朝臣们长生不老、江山稳坐,百姓生灵风调雨顺、安享和平。
第三窟卧如龛,又称卧龙龛,元代开凿,弧角矩形,平顶。共有雕像3尊,一卧两立。窟顶无雕凿彩绘痕迹。窟门外方内圆,拱形。内有安装门的痕迹。正壁有一着褐、帔、裤、鞋的免冠老者,足西头东,左手拂腮,右手隐于平抚腿部的长袖之中,枕长形圆筒枕,枕左侧而卧于台座之上。紧靠台座两边各有一着
道袍侍者,足踏方座,拱手笼袖,恭敬站立。 第四窟为三天大法师龛,为唐代开凿,石窟坐北朝南,弧角平顶,三壁三龛,共有雕像11尊,三壁设坛基,坛上雕像。从造像布局和特点来看,简朴单纯,供奉者进入洞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壁天尊和真人像。天尊端坐,体量壮硕魁伟,神态英武慈和,在舒缓自如的衣纹和平稳方正的台座陪衬下,更显泰然自若。而真人把诸香华,足踏莲花,体态丰腴肥美,流露出唐人寓动于静的审美风范。 第五窟玄真龛,唐代开凿,石窟坐北朝南,弧角方形,平顶。开窟小,仅为一天尊二真人,从天尊形象来看,似比第四窟天尊面部更浑圆一些,且有一真人面部完整,但真人脖颈短粗,与身体衔接略显粗笨。值得一提的是,唐代的艺术匠师注意了雕像头部与壁面的连接,因而使后世凿盗者不易得手,天尊头部都被保留了
下来。虽然真人也有头残失的现象,但比元窟遭后人破坏的情形要轻得多,这样既能延长雕像的自然寿命,又能防止雕像遭受人为破坏。
第六窟披云子龛,又名辩道龛,元代开凿,坐西朝东,弧角方形、平顶,三壁雕像,共4尊。正壁设坛基,坛上雕像,一真人着裙、褐、帔,袖手安坐于束腰方座上,头已失,衣纹垂叠直落于座前。南北两壁雕二真人,着裙、褐、帔,拂袖平端帕巾,立于四
4
足方座之上,头已失,衣纹直落,颇具装饰性。靠西与正龛相连的壁面,开一圆拱门,门分两扇,门半开,一童子手持书卷,欲推门而入。
这是宋金元时期北方地区常用的手法之一,名叫“妇人半掩门”,给人留下无穷的想象空间。有人认为,该窟表现的可能是全真教主王重阳,两旁道士是宋德方的两位恩师刘处玄与丘处机,门中的小童子是宋披云。但该窟题记的全部内容都是赞颂宋德方的,且雕像的体量亦较其他洞窟大。从窟群的布局看,在宋德方进行元窟的整体规划时,已将此窟的开凿安置于其中,因此推测第六窟专门供奉的是宋德方本人及其弟子秦志安、李志全的造像。
在我国寺观和石窟艺术中,描绘表现供养人的画像、出行图、塑像,很早就有了,如敦煌莫高窟。但这些供养像都是画在自己供奉的佛像窟或佛殿中的,也就是说,供养人像是与佛像
来为自己造像,确实在全国石窟中少见。
第七窟七真龛,元代开凿,石窟坐西朝东,分前后两室,现存雕像8尊。 龙山石窟第七窟元代白鹤浮雕窟内刻画的是全真教主王重阳的七大弟子马珏、谭处端、刘处玄、丘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两边各有一女侍,有一女侍头失,另一女侍全失。
5
同堂共置的。像这样专门开一洞窟
作者从道教思想的审美理想出发,用洗练简括又不失含蓄内敛的刀法,塑造了真人们所特有的朴实无华,徐缓平和,又不失潇洒豁达的动态特征。为与洞窟雕像厚重、硕大、简练的形体相协调,窟顶的高浮雕刻画了云气舒卷、蟠龙出没的情景。而内洞门边衬以浅浮雕祥云,两只翻飞的白鹤相对翩然而至,使整体洞窟更显道家美学意韵的古朴、幽深、空寂。正面三尊,两侧各二,并有侍者像。
第八窟为三皇龛,明建,位于一个形似龟头的岩石上,坐北朝南,弧角方形、平顶,三壁环台座,相互通连,无石刻雕像,台上所陈泥塑均已毁。辨道龛,规模甚小。现存为明、清泥塑三皇、关羽等像。 4、艺术特色
龙山石窟规模虽不大,但雕凿技术奇特,面型方圆。衣饰沉厚,线条简练,风格粗犷,生活气息浓郁。我国石窟造像多为佛教题材,此窟甚异,内容全为道府诸神和玄门列祖,截至目前所知,尚属海内孤例,亦可称之为元代道教雕像的代表作。1996年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石窟渊源
山西是南宋、金、元之际归蒙古族统治较早的地区之一,也是道教的一支全真道早期得到较大发展的地区之一。龙山石窟造像题材,除少数道教普遍敬奉的三清尊神外,大多是该支派尊为开山祖师的造像。在丘处机住持的长春宫(今北京白云观前身)等元代造像久已不存的今天,龙山石窟相当完整地保存着具有全真道特色的雕刻品,是很可宝贵的。
6、历史地位
龙山石窟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元代道教发展史以及道教石窟艺术等方面,提供了珍贵资料。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