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邮箱
太平学校 龙利佳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使用浏览器浏览网页的基本操作。
(2)学会利用网上免费资源获取免费的电子邮箱。
(3)知道电子邮箱地址的书写格式;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本课主要围绕申请免费电子邮箱展开,所以本课的重点是申请电子免费邮箱的操作步骤 。
难点: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在填写注册资料时往往会出现许多错误导致申请不成功,所以我将本课的难点设置为注册资料的填写。
【教学过程】:
依据新课程改革教学理论,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我采用“激趣导入、探究新知、协作提高、观摩欣赏”四个环节进行教学。
1
(一)激趣导入:
先通过在电脑上展示烽火长城的图片,讲到“烽火狼烟”的故事,然后通过“烽火狼烟”这种通讯方式,转到向学生提问现代有哪些通讯方式。通过提问再进入主题申请电子邮箱。
这样的设计,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能激发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浓厚兴趣,成功地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好奇和探求之心。
(二)探究新知:
本环节以任务驱动式展开分层教学
任务一:寻找打开免费邮箱申请网站
首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哪里可以申请到免费的电子邮箱?并提示学生可以利用百度寻找答案。再让小组派代表回答出网站名或者写出网站地址。然后我告诉学生,我国许多大型的门户网站都提供免费的电子邮件服务,如新浪、搜狐、163等,并以在163网上申请免费的电子邮箱为例演示。并指导学生打开浏览器登陆163网站,根据学生实际,提示学生在输入163网址后不要忘记按回车键确认。
这样设计能让学生明确本课的第一个任务,并巩固学生浏览网页的操作。
任务二: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填写注册信息的操作。
首先我让学生找一找在163网站上哪里有注册免费邮箱的链接?找到后打开注册页
2
面,观察页面需要填5项注册信息明确带*必须填写,其中“手机号码”项不带*可不填写。这样能训练学生的观察力,并为填写信息消除障碍。
然后要求学生依据网页上面的提示填写注册资料。我估计一小部分学生能成功,还有一大部分学生注册不成功,估计不成功的原因有:用户名填写不正确或者重名,“密码”与“确认密码”不一致,“验证码”错误等。此时,我充分调动已经成功的学生的积极性,请一个学生通过广播演示讲解注册过程,然后请不成功的同学仔细观察,自已不成功的原因在哪。
在学生演示的同时,我强调3点(1)用怎样的用户名和密码又好记又安全,提示学生在填写会员名和密码时要仔细阅读填写要求,用户名和密码要符合要求并且密码要便于记忆。(2)密码和确认密码必须一致。(3)验证码看不清的可以按换张图片。(4)将自己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记在书本上。
注册资料填写完整后,按提交,当提交成功后会再次出现输入验证码,输入成功后就会自动进入邮箱,表示注册成功。学生演示完后,分组讨论不成功的学生在注册时存在的问题,然后鼓励互相帮助修改注册信息,直到成功注册。
本环节设计意图:教学过程以启迪学生思维为核心,以学生参与为标志,不能将结果简单地塞给学生,而应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然后互相讨论补充,教师总结。
任务三:学会书写邮箱的地址。
根据以往教学经验,许多学生会将网址地电子邮箱地址混淆。因此,我通过比较法让学生了解电子邮箱地址的基本格式。
3
首先我公布自己的邮箱地址并说明其组成就是注册的用户名加上@163.com。让学生仿照写出自己的邮箱地址,让学生将自己的邮箱地址与126网址比较。然后得出结论,学生的电子邮箱都是在163网站上申请的,所以提供邮箱服务的服务器都是163,而@前面的表示注册的用户,所以不可以有重复的用户名。这样,一个正确的电子邮箱的地址由用户名和提供邮件服务的服务器名组成,中间用@隔开。接着,我选择几个学生的邮箱地址,并故意将一个网址夹在其中,在大屏幕上展示,然后请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想给这上面的邮箱发邮件,都能收到吗?为什么?组织学生小组交流电子邮箱地址,看看每个人的邮箱地址是否正确,不正确的赶快改正。
(三)、自主学习,巩固新知。
你想不想到其他网站上申请一个电子邮箱?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主动学习。老师及时为学生提供几个大型网站的网址,要求学生组成小组互相合作,利用网络免费资源获取免费电子邮箱,交流注册心得,体验成功的快乐。
最后我进行本课总结:在因特网上,申请免费的电子邮箱的方法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主要有:输入的用户名的具体要求不同,服务条款的内容有多有少,个人资料的填写栏目要求不同,只要同学们在填写注册信息时仔细阅读注册要求,将信息填写完整,你一定会成功注册拥有一个免费信箱的。
(四)、课外延伸,拓展知识。
拥有了电子邮箱,就可以通过网络与远距离的朋友进行通信,交流。为了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探索如何通过电子邮箱来给他人发送邮件,我鼓励学生课后自已尝试:(1)如何登陆自己的邮箱?(2)如何给我发邮件,与我交流他们的学习生活和美好愿望?本课的教学
4
设计,我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情境,以任务驱动法贯穿本课,始终渗透 “自主-尝试”的教学思想,让学生的学习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一个个任务通过课堂讨论、分层教学、实际操作、合作学习等方式逐步完成的,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