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临时用电基础知识概念

2021-05-25 来源:客趣旅游网
《临时用电基础知识》的概念

1、安全电压:为防止触电事故而采用的由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系列。这个电压系列的上限值,在任何情况下,两导体间或任一导体与地之间均不得超过交流(50—500Hz)有效值50V.

2、室颤电流:是通过人体引起心室发生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室颤电流与电流的持续时间有很大关系。当电流持续时间超过心脏跳动周期时,室颤电流约为50mA。 .

3、摆脱电流:是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平均工频摆脱电流成年男子约为16mA ,成年女子约为10.5mA ,最小工频摆脱电流分别是9mA和6mA .

4、欧姆定律:在同一电路中,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阻值成反比,这就是欧姆定律,基本公式是I=U/R。

5、I

类设备指采用基本绝缘,而且还要装有一种连接装置,使那些在基本绝

缘一旦失效就会带危险电压的导电零部件与建筑物配线中的保护接地导体相连。

6、II类设备指防电击保护不仅依靠基本绝缘,而且还采取附加安全保护措施的设备(例如采用双重绝缘或加强绝缘的设备),这类设备既不依靠保护接地,也不依靠安装条件的保护措施。

7、III类设备指这种设备依靠特低安全电压供电,以防止触电。

8、安全特低电压,是指在导体之间及导体对地间的电压不超过42V,其空载电压不超过50V的电压。

9、电气设备过热有哪些:短路、过载、接触不良、铁芯发热、散热不良.

10、气体、蒸汽爆炸危险环境:根据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将此类危险环境分为0区、1区、2区.

0区(0级危险区域):正常运行时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出现或短时间频繁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汽或薄雾的区域。

1区(1级危险区域):正常运行时预计周期性出现或偶尔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汽或薄雾的区域。

2区(2级危险区域):正常运行时不出现,即使出现也只是短时间偶然出现爆炸性气体、蒸汽或薄雾的区域。

11、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环境,根据爆炸性混合物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将此类危险环境分为10区、11区.

• 10区(10级危险区域):正常运行时连续出现或长时间或短时间频繁出现爆炸性粉尘、纤维的区域

• 11区(11级危险区域):正常运行时不出现,仅在不正常运行时短时间偶尔出现爆炸性粉尘、纤维的区域

12、防爆电机按防爆原理可分为:隔爆型电机、增安型电机、正压型电机、无火花型电机及粉尘防爆电机等。

13、防爆安全技术有哪些:消除或减少爆炸性混合物;隔离;消除引燃源;接地措施。

14、接地:电气设备的任何部分与土壤间作良好的电气连接。 15、接地体:直接与大地接触的金属导体.

16、接地线:电气设备接地部分与接地体连接用的金属导体。 17、接地装置:接地线和接地体的总和。

18、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接地体的对地电阻和接地线电阻的总和。 19、TN—S系统可用于:有爆炸危险,或火灾危险性较大,或安全要求较高的场所,宜用于独立附设变电站的车间。

20、TN-C-S系统可用于:宜用于厂区内设有总变电站,或厂区内抵压配电的场所及民用楼房。

21、TN-C系统可用于:可用于无爆炸危险,火灾危险性小,用电设备较少、用电线路简单且安全条件较好的场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