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学前幼儿园_小班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2021-05-03 来源:客趣旅游网
小班数学活动《小帮手》

一、活动目标:

1.知道要保持生活物品的整齐,初步了解物品配对规律。

2.能将成对或相关的物品进行对应匹配。

3.养成将物品及时归位的好习惯,体验整理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拖鞋、球鞋、凉鞋、等鞋子各一双,袜子15双、

晾衣架15个,夹子30个,鞋架1个,塑料盆1个,配对操作板15个,配对卡片15套,礼物盒15个。

2.音乐,课件、实物展台。 三、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开小汽车”入场,引导幼儿去小宝家做客(ppt课件为背景)。教师引导语“今天天气真好,老师带你们去小宝家做客吧?(音乐-小汽车)

(二)、引导幼儿整理物品,能将成对或相关的物品进行对应匹配

1.整理鞋子,能根据鞋子的材质、颜色等因素进行配对。 教师引导语,“哎呀,小宝家里的鞋子好乱呀,谁愿意帮助他整理一下?”

(1)请个别幼儿操作并提问:“你是怎么整理的?这两只鞋子为什么要放在一起?”(请2—3位小朋友尝试)

1

(2)教师小结:材料一样、外形一样,颜色一样、大小一样的鞋子叫一双,它们是好朋友,所以要放在一起。日常生活中,及时把物品归位是一种好习惯。

2.袜子配对,巩固配对的技巧。

教师引导语,“瞧,小宝的妈妈还洗了一大推袜子,没来得及晾晒,我们来帮助她把袜子晾起来。晾晒的时候,注意要和他的好朋友放在一起。”

(1)教师出示其中的一只袜子,让幼儿找找他的好朋友在哪里?你是怎样找到好朋友的?

(2)集体操作。幼儿人手一只袜子,引导进行配对练习。(音乐-找朋友)

(3)教师提问:你是怎样找到好朋友的?教师小结:颜色一样、材质一样、大小一样的袜子也叫一双,它们是好朋友,所以要放在一起。

(4)小结:午睡或者晚上睡觉的时候脱下的袜子一定要两只放在一起,不能随便乱丢乱放,这也是一种好习惯。

(三)、游戏《我是小帮手》,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述配对的物品 1.出示配对玩具,幼儿操作进行匹配。

2. 指导幼儿操作,请2-3名幼儿用实物投影仪介绍自己的做法。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述: XX和XX是好朋友可以放在一起。

3.(出示ppt)教师小结:在我们的家里有许多物品都是好朋友,好朋友都要在一起,用完了要把物品放回原处,这样我们的家里才会

2

更整洁、更干净。

四、延伸活动

引导幼儿做老师的小帮手,找找班级中有哪些物品是好朋友?把他们放在一起。

小班数学活动《小帮手》学情分析

1.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分析

小班幼儿的思维发展处在正在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度的阶段。生活中,小班幼儿无时无刻不在与数学打交道,数学活动与幼儿的生活紧密相连,只有这样幼儿才能真正的了解数学,才能真正的学数学用数学。

2.小班幼儿的经验分析

小班幼儿对于数学的理解,大多数通过生活中的经验,通过游戏所学习到的,生活中不断的摆弄操作材料,从而学到了数学的知识。所以本节活动借助于生活中收拾整理的情景,对于“配对”这一数学概念的理解并不是很困难。

3.小班幼儿数学发展问题的分析

小班幼儿由于其年龄和生理心理特点,尤其喜欢游戏,而数学由于其学科特点,相对而言比较抽象,所以如何引导幼儿理解“配对”这一数学概念,让孩子喜欢上数学活动则是着重思考的问题。

《指南》中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

3

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基于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对孩子前期经验的了解,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本节活动我采用游戏法、情景贯穿法、实物比较法等方法引导幼儿在操作游戏的过程中理解配对的概念,真正的将配对这一数学的概念利用到生活中。在教学过程中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幼儿不断的尝试操作,不断的挑战自我,为幼儿创造一种生活与课堂相融的氛围,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生活氛围中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小班数学活动《小帮手》教材分析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应当让他自己做。”从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看,幼儿的年龄越小可塑性就越强,越容易接受各种影响和教育,此时培养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就越容易成功。小班幼儿的身体发展已经具备了做一 些力所能及事情的条件,教幼儿做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生理卫生特点的。《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对于幼儿正在萌发的独立意识,我们一定要予以重视、鼓励和支持。基于对小班幼儿的发展特点特设计了本节数学活动《小帮手》。

本节活动选自省编教材小班下册《家庭总动员》主题下的一节数学活动。活动通过游戏,引领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学习“配对”技巧。此活动选材源自幼儿生活又回归生活,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活动中,教师创设“做客”的生活情境,通过不同的操作游

4

戏,以生活中幼儿每天都会用到的袜子、鞋子和玩具作为操作材料,调动幼儿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整理鞋子、整理袜子、给玩具配对,在一次次操作整理中巩固“配对”的技巧,了解物品配对的规律,养成将物品及时归位的好习惯,从而提升幼儿有规律整理生活用品的生活经验,体验运用整理技巧帮助家人做事情的快乐感受。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和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学目标设定为: 1.知道要保持生活物品的整齐,初步了解物品配对规律。 2.能将成对或相关的物品进行对应匹配。

3.养成将物品及时归位的好习惯,体验整理带来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能将成对或相关的,物品进行对应匹配。 实施策咯:

1.利用生活情景贯穿,将游戏《整理小能手》和《我是小帮手》融入活动,挖掘兴趣点。

2.利用全体幼儿帮助整理的方式,引导所有幼儿参与活动中,由此掌握理解“配对”的概念,并且学会“配对”整理。

整个活动设计流程包括四环节:游戏情景导入,激发兴趣——操作整理鞋子学习“配对”——整理袜子巩固“配对”技巧——游戏小帮手提高“配对”能力。

小班数学活动《小帮手》课后反思

5

1.生活情景贯穿,引导幼儿游戏操作中学习数学

如何将数学活动中一些抽象的,幼儿难以理解的概念变得具体化?让数学活动开展得生动、有意思?本节活动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水平,将生活情景贯穿与活动中,引导幼儿在活动中操作体验,让幼儿的生活和活动相融,在操作游戏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感知“配对”这一数学概念。

2.多种方式、层层递进,将数学潜移默化的回归生活

本节活动,通过引导幼儿整理鞋子——整理袜子——整理玩具三个层层递进的游戏过程,幼儿体验感知了“配对”这一数学概念。幼儿的数学概念是从生活中获取的,而如何在生活中应用学到的数学,让生活变得更加方便这也是学习数学的精髓。本节活动从生活中走来,最后又带领幼儿潜移默化的回归生活,引领幼儿有一个好的生活习惯,活动达到了最根本的目的。

3.设计合理、节奏紧凑,顺利的完成教学目标

对于小班15—20分钟的教育活动,往往由于活动节奏把握不准,常常会觉得时间不够或过长。本次活动因为设计合理,层层递进,活动节奏紧凑,在有效地时间内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4.用数学的思维学习解决数学问题。我用严谨规范的数学语言,以游戏为载体,幼儿为主体,多样化的操作引导幼儿尝试灵活地进行联系与迁移,体验匹配的有趣。教学活动过程中,给予幼儿充分的实际操作空间,在操作中解决问题。

6

不足:

1.尽管本节活动幼儿表现的兴趣非常的浓厚,但在整理袜子这一环节中,幼儿对同一花纹、颜色比大小的探索不够充分,可以引导幼儿充分的观察、比较。

2.分享经验环节,教师可以大胆放开,多请几位幼儿分享感受,及时为幼儿提升总结。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