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浅析
作者:刘倩,李田伟,袁远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第27期
摘要:大学生心理问题是高校比较关注的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的主要任务之一。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有望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1年3月16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至今,十几年来,各地教育工作部门在推进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不少高等学校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开展,取得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明显的效果。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的突飞猛进、高校的进一步扩招,当代大学生们身处于这样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时代,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以及成长的烦恼,心理健康水平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根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约20.23%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一些研究资料还显示,大学生中因为精神问题而休学或退学的人数占休退学总数的30%左右[1]。因此,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刻不容缓。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表现
1.新生适应问题。新生进入大学后,由于环境发生了改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现在失去了原有的依赖对象,很多问题都要靠自己解决,就会出现适应困难。有的学生出现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曾经理想中的大学是“人间天堂”,真正进入大学后发现现实中的大学也不过如此;或者有的学生发现上的大学不是自己所追求的大学,于是,就会出现挫败感,甚至自暴自弃等各种各样的适应不良症。
2.学习压力问题。进入大学后,教师的教育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高中教师的“满灌式”“填鸭式”教育变为大学教师的“引导式”教育,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高中“有督导”学习变为完全的自主学习,所以有些学生不能适应大学的自主学习方式,学习成绩上不去,导致表现出对学习没有兴趣、缺乏动力、没有目标,或者对所学专业冷淡;还有一些学生目标过高,期望过大,学习负担过重等引发一些其他的心理障碍。
3.人际交往问题。进入大学后,所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有的学生由于缺乏人际交往经验,或因自负不屑交往,或因恐惧而不能交往,从而陷入孤独、封闭、恐惧的境地;也有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生虽然主动去交往,但由于对他人的认识常有偏见、误解或过分苛求,对他人的情感缺乏同情、理解和尊重,对他人的行为挑剔、被动或矜持,所以不能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圈。 4.恋爱与性心理问题。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生理发育基本成熟,但反之心理的发育稍稍滞后,有时考虑问题不够周全,感情容易冲动,有的学生会陷入多角关系、单相思、失恋等,面对这些感情困惑与挫折无法自拔。大部分学生已没有“谈性色变”的心理,有时会禁不住诱惑而跃跃欲试,之后又很后悔,甚至有罪恶感。
5.网络成瘾问题。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也渐渐深入现代人们的生活,网络也必不可少地成为现代大学生的学习工具,但是有的学生没有把握好自己的时间和方向,而是每天都沉迷于网络,因网络成瘾荒废了学业。
6.就业压力问题。大学生由于经验不足和涉世不深,面对如今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及复杂的就业环境,会导致有的学生缺乏勇气和自信、出现不敢和他人竞争的自卑心理;有的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出现好高骛远的自负心理;有的缺乏走上社会准备产生焦虑心理;有的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缺乏主见,产生从众心理;有的缺乏进取精神,抱着等、要、靠的思想,产生依赖心理等。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策
1.提高认识。近年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起步比较慢的学科在很多大学立足并不断发展,甚至可以称得上是搞得轰轰烈烈,但是由于部分高校领导和相关责任人在思想上没有真正重视[2],使得心理健康教育从一开始就形成了形式化,为了应对上级的检查成立了心理咨询中心,实际上只是有了一间空房子和一块象征性的牌子,而没有运作,也就没有发挥它的实际功能,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就比较被动。有的高校虽然也运作了,但又形成了本末倒置的现象,因为很容易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到有问题的人身上,注重的是有问题的人的咨询与治疗,而预防工作做得不到位。因此,各地教育部门及学校各级领导要充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认真落实各项工作确实做到位,例如:建立心理健康委员会、成立心理咨询中心等机构,制定各种相关的制度、建设适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场地、增大专项经费投入、增大专兼职人员比例、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评估系统等。
2.转变观念。首先,就大多数教师和学生来说,在对心理咨询的认识上存在偏见,认为只要到心理咨询中心就是有心理问题,使得一些发展性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其次,就心理辅导员来说,会存在盲目解决问题的现象,有的甚至把自己置身于“消防员”的角色,主要的任务是“救援”,而不是想办法预防“火灾”的发生,以致心理咨询中心没有发挥了它的最大功能;另外,就任课教师来说,认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咨询中心老师的事,与自己无关,这就使大多数心理问题得不到预防和发现。因此,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每位教师的工作,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目前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以下问题:首先,编制少,师生比例严重失调。国外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与学生的比例多数为1:400,而我国部分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与学生的比例还不到1:5000[3]。在笔者所在的地区,有大学现有上万名学生,却没有一名专职的心理辅导员。在一些不发达地区的高校,这种的情况并不少见。其次,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例少。我国大多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是由辅导员、团干、班主任、思想政治教师、学校医务中心人员等兼任。然而,这部分人群对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掌握有限,辅导与咨询的技巧欠缺,一般是凭借想象和已有的经验来对学生进行辅导,严重违背了心理咨询的原则。有的高校认为,心理咨询就等于谈话聊天,只要是能说会道的教师和工作人员都可以担任。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重要。各高校应组建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兼职教师为辅导,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4]。并对相关的专兼职教师进行分层次、分类别培训,例如参加各种研讨会、学术交流会;组织专兼职到比较专业的机构观摩学习,和同事以及其他相关业内人士进行交流学习,以致提高专兼职教师的技术水平。除此之外,还要支持和鼓励专兼职教师不断进修,参加咨询师职业资格考试,做到持证上岗。
4.增加经费投入。目前各大高校都面临很好的发展机遇,都在不断地扩大自身的发展规模,随之,也面临着很大的资金压力。很大高校在校舍建设上比较重视硬件设施的建设,而对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培训、外出学习的资金投入很少,对心理咨询场所及设施的投入很低。社会上,任何一个心理咨询师都需要找督导师,然而,高校里面的专职心理咨询教师根本没有条件找督导师。甚至有的高校对学生进行心理普测和宣传心理知识的资金都没有投入。各大高校要积极响应教育部门的号召,专拨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活动的开支。例如,学生的正常心理普测,教师的培训、进修、学术交流、观摩、专业督导等,办公室常用设备、心理普测工具、统计分析软件、心理健康类书籍以及各类心理健康教育产品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