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承载民族精神与情感的古戏台

2024-03-09 来源:客趣旅游网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3月/13日/第002版 读书

承载民族精神与情感的古戏台

读《中国古代戏台匾联艺术》

田雪鹰

“古戏台”,是指清末以前修建的有顶盖的长久性戏台;“匾联”,是指悬挂在古戏台上的匾额和楹联。北京紫禁城宁寿宫的三层大戏楼,以及乾隆皇帝为戏楼各层戏台亲笔题写的“畅音阁”、“导和怡泰”、“壶天宣豫”等匾额,还有一层戏台与匾额相配的抱柱联“动静叶清音,智水仁山随所会;春秋富佳日,凤歌鸾舞适其机”,就是千姿百态的古戏台匾联的集大成。古戏台是匾联的载体,又是匾联描述的主体。古戏台匾联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高度浓缩了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戏曲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精华,堪称匾联文化的特殊类型。说匾联文化特殊的理由,一是它紧扣戏剧借戏发挥、借戏喻理、意蕴深邃,通过这种形式实现娱乐、启智、警诫、劝学、励志的功效;二是它亦庄亦谐、言简意赅、雅俗共赏,褒贬皆入木三分,兼之书法精湛,工艺精美,令人过目难忘;三是受众面广,男女老幼都能接受,一些箴言佳句,还被移做家训族规,用于为人处事的教材。戏台楹联的内容既涉及“戏”,又涉及“台”。由于戏台的台柱较高,楹联所需字数较多,兼之有的戏台同时悬挂二至三副楹联,遂为文人雅士撰写楹联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等。于是,同一戏台上出现了长联短联、写戏写台、真草隶篆、阴刻阳刻赏心悦目的景象。

与戏曲相伴而生的古戏台和匾联,是中国戏曲产生、发展和辉煌的实物见证,也是历经宋、元、明、清漫长时期特种类型的建筑遗存,它们凝聚和折射的包括建筑、宗教、伦理、习俗在内的历史文化特征,小中见大,透视出中国悠久而丰富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倘若失去它们,就意味着中国历史失去了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古戏台和匾联,是展示中华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不可或缺的一个独特窗口。

遗憾的是,这样一个重要的学术领域,目前国内尚属空白,研究者寥寥无凡。据有关资料记载,上世纪30年代,戏曲理论家、剧作家齐文山,在全国搜罗900多幅戏台楹联和200多幅戏台照片,编成《戏台楹联辑》一书,惜未正式出版,齐氏又于1948年移居台湾,原稿下落不明。经过数十年的岁月沧桑,齐氏当年见到的戏台楹联,如今大多不复存在。因此,这项研究必须从搜集原始资料做起,甚至要从零开始。其研究难度之大,不言而喻。

由吴开英著的《中国古戏台匾联艺术》(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一书,围绕“戏曲一戏台一匾联”的主线追根溯源,既讲述了古戏曲和古戏台的流变,又讲述了古戏台匾额楹联的起源、功用、基本形制,以及古戏台匾联的内容、形式和历史文化的内涵,图文并茂(11万字的篇幅配有124幅插图),雅俗共赏熔学术性与可读性于一炉。作者以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把寻访和搜集第一手资料作为研究的起点和重点,足迹踏遍大江南北,广觅宫廷、王府、寺院、祠堂、会馆保留的戏台匾联,对收录的现存或文献有明确记载的匾联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悉心揣摩匾联的立意与内涵,领略匾联的睿智与情趣,琢磨匾联书法的风格与神韵,考证匾联的成因和功用,构思课题的结构与脉络。

作者驻足历史,关注现实。鉴于各地大批精美绝妙的古戏台和戏台匾联,随着城乡建筑物形式的急剧更新,逐渐从人们视线中淡出的严峻形势,作者大声疾呼:匾联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匾联研究工作亟待加强。为此,作者就如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增强人们对匾联的历史文物保护意识,防止中华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瑰宝在当代人手中消失,提出了有助于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建议。作者呼吁:匾联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应尽早纳入各级政府的议

第1页 共2页

事日程,着力在制定政策以及人员、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扶持。在实际工作中,既要从长远计议,防止急功近利,又要突出重点,具体落实。当务之急是抓紧做好匾联的普查、登记、抢救工作,增加和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各级文化、文物部门,以及匾额和楹联学会等团体,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在全社会营造和倡导人人关心、爱护匾联,家家学习、欣赏匾联的良好风气,努力传承和光大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

第2页 共2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