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人的效应T细胞能产生单克隆抗体 B.用胰蛋白酶处理肝组织可获得单个肝细胞 C.人的成熟红细胞经过培养能形成更多的红细胞 D.培养人的B细胞能够无限地增殖
参考答案:
B
2. 右图中a、b、c、d表示人的生殖周期中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c、d过程均能发生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主要是通过c和d过程实现的
C.b和a过程的主要相同点之一是染色体在分裂过程中移向细胞两极 D.d和b的主要差异之一是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参考答案:
C
3. 在一个随机交配的果蝇群体中,4%的果蝇为黑身(b隐性基因决定),96%的果蝇为灰身(B显性基因决定)。在这个种群中,BB与Bb个体依次是
A.33%、67% B.64%、32% C.80%、16% D.48%、8%
参考答案: B
4. 研究表明,大多数动物,如蛙的受精卵在卵裂期随着卵裂的进行,胚胎的体积并不增大,
但胚胎细胞核的总质量与细胞质的总质量(核/质)的比值却发生变化。下列符合卵裂期核质质量比值变化趋势的示意图是
( )
参考答案:
A
5. 吞噬细胞不参与
A.非特异性免疫 B.体液免疫
C.细胞免疫 D.合成并分泌抗体
参考答案:
D
6.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及其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动物的特殊行为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传递信息 B.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一样都是单向的 C. 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D.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参考答案:
B
动物的特殊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之间可以传递信息,这是行为信息,A正确。生物系统中的信息传递通常是双向的,而能量流动是单向的,B错误。信息在个体、种群和生态系统各个层次都有重要作
用,能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C正确。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或警示有害动物属于生物防治,能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D正确。
点睛: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方式主要有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它们通常都是双向传递的,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的防治属于生物防治。
7.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蕴含着生物学知识的语句,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B.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反映了生物群落的次生演替 C.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在这条食物链中黄雀属于第三营养级 D. “螟蛉有子,螺赢负之”体现了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现象
参考答案:
B 【分析】
本题以诗句的形式考查生物种间关系、群落演替、生态系统稳定性以及能量流动等知识点,需理解诗参考答案: D
11. 有人把水葫芦引入到一个热带国家,结果它在短期内大繁殖,成为优势种,不仅阻塞航句的含义,结合所学相关生物学知识点进行解释,据此分析作答。 【详解】A.能量不能循环利用,A错误;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反映了生物群落的次生演替,B正确; C.“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黄雀属于第四营养级,C错误; D.“螟蛉有子,螺赢负之”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现象,D错误。 故选B。
8. 线粒体和高尔基体都含有的化学成分是
A.蛋白质和磷脂 B.脂肪和核酸 C.蛋白质和核酸 D.胆固醇和淀粉 参考答案: A
9. 植物体细胞杂交尚未解决的问题有 ( )
A.去掉细胞壁,分离出有活力的原生质体
B.让杂种植物按照人们的需要表现出亲代的优良性状 C.将杂种细胞培育成植物 D.尚未培育出属间杂种植物
参考答案: B
10. 下列哪两种由同一器官分泌、作用相反的激素( )
A.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
C.性激素和促性腺激素 D.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道,而且影响本地物种的生存。其原因可能是 ( )
A、没有天敌 B、气候适宜 C、繁殖率高 D、以上都对 参考答案: C
12. 下列过程在胚胎移植中没有必要进行的是
A.供体动物和受体动物进行免疫检查,防止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B.用激素对供体动物做超数排卵处理
C.对供体、受体动物进行选择,并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D.冲卵后,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
参考答案:
A
13.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关于在细菌体内合成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料、模板和酶都自细菌
B.模板和酶自噬菌体,核糖体和原料自细菌
C.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自细菌,核糖体、原料和酶自噬菌体 D.指导蛋白质合成的DNA自噬菌体,核糖体、原料和酶自细菌
参考答案:
D
14. 右图表示某种植物光照强度和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P点的生物学含义
)
A.无光合作用,有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达到动态平衡 C.无呼吸作用,有光合作用 D.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不进行 参考答案: B
15. 下图表示含有目的基因D的DNA片段长度(bp即碱基对)和部分碱基序列,SmaⅠ是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它识别的碱基序列和酶切位点是CCC↓GGG。若图中虚线方框内的碱基对被T-A碱基对替换,则基因D就突变为基因d。现从杂合子中分离出如图的DNA片段,用限制酶SmaⅠ完全切割,则产物中不同长度的DNA片段共有几种? ( )
A.2 B.3
C.4
D.5
参考答案:
C
16. 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分子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一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B.基因型为Aa的植物连续自交,F2基因型比例为3:2:3,这是由基因重组造成的
C.不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的变异,也可能属于可遗传变异,如:三倍体无籽西瓜就属于可遗传变异
D.单倍体生物通常不可育,如四倍体马铃薯的单倍体植株
参考答案:
C
【考点】96:染色体数目的变异;9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92:基因突变的特征;9C:生物变异的应
用.
【分析】1、基因突变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 2、基因重组有两种情况:一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的交叉互换;二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3、染色体变异引起不育的原因有两个:三倍体西瓜由于减数分裂联会紊乱,不能产生的正常的生殖细胞而不育;单倍体会由于不存在同源染色体而不育.
【解答】解:A、DNA分子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如果这种改变发生在DNA分子中的无效片段中,则不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A错误;
B、基因型为Aa 的植物连续自交,F2基因型比例为3:2:3,这是由等位基因分离造成的,B错误; C、三倍体无籽西瓜属于可遗传变异,但不能通过有性生殖遗传给后代的变异,C正确; D、四倍体马铃薯的单倍体植株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该单倍体是可育的,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能够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掌握基因重组的类型,能够解释染色体变异引起不育的原因.
17. 下列有关“支架”或“骨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蛋白质 B.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是碳链
C.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纤维组成
D.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参考答案:
A
略
18. 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 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 D.环境因素对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无影响
参考答案:
D
【考点】人类遗传病的类型及危害;人类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遗传病的特点.
人类遗传病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解答】解:A、单基因突变可以导致遗传病,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A正确; B、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可以导致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B正确;
C、近亲婚配可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病风险,因为近亲婚配的双方从共同祖先那里继承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机会较非近亲婚配的大大增加,结果双方很可能都是同一种致病基因的携带者,这们后代隐性遗传病发病风险大大增加,C正确;
D、多基因遗传病不仅表现出家庭聚集现象,还比较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D错误. 故选:D.
19.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含有的酶完全不同 B. 酶通过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发挥催化作用 C. 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没有活性 D. 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高温可使酶失活
参考答案:
D 【分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详解】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含有的酶有所不同,A错误;酶可以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错误;活细胞产生的酶可以在体内或体外发挥作用,C错误;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高温可使酶失活,D正确。故选D。
【点睛】酶和无机催化剂通过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加热通过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加快反应速率。
20. 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阐述,正确的是
A.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氧化分解时都能释放出能量 B.蔗糖和麦芽糖水解的产物全部都是葡萄糖 C.真核细胞内的酶都分布在生物膜上
D.细胞中的有机物是在不断变化的,无机物是稳定不变的
参考答案:
A
21. 如图为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反应,a、b表示两种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为H2O,b为[H],则该图可能为叶绿体内的生物膜 B.若b表示抗体,则该膜为核糖体膜局部
C.若该图表示高尔基体膜局部,则b一定是加工后的蛋白质 D.若a表示ATP,b表示ADP,则一定发生了主动运输过程
参考答案:
A
【考点】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分析】据图分析,属于生物膜结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支持蛋白质.若该图表示细胞膜膜局部,由于在细胞外侧具有识别作用的糖蛋白,在外侧分布有多糖;磷脂的合成在滑面内质网. 【解答】解:A、叶绿体类囊体上可进行光反应分解H2O为[H]和02,A正确; B、核糖体不具有生物胶,B错误;
C、高尔基体还可以对其他物质进行加工,如合成纤维素等,C错误; D、该生物膜上发生了吸能反应,不一定是主动运输过程,D错误. 故选:A.
22. 下图示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时的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敏感程度),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不同的温度感受器有其特定的敏感温度范围 B. 环境温度为28℃时冷觉感受器最敏感
C. 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 D. 当温度偏离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增大
参考答案:
D
从图示过程可以看出,将大鼠放在低温条件下冷觉感受器兴奋,而在温度较高时温觉感受器兴奋,说明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的敏感温度范围不同,A正确;冷觉感受器、温觉感受器在环境温度为28℃、42℃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最大,说明环境温度为28℃时冷觉感受器最敏感,环境温度为42℃时温觉感受器最敏感,B正确;大鼠的正常体温接近于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即37℃左右,C正确;从图中分析可知:当温度在感受器的敏感温度时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最大,而偏离感受器敏感温度时,都减小,D错误。
23. 关于“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中将葡萄糖溶液煮沸的目的是灭菌和去除溶液中的O2 B.在探究有氧呼吸的实验过程中,泵入的空气应去除CO2 C.实验中需控制的无关变量有温度、pH、培养液浓度等 D.可通过观察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来判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参考答案: D
24. 如果在草莓果实发育的早期除去果实中的全部种子,仅剩下花托,则花托不能长大发育成果实,那么,采取下列哪种方法能使花托长大成果实 A.在花托上涂上适当浓度的生长素 B.在花托上涂上适当浓度的秋水仙素 C.摘除草莓的顶芽
D.摘去草莓侧枝上的所有侧芽
参考答案:
A
25. 右图为线粒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A.②处发生柠檬酸循环 B.①处产生ATP
C.②处产生二氧化碳 D.③处发生[H]与O2的结合反应
参考答案: B
26. 某豌豆的基因型为Aa,让其连续自交,各代中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变化情况是( )
A.基因频率不变,基因型频率改变 B.基因频率改变,基因型频率不变 C.两者都改变 D.两者都不变 参考答案: A
27. 南方某地的常绿阔叶林等因过度砍伐而遭到破坏。停止砍伐一段时间后,该地常绿阔叶林逐步得以恢复。下表为恢复过程一次更替的群落类型及其植物组成。
植物种类数/中 演替阶段 群落类型 草本植物 灌木 乔木 1 草丛 34 0 0 2 针叶林 52 12 1 3 针、阔叶混交林 67 24 17 4 常绿阔叶林 106 31 1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 演替。常绿阔叶林遭到破坏后又得以恢复的原因,除了植物的种子或者繁殖体课得到保留外,还可能是原有
的 条件也得到基本保留。
(2)在有上述群落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恢复力稳定性最强的是 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 生态系统。
(3)与草丛相比,针叶林的动物分层现象较为 (填“简单”或“复杂”),原因
是 。
参考答案:
(1)次生 土壤 (2)草丛 常绿阔叶林 (3)复杂 针叶林中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复杂 【详解】(1)次生演替是指原有的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故该地常绿阔叶林恢复过程中群落演替的类型为次生演替。
(2)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的生态系统(常绿阔叶林),不容易遭到破坏,一旦被破坏,不容易恢复,其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恢复力稳定性越低;反之,生态系统结构越简单的生态系统(草丛),其恢复力稳定性越高,抵抗力稳定性越低。
(3)影响动物分层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食物和栖息场所;与草丛相比,针叶林的植物分层现象更复杂,给动物提供的食物种类和栖息场所更多,动物分层现象较为复杂。 28. 以下事例与其所体现的生态工程原理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将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改造成混合林 物种多样性原理 B. 确定草原合理的载畜量,不过度放牧 协调与平衡原理
C. 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既要考虑树种也要考虑居民生活问题 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 D. 引进物种要考虑适应环境问题 协调与平衡原理
参考答案:
C 【分析】
生态工程的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性与工程学原理等。
【详解】A. 将单一树种改为混合林,增加了生物种类,体现了物种多样性的原理,A正确; B. 合理放牧体现了协调与平衡原理,B正确;
C. 林业工程考虑种树、又兼顾居民的生活,既在经济、自然、社会作为一个整体,体现了整体性原理,C错误;
D. 引进物种需要适应环境,体现了协调与平衡原理,D正确。
29. 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形成和形态发生是十分关键的一步,而这除需要必备的营养和一些刺激因素外,还需要有起诱导作用的物质,它是
A.铜、锌等微量元素 B.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C.蔗糖和葡萄糖 D.维生素和氨基酸
参考答案:
B
30. 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递质,某病人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及表现为
A.过敏反应、痉挛 B.自身免疫病、肌无力 C.过敏反应、肌无力
D.自身免疫病、痉挛
参考答案:
B
31. 蓝藻是原核生物,过去也把它作为一种植物,这是因为它具有
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光合作用色素 参考答案: D
32. 番茄体细胞内有12对染色体,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没有受粉的番茄花蕾得到了无籽的番茄果实。它的果皮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是
A.12条 B.24条 C.48条 D.36条
参考答案:
B
33. 用磷脂双分子层将某种不容易进入细胞的药物包裹成小球,通过小球膜与细胞膜的融合将药物送入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该药物的化学成分和进入细胞的方式最可能是 A. 固醇,自由扩散 B. 性激素,协助扩散 C. 蛋白质,主动运输 D. 蛋白质,胞吞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该药物不容易进入细胞,因此它应该是一种大分子物质,固醇、性激素都属于脂质,很容
易通过磷脂双分子层,所以该药物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进入细胞方式是胞吞,故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相关知识。物质跨膜运输有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三种方式。分析跨膜运输的方式主要应从影响跨膜运输的因素入手,尤其从载体蛋白和能量两方面考虑。
34. 淀粉是植物体内的一种储能物质,构成淀粉的基本单位是( ) A.蔗糖 B.葡萄糖 C.麦芽糖 D.核糖 参考答案: B 略
35. 如图为某基因突变鼠和正常鼠运动对血糖浓度的影响。基因突变鼠出现图中状况的原因最可能是
A.胰岛B细胞受损 B.细胞缺乏胰岛素受体 C.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受体 D.细胞无法吸收葡萄糖合成肝糖原
参考答案:
C
36. 据图判断,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
A.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B.组织液中的CO2可参与pH稳态的调节 C.组织液中的物质固定不变 D.过程b或c受阻可导致组织水肿
参考答案:
C
37. 下列有关细胞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表面积越大的细胞,其物质的运输效率越高 B.细胞周期是一个与代谢有关的过程,温度越高所需要的时间越短 C.细胞分裂是独立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
D.观察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实验材料需用解离液解离 参考答案: D
38. 据有关国际组织预测,到2050年,预测生活在缺水国家中的人口数将增加到10.5亿到24.3亿之间,约占全球人口的13~20%,人类面临严重的淡水资源短缺。下列属于城市生态工程水资源控制的是( )
A.减少绿地面积,减少植物的用水量
B.减少人工水体,避免水分被蒸发带走 C.禁止开采地下水 D.推行水的循环分级利用
参考答案:
D
城市生态工程水资源控制的途径有增加绿地,增加蒸腾,增加人工水体,从而增加空气的含水量,限量开采地下水,保持土壤中的水分,推行一水多用,循环分级用水,减少水资源浪费。
39. 某同学为了探究“植物体内有关过氧化氢酶催化过氧化氢分解的问题”设计了如下实验,将四种植物器官各称取3g,切成小薄片,放入试管中,编号后进行实验。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反应现象 序号 植物材料名称 3mL13%H2O2 反应速率 产生气泡多少 1 ――― + 缓慢 少量 2 马铃薯块茎 + 迅速 大量 3 苹果果实 + 慢 不多 4 胡萝卜直根 + 快 多 5 白菜叶柄 + 较快 较多 A.试管1在本实验中起空白对照的作用 B.不同植物组织器官中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或含量可能不同 C.胡萝卜直根中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活性最高
D.若用以上3g各器官研磨液,实验组的反应速率都加快
参考答案:
C
40. 下面是某蛋白质的肽链结构示意图(图甲其中的数字为氨基酸序号)及肽链的部分放大图(图乙),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A.该蛋白质一条肽有124个肽键
B.图乙所示结构中含有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
C.从图乙可推知该肽链至少含有2个游离的羧基
D.合成该肽链时,直接决定其氨基酸种类和顺序的是mRNA上碱基的排列顺序 参考答案:
D
二、 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41. 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取24只生长发育状况相同、健康的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两组,置于相同且能承受的低温环境中,1小时后分别测两组小鼠的体温。然后,将甲组小鼠做手术并损毁下丘脑,乙组小鼠不做手术处理。仍置于相同且能承受的低温环境中,1小时后再分别测试两组小鼠的体温,计算出甲、乙两组小鼠实验前后体温的差值,分别记为A、B,分析实验结果。
(1)若A、B不同,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A、B基本相同,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调节途径。
(2)有人认为该实验还应增设一组:做手术却不损毁下丘脑。你认为有必要吗?________,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为此实验拟定一个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①下丘脑对体温调节有影响
下丘脑对体温调节无影响
(2)②有必要 排除手术本身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3)③探究下丘脑对体温调节的影响
42. 据研究,当人大脑里乙酰胆碱(Ach)浓度增高时,信息传递快,记忆增强,思维敏
捷。下图为实验人员研究Ach浓度与反应时间的简图,A处注入不同浓度的Ach,B处给予
恒定刺激,C、D处分别为灵敏感应时间测量点。(轴突中已除去了突触小泡)
(1)写出图中的结构:
① ② ④
(2)下表为在不同浓度的Ach刺激下C、D两处感受信号所用的时间。请分析回答:Ach浓度C处感受刺激时间D处感受刺激时间(minol/mL) (ms) (ms) 0.1 5.00 5.56 0.2 5.00 5.48 0.3 5.00 5.31 0.4 5.00 5.24 C处数据说明
了 。 D处数据说明
了 。 参考答案:
(1)①细胞核 ②线粒体 ④突触后膜
(2)①不同浓度的Ach不影响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②随Ach浓度的升高,促进了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43. (8分)下面是人体免疫系统组成的概念图。请完善概念图。
① ② ③ ④
参考答案:
①免疫器官 ②吞噬细胞 ③B淋巴细胞 ④T淋巴细胞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