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从屈原作品品味其人格精神

2022-10-14 来源:客趣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从屈原作品品味其人格精神

作者:马俊

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2年第06期

内容摘要:哲学是民族的头脑,文学是民族的心灵,屈原的《离骚》及其作品就是明证。本文通过对屈原作品的分析,来探讨屈原的人格精神与民族气节,借以全方位认知屈原。 关键词:屈原;作品;人格精神

端午节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承载了太多的文化内涵,而恰恰是屈原使得这种文化内涵更加雄浑、耐人咀嚼。屈原其人、其文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添了浓重一笔,屈原的人格精神直至现在仍然令人敬仰,仍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 一.屈原独立不迁的品德操守

中国传统文化所讲的操守,特别看重的是重气节,淡名利,洁身自好,不入俗流,即古人所讲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屈原的一生都在坚守自我的操守,甚至为此不惜献出生命。从某种意义上讲,屈原的死是一个悲剧。

而产生悲剧的原因有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屈原生不逢时。如果屈原处在的不是这样一个乱世,而是楚国国力鼎盛的辉煌时期,他完全可以顺利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就算屈原处在楚国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只要有两个赏贤纳才的君王赏识他的话,他仍然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报复。但不幸的是,屈原遇到的是两位糊涂的国君,所以他怀才不遇,怀抱利器,无法施展,招致了悲剧;二是他的才华太过卓越,人格太过高洁,政治主张又太过超前,所以不为楚国小人所容,遭到众小人的嫉恨和谗毁,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屈原悲剧的原因完全在于客观的外因,难道屈原悲剧的原因就仅止于此吗?

分析其作品《橘颂》。全诗共分为三层。第一层,写橘树秉承了天地的旨意,只能生长于南国的土壤,忠诚专一,扎根故土难以迁移。关键词是忠诚专一。第二层,写橘树美好的外在形态。它满树绿叶,开满白花,细枝重叠,棘刺尖锐,果实浑圆,色彩灿烂,有着俊逸动人的美好形态。第三层,更为可喜的是,与外在美相匹配的,是橘树内在的美好品德:“独立不迁”、“苏世独立”、“横而不流”、“闭心自慎”“秉德无私”“淑离不淫”。所以屈原愿意把橘树作为自己终身效法的榜样,永远为师为友,用来砥砺自己的品格,并且给予了热烈的赞美。 再如其作品《渔父》。“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确实,屈原以拳拳之心,忠君之志,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他希望找到品行高洁的知己,求贤若渴的君王,共同改变黑暗的现状。无奈“举世溷浊,众人皆醉”。所以屈原不愿随波逐流,与之沆瀣一气,为了人格的完美,他怀沙投江,践行了自己“伏清白以死直”的生命诺言。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还有其作品《离骚》。“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委屈心志,含羞忍辱,怀抱清白为正义而死,本来就为前代圣贤所看重;“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诗人直言一贯把修养高洁的品行看得最为重要,即使粉身碎骨也决不改变追求,为正义而死其内心没有任何戒惧。

从屈原的这三部代表作品可以看出,他的一生都在坚持着独立不迁、高尚洁白的人格精神,为此不惜以死为代价,他是以决绝的态度表明自己卓尔不群的人格追求。可知,他的悲剧表面上是外因所致,实际上却是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道德坚持,是他自身的一种清醒、理智的自觉选择。 二.与国同体的爱国精神

屈原所处的战国时代,群雄并起、逐鹿中原,混乱兼并,图王称霸。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任何一个希望生存的国家都不能不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所以才有燕太子丹派遣荆轲刺杀秦王的举动。爱国,这对于当时的各国君王来讲是最自然不过的事了,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就是他们的理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爱国,就是爱家、就是爱自己。然而对于屈原所属的“士”这一阶层来讲,情形则完全不同。因为在先秦士人的心目中还没有形成后来所谓的“爱国”观念,那个时代是“晋材楚用”的时代,是“良臣择主而事”的时代,在本国不如意了,完全可以到别国高就,这在当时“士”人心中是天经地义的事,根本就没有什么“叛国”的嫌疑。但背离祖国对于屈原而言,却是不可想象的,他曾把“兼济天下”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他曾把自己的全部才华和全部精神放到挽救国运的事业上,他所忧虑的是民族的危亡,国家的覆灭,而绝不是自己的安危荣辱。

司马迁在给屈原所做的传记中也评价他说:“(屈平)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返。”“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屈原虽然遭到了放逐,却仍然眷恋祖国,怀念楚王,希望能够重返朝廷,为国效力,而他的这种扭转国家败局,复兴国家的强烈愿望在一篇作品中多次表达过。屈原自己在《离骚》中也说:“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意思是说,我本人怎会惧怕灾祸,我只担心国家政治的失败。为国效力是我衷心向往的事情,为此我即使多次献出生命也决不后悔。所以一旦国家灭亡,屈原就选择结束生命;国灭身死,决不遁逃,他那与国同体、以身殉国的爱国精神,正是对儒家“杀身成仁”思想的继承。

如作品《国殇》描述的是强敌犯境,恶战骤起,楚军将士紧操吴戈,披挂犀甲,直奔战场。敌我双方车轮交错,短兵相接,殊死搏杀。敌人旌旗招展,如云蔽日,流矢交坠;我方战士视死如归,奋勇争先,义无反顾。这一场战斗直杀得天昏地暗,天怨神怒,死伤殆尽,尸横遍野,无一生还。最后,茫茫平原,浩浩风沙,将士们的灵魂缓缓上升,诗歌的节奏也由紧张转为舒缓曼长,在悠长、舒缓的咏叹中,“国殇”精神升华了,渐渐进入一个宁静、肃穆、壮美的境界。细细品味令人深深感受到诗人的爱国情怀;而读着这首诗,爱国的情感也在读者的血脉中缓缓流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三.心系百姓的民本思想

春秋战国中期,民本思想逐步形成,先秦诸子都不同程度地阐述了这一思想。孟子曾经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思想对屈原的影响较大。屈原在当政时就非常关注民生,当他被放逐以后,远离宫廷,走向民间。他看到了楚国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但又手无权柄,无能为力;所以,只能以诗歌的形式来表达他对于芸芸众生的同情与哀叹,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离骚》)。可以说,正是由于他忧国忧民之心的深切,才赢得了百姓的仰慕与热爱,赢得了人们对他长久的思念。

曾经有人写文章说,中国的诗歌界如果要供祖师牌位的话,有三个人当之无愧:中立者为屈原,两边为李白和苏轼。理由是:屈原忧国忧民,以死谢天下;李白豪迈俊朗,诗才倾天下;东坡乐观豁达,一笑动天下。由此可见,屈原的忧国忧民深受后人的景仰,这也就难怪后代一些著名的文人如司马迁、李清照、辛弃疾、文天祥等都把屈原引为同调。“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一生傲岸、一身傲骨的李白,从不向权贵低头折腰,但对于屈原,他却是深深地折服了。

古代“民本”思想有一定的阶级局限性,屈原的民本思想也是从封建士大夫的角度去同情百姓、关注百姓,而且主要是楚地的百姓。但是古代民本思想中所包含的“民为贵”、民为邦本”等人文主义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为现在“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提供了最朴素的营养。 四.上下求索的执着精神

屈原最伟大的政治理想就是实现“美政”,他的理想永远都以国计民生为出发点,带有强烈的社会性,他的这种理想跟他的血统和家世的不平凡有很大关系。据司马迁的《史记》和刘向的《新序·节士传》记载,屈原和当时的楚王同样是古代五帝之一颛顼帝的后代,《离骚》也提供了这方面的佐证。《离骚》的头八句说:“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高阳是颛顼帝的帝号,所以,屈原的出生有年有月,有凭有据,有来纶有去脉,确实有着非常良好的家世。屈原秉承了家族的重任,把“兼济天下”作为自己的毕生追求;更为可贵的是,他虽然意识到了实现这一追求的艰巨性,却仍然丝毫不改坚决追求到底的决心。

《离骚》就是一首求索之歌。全诗共有370多句,是屈原自传性的抒情长诗。在诗中,屈原运用大量的古代神话和传说,比如灵氛占卜、巫咸降神,凤鸟飞腾、人神相恋等等,把现实、历史和神话交织在一起,上天入地,大开大阂,构成了一个瑰丽多彩的幻想世界。诗歌分三个部分叙述了自己的一生。第一部分主要是回顾以往的生活经历,叙述自己因为坚持理想而受到打击迫害的不幸遭遇。第二部分写了三次思想斗争:即退与进、降与战、去与留的斗争。第三部分则否定了先前退隐、妥协、远逝等消极想法,最后决定要为理想而奋斗终生。用屈原的话说,就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可以看出,屈原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思想深处也曾存在着退隐和进取的犹豫和彷徨。但最终,屈原那锲而不舍、上下求索的执着精神,使他选择了坚持理想,积极有为。 参考资料:

[1]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3月第一版。 [2]王逸注 洪兴祖补注.中楚辞章句,楚辞补注.中华书局,1957年. [3]林庚.诗人屈原及其作品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重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