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

2020-07-11 来源:客趣旅游网
第四章 采煤方法

第一节 采煤方法的选择

一、采煤方法的选择及其依据 (一)影响采煤方法选择的因素 1、地质构造条件

井田内地质构造简单,地层平缓,其整体为一向SW倾斜的单斜构造,地层倾角1~3°。褶曲与断层均不发育,无岩浆活动,为简单构造。

2、煤层赋存条件

井田内主要可采煤层2层,分别为4号、5-1煤层。4号煤层全井田可采,平均厚度为3.53m,厚度变化小,规律性明显,夹矸少,结构简单,属稳定煤层;5-1煤层全井田可采,煤层平均厚度2.2m,厚度变化大,夹矸少,结构简单,层位稳定,属较稳定煤层。

3、开采技术条件 (1)水文地质条件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属以大气降水为主,孔隙、裂隙岩层的简单类型,即一类一型。

矿井3号煤层已开采完毕,采空区形成老空积水,矿方应尽快将老空积水的水量、位置及水压查明,编制探放水设计,回采前必须将老空积水放净,以确保生产安全。

(2)工程地质条件

本井田各可采煤层顶底岩石稳定性,浅部一般较差,深部多为中等坚硬岩石,工程地质类型应属Ⅱ类,为工程地质条件中等的矿床。

(3)其它开采技术条件

矿井为低瓦斯矿井;煤尘具爆炸危险性;煤层属易自燃煤层。 (二)各类采煤方法简介

本矿各主要可采煤层赋存较稳定,倾角较缓,属近水平煤层,适合本矿井各煤层的采煤方法主要有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和普通机械化采煤方法,各采煤方法的特点分述如下:

1、综合机械化采煤法

就目前煤矿地下开采技术发展趋势看,综合机械化回采是采煤工艺的重要发展方向,它具有高产、高效、安全、低耗以及劳动强度小的优点。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从国外成套引进综采设备以来,经过20多年的开发、研制,国产综采设备制造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综采设备发展和采煤技术的进步,综合机械化采煤已成为我国高产高效矿井的主要采煤工艺之一。其优点是机械化程度高,在落煤、运输、和支护方面都实现了机械化,它也是我国现行在中厚煤层中实现高产高效首选的采煤方法;缺点是一次性设备投资费用高,设备较为笨重,工作面搬家倒面较为费时,一般需用15~30d。

2、普通机械化采煤法

普通机械化采煤法是我国在中厚煤层中一种常用的采煤方法。其特点是用采煤机落煤,用刮板输送机运煤,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铰接顶梁支护顶板。该采煤法设备投资较少,但仍可保持较高的机械化水平。另外,该采煤法的设备较为轻便,工作面搬家方便。

(三)采煤方法的选择原则

采煤方法是一个矿井的核心技术问题,它直接决定着矿井的生产技术水平、安全状况和经济效益。本次设计根据本井田各主要可采煤层厚度及倾角,按照以下原则确定工作面采煤方法。

(1)根据矿井煤层及其顶、底板条件,优先采用国内成熟的高产高效采煤方法,力求实现安全高效机械化开采。

(2)对于平均厚度在2.0m以下的煤层,宜选用普通机械化采煤方法,这样可提高机械化开采水平,减少矿井设备投入,也便于工作面搬家。

(3)对于平均厚度为2.0~5.0m的煤层,根据国内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水平,宜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方法。

(四)采煤方法的确定

根据上述原则并结合本井田煤层赋存情况、地质条件、开采技术条件和矿井生产能力等因素,设计确定各煤层采煤方法如下:

4号煤层:煤层厚度3.15~4.03m,平均3.50m。煤层结构简单,一般不含夹矸,局部含1~2层,岩性为砂质泥岩、泥岩,厚度为0~0.90m,平均0.28m,顶板岩性为砂质泥岩、泥岩、粉砂岩,底板岩性为泥岩、砂质泥岩、粉砂岩。层位稳定,属稳定煤层,全区可采。设计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法进行开采。

5-1煤层:煤层厚度0.65~2.49m,平均2.2m,可采厚度0.8~2.20m厚。煤层结构简单,一般不含夹矸,顶底板岩性为砂质泥岩、粉砂岩,局部为中砂岩。在批复区范围内相对较稳定,属稳定煤层,全区可采。设计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法进行开采。 二、工作面采煤、装煤、运煤方式及设备选型

(一)工作面采煤、装煤及运煤方式

根据矿井的生产能力、煤层赋存情况,确定矿井移交生产时在4煤层布置一个综采工作面,工作面长度240m,回采工作面采用采煤机落煤,运煤方式为可弯曲刮板输送机通过转载机转入顺槽胶带输送机。

(二)设备选型

根据本井田首采煤层4煤层的开采技术条件,并结合目前综采工作面装备水平和国内其他矿区的实践经验,以实现工作面高产高效为中心,通过工作面设备的合理选型与240m长综采工作面配套实现一矿一面达年产120万t。采煤工作面主要设备选型如下:

1、采煤机

(1)采煤机小时生产能力计算

采煤机割煤能力考虑一定的富裕系数,按1.50Mt/a选型,每年按330个工作日计算,工作方式为“四六制”,即三班出煤,一班检修,工作面长度按240m计算,要求采煤机平均落煤能力为:

60QL2LsL

Qmrm1440KLC3TdQrBH式 中:

Qm——采煤机平均落煤能力,t/h; Qr——采煤机平均日产量,4545 t/d; L——工作面长度,240m; Ls——输送机弯曲段长度,20m; Lm——采煤机两滚筒中心距,8.12m; ——4煤层实体煤容重,1.30t/m3; C——工作面回采率,95%; Td——采煤机返向时间,1min; B——采煤机截深,0.86m; H——平均采高,3.5m;

K——采煤机平均日开机率,0.45。 带入参数计算得采煤机平均落煤能力为:

604545(2402208.12)

Qm454514400.452400.9531.00.863.51.30545t/h(2)采煤机平均割煤速度

工作面是否达到预定的产量,主要取决于采煤机的切割速度。

VCQm5452.32m/min60BH600.863.51.30(3)采煤机最大割煤速度和最大生产能力 采煤机最大割煤速度:

VmaxKcVc

采煤机最大生产能力:

QmaxKcQm

式 中:

Vmax——采煤机最大割煤速度,m/min; Qmax——采煤机最大落煤量,t/h; Kc——采煤机割煤不均衡系数,取1.45; Vmax=1.45×2.32=3.36 m/min; Qmax=1.45×545=790.25 t/h。 (4)采煤机截割功率

按采煤机单位能耗计算采煤机的截割功率为:

N60KbBHVmaxHw

式 中:

N——采煤机截割功率,kW; Kb——备用系数,取Kb=1.25;

Hw——采煤机割煤单位能耗,按铁法、晋城等矿区实测,通八达Hw=0.55~0.85kWh/m3,取Hw=0.70kWh/m3,则工作面采煤机截割功

率为:N=60×1.25×0.86×3.5×3.36×0.70=531kW。

(5)采煤机型号及主要技术参数

根据近年高产高效综采工作面设备配套与实践经验,电牵引采煤机可靠性明显高于液压牵引采煤机,同时电牵引采煤机对故障有自我诊断能力,因此建议选用电牵引采煤机。根据上述计算,选用MG650/1480-WD型电牵引采煤机。其技术参数见下表。

MG650/1480-WD型双滚筒采煤机技术特征表

采煤机型号 技术特征 采高(m) 截深(m) 适应倾角 滚筒直径(m) 摇臂长度(mm) 摇臂摆动中心距(mm) 牵引力(kN) 牵引速度(m/min) 牵引型式 机面高度(mm) 卧底量(mm) 灭尘方式 装机功率(kW) 电压(V) 机重(T) MG650/1480-WD 2.3~4.5 0.8 ≤15° 2.2 2700 8120 750 0~10.3 交流电牵引 1570 440 内外喷雾 2×650+2×75+30 1140 85

2、刮板输送机

(1)输送机机头布置方式

目前综采工作面支架输送机机头布置有以下两种型式: 1)输送机机头平行布置,机头、机尾各有2~3架过渡支架,布置方式如下图4-1-3所示。

图4-1-3 输送机机头平行布置示意图

平行布置方式有以下特点:

① 过渡支架由于其体积大,与基本支架的结构差异较大,设备管理复杂;

② 过渡支架结构较复杂,价格比基本支架贵,增加工作面设备投入。

2)输送机机头垂直布置,机头、机尾无过渡支架,工作面全长为基本支架,设备简单,投资少,布置方式如下图4-1-4所示。

图4-1-4 输送机机头垂直布置示意图

垂直布置方式有以下特点:

① 工作面全长皆为基本支架,设备管理简单,比有过渡支架投资少;

② 采煤工艺简单,采煤机割煤、移架、可以在工作面全长上平行作业。

采用垂直布置方式可简化工作面支架移架工序、取消过渡支架,根据国内大屯姚桥、淄博许厂煤矿、彬县下沟煤矿成功应用经验,综合考虑采用工作面刮板输送机机头垂直布置方式更有利。为方便转载机的前移,刮板机采用端卸式。

(2)工作面刮板输送机运输能力

QqKcKhKyKvQm

式 中

Qq——刮板输送机运输能力,t/h;

Kc——采煤机割煤速度不均匀系数,取1.45; Kh——采煤机采高不均匀系数,可取1;

Ky——考虑运输方向及倾角系数,可取1;

Kv——考虑采煤机与刮板输送机同向运动时的修正系数,

KvVe;Kv=1.05; VeVc Qm——采煤机平均落煤能力,545 t/d。 则:Qq=1.45×1×1×1.05×545=830t/h (3)工作面刮板输送机选型

按照输送机应满足的采煤机的生产能力并以其配套,工作面长度240m,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选用SGZ-1000/1400型刮板输送机。其技术参数见下表:

SGZ-1000/1400型刮板输送机技术特征表

型 号 设计长度 (m) 输送能力 (t/h) 中部槽型式 中部槽规格(长×内槽宽×高)(mm) 刮板链型式 刮板链速 (m/s) 刮板链规格(φd×t) (mm) 电机功率 (kW) 机头布置方式 SGZ-1000/1400 240 2500 整体铸造焊封底 1750×1000×362 中双链 1.31 φ42×146 2×700 机头端卸,机尾垂直布置

3、转载机

选用SZZ-1000/400型桥式转载机,其技术参数见下表:

SZZ-1000/400型桥式转载机技术特征表

型 号 设计长度 (m) 输送能力 (t/h) 中部槽内宽 (mm) 刮板链型式 刮板链速 (m/s) 刮板链规格(φd×t) (mm) 电机功率 (kW) 生产厂家 SZZ-1000/400 35 3000 756 中双链 1.58 φ34×126 400 张家口煤矿机械厂 4、破碎机

选用PCM375型锤式破碎机,其技术参数见下表:

PCM375型锤式破碎机技术特征表

型 号 破碎能力 (t/h) 破碎形式 出料粒度 (mm) 入料品块度 (mm) 电机功率 (kW) 生产厂家

PCM375 3100 锤式 ≤300 1000×850 375 张家口煤矿机械厂 5、顺槽胶带输送机

顺槽胶带输送机的能力应与转载机的能力相配套。由于胶带输送机输送能力与运输距离密切相关。工作面推进长度不同,胶带输送机

在工作面生产能力相同的情况下,其装机功率需随运输距离的加长而加大。根据运煤能力的要求,建议选用DSJ120/120/2×355型可伸缩高强度胶带输送机,其主要技术参数见下表:

DSJ120/120/2×355型可伸缩胶带输送机技术特征表

型 号 带 宽 (mm) 输送能力 (t/h) 输送长度 (m) 带 速 (m/s) 电机功率 (kW) 生产厂家

DSJ120/120/2×355 1000 3200 2000 2.0~4.0 2×35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上海分院 四、工作面顶板管理方式及支护设备 工作面顶板管理采用全部垮落法。 工作面支护设备选型如下: 1、液压支架 (1)架型的选择

液压支架是综采工作面主要设备之一,长壁工作面的生产经验表明,液压支架是工作面装备中投资最多的设备,约占60~70%,因此,要求所选择的支架不但要稳定可靠、故障率低,而且要使用寿命长。近年来国内外液压支架正向重型化、高阻力、大流量和电液控制方向发展。液压支架应有良好的结构功能和支护性能,并能及时维护顶板,防止端面顶板的冒落,同时能有良好的支撑顶板能力,适应煤层赋存条件和矿压特点。

液压支架选型应考虑顶底板稳定性、煤层厚度、倾角、煤层赋存状况及瓦斯含量等,其中以煤层及其顶板稳定性影响最大。

目前,用于单一煤层开采的液压支架主要有支撑掩护式和掩护式2种,其特点如下:

1)支撑掩护式支架主要特点及适应范围

① 由于有两排立柱,顶梁和底座都较长,通风断面大,但整架运输不方便,采煤工作面的开切眼宽度要求较大。

② 立柱的支撑效率较低,左、右柱的载荷有差别,前、后柱载荷往往差别较大,有时后柱甚至无荷载。

③ 由于立柱多,立柱与顶梁和底座为铰连接,允许有一定量的摆动,顶梁长,在有角度的工作面使用时,顶梁向倾斜下方的摆动量大,不适于用在角度过大的工作面。

④ 支架的支撑合理距切顶线近、切顶能力强,适用于较稳定的顶板。

⑤ 重量较大,造价较高。

⑥ 底座对底板比压均匀,且底座前端的比压小,容易移架。 ⑦ 该架型一般适用于坚硬顶板及部分中等稳定顶板。 2)掩护式支架主要特点及适应范围

① 单排立柱支撑。加之平衡千斤顶的作用,支撑合力距离煤壁较近,可较为有效防止端面顶板的早期离层和破坏。

② 平衡千斤顶可调节合力作用点的位置,增强了支架对难控顶板的适应性。

③ 控顶距小,顶梁较短,对顶板的反复支撑次数少,减少了对直接顶板的破坏。

④ 伸缩比较大,一般可达2.4左右,适应煤层厚度的变化能力强。

⑤ 顶梁和底座较短,稳定性较好,便于运输、安装和拆卸。

⑥ 重量较支撑掩护式轻,投资少。

⑦ 液压控制系统较简单,管路短,有利于提高移架速度。 ⑧ 底座前端对底板的比压大,一般不适用于软底板的采煤工作面,如果配备抬底结构,也可适用于这类工作面。

⑨ 支架动作不够直观,要求操作人员对平衡千斤顶的功能有所了解。

⑩ 该种架型适用于破碎顶板及部分中等稳定的顶板,且对煤层变化较大的工作面适应性较强。

根据我国综采液压支架的发展水平,结合矿区地质条件、附近矿井的生产实践经验和井下开采技术条件,设计选择高阻力两柱掩护式液压支架,使之适应由于煤层埋深浅而可能产生较大的顶板来压和提高工作面产量而需要安装电液阀移架的可能性。由于4煤层顶板松软,采用整体顶梁形式,由于工作面采高达3.5m,所以配护帮板以防止煤壁片帮。

(2)工作面液压支架支护强度确定

对于4煤层属于浅埋深松软顶板,国内外类似条件下的实际观测和理论研究结果表明,在开采过程中,浅埋深极松软顶板难以形成“梁”或“板”结构。随着工作面推采,松软顶板将产生裂隙,形成块体,因而可视顶板岩层为碎块体,即松散介质。这些块体相互挤压、相互作用,形成“压力拱”结构,并随着推采,“压力拱”范围不断增大。当工作面推进到一定距离时,“压力拱”失稳破坏,产生初次来压,当拱顶高度接近地表时,压力拱内主结构岩层失稳破坏,造成工作面更剧烈的来压,随之拱外次结构内岩体破坏,造成地表下沉;压力拱结构周期性失稳并前移,引起工作面周期来压。因此,采用倍重法计算液压支架额定支护强度已不适用,只能用估算法确定支架支

护强度。

这种计算方法的基础是工作面支架工作阻力支撑冒落带顶板岩层的重量,并平衡基本顶失稳时对支架的动载,计算公式为:

P=(6~8)s·r·m cosα 式 中:

S——支架支护顶板面积,暂取6.6m2; r——顶板岩石容重,t/m3,取2.45 t/m3; m——采高,取最大采高4.0m; α——煤层倾角,平均取2°。 则:

P =8×6.6×2.45×4.0×cos2° =517t

=5067kN<8600kN。

(3)液压支架型号及技术参数

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并留有一定的安全系数,4号煤层工作面采用综采液压支架工作阻力确定为8600kN,支架型号为ZY8600/22/45D掩护式综采液压支架。

液压支架技术参数见下表。

ZY8600/22/45D型掩护式液压支架技术特征表

型 号 型 式 支架高度 (mm) 中 心 距 (mm) 初 撑 力 (kN) 工作阻力 (kN) 支护强度 (MPa) 移架步距 (mm) 操作方式 泵站压力 (MPa) 质 量 (t)

ZY8600/22/45D 二柱掩护式液压支架 2200~4500 1750 6410(P=31.5MPa) 8600 1.04~1.07 600 电液控制 31.5 30 2、乳化液泵站

选用BRW400/31.5型乳化液泵站,其技术参数见下表:BRW400/31.5型乳化液泵站技术特征表

型 号 压 力 (MPa) 流 量 (L/min) 配套液箱 (长×宽×高) 电机功率 (kW) 生产厂家

BRW400/31.5 31.5 400 3735×1275×1500 250 无锡威顺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五、工作面回采方向与超前关系

工作面回采方向为后退式,即由大巷一侧掘进顺槽巷道至井田边界,掘进开切眼,安装综采设备,然后向大巷方向回采。工作面超前支护为采动压力范围内,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和金属铰接顶梁支护。

六、采煤工作面的循环数、年进度及工作面长度

1、采煤工作面的循环数、年进度 (1)工作面采高

综采工作面采高主要受煤层厚度的限制,根据4煤层首采面实际情况,确定工作面平均采高为3.5m。

(2)采煤机截深

目前国内高产高效工作面采煤机截深在向0.8m及以上发展,采煤机截深主要与产量、顶板条件、投资等因素有关。4号煤层顶板较稳定,确定采煤机截深0.8m。

(3)工作面日进度

按工作面日产3636t计算,工作面的日进度可用下式计算: S

QlHC式 中:

Q——工作面日产量,按年产120万吨、年工作330d计算,Q = 3636t;

l——工作面长度,240m; H——工作面采高,3.5m;

——煤体容重,4号煤层1.30t/m3; C——工作面回采率,95%。 3636S3.62m

2403.51.260.95(4)工作面循环数、年进度

工作面循环进尺0.8m,日进3.62m达到日产量,取正规循环率80%,确定工作面循环次数为6,则日进度为3.8m,年进度1254m。

2、工作面长度

综采工作面的长度一般情况下应根据所确定的工作面日产量和工作面的日进度进行计算。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各生产矿井多是根据采区几何尺寸和布置的工作面数进行圈定或根据经验和设备能力(刮板输送机的铺设长度)确定工作面的长度。呼和乌素煤矿首次进行综采,其工作面长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工作面日产量与日进尺。

(2)工作面初期投资:为了减小矿井的初期投资,尽量减小设备的投资,即减小工作面长度。

(3)采区几何尺寸和布置的工作面数。 (4)设备生产能力。 (5)安全与管理。

按工作面日产量3636t,日进3.8m计算,工作面长度确定为240m即可满足要求。

第二节 盘区布置

一、移交生产和达到设计能力时工作面生产能力计算 本矿移交生产时为一个综采工作面,投产工作面编号为4101,平均采高3.5m,工作面长度为240m,截深0.8m,工作面日进6刀,年推进度为1254m,工作面回采率为95%,工作面生产能力为:

A=L×S×M×γ×C×10-6 式 中:

A — 工作面生产能力,Mt/a; L — 工作面长度,240m; S — 工作面年推进度,1254m/a; M —4101工作面平均采高,3.5m;

γ — 煤体容重,1.30t/m3; C — 工作面回采率,取0.95。

A=3.5×240×1254×1.30×0.95×10-6=1.2609(Mt/a) 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工作面特征见表4-2-1。

达到设计能力时工作面特征表

表4-2-1

工作面 工作面 名 称 装备 4101 综采 平均 采高 (m) 3.5 煤容重 (t/m3) 1.30 工作面 长度 (m) 240 年推 进度 (m) 1254 回采率 工 作 面 (%) 生产能力(Mt/a) 95 1.2609 注:4101工作面原煤生产能力为1.2609Mt/a,掘进工作面原煤生产能力为0.126Mt/a, 矿井生产能力为1.3869Mt/a。

二、煤层分组、分层关系和开采顺序

本区主要可采煤层共2层,分别为:4、5-1号煤层。根据水平划分,一水平(1064m)开采4号煤层,二水平(1031m)开采5-1煤层。各煤层开采顺序为由上而下,煤层内工作面的开采顺序为由近及远,工作面内的开采顺序为后退式回采。

三、巷道布置

对巷道布置主要考虑满足以下要求:

(1)生产系统要简单、安全可靠、便于管理。

(2)巷道布置应尽量满足合理集中生产的需要,并保证工作面正常接替。

(3)巷道布置要简单、合理,工程量少、投产快、巷道维护量少,采区生产成本低。

本井田南北长约6.47km,东西宽约3.64km。主、副、风井及开拓大巷位于井田的上部,依照矿井开拓总体部署,各煤层利用开拓大

巷兼做准备巷道,即各煤层的胶带输送机大巷、辅助运输大巷和回风大巷均兼负准备巷道的功能,在三条大巷两侧直接布置回采工作面,这样既简化了巷道布置又减少了各煤层的煤炭运输和辅助运输的运输环节。

井田首采煤层4煤层,首采工作面在井田东部布置在开拓大巷的南翼。在煤层中沿煤层垂直(近似)于开拓大巷布置开采巷道,直接与运输大巷、辅运大巷、回风大巷相连,形成煤炭运输、辅助运输及通风、排水系统,采用长壁式采煤方法采煤。

四、井下煤、矸运输和辅助运输方式及通风和排水 1、井下煤炭运输方式

井下煤炭运输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主要环节如下: 工作面出煤→刮板输送机→转载机→运输顺槽胶带机→运输大巷胶带机→主井胶带机→地面。

2、井下矸石运输方式

井下矸石量主要来自于联络巷和巷道的挑顶或卧底,因此矸石量较少,经如下环节运往地面:

掘进工作面→防爆无轨胶轮车→辅助运输大巷→副斜井→地面。 3、井下辅助运输方式

井下辅助运输采用防爆无轨胶轮车运输,其运输环节如下: 副斜井→辅运暗斜井→辅助运输大巷→辅运顺槽(辅运顺槽)→工作面。

4、通风系统

地面新鲜风流→主斜井(副斜井)→运输大巷(辅运大巷)→运输顺槽(辅运顺槽)→工作面→回风顺槽→回风大巷→回风立井→地面。

5、排水系统

工作面→顺槽→大巷→井底水仓→管子道→主斜井→地面井下水处理站。

第三节 巷道掘进

一、巷道断面及其支护形式

根据附近矿井的生产实践经验,本矿岩石巷道采用锚喷支护,硐室采用混凝土支护,断面形状均为直墙半圆拱形;服务期较长的煤层巷道(如带式输送机大巷、辅助运输大巷、回风大巷等)采用锚网喷支护,局部破碎地带加钢带、锚索,断面形状为直墙半圆拱;回采巷道(如运输顺槽、回风顺槽等)采用锚杆支护,断面形状为矩形。

二、巷道掘进速度指标

煤 巷:普通钻爆法:300m/月; 综合机械化掘进机组:550m/月; 岩 巷:普通钻爆法:120m/月。 三、掘进工作面个数、组数、掘进机械配备

本矿井机械化程度高,工作面生产能力大,推进速度快,工作面走向长度长,顺槽掘进工程量大,而开拓大巷及盘区准备巷道等掘进工程量相对较小。从各类巷道的断面形状、支护方式及掘进工程量的大小考虑,设计确定各煤层大巷、煤层间的联络斜巷等采用普掘设备掘进,工作面顺槽采用综掘设备掘进。

为保证矿井正常接续,设计配备了一个综掘工作面和一个普掘工作面,其机械配备如下:

1、综掘工作面

(1)煤巷掘进机:EQJ-120型

(2)喷雾泵站:BPW-320/12.5M (3)胶带输送机:DSJ800/200型 (4)带式转载机:ZP-2型 (5)局部扇风机:YBT-28型 (6)风筒:KFC-Ⅰ型 (7)锚杆机:MGJ-Ⅰ型 (8)小水泵:BWQ-15/20型 (9)掘进机除尘器:KGC-Ⅰ型 (10)探水钻机:TXU-150型 2、普掘工作面

(1)煤电钻:ZMS-12A型 (2)岩石电钻:EZ2-2.0型 (3)发爆器:MFB-100 (4)局部扇风机:YBT-11型 (5)风筒:KFC-Ⅰ型 (6)小水泵:BWQ-15/20型 (7)掘进通风除尘器:JTC-Ⅲ型 (8)探水钻机:TXU-150型 (9)混凝土搅拌机:P4型 (10)混凝土喷射机:ZHP-2型 (11)锚杆机:MGJ-Ⅱ型 (12)耙斗装岩机:P-30B

(13)可伸缩带式输送机:SSJ-650/40型

3、掘进工作面个数

根据采区生产能力、采区巷道布置、煤层赋存及矿井的生产经验,当某一采煤工作面将要采完时,必须把一个接替采煤工作面准备好,以确保采煤工作面的正常生产,故需配置足够的掘进队,并安排好掘进工作面的接替。

采掘工作面的比例关系计算方法如下:

Ntj/tnt1t2

式中:N-掘进工作面,采煤工作面头面比;

t1-机械设备安装时间,综采一个月,机采、炮采半个月; t2-工作面备用时间,按半个月计算; th-采煤工作面所需时间,月;

thLg/Vh

其中:Lg-区段内采煤工作面沿走向全长,m;

Vh-采煤工作面月进度,m/月;

tj-掘进工作面所需时间,月;

tjLn/Vj

其中:Ln-接替工作面的巷道长度,m;

Vj-巷道的掘进速度,m/月。

所以,tj=4230/550=7.69 th=240/95=2.5

N

=7.69/2.5-1-0.5=1.58

为了保证正常接续,故取N=2个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