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第四十八中学 胥刘杰 发表于《学苑新报》2009年10月23日总第3110期 高考散文阅读题目中语句类题型最为常见。
本文仅就解释含义、解说原因以及回答作用三种情况的解答技巧举例说明。
先看2009年的全国1卷散文阅读。 15. 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我喜欢这些树,视它们为上天兆示给人类的精神榜样。 (2)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这个题目属于解释含义型。题(1)语句位于第三段后半部分,由“树——视为精神榜样”即可判断为属于“寓意句”,讲清树的具体精神寓意即可。运用语境分析法及情感联系法联系上文即可知道在作者的情感体验当中,塔里木河旁的这些胡杨树在“年复一年的风沙”的侵袭下,“也许已经死去”, “可是树的残干依然挺立„„向天空和大地顽强地倾诉着它们的意志和信念”,因此可制定答案为:恶劣环境中的胡杨树,仿佛被上天赋予了顽强的意志和信念,具有吸引人的力量。
题(2)语句位于倒数第三段段末,作为油田的标语,作为作者眼中“最显眼、最有气势的两句话”,作者更评价为“是心声,也是写照;是鼓动,更是诺言”,显然这两句话是文章的“主旨句”,只需结合主题语境及作者的感情倾向就可解决。通览全文即可明白文章是
赞颂石油工人不畏艰苦的勤劳精神的,正是他们在灰色的沙漠中创造出了多姿多彩的生活。因此可制定答案为:尽管沙漠是荒凉和单调的,但是,人们却可以通过劳动让人生变得丰富多彩。
16.作者为什么说,在他所看到的一切色彩中,最鲜艳夺目的是石油工人身上工装的红色?
这个题目属于解说原因型。这个句子位于倒数第三段的起首,属文眼句。联系下文可知在作者的情感体验中,石油工人身上工装的红色“是一种让人肃然起敬的颜色”,“有如朝霞,有如春花”,“更似共和国飘扬的旗帜”。因此可制定答案为:①相比荒漠和油田建筑的色彩而言,石油工人工装的红色显得更加耀眼夺目。②工装的红色如花如霞,表达了作者对石油工人美好心灵的赞颂和敬仰。③工装的红色如共和国旗帜的颜色,寄托了作者的爱国之情。 最后再看2009年的北京卷散文阅读。
18.第二段里的“仰望中的登攀”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道题属于回答作用型。这类题回答时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入手。这个语句位于第二段的末尾,从位置看,属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联系上下文语境,可明确其结构上上承登攀前的介绍,下领登攀行为的具体展开。从内容上看,参观司马祠要登攀,也就说明了司马祠的地势具有由低向高的走向特点。然后联系上文中作者“崇敬司马迁”的情感体验,可得出“仰望”一语双关,既切合登攀的客观实际,又暗含对司马迁的主观景仰之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