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 of Aba Teachers University
Vol.33,No.4
Dec. 2016
刘晓平油画中的“思”与“诗
张>福
(阿坝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四川汶川623002)
摘要:刘晓平的系列油画作品以阿坝的山、特别是“羌2 ”、“羌寨”为对象,表现了生命在阿坝高原的特殊存在,
其画作既是对生命的沉思,也是对生命的诗意表达。
关键词!刘晓平油画;羌山;羌寨;生命的“思”与“诗”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 -1707(2016)04 - 0100 - 02
刘晓平是阿坝师范学院美术系副教授、四川省 美协会员、阿坝州美协油画艺委会主任,油画作品多 次在国内外参展并获奖。晓平先生的成果颇丰,但 是,他对追求油画艺术的脚步从未停止。
我对晓平比较了解,他喜欢喝酒、抽烟,喜欢将 自己与家人的生活艺术化,当然,他更喜欢油画创 作,更喜欢思考,他常常喜欢泡一壶茶一个人沉思。
他的沉思就像阿坝广袤的高原与巍峨的山。
晓平是土生土长的阿坝人,是羌族,他在大山中 成长,生来爱山。阿坝高原的山很多,邛崃山系的岷 山,龙门山系的九顶山,在古代称为“岷江西山”,它 们集秀丽壮美、高峻挺拔、多姿多彩于一体,因此,晓 平先生的性格中总是打上“山”的烙印,山的绵延不 绝赋予他宽广的胸怀,山的高峻赋予他坚忍不拔,山 的秀丽壮美赋予他诗意的人生。
晓平先生钟情于阿坝的山,用多姿多彩的画笔 描绘着阿坝的山。面对阿坝的山,“相看两不厌,惟 有阿坝山”,看山,思考着山,对山进行一次次的追 问,他的油画作品系列《叩问山魂》就是这种思考与 追问的结果,他用凝重的笔触表现山的纹理、色调, 表现山的气势恢宏,表现山的厚重,表现生命在阿坝 高原以这样一种特殊的方式存在。因为对山的偏 爱,晓平的油画作品总与阿坝的高山产生千丝万缕 的关系,比如:油画作品《寂静的山梁》表现的是山梁 的寂静,在他看来,山梁因无欲而寂静,好比人的无 欲则刚。山梁的寂静是静穆而不是死寂,是千年寒
收稿日期:2016-10-12
冰中的焰火,是历经几世几劫、沧海桑田之后的生命 沉思;油画作品《谷之一》、《谷之二》主题是“谷”,但 它与“山”关系甚密。没有山,哪有谷?你看那直刺 苍穹的山的“锋刃”,是尖利,是傲岸不屈,是对命运 的抗争,“谷”是大自然给“山”留下的伤痕,悲壮而 不消沉,两幅作品用色彩的变化表现时间的流逝与 季节的变化;油画作品《山晓》,在晓平的笔下,“山” 能听见时间的声音,当阳光的色彩慢慢揭开“山”的 面纱,“山”苏醒了,随日升月落扣响生命的律动,如 羌人的日出而作、日落而入;油画作品《周达》、《硬 岩子》等都与“山”的主题有关。阿坝的山,已经成 为晓平艺术生命的最重要部分,体验山,感悟山,以 丰富的“画语”表达山的诗情画意。
晓平是我辈中极为吃苦耐劳、极为勤奋好学的 人之一,岷江流域的藏羌山寨的每一个角落都留下 了他的足迹。由于生于斯长于斯,因此,他对这片土 地怀有十分真挚的情感,他总是以独特的视角发现 这片土地的独特之美。晓平先生的这类作品的一个 最大特点是具有强烈的时间意识,从这类作品中,我 们能感受时间的流逝、季节的变换、日月的轮回以及 生命的壮美,比如:油画作品《铁邑之春》、《曾坡. 春》、《垮坡.夏》、《深秋中的鹰嘴河》、《巴夺春秋》、 《吊水岩.秋》、《飞鸿去尽》、《吉鱼.冬》等等。我不 禁要问,晓平为什么要刻意地、多角度地去表现这片 土地的春夏秋冬?作为客体的存在,是不能感受时 间与生命的,只有审美主体赋予它情感与生命,它才
作者简介:张宗福(1965—),男,四川汶川人,阿坝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教授,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100
张宗福 刘晓平油画中的“思”与“诗=
刘晓平《高地》60cmx80cm刘晓平《静静的山岭》60cmx80cm
会活起来,才会有灵气,才会有情感与生命。在自然 条件极为恶劣的阿坝高原,这里的自然山水、一草一 木,乃至于那看似僵硬、形容枯槁的山石,它们实际 上都有顽强的生命,我们从晓平的这些作品中都能 嗅到强烈的生命的味道。在变换的四季中,晓平先
生对“秋”的主题情有独钟,原因很简单,“秋”意味 着成熟,“秋”更能表现思考的深度与生命厚重, “秋”的色彩丰富而细烂,可以让生命与情感任意抒 写,“秋”最富有诗意,在“秋”的作品中,能镌刻更多 更美的诗句。
刘晓平《卡儿》60cmx80cm刘晓平《山路》60cmx80xm
晓平的油画作品很有民族特色,这与阿坝高原 这片热土有关,因为这片热土无时无刻不散发着浓 郁的藏羌民族文化气息。当然,晓平对岷江流域的 “羌山”、“羌寨”的兴趣更浓一些,因为“羌山”、“羌 水”、“羌寨”养育了他,他可以从中找寻民族文化的 根脉。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与严重的自然灾害,这 个民族以它超强的生命力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这本身就是对来自于自然严酷挑战的最好回应,晓 平的画作则是这种回应的艺术表现。晓平作品的线 条、色彩、构图,无不表现山的肌理与走向,无不表现
山的坚韧与厚重,而这背后深层的创作动力主要源 于对历经磨难、饱经沧桑的本民族的过去未来、死亡 与生命的思考,但愿晓平在以后的油画创作中表达 更深刻的“思”与更美的“诗”。
水磨的初夏,煞是清凉,缕缕清风吹来,我的思 绪随风而动。灿烂的阳光,漫过悠远的青山,漫过窗 外喧闹的寿江,此时此刻,欣赏晓平送来的油画作 品,那是何等的快慰!遂以寥寥数语,记下晓平画作 中的“思”与“诗”。
[责任编辑:张宗福]
1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