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单元标题 作者姓名 学科领域 (在 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其他(请列出): 适用年级 所需时间 八年级上册 课内共用4课时,每周3课时;课外共用2课时 第二单元 声现象 孙启振 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 表示相关学科)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声现象”这一主题单元,是八年级物理(上)的第二单元。本单元让学生学习声学的初步知识。声现象是自然界中的最常见现象,而对声的学习则可以通过简单有趣的探究活动来进行。让学生在探究物理现象的同时,激发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初步培养他们观察能力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科学探究活动打下基础。 本单元专题一是“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专题二是“声音的特性”,专题三是“声的利用”,专题四是“噪声的危害和控制”。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及声音在现实生活中的利与弊,同时学会控制噪声的方法,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安排,便于让学生先从整体上认识声现象,再进一步了解声的特性,最后在分析声的利用和危害,让学生可以较全面的把握关于声的相关知识。 ●教学重点 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教学难点 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教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到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 2.通过探究实验,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3.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4.知道声音的三大特性及相关因素, 并能进行辨别; 5. 能举例说明声能传递信息和能量。了解声的广泛应用。 6. 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探究声音的产生以及传播.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体验研究问题的方法。 3.通过做“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的实验”和“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实验探究法。 4.能根据实验要求进行实验操作,能描述实验现象并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5.经历探究学习过程,进一步锻炼步观察能力,收集信息的能力。 6.交流体验噪声危害,从听到声音的途径入手分析得出防治噪声的途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师生的双边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与其他同学合作探究的意识。 3 通过体会现实世界中物体发出的丰富多彩的声音,欣赏美妙动听的乐曲,充分享受科学的美感。 4.通过参与实验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有交流合作的意识。 5.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关注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及人类生 活的影响 6.通过学习增强环保意识,个人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减弱噪声做出贡献。 对应课标 2、3、1通过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 2、3、2.了解乐音的特性。了解现代技术中声学知识的一些应用。 知道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的方法。 主题层面问题: 1.声音是怎样产生和传播的?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2.声音有那些特性?跟哪些因素有关? 3.声音在生活中的利用有那些? 4.噪声是怎么产生的?如何控制噪声? 专题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一 课时) 专题二: 声音的特性 ( 一 课时) 专题划分 专题三: 声音的利用 ( 一 课时) 专题四: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 一 课时) 其中,专题一、二中声音的产生、声音的特性均作为研究性学习) 专题一 所需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声音产生和传播的条件.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是如何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从而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问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课内共用1课时,每周3课时;课外共用1课时 的方法. 2.通过学习活动,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师、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意识. 专题问题设计 1. 为什么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信息化资源 常规资源 教学支撑环境 电脑、电子白板、实物投影仪 音叉、小锤、铁架台、带有细线的乒乓球、水槽、水、真空玻璃罩、抽气机、烧杯。 多媒体教室、班班通 学习活动设计 其 他 一、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探究活动一: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学生讨论: 1.做图2-1-1(左),让学生感知比较说话与不说话时喉咙部位的情况。 2.观察比较按紧的直尺不发声与拨动发声时的情况。 3.做图2-1-1(右),观察音叉发声时烧杯中水面的变化情况。 师生总结: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探究活动二: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教师演示:发声的音叉可以把乒乓球弹开 ──说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 知识拓展:还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发声的音叉在振动?是否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呢?怎样验证? 学生讨论: 需要那些器材,具体怎样操作?确定方案 讨论成果展示: 方案一:用手轻触发声的音叉,手有什么感觉。 方案二:让发声的音叉浸入水面少许,观察水面变化情况。 方案三:用细线将铅笔系在音叉上,音叉发声时,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观察在纸上留下的线条情况。 方案四:用细砂撒在桌面上,用小锤敲击桌面时发声的同时观察砂子的情况。 方案五:把装有水的水槽放在桌面上,用小锤敲击桌面时发声的同时观察水面的情况。 学生活动:(教师根据情况指导) 得出结论: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探究活动三: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的? 多媒体图片展示:观察宇航员在太空的交流方式,与人们在地球上的交流对比。 提出问题: 声音的传播需要靠介质吗?怎样证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呢?固体、液体是否都可以传播声音呢? 学生讨论:提出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分小组进行实验。 交流成果展示: 方案一: 一同学轻敲课桌一端(或把闹钟放在课桌一端),另一同学把耳朵贴近课桌的另一端,听声音的情况。 方案二:把正在响的闹钟用塑料袋包住,放进水中,听声音的情况。 的另一端,听声音的情况。 方案三:在水中,敲击两块石头,旁边的人能听到声音。 方案四: 1.把正在响的闹钟放进玻璃罩中,听声音的情况。 2.用抽气机往外抽气,听声音的变化情况。 收集信息,分析材料: 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探究活动四:声音在空气中是怎样传播的。 提出问题:既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那么声音在介质中是怎样传播的呢? 投影展示:水波----石块丢进水中,水波的形成。 类比说明: 指导学生看图2-1-4,说明声音在空气中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探究活动五: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吗?---声速 提出问题: 打雷时。为什么是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 学生讨论:学生讨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不需要时间? 知识点播:声速在不同介质中不同,一是跟介质的种类有关,二是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介绍资料、指导读表:《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学以致用: 1.百米比赛时,计时员是怎样计时的呢?为什么? 2.雷电时,为什么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呢? 共同归纳: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也就是声音是以一定的速度传播的。 1、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评价方法: 现场评价评价指标: 1)学生实验器材操作规范; 2)对科学探究活动充满兴趣、效果明显。 3)合作探究操作规范、现象明显、结论正确 2. 探究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评价方法: 评价要点 现场评价评价指标: 1)学生实验器材操作规范; 2)对科学探究活动充满兴趣、效果明显。 3)合作探究操作规范、现象明显、结论正确。 3.声音是怎样向远处传播的评价方法: 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评价指标: 1)活动中能相互交流和配合,有效体现小组合作; 2)活动过程规范有序、效果明显。 专题二 所需课时 声音的特性 课内共用1课时,每周3课时;课外共用1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声音的三大特性,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 3. 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各种特性的决定因素。不同发声体发出乐音的音色不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和“响度与振幅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现实世界物体的发声是丰富多彩的,培养学生更加热爱世界、热爱科学的品质. 2.培养学生联系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意识. ●教学重点 音调、响度、音色的概念及其相关因素. ●教学难点 探究决定音调、响度的因素. ●教学方法 探究法、演示法. 专题二问题设计 1.声音有哪些特性 2.什么是音调?影响音调的因素是什么? 3.什么是响度?影响响度的因素有哪些? 4.什么是音色?决定音色的因素是什么?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 信息化资源 常规资源 教学支撑环境 其 他 电脑、电子白板、实物投影仪 木梳、硬纸片、直尺、鼓 多媒体教室、班班通 学习活动设计 情境引入:听音辨析:唱歌的是谁?你是怎样辨别的? 学生活动:1.并通过听觉比较男、女的声音,并说明其不同; 2.学生敲打书桌和铅笔盒,体验并比较两次敲打所发生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师生交流,引入课题——第二节 声音的特性
活动一:什么是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 教师演示:木梳在硬纸片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 观察并思考: (1) 比较两次演示,梳齿振动的的特点有什么不同? (2) 两次演示所发生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3) 你从中能得到什么结论? 学生体验:使直尺伸出桌面不同的长度,用相同的力拨动,比较振动的快慢,听声音的高低。 师生交流,得出结论: 音调是声音的高低,与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知识拓展: 1、自主学习—课本第40页,了解超声波和次声波。 2、自主学习—课本第41页小资料,了解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 活动二:什么是响度?响度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学生体验1:用大小不同的力敲鼓;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鼓面上豆粒的振动情况。 学生体验2:用直尺伸出桌面相同的长度,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比较振动的幅度与声音的大小的关系。 师生交流,得出结论: 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活动三:音色 1、看图2-2-5 聪明的小白兔,小白兔是怎么知道不是妈妈叫门的? 2、听音辨析:用不同的乐器演奏c调的“1”和“3”,其他同学闭上眼睛,只用耳朵听,让学生辨别这是乐器。 其他同学认真听,并通过听辨别是什么乐器发出的声音。 教师提出问题:你是怎样辨别不同的发声体的?布置自学任务。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第22页音色的相关内容,并思考: 思考1:“闻其声而知其人”为什么? 思考2:音色由什么决定? 针对思考:1、思考2两个问题进行讨论、交流,最后归纳结论: 不同发声体的音色不同,是因为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音色是辨别不 同发声体的依据。 三、畅谈收获 1、说说你的收获。 2、你还有什么疑问? 1、声音的高低---音调的评价方法: 现场评价评价指标: 1)学生实验器材操作规范; 2)对科学探究活动充满兴趣、效果明显。 3)合作探究操作规范、现象明显、结论正确 2. 声音的强弱---响度的评价方法: 评价要点 现场评价评价指标: 1)学生实验器材操作规范; 2)对科学探究活动充满兴趣、效果明显。 3)合作探究操作规范、现象明显、结论正确。 3.声音的品质----音色的评价方法: 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评价指标: 1)活动中能相互交流和配合,有效体现小组合作; 2)活动过程规范有序、效果明显。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