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从远古就有,在人际交往日益频繁的今天显得尤其重要。
名字从人一出生就被称呼,伴随人的一生,到人死了,墓碑上还留有人的名字。
有人说,伴随你一辈子的,除了影子,就是你的名字。
名字虽短,却是人类文化一脉相连,生生不息的重要承接者。
汉语的姓名,通常只有两三个字。就在这短短两三字中,记录了多少人的历史,承载了多少民族文化,隐藏了怎样玄妙的秘密呢?
据说最早的名字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名字只是为了互相区别,只要发音方便就好,所以原始民族起的名字里面,有很多“阿”的音,阿大阿二,阿猫阿狗什么的。因为“阿”是最好发的音,元音。
慢慢地,随着文化的进步、发展,名字才有了特别的意义和讲究。
中国人尤其重名。名字中蕴涵着丰富的中国文化的内容。
君子求名,小人逐利。蝇营狗苟,追逐利益那是儒家文化鄙夷的行为。名声、名望、名节才是古代士子们非常珍视,甚至可以拿生命捍卫的。因此,在给后代取名的时候,便有了很多讲究、很多文化、很多趣事。 说到父母给孩子起名字,恐怕大多数父母都体会过象诗人一般冥思苦想,文思枯竭,抓耳挠腮,众里寻他千百度的感觉。
中国文字是表意的,所以可以灌注进去很好的愿望。短短一两个字,要响亮,干净,要大气,文雅,还寄予了长辈的殷切期望。可以说,取个好名字,要比作首好诗,写篇妙文更难。
姓高的,叫高升,姓郑的,叫郑钱。这种功利的期望,表露的未免过于赤裸裸了。
中国人有很多好名字,举不胜举:
如孟浩然,这个名字大气恢弘,还有着丰富的儒家文化在里面,那是来自《孟子》里面:“吾养吾浩然之气”的意思。又比如老舍,原来叫舒舍予,那是把舒字拆开了,意思是牺牲自我的意思,有佛家的思想在里面。
金庸小说里面有很多很妙的名字,为读者津津乐道。如王语嫣,语笑嫣然,一听就是美女的名字,得了中国文学的神韵。又如郭靖,杨康,那是“靖康耻,尤未雪”的意思,寄予了国仇家恨在里面。
古人起名字有很多趣事。 传说李白7岁那年的时候,他就已经能作诗了 有一次,父亲就想作一首七绝诗来考考儿子,先提了前两句,叫做:“春风送暖等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他母亲先接了一句:“火烧杏林红霞落。”这个时候,这个小李同志马上就接上了一句,叫做:“李花怒放一树白”。他父
亲一听,这不是正好我儿子的名字吗?
李花当然是白的。这个名字可以说是浑然天成,既富于诗意,又简洁明快,还象征着皎洁的人格,“白”字,还蕴涵了道家空静无为,飘然出世的文化色彩。又比如说宋朝有“三苏”――苏洵 苏轼 苏辙。做父亲的苏洵专门写了一篇文章,解释他是如何给他儿子起名的。
首先是苏轼。“轼”是古代车上的一个横栏杆,如果要登高远望,包括作战的时候,你要站起来,就必须要扶着这个东西,所以它能保障你的安全,另外因为有这个东西,你会看得远。所以他给苏轼的字,叫子瞻,就是瞻望,望远的意思。
他的二儿子叫苏辙。“辙”是车轮碾出来的印。实际上前有车,后有辙,它如同轨道,可以保证了车子不颠簸,不偏离,等于有规矩似的。因此给他二儿子的字叫子由。“由”就是有规矩,但是又是能够行动自由的意思。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起名特点,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文化背景。北宋朝实行了科举制了以后,尤其到明清,就有好多人就取什么应魁、登榜、登第、登科的名字。
新中国成立后,有叫抗美、援朝的。文革时期,大量的名字叫“红”、“专”、“跃进”、“卫星”的,有人干脆就叫“文革”,如有一个乒乓球的选手叫马文革。 这里有一个有意思的统计:
1949年9月30号以前,咱们国家常用的名字当中,6个字是:英、秀、玉、珍、华、兰,女性的名字非常多;到1949年10月至1966年5月,用的是:华、英、玉、明、秀;1966年6月到1976年,就是文革这10年,排行前六的这几个字:第一是红,第二是华,第三是军,然后是文、英和明;到了1976年11月至1982年6月,这前6个字,开始有春天的气息了,那就是:华、丽、春、小、燕、红。
可以说,从名字上,就能看出特定时代特定的文化。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有着各不相同的姓名文化。
在英国,名字的历史比较晚,所以我们很熟悉的英美人的名字都和职业有关系。比如说史密斯是铁匠;比如现在有个偶像级的足球明星叫贝克汉姆,贝克是面包师的意思。而著名篮球运动员迈克尔乔丹,要查他的英文的含义呢,乔丹是马桶盖的意思。
古代日本的平民没有姓,直到在明治8年的时候,为了社会管理, 颁布了强制性的“描字必称令”,所有人必须有姓。当时,百姓没有时间考虑就要去登记,所以日本人很多人的姓,就是他当时登记的地方。正在田里干活的,叫田中;在田边育秧的叫田边,或者山上山下,家里田种在山里边,叫山田;正好在松树底下,叫松下;正好在井边,叫井上。非常地表意。
在国内,少数民族使用表音文字,他们的一些起名,很有特色。比如蒙古族,萨满教是崇拜自然神明的。蒙古的名基本上两个意思:一个意思就是自然山川的美好
1
的东西,一个就是他崇尚的,比如说巴特尔,就是英雄的意思。因为在蒙古,巴图鲁、巴特尔是一种勇士的级别。所以男孩就愿意叫巴特尔。女孩有叫齐齐格的,就是花的意思。叫格日勒的,就是光等等。
同一个人名用的字,在各地使用频率是大相径庭的。电影《柳堡的故事》里面,有一个英子。这个名字江苏特色就比较浓郁一点。有研究者的统计归纳出来,取名字的时候,江苏人比较喜欢多用英,比如秀英、贵英、凤英。北京人喜欢用荣。上海人比较喜欢用宝、妹。辽宁人喜欢用树、凤、珍等等这些。陕西人喜欢用剑、军。四川人则喜欢起青、琼、德、成。广东人喜欢用什么雅,福建人喜欢用志、美、水等。
可以说,姓名上承载了很多文化的东西。 说到名字,不能不提到名片。
顾名思义,名片是名字的载体。它起源于中国,最初的名片除了写上自己的姓名,还要介绍籍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视血缘宗亲。人们初次见面,或者在拜访长者,朋友或上司时,递上名片,是为了让对方对自己有个基本的了解,并且记住自己。
古代的名片,从竹片、丝绸、到纸质,代表了不同时期的科技及文化。其中甚至出现过镶金线的超豪华名片。这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想法呢?
现代的名片,最重要的功能不是介绍名字,而是彰显自己的社会地位。这其中,折射出现代人怎样的心态呢?
“麻雀虽小
五脏俱全”。小小一张名片在手,折射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现在社会交往越来越频繁,名片的角色更加重要了。那么如何把名片设计好,更好地体现个人的特色,更巧妙地推荐自己。这可算得上一门学问。 现代社会人口剧增,重名的现象越来越多。
据说在上海,叫王小妹的人,有三千多号。1998年,有个叫孙宏伟的,因为与当时一个杀人犯同名同姓而被误抓,使自己名誉受损。
重名不仅给自己带来不少麻烦,给社会管理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比如说,产房里有因为重名而抱错小孩的,殡仪馆有因为重名领错骨灰的,墓场还有因同名同姓而拜错祖坟的。
为了避免重名,有些家长在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挖空心思,甚至奇招百出。有人用生僻字,有人用复姓,还有的人甚至把互联网中的符号都用在孩子的姓名中。为了解决起名的麻烦,现在还兴起了专门给人取名的起名公司。
如何避免重名?姓名中还蕴藏着多少丰富的文化意义,有多少生动有趣的故事传说?欢迎收看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制作的《文化中国》栏目。从3月6号开始,连续五天,我们将播出《名字的文化》专题。主持人将在节目中给您一一道来。
作者简介:《文化中国》是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旗
下的纪实频道,于2006年新创办的一档闲聊式的讲述型
栏目。它由主持人和嘉宾浅入深出,以故事趣说中国历史文化,以人物说历史,以历史说文化,真实展示中国文化精华。让观众在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中,听完一个故事,记住一段历史,感悟一种智慧,启迪一个哲理,享受智慧人生,提升文化素质。
向观众“真实地讲述一切”是《文化中国》的理念。“讲不完的故事,说不完的历史,看不完的细节,学不完的文化是《文化中国》的特色。
姓名的文化内涵
姓名是代表符号
姓名伴随人一生一世。人从呱呱坠地,便有了自己的姓名,并带着它进入社会活动。姓名的直接功能便是作为姓名所有者与他人相区别而独有的代表符号,供人们称呼,供人们识别。姓名是一个人独特的代表符号。不仅仅是一个体生命的简单代称,还代表了人许多更本质的内涵,包括品格、职业、出身、文化程度、形象、社会地位、乃至优点和缺点。即人与人交流时,通过姓名传递各种信息。比如说陈景润,我们知道他是我国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家;拿破仑,我们就想起他是小个子的法兰西大军事家。同时,作为一个代表符号,因为其社会性,姓名又具有法律意义:一个经公安机关登记,有了国籍、户籍(特定国家的公民和特定社区的居民)的姓名,又成了人身内容的一部分,它代表着人的权利(包括公民权、名誉权等)、义务(必须遵守法律、进行社会活动或从事某种职业的法规政策)。 姓名承载丰富的内涵
伴随社会的进步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姓名亦从发端到演变,逐渐赋予宏富、复杂的内涵,从简单的“代号”嬗变为包含心理学、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文字学、文学、美学、音韵学、易学等内容的“综合文化”。
1、姓名的传承性姓名的产生形式(一般为长辈为晚辈命名)就揭示了一种血缘关系,一种家族关系,可谓为“传宗接代”;表示姓氏的继承,又表示家族成员之间血脉相连,表明生命基因的延续。尤其,人们长期按“字辈谱”命名的方式,更是有浓厚的宗族观念和文化特色,表达着几代人甚至数十代人之间的血缘亲合关系,把人的个体生命延续意识和家族亲缘关系传承下去,形成家族坚不可摧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2、姓名的意愿色彩根据汉字丰富的内涵,人们赋予姓名形形色色的含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走正道,能有所作为,在为子女取名时往往寄寓美好的期望。因此姓名又凝聚着对新生命的深厚情谊和殷切期望,也隐喻着不同的理想抱负、情趣、爱好与追求:有的希望光宗耀祖,有的希望吉庆安康,有的希望成就一番事业……,不一而足。
2
3、姓名的时代性人之取名,沿于时尚,因时而变,与社会背景、环境、形势及时代精神风貌密切相关。我们仔细研究人名演变的历史就会发现,名字的起用与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状况息息相关。从封建社会人们追求功名富贵到建国后“建国”、“国庆”、“超英”、“文革”、“卫东”等弥溢浓烈的政治色彩,再到当今社会姓名追求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在名字中都折射出不同时代特定时期的人文氛围和价值取向。
姓名的包装功能
在平常的社会交往中,高雅、深邃的名字,往往会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妙如诗、美如画、醇如酒,令人难以忘怀。而庸名俗字则给人一种不愉快的厌恶心理或排斥感。
一件很平常的东西,经精美的饰物包装,就会收到非凡的效果。语音的优美多变,字义的丰富玄妙;字形的多姿多彩——以灵活生动和气韵传神的汉字,选择富有时代内涵和审美情趣的好名字,足可以装饰人生,增添异彩。
中国的姓名文化
每个人从小儿呱呱坠地起,便有了自己的姓名,然后带着它进入社会活动,使之起到代表自我而与他人相区别的最实际的作用。但是,在古代中国社会里, 姓名的意义远远不止如此。
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人的姓名文化,曾是中华民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主要环扣之一,在政治、文化及社会活动诸领域中,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考古资料已经证明,中国人早在100多万年之前就在自己古老的国土上生活栖息了,可是称“姓”的历史,却迟至距今五、六千年时的母系氏族社会时才开始。母系社会的特征,是妇女在氏族内部事务管理中,居于主导地位,同时实行不同氏族相互通婚、氏族内部禁婚的制度。正因为有了这种族外婚制度,便有了辨别每一个社会成员相互间有无直接血缘关系的必要,于是就产生了作为共同血缘关系的识别称号--姓。
根据清代学者顾炎武的考证,中国最古老的姓共有22个,但很可能还有更多的姓随着整个氏族的消失而淹没在历史波涛中了。与此同时,那些得以延续下来 的姓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大约在距今四五千年以前,中国人在经过母系氏族社会后,走过了父系氏族社会阶段,开始由氏族社会向阶级社会的飞跃。这个过渡时期的基本征象之一,就是不同祖先的氏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斗争趋于频繁,由此导致的领导和臣服的格局,阶级社会的雏型开始出现。与之相伴生的,是许多有功绩的社会成员得到了占有新领地的封赏,并且被允许带领他们的家人、部属以及在战争中获得的俘虏一起前往,共同开辟新的生活区域。这些派分出去的人,来自若干姓称,在获得新居住地之
外,他们还得到了一种与地域有联系的新的标识--氏。 到公元前三世纪,秦统一中国后,最初来源于母系氏族社会的“姓”与来源于父系氏族社会的“氏”开始一体化。此后,在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朝代更迭数十次,而每一次更迭都产生新的封地,新的封地又产生新的姓氏。
因此,姓氏成为阶级地位的标志,并以姓名为中心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这种文化通过子孙繁衍而承传。而强烈的数典认祖、追宗寻根意识,便是这个整体的核心所在。 时至今日,居住在国外的华人华侨仍然有到中国大陆寻根问祖的传统。
近年来,中国姓名文化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特定历史产物,已成为人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来学习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巨大库藏。比如从姓氏的起源、区分与合流入手,可以加深对上古时代不同社会形态更替特征的认识;又比如,从谱牒、世系、堂号、联宗等一系列具体事象着眼,可以揭示血缘关系纽带在古代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历史作用等等,总之,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系列本质特征,如专制制度、家族型社会结构、以忠君孝亲为核心的道德伦理观念与行为准则等,无不通过姓名文化得到充分展示;这又是它越来越受到学术界高度重视的原因。
漫说姓名文化
顾土 来源:文汇报
当我们热热闹闹地讨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以为,其实遗忘了最大的一笔遗产,这就是姓名文化。汉族的姓名文化经数千年积累演变,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文化系统,蕴涵着丰厚的人文信息、民俗资源、历史积淀、社会符号、文明指向、思想意趣、家族身份、修养成果。这一文化系统不但影响了其他民族,也辐射至周边地区。可惜,姓名文化这一遗产已经明显衰落,到了必须抢救并且难以传承的地步。
我们的姓氏尽管依然保存,但是姓氏文化原本代表的乡土情怀和根源归属却多被斩断。
人人都有自己的原初之根、文化之根,这个根是民族、国家和省籍、家乡不能替代的。在我们的五千多个姓氏中,大多源于上古,几乎都存有自己的起源故事和嬗变历史。从先秦姓与氏的“别婚姻”“别贵贱”,到秦汉的姓氏合一,再到中华民族大家庭内许多民族纷纷采用汉姓,每个姓就是一部历史。
根的意识曾是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根的文字载体就是绵延不断的谱牒,根的终极意义是宗亲归属感。从前,谱牒和宗亲的广博关怀可以让人千里之外也互为依托;现在,宗亲仍可以令个人与家庭在茫茫人海中,在生疏的大千世界里,在冷漠的现代社会内,寻求到一份精神的慰藉。这宗亲早已不是血缘之亲,而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横向联系。
3
在根的延续中,我们拥有了一代代祖先的迁徙史,拥有了祖先的业绩或名望,与之相联的是那个岁月的社会风情、时代风云,于是,厚重的历史感自然落在了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阅读、想象自己的祖先那一次次艰难经历,让我们与文化与祖国与民族的历史密不可分。
在姓氏文化浓浓的熏陶下,不管走在哪里,仰望“四知堂”的匾文,我们知道了主人姓氏的归属;远远看见“陇右名望”,我们也明白了这一村的大姓是什么。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寄身于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中,无形的姓氏文化则保存在有形的匾额和石刻里。
可是,当祠堂大多毁灭无存,剩余的祠堂早已失去了原有意义;当匾额一扫而空,只剩下残片断字遗留在博物馆里;当谱牒遗弃一净,三代以上不知为何物时,姓氏文化就不再是文化,只不过是个人称谓的前缀而已。 姓氏文化若与名字相比,还算幸运,毕竟所有的姓氏延续至今。可是名字早已无所谓文化,仅仅是一个个再简单不过的符号罢了,而且,高度一致、大面积雷同,已成定局。
我们的人名文化历史也很悠久,包涵更为丰富。从商代的干支入名,到后来的“不以国,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币”入名的禁忌;由春秋战国时期打破禁忌,好以贱丑隐疾为名,再到西汉以后尊崇圣洁文雅为风尚;从新莽禁用双字,到南北朝盛行二字;由唐宋时代形成的以辈次命名,再到清乾隆钦定孔子后裔辈次用字三十个,非但组成了绵延不绝的人名历史,也在人名的走向转变中显示了我国历代官风民俗、文学礼仪。人名文化还包括字、号,还有学名、小名、诨名,互补互衬,传递出长辈的期待,自己的志向、性情和旨趣。
我们的人名文化最讲究避讳,“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是避讳的基本原则,反映了我国文化传统的道德观念。其中,家讳、内讳是家庭之避讳,国讳、宪讳、圣讳,属于社会之避讳。在避讳中,嫌名,即避字音同或字音近之讳,最为普及。避讳的方法可以改字、空字、缺笔、换音,当然也有嫌名不讳、二名不偏讳、已祧不讳、诗书不讳、临文不讳等不予避讳的规则。那个时代,家讳这一显示民族伦理精髓的避讳最为顽强。直至近几十年,有人专以祖辈父辈的名字为名,才使这一传统在人名文化中彻底消泯。
人名文化的衰败以至断裂,首先是由于蜂拥趋附。这种趋附中间毫无文化意义可寻,趋的是一时的政治风云,附的是暂且的社会大潮。时过境迁,趋附的名字大多成了一模一样的时代政治符号,简单得只剩有口号和追风的标记,不见任何情趣与素养。另外,则是因为人名文化传承载体的丧失。过去很多目不识丁的人,许多没有读书经历的农民,却可以起一个非常有文化内涵的名字,这是因为他们的邻里和同族中总有一两位识文断字的人,可能是过去的秀才,或许是私塾先生。他们的历史文化涵养和代代相传的人名文化知识,让他们负起了传
承之责。然而,这样的人早已作古。那个时代,即使许多乡土情调浓郁的名字,也带有山野特色,不像后来,连山乡渔村也和各地一样,都是跟风赶潮的产物。人名文化的延续还在于过去的许多名字都有祖辈定下的辈次之字,表达了大家族的伦理次序,最后形成习惯,一代一代接续。可是近几十年中,尤其是阶级斗争严酷的时代,家族历史是人们最为忌讳的事情,谁都害怕查三代,避之犹恐不及,辈次之字当然也在遗弃之列,加上趋附成风,最后,连有些孔子的后裔都抛弃了自己应有的辈次。
人名不再成为文化,在于大量的名字简单直白。如果少数名字简单直白,也不妨看作名称原始意义的回归,甚至算作一类风格。可是,当简单直白的名字以千万百万计,不但失去了文化,就连最直接的区别功能也荡然无存。有人以为现在人口众多,重名难免,可是,过去那些名字,比如元济、斯年、相伯、寅恪、平伯、寅初、廷黻、用彤、实秋、语堂、云五、右任,怎么可能高度重复?那时,即便有几个重名,相遇也是一种惊喜;现在遭逢重名,大概只觉得在批量复制的符号堆里又添了一个同类而已。
人名不再成为文化,还在于起名不讲究,甚至非常草率。过去名字是文化,那是因为许多名字通伦理,讲蕴藉,有出处,求承载。名字伴随人的一生,特别是汉字,声形义并茂,因而名字有可能影响终生的志趣和品貌。当一个人自己的名字随随便便时,也就不会对名字有多少文化认识;当大多数人对名字无所谓时,名字也就不再是文化的载体。
古人起名字虽然志在高远,但比较讲究谦逊,因此有叫退之、如水的,也有称禅之、好问的。不像我们,尚未满月,已经是“胜利”“向前”了。而且许多人连起名字也喜好高大辉煌、立场鲜明、方向正确,学什么爱什么干什么一目了然,难得有庵、晚、潜、氓、庸、墨、渺等字出现。
姓名文化,作为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是一种活的传承,而这传承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没有任何文化遗产像我们的姓名文化那样,与我们所有人息息相关。我们所有人都是这传承的载体,我们所有人都应该对其兴衰负责。如何传承我们的姓名文化,这个问题需要我们每个人思考并且担当。
姓名文化为何衰落
据说一项新规定即将诞生,为了避免日益增多的重名重姓,以后将允许使用父母双方的姓氏。这就是说,如果父姓吴母姓迟,孩子不妨称吴迟卫红;假如父姓梁母姓皮,孩子也可以叫梁皮建国。咋听起来,这的确是汉族姓名历史的重大改革。
复姓在中国历史非常悠久,诸葛、欧阳、令狐等等至今绵延繁衍,但并非父母姓氏的合二为一。男女姓氏合二
4
为一的情形过去也非常普遍,如今在香港、台湾和海外依然存在,比如张王氏、刘黄婉如之类,但那也不是为孩子准备的。
如今的改革,确实是一种创造,但是,能否改变重名重姓激增的状况,我不敢断言。因为汉族姓氏就那么多个,重叠相加或许可以舒缓一时之窘,但早晚还会重蹈覆辙,不过是变成双姓的重复罢了。张王李赵,又能变出什么花样?
其实,我们今天重名重姓的泛滥,并非姓氏的原因,而是名字重复的后果。
在我小的时候,四周长辈中姓与名都重复的很少,姓刘姓王的或许有几十位,可就是不重名。因为他们的名字含义讲究,重复概率不可能高。好不容易遇见个重名的,却又不重姓。即使很多来自乡村又没什么文化的人也不重名,名字还起得有滋有味,一问才知,他们的名字得自于村里识文断字的先生。当然,也有一些人开始重名,那是由于他们投身革命后都改了名字,革命后的名字大多是单字,而且简单明了,铿锵有力,极易重复。
到了我这一代以后,革命观念深入人心,当时的革命基本是二元思维,非此即彼,什么都追求简捷干脆,一刀切,名字当然也不例外。好象王莽时代禁止双字那样,单字成了名字中的大流,大概复杂、琐碎、庸俗、典雅、文绉绉,一概带有落后、不革命、小市民、资产阶级、封建阶级的嫌疑。稍微中立些的,叫青、丹、维、云、聪、方、宁、平、江、琴、洋;昂扬些的,称辉、燕、梅、华、阳、纲、东、庆、明、英、健;既鲜明又具体的,干脆就是军、红、兵、斌。即便是双字,也是国庆、卫华、建国、建军、胜利。假如五十年代初落地的,援朝、抗美是首选;如果1958年出生,就安个卫星、跃进,好歹也要有个钢在其中。有些运动名称因为过于直白,所以还没敢叫出反右、四清、批林、批邓的,可是文革、红卫已经成批生产。七十年代末讲抓纲治国,抓纲倒是没人叫,只是治国一窝蜂。那个时代,双字里面加个小的也有普及之势,在我生长的大院里,小纲、小军、小伟、小华、小红、小东、小庆,都是十个以上,文雅点的不过是将小改为晓而已。还有反其道而行之的,就加个大字,如果大字后面有点说头也未尝不可,但满眼都是大庆、大军、大明,幸亏没人叫大寨。实在想不出来了,一个最简单的字再一重叠,什么冬冬、方方、亭亭、圆圆,这样的名字在古代属于勾栏瓦舍,现在放在孩提时代还凑合,一把年纪之后未免滑稽。
名字追随人的一生,照理说最该斟酌,然而从我小的时候起最草率的就是名字,也不管重复不重复,随大溜就万事大吉;也不论姓氏与名字畅通不畅通,表示高姿态便一了百了。我有位熟人,姓白,父母却生生给起个爱国,弟弟则叫爱民、爱党,结果几十年成为人家背后的笑柄。文革初期还被揪出来,说是骨子里爱的是国民党。还有个单位,名字里竟然全是建国,牛建国、杨建国、马建国、罗建国、于建国、侯建国、苟建国、郎
建国、胡建国、毛建国,有人闻后笑问:怎么就是没有任建国?
有人大约会说,人口少的时代自然重名重姓也少。但这只是相对而言,四万万到六万万并不算少。那个时代难得重名重姓,其根本原因还在于名称的文化含量,仅看那些文化名流的名字就可知一斑,元济、斯年、相伯、寅恪、平伯、寅初、廷黻、用彤、实秋、语堂、云五、右任,这样的名字怎么可能高度复制?万一有人同名同姓或者名字因单字而带来撞车的,还有个表字或别号加以区别。不像现在,大学教授、校长、作家、名流,也是兵、军、钢、明、国庆、胜利,再加一堆的小,不大拨轰才怪!
说那个时代仅仅是文化人名字有文化,难重复,也未必。民国初年张作霖、张宗昌、张敬尧、张勋很出名,这“四张”都是贫苦出身,上一代也没读过书,但除了勋字有可能重复外,其他名字都有点文化。如果有兴趣的话,也不妨翻查出生于六十年前的劳动人民,包括那些乡野出来的行伍将领,无论属于哪个党派或者山头,名字大多听起来都有点内蕴。原因很简单,那个年代普遍尊重文化,自己没文化也必定请个有文化的人起个有文化的名。当然,乡土气息浓郁的名字也不少见,水生、根发、满囤、来旺、春妮、银翠等等,即便如此,地域风情十分明显,东南西北各不相同,还不至于全国各地一个模样。
只有当传统文化一旦丧失,再加上全国遵从同一种思维模式时,识字不识字,在城在乡,五湖四海,名字才必然高度一致。记得有一次新闻说在武汉抓逃犯,逃犯姓名王卫华,全市同名同姓的居然有上千个。我敢保证,假如是什么建国,估计还会翻番。
改革开放以后,渐渐允许多元文化的出现和发展,思想也越来越不那么统一了,按理说名字应当出现繁荣的局面,可惜,传统文化的毁灭已经使我们的姓名文化缺少了文化传承人。
在乡村,八十后出生的人依然起了许多六七十年代的名字,这是因为乡村旧时代培育的先生大多谢世,剩下的那些人在几十年政治运动的暴风骤雨中早已将看家本事丢得一干二净。其他识文断字的都是新式革命教育中培养起来的一代,姓名文化在他们那里恰恰是弱项。
在城市,八十后、八五后或者再往后的人,有的名字与乡村一样,选字仍然延续六七十年代,只有过于政治化的那部分才渐渐退隐;有的虽然产生了文化的追求意识,父母查字典、找起名公司、拜“大师”,结果却是五花八门。这时候起名字,如果不是一如既往,也多是莫名其妙,或是将奇异字一拼,或是把千寻万找发现出来的含有福禄财意思的字组装粘贴起来,或是带金带土带水的往一起那么一凑,但就是看不见有什么文化意韵和内在贯通。这是因为当父母的根本就不懂传统文化,连祖父母多半的生活岁月也是在思想改造里度过,不管有文化和没文化,他们在传统这条线上基本处于一个水
5
平。
姓名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基础,更是特征,历史悠久,绵延不绝,在很长的历史中曾经兴盛发达,文明内涵极其丰富,既有别于其他民族,也影响了周边地区,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在世界上绝无仅有。我们每个人的姓名就是每个人的文化符号,我们民族的姓名文化犹如整个民族的文化符号,体现了民族的文明意识、美学意识、历史意识和时代特色。一个人的名字很可能影响一生的审美情趣、文化观念和自我感觉。在我们的姓名文化里,有学名小名,有表字有别号,号还可以有几个,可以分人号与自号。姓名文化中体现了辈分、渊源、传承、期盼、情感、思维,讲出处、有典故、通伦理、求蕴藉,姓名的避讳之礼尤其博大深厚,礼义廉耻尽在其中,传达了历史传统的精髓。遗憾的是,近几十年来,随着政治运动的洗刷,随着岁月的自然淘洗,姓名文化的传统已经荡然无存。今天,当我们讲求传承历史文化的时候,首先应该发现,最大众最普及最代表民族意识最值得赓续的姓名文化恰恰最难传承,这不能不令我们无限悲哀!
我国的姓名文化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人口众多,并且有五十六个民族。我们中华民族的姓名文化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母系氏族社会起源的姓遗传下来的姓只有任、姚、姜三姓了,其他的不是消失了就是人口极少。而父系氏族时的姓却大都保留了下来。据统计到今天我们中国的姓氏已达到了11939 个,其中单字姓 5313 个,双字姓 4311 个,三字姓 1615 个,四字姓 571 个,六字姓 22 个,七字姓 7个,八字姓 3 个,九字姓 1个。从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也让我们体会到了姓名文化是伴随着我们民族的发展而发展的。它是我们传统文化中的一枝美丽的奇葩。
起名是一种文化行为 , 中国人的起名更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思想观念,一个人的名字即体现了一种文化修养也寄予了人们追求的志趣、品味和方向。所以起名是很有学问的。名字的暗示作用是很大的,名字对每个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或是积极向上的激励作用或是消沉碌碌无为的消极作用。一个人的名字将伴随人的一生,为了我们美好的一生为我们自己、为孩、为亲人起一个响亮的名字吧!让好名伴好运,好运助成功,幸福美满过一生!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