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南宋江西文人赵善括交游诗摭谈

2022-10-11 来源:客趣旅游网
第5期 郁宏康:南宋江西文人赵善括交游诗摭谈 ·1·

第36卷第5期 萍乡学院学报 2019年10月 Vol.36 NO.5 Journal of Pingxiang University Oct.2019

南宋江西文人赵善括交游诗摭谈 郁宏康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江西 南昌 330031)

摘 要:赵善括是南宋颇负盛名的士大夫与文学家。其一生仕途坎坷,宦游经历丰富,交游酬唱之作尤为丰富,但目前学界对其诗歌创作的研究较少。因此,对赵善括的生平概况、研究现状,其交游诗的体裁、内容与艺术特色进行研究,有助于丰富对赵善括文学创作的认识,以期为发掘江西文化资源提供参考。 关键词:南宋;江西;赵善括;交游诗;创作特色

中图分类号:I22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249(2019)05-0065-05

一、赵善括的生平介绍与研究现状

赵善括,字无咎,号应斋居士,籍贯江西隆兴(现江西南昌),系宋太宗之子商王元份六世孙,亦是南宋时期颇负盛名的士大夫与文学家。他一生仕途坎坷,宦游经历丰富,留下了诸多交游酬唱之作。《四库全书》中评其政论文章“率简洁切,当得论事之要。如陈纷之弊,究赏罚之失,皆深中时弊”,诗词中“多与洪迈、章甫唱和,而与辛弃疾酬赠尤多。其词气骏迈,亦复相似”[1]。

清代词论家周济在其《介存斋论词杂著》中将宋代文人的交游状况描述为“北宋有无谓之词以应歌,南宋有无谓之词以应社”[2],南宋文人士大夫的好交友、喜酬赠,俨然是当时的社会风尚。作为南宋宗室成员的赵善括,一生历经了高宗、孝宗、光宗三朝,仕途坎坷,见证了大宋政权日渐式微的过程。与此同时,丰富的宦游经历与独特的人生境遇,也使得赵善括交游广泛,在繁重的政务之余,也创作了不少独具特色的酬唱赠别之诗。

赵善括曾辗转于多地为官,交游较为广泛,其中不乏辛弃疾这类的大文豪。如南宋淳熙六年(1179)辛弃疾“自湖北漕移湖南”,时任转运使的王正已及鄂州知州赵善括等官吏接待了辛弃疾,席后稼轩作《水调歌头•折尽武昌柳》一词相赠,题中赵守即为赵善括①。而赵善括词《摸鱼儿•喜连宵》又与辛弃疾于淳熙六年(1179)所作词《摸鱼儿》内容相和,足见二人友谊之深,志趣之投。此外,与赵善括交往密切的文人士大夫还有京镗、洪迈、章甫等人。

收稿日期:2019-07-18

赵善括的文学创作主要见于文集《应斋杂著》,收入于《四库全书》之中,共计六卷。前四卷收录了赵善括创作的政论文及各类散文五十五篇,后两卷收录了赵善括创作的诗词作品。据统计,文渊阁《四库全书》中共计收录赵善括诗歌六十一首。其中,五言古诗三首、七言古诗十首、五言排律一首、五言律诗十五首、七言律诗二十八首、七言绝句四首。值得注意的是,以“和、谢、送、同、赠、挽”为诗题的酬赠交游诗有二十二首,占其诗歌总数的三分之一。其余诗歌或对游踪风物的歌咏,或对朝政时弊的评点,或对人生境遇的感叹,无不蕴藉着宋诗质朴厚重的诗学气质。而对交游经历的反复书写,又构成了赵善括诗歌创作中最为鲜明的文学景观。

目前,学界对赵善括诗歌创作的研究成果并不十分丰富。以“中国知网”的检索结果为例,主题相关的文献仅有五篇。赵润金、钟新果在《赵善括散文考》中对赵善括的创作特色予以了评点,认为其“在政见上倾向于恢复,与辛弃疾有词唱和,风格相似,属辛派词人”[3]。钟振振在《<全宋词>赵善括小传辑补》中对赵善括的生平概况进行了较为详尽地梳理[4]。王文丹在《赵善括交游词研究》中,对赵善括的交游词创作进行了分析[5],在《赵善括词中的典故》一文中,重点探讨了赵善括用典的艺术特色[6],并在其硕士论文《南宋赵善括诗词研究》中,对该文人的整体创作风貌进行了探究,认为赵善括的诗歌创作内容丰富,在艺术风格上呈现出悲壮豪放、清新自然的特点[7]。

作者简介:郁宏康(1995—),男,江西南昌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文学。

· 66 萍乡学院学报 2019年 ·

另外,在为数不多的研究专著中,学界的关注点又主要集中在赵善括的词作之上。如陶尔夫在《南宋词史》中将赵善括归为南宋豪放派词人之代表,并将其与张孝祥、陆游等名家同列,展开评点、论述[8];孙望、常国武在《宋代文学史》将赵善括归为与辛弃疾交往酬唱者十一家之一,足可见二者交往之密切[9]。纵观当下对赵善括的诗歌研究,大都是对其诗歌风貌予以总览性的描述,而从“交游诗”这一文学现象切入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因而,本文立足于赵善括的诗歌文本,结合诗人的宦游经历,从诗歌内容、诗歌体裁与艺术特色三个方面,对其交游诗创作进行管窥与分析。

二、赵善括“交游诗”的内容、体裁与艺术特色

《辞海》中对“交游”的定义为“结交朋友”[10],因而,从这一层面看,“交游诗”则类似于当今的“交友诗”,其不仅充当了诗人聊以抒怀的媒介,还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交功能。赵善括一生浮沉于宦海,结识广泛,其中既有幕僚好友,如赵雄、钱良臣等;又不乏名儒贤士,如韩元吉、洪迈等,更有如辛弃疾等爱国文人,故而对交游经历的书写,成为了赵善括文学创作的鲜明特征,并形成了其以交游诗词为主体的文学风貌。

(一)内容丰富的交游诗

赵善括在其交游的过程中,结识了一批志趣相投的友人。他们彼此之间,时有诗酒唱和,故此留下了丰富的“交游”诗作。尽管在其“交游诗”中不乏有应景之作,但绝大部分诗篇都寄予着诗人同友人深切的情谊及共同的理想追求。总体而言,赵善括的“交游诗”书写了如下几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书写酬唱时的感受,即用诗歌互相赠答唱和,代表诗篇有《和邦承所赠中隐古风》《次龚丈同叔高韵》《乐塘铺和周师禹韵》《和吴解元喜祈雨有感》等。这些诗篇或针砭时弊地洋溢着满腔的爱国情绪,或表达出诗人的隐逸志趣,彰显出诗人强烈的情感张力。下面援引诗集首篇《和邦承所赠中隐古风》一诗作析:

少年麋鹿姿,待价非结绿。东湖嗜红芰,西山茹黄独。虽无负郭田,仅有环堵屋。稍知亲简编,岂意分符竹。不作梁甫吟,徒歌采薇曲。轩冕本无心,泉石慕幽躅。疏才偶计偕,微名玷宦牍。扰客书掣肘,蹈险车脱轴。为米一折腰,献玉三刖足。人情冰复炭,世路岸为谷。奔走三十年,尘埃几千斛。归访旧园林,要识真面目。敝庐他人居,故友

半鬼录。诛茅倾客囊,千日笑神速。堂成屡留醉,夜阑更秉烛。冬霜孤松秀,春霖万花霂。薰风自生凉,秋云不待族。鱼鸟乐欣欣,柴荆纷樕樕。曳杖时往还,拊缶谁拘束。敲门闻剥啄,开缄佩谦牧。初读少陵诗,再对渊明菊。试听句掷金,坐想人如玉。搜肠嗣高吟,深愧窘边幅②。

首先,诗题中的“赠”一字很明显地点出诗歌的“交游”色彩。其次,题目中的“中隐”,无不让人联想到唐代诗人白居易《中隐》中的“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11]

在诗人看来,大隐虽居朝市、福禄得享,却不免太过

喧嚣;小隐虽居丘樊、清静自在,却不免寂寞冷清,而“中隐”虽只居闲职,却最能恣意欢言,享受出仕与归隐之间的安逸逍遥。此种“中隐”的追求既是最为折中的安身之道,又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中庸”思想,赵善括在酬赠友人之诗中便寄予了此种“中隐”之思。在宦海浮沉数十载之后,赵善括似乎已然历遍人世的冷暖,在动荡不安的时局中深感前路的艰险,因此他将人情比作“冰与炭”,将世路比作“岸与谷”,想起在冬霜、春霖、熏风与秋云的四季之景中的与友同乐,内心顿时觉得无比欢愉。然而,诗人又清醒地意识到无法彻底逃脱樊笼,便忽而念起陶渊明与杜甫的诗句,“初读少陵诗,再对渊明菊”暗示着诗人无法真正抽身于尘世,唯有在文人墨客的归隐诗句中构筑心中遥远而宁静的桃源。

身为宗室后人,亦是文人士大夫,赵善括身处在南宋这般动荡无定的时局之中,自然而然地便生发出归隐的夙愿。在与友人酬唱赠答之时,便不时地流露出归隐的情怀和感伤的情绪,而这种情绪又十分典型地折射出了当时文人的普遍心态。如在诗歌《乐塘铺和周师禹韵》③中,“碧林啼鸟惊梦断,行客红尘吹去忙”一句看似是在写眼前之景,实则诗人以“行客”自喻,仿佛自身始终疾步穿行在红尘之中,像行色匆匆的旅人一般,始终无法真正获得超脱自在。而这种难以言说的情绪唯有诉诸文字,希望能藉此引起友人的情感共鸣。

其二是书写离别时的感伤,即用诗歌互相抒发内心的离愁别绪,表达出对亲友离去时的不舍与美好祝愿。其代表诗篇有《送外舅杜侍御使陕西》《同王秘校和同年五使君韶饯送严文守江阴》《送运干陈圣嘉解组还朝》等。这些诗篇在表达惜别之情时,往往融入作者的政论,因而在情感上表现得雄浑顿挫,体现出一种“理趣”与“情味”相交融的美学追求。下面援引《送外舅杜侍御使陕西》一诗作析:

第5期 郁宏康:南宋江西文人赵善括交游诗摭谈 ·67·

建隆以来论人物,得士与古相低昂。人才历数仁祖世,后生嵬琐无复望。老成寂寞典刑在,杜公玉立映班行。少时学问圣贤说,松柏岁寒观老节。得官乌府不须臾,正色空闻动帷闼。铄金众口未必然,天与石城慰萧屑。王师顷缚山西酋,朝廷却怀西顾忧。凉州旄钺何足恃,岐陇须公勤传邮。平生经国有雅意,乘流得坎惟所植。作官施设要近民,金马严徐等儿戏。诏书宽大人乐生,吏民安业政令行。金城那可无粟守,尧舜与民宁并耕。茶盐资国何必古,俗儒狥民不知务。精神折冲在本疆,要以雍容待仓遽。知无不为公自欺,岂弟君子神所私。秦山渭水照车马,属城列县观威仪。此行属任良不恶,金于新佩明光墀。谁言直谏居同少,淮南盗铸烦抚绥。时平王度式金玉,岁晚汲公还见思④。 这首诗作于赵善括送别其舅杜侍御之时,诗歌运用铺叙、用典等表现手法,表达了对杜御史离去的惜别及对其高洁人品的由衷赞赏之情。诗作开头的“建隆以来论人物,得士与古相低昂”两句,诗人首先慨叹仁宗时期人才辈出的时代已然不复存在。其后,诗人通过“平生经国有雅意,乘流得坎惟所植”两句表明,像其外舅杜侍御这样的良臣才是国之栋梁。此外,赵善括运用“严徐”的典故⑤,喻指杜御史是有才识之士,因而在其从政期间能够达到“诏书宽大人乐生,吏民安业政令行”的一派升平景象。而诗中的“秦山渭水照车马,属城列县观威仪”两句,则通过对杜侍御仪仗的赞叹,暗示其深得当今朝廷重用。在诗歌的最后,赵善括以“时平王度式金玉,岁晚汲公还见思”两句,表明自己对于舅舅高风亮节的敬仰之情。

赵善括一生仕途坎坷,屡遭朝廷贬谪。一方面,赵善括积极入仕,渴望如其舅舅杜侍御那般为朝廷效力,以此建功立业;另一方面,在与亲人分别之时,赵善括又在惜别之情加以议论。由此,形成了其别具一格的政论体的“赠别诗”。而这种创作理念与美学追求,很显然地受到宋代诗话等批评理论的影响。

梅尧臣在《答韩三子华韩五持韩国韩六玉汝见赠述诗》中指出:“圣人于诗言,曾不专其中,因事有所激,应物兴以通”,他强调文学作品要言之有物,且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反对片面地追求语言文字之工[12]。赵善括的“交游诗”往往不苛求辞藻的华丽丰富,而是运用平实的文字,通过铺叙与议论的方式,对现实中交游经历予以叙写,蕴藉着诗人对人生意义的哲理性思索。

其三是书写亲友逝去时的哀恸,即用诗歌悼念逝去的同僚挚友,表达出作者对逝去故人的无限感伤与怀念

之情。代表诗篇有《挽韩漕直阁》《挽陈提举》《挽王漕

稚川》。赵善括的挽诗往往直接以“挽”字为题,且多用“松柏、修竹、桑梓”等意象入诗,以景结情,寄托了对逝去亲友的无限哀痛之情,读来哀婉清切,无不令人动容。下面援引《挽韩漕直阁》一诗作析:

忠宪勋名冠本朝,传芳五叶尽金貂。芝兰生子竞秀发,松柏如公合后凋。淮县剧繁迎刃解,蜀边奸慝望风销。才高见忌何须病,公道于今久寂寥。孳孳善政被民编,謇謇嘉谟黼扆前。万卷诗书门户壮,一生功业子孙贤。梦回芳圃犹樽俎,泪落虚堂绝管弦。我始卜邻君已逝,茂林修竹亦凄然⑥。

这首诗是赵善括写给韩元吉的一首著名的挽诗,如果从诗歌的“赠答”功能来看,亦可视作“交游诗”的一类。诗作首联“忠宪勋名冠本朝,传芳五叶尽金貂”直接表明赵善括对韩元吉的赞颂之情。他认为“韩元吉”作为朝中大臣既恪守了为人臣子的“忠义”之道,又恰似“松柏”一般万古长青,令朝堂上的奸佞闻风丧胆,故有“淮县剧繁迎刃解,蜀边奸慝望风销”一句。最后,诗歌由往昔的“梦回”转入现实的沉痛,尾联“我始卜邻君已逝,茂林修竹亦凄然”寓情于景,将诗人的哀思之情渲染得淋漓尽致,充分表达了其失去挚友之悲痛,侧面烘托出赵善括与韩元吉友谊之深切。

(二)体裁多样的交游诗

赵善括的“交游诗”体裁多样,既有五言体诗,也有七言体诗;既有古体诗,也有格律诗,且诗歌的句数变化较大,笔法娴熟,足以展现出赵善括在文学创作上的才华与造诣。

据笔者初步统计,赵善括共计创作了13首古体诗歌,包括3首五言古诗和10首七言古诗。其中,有9首诗歌是写其交游经历的,包括五言古诗《和邦承所赠中隐古风》《和罗倅竹园唱和之什》《和浙宪同诸公游梅园》,七言古诗《和伍解元喜祈雨有感》《乐塘铺和周师禹韵》《追和外舅郭倅定香院题诗》《和张尉食字韵》《谢葛守诗轴》《送外舅杜御史使陕西》,约占其古体诗创作总数的百分之七十。在赵善括创作的七言古体交游诗中,《四库全书》收录的第一首《和伍解元喜祈雨有感》篇幅最长,内容较为丰富,现援引此诗作析:

痴龙偃蹇玩岁月,深居白云抱幽石。有时江海肆贪残,坐视天焦地皮拆。分疆守职各有方,止沸讵可扬其汤。曰暘而暘雨而雨,何待酹酒焚炉香。不谓神心有城府,必需精祷方降雨。刑鹅割牲厌口腹,缁衣黄冠诵章句。上天有意生斯人,假尔群祀江之滨。弄权推怨吝所

· 68 萍乡学院学报 2019年 ·

施,帝怒碎戮犹微尘。吁嗟痴龙今已矣,异日

忧深目前喜。勿将风雨希民求,岁岁丰穰尽天赐。我家亦有二顷田,膏泽霈然长有年。神心傥不悖天意,与民共赋噫嘻篇⑦。

这首诗是赵善括写给伍解元的一首唱和之作,诗人以评点“求雨之事”为引,寄托了“与民共赋噫嘻篇”的为官愿景。诗作开篇以“痴龙偃蹇玩岁月”暗指祈雨之事,同时一语双关地讽喻了统治者居庙堂之高而不知民情,只晓“深居白云抱幽石”的苟安之态。其后,诗人以“刑鹅割牲”“缁衣黄冠”等细节,来描绘出祈雨时的场面,随后将笔锋转向对民生的议论与关切,发出“神心傥不悖天意,与民共赋噫嘻篇”的感叹,饱含着诗人忧国忧民的赤子情怀。

较之交游古体诗,赵善括创作的交游格律诗则显得更为丰富。据笔者初步统计,赵善括共计创作了48首格律诗,包括1首五言排律、15首五言律诗、28首七言律诗、4首七言绝句。其中,有15首诗歌是写其交游经历的,包括五言律诗《和龚同叔春日即事五首》《同王秘校和同年五使君韶饯送严文守江阴》《挽王漕稚川》《挽朱倅周卿》《挽陈提举》《王提举合政钱夫人挽诗》,七言律诗《和莫谦父韵》《和叶宰》《送运干陈圣嘉解组还朝》《同叶宰饯春净众寺》《挽赵龙图大卿》《赠赵舍人》《挽韩漕直阁》,七言绝句《和帅座劝农三首》《和阳运干见招集句》,约占其格律诗创作总数的三分之一。在赵善括创作的七言交游格律诗中,有两首是与南宋宰相叶衡的酬赠之作。现援引诗作《同叶宰饯春净众寺》作析:

千尺飞虹跨碧溪,绿阴沉水暗连堤。马蹄一踏沙头滑,云脚半垂山顶齐。招隐疏钟曾破梦,洗春微雨不成泥。晚来放目郊园外,万点翻鸦散麦畦⑧。

这首诗是赵善括写给南宋宰相叶衡的一首酬赠之作,也是赵善括的少有的写景抒情的佳作,诗题中的叶宰即为叶衡。诗作通过对净众寺景致的描绘,抒发了暮春时令携友出行的酣畅愉悦之情。首联诗人极目远眺,由仰视旖旎的千尺飞虹转而俯视波澜不兴的芳堤碧波,将净众寺春日的壮丽图景尽收眼底。颔联中诗人运用马蹄、云脚等意象,将净众寺云雾缭绕的环境进一步加以点染。颈联诗人化用唐代释皎然的诗句⑨,通过“招隐疏钟”一词,表明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之情,藉此酬赠友人。尾联诗人立于傍晚的郊园之外,目送万点寒鸦远去,在美好的春色中顿时生出些许与友人的惜别之意。

(三)交游诗的艺术特色

赵善括的“交游诗”不仅内容丰富、体式多样,其艺术风格也别具特色。在审美旨趣上,赵善括的交游诗

体现出诗人对浑雅之美的追求;在语言修辞上,赵善括

的交游诗不仅工于用典,且善用虚字,形成了典雅厚重的美学风格;在诗歌风格上,赵善括的交游诗表现出雄浑晓畅的风格特征。

缪钺在《诗词散论》中曾谈及唐宋诗歌在审美旨趣之异:“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以情景为主,叙事说理皆寓于情景之中,故而深情远韵。而宋诗则务求充

实密栗,尽事理之精微。”[13]

赵善括的交游诗虽工于用典,有着宋诗厚重的诗性色调,但其诗并未刻意地探寻事理的幽微,而是自觉地赓续了唐诗的美学意趣,追求一种情景相生的浑雅之美。现援引《和莫谦父韵》作析:

扁舟昨夜过黄州,准拟篮舆作胜游。卷地骇风回岸脚,扑天惊浪打船头。一尊欲访东坡隐,两鬓难禁宋玉秋。江上乱山云色重,却疑眉黛锁闲愁⑩。

这首诗是赵善括写给友人的一首唱和之作。诗人夜渡黄州时遭遇风雨,坐在摇晃的船舱之中,诗人却仿佛觉得自己正乘篮舆出游,“胜”字点明诗人心情之愉悦。多年的宦海浮沉让诗人生发出归隐之情,无奈岁月沧桑、物是人非,逝去的年华已然不复存在。因而在尾联中,诗人由山岭上缭绕的层层云雾联想到充满愁情的眉眼,传递出一种情景交融的浑雅之美。

“用典”是人们在语言表达特别是书面语言表达中常使用的方法,古代文人常常借助恰当的历史类比、名言名句来表现其高超的语言技巧,并藉此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丰富其作品的艺术含量[14]。在赵善括的“交游诗”中,用典的手法几乎随处可见,由此形成了其创作的显著特色。

如其赠别诗《和罗倅竹园唱和之什》中的“羡君如籍咸,愧我非白贺。续貂惭斐然,君恕毋督过”四句,先是化用了“阮籍”与“阮咸”二人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自己不能像竹林七贤那样的放诞与洒脱;后句化用了“李白”和“李贺”的典故,暗示了自己无法像其二者那样的逍遥自在而无所待。

又如在《同王秘校和同年五使君韶饯送严文守江阴》中,赵善括化用了唐代宰相宋璟“有脚阳春”的典故,吟出诗句“自是无心镜,俱传有脚春”。据五代时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有脚阳春》的记载,唐代名臣宋璟爱物恤民,朝野归美,时人称其为“有脚阳春”,意思是他走到哪里,就给哪里的百姓带去温暖。在这首诗里,赵善括用此典故来赞美严文守为政期间的各种惠民、恤民的行为,因此为世人所称颂。

此外,赵善括的交游诗中常使用“且”“却”“又”“若”等虚字,形成了其交游诗语言的一大特色。葛兆

第5期 郁宏康:南宋江西文人赵善括交游诗摭谈 ·69·

光认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有时凭借着虚字的帮衬,意义和境界亦能延伸出很远,尽管虚字本身并没有什么具体的意味。”[15]虚字的使用不仅能够使得诗意更为明朗,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现援引《送运干陈圣嘉解组还朝》作析:

月明千里正婵娟,且莫匆匆便放船。三载泛莲依绿水,一朝荐鹗上青天。

西楼未作经笥梦,北阙先分御鼎烟。且向蓬山雠校了,却持荷橐从甘泉!。

这首诗是赵善括写友人陈圣嘉解组还朝的一首交游诗。全诗融情于景,用“荐鹗”@来表达出诗人对友人美好的祝愿。诗作选用“婵娟”“绿水”“西楼”等意象,语言清丽婉约。值得注意的是,诗人两次使用“且”这一虚字,不仅使得语言流转自然,也增强了诗歌的情感张力。首联“且莫匆匆便放船”中的“且”体现出诗人与幕僚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而尾联“且向蓬山雠校了”中的“且”字则体现出诗人的乐观情绪,蕴含着对友人的殷切关怀。

刘勰曾在《文心雕龙》中论述过创作与时代背景的关系,即“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意思是说文学作品的演变联系着社会情况。赵善括所处的时代正是时局动乱之秋,面临着敌寇的入侵与家国的存亡,其诗气中毋庸置疑地会带有着雄浑刚健的情感色彩。而在这一点上,赵善括的创作风格又与辛弃疾的文风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在赵善括“交游诗”中,无不透露着此种雄浑之气。而此种雄浑刚健的诗风,既表现了诗人深沉的爱国之情,又更多地表现了立志为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如《送外舅杜侍御使陕西》便是其中的代表诗篇。

三、结语

综上所述,赵善括的“交游诗”以其丰富的题材内

容和独特的风格特点,成为宋代江西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大“景观”。赵善括的一生虽然创作较少,但其纯熟的创作技巧与真挚丰沛的诗情,也足以展现出其在文学创作方面的天赋与造诣。因此,深化对赵善括文学创作的认识,于发掘江西文化资源,以及提高对江西古典文学的认识,无疑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注 释:

① 辛弃疾《水调歌头•折尽武昌柳》中序言所云:“淳熙己亥,

自湖北漕移湖南,周总领、王漕、赵守置酒南楼,席上留别。”

②③④ 赵善括《应斋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

37页,42页,49页。

⑤ 严徐,典故名,典出《史记》卷一一二《平津侯主父列传》。

汉武帝时严安、徐乐上书言事,皆拜郎中。后遂以“严徐”并称。泛指有才识之士。

⑥⑦⑧ 赵善括《应斋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

75页,43页,71页。

⑨ 释皎然《建元寺集皇甫侍御书阁》诗中有云:“机闲看净

水,境寂听疏钟。”

⑩! 赵善括《应斋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7

页,69页。

@ 荐鹗,典故名,典出《后汉书》卷八十下《文苑列传下•

祢衡》。汉孔融在《荐祢衡表》里说:“鸷鸟累佰,不如一鹗。使衡立朝,必有可观。”后以“荐鹗”指推荐贤人。

参 考 文 献

[1] 赵善括. 应斋杂著[M]. 四库全书.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

社, 1987.

[2] 陆心源. 宋诗记事补遗(第三册)[M]. 山西: 山西古籍出

版社, 1997: 2187.

[3] 赵润金, 钟新果. 赵善括散文考[J]. 古籍研究, 2008,(2):

172~178.

[4] 钟振振.《全宋词》赵善括小传辑补[J]. 古籍整理研究学

刊, 2009,(5): 66~71.

[5] 王文丹. 赵善括交游词研究[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

学校学报, 2016,(4): 47~49.

[6] 王文丹. 赵善括词中的典故[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 29(5): 103~105.

[7] 王文丹. 南宋赵善括诗词研究[D]. 桂林: 广西师范学院,

2017.

[8] 陶尔夫. 南宋词史[M]. 黑龙江: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1992: 210. [9] 孙望, 常国武. 宋代文学史[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 157.

[10] 辞海编辑委员会. 辞海[M].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2: 812.

[11] 白居易. 白居易集[M]. 顾学颉点校. 北京: 中华书局,

1999: 490.

[12] 张少康.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M]. 北京: 北京大学

出版社, 2011: 156.

[13] 缪钺. 诗词散论[M]. 陕西: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1. [14] 唐子恒. 汉语典故词语散论[M]. 山东: 齐鲁书社, 2008: 1. [15] 葛兆光. 汉字的魔方[M]. 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8: 158.

〔责任编校:吴侃民〕

(下转第92页)

· 92 萍乡学院学报 2019年 ·

Reviews, 2014, 2(1~2):119~143.

[16] Leong L Y C , Fischer R , Mcclure J . Are nature lovers

more innovati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nnectedness

with nature and cognitive styles[J].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014, 40:57~63.

〔责任编校:王中兰〕

Applicability Analysis of Natural Connection Scale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Based on

Rasch Model

CHEN Li-ping, HUANG Ming-ming

(School of Preschool Education, Pingxiang University, Pingxiang Jiangxi 337055, 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natural connection scale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o test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natural connection scal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Natural Linkage Scale is used to test 386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the data obtained are analyzed by the Rasch mode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the results of the natural connection scale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good, the one-dimensional hypothesis is established, and the internal fit meets the test requirement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 effect, and the person-to-question matching is good and the questions are moderately difficult.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natural connection scale has good applicability in th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Key words: natural connection scale; Rasch model;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reliability; validity

(上接第69页)

The Poetry of ZHAO Shan-kuo, A Scholar of Jiangxi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YU Hong-kang

(Jiangxi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rmal Univers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31, China)

Abstract: ZHAO Shan-kuo, a well-known scholar-official and writer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experienced a rough but colorful career path, whose poems were mostly created to exchange with friends. However, there has been little study conducted related to his poetry creation so far. Therefore, a study on ZHAO Shan-kuo’s lifetime, research status, and genre, content and artistic feature of his poems is conducive to enrich the understanding of his literature,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exploration of Jiangxi cultural resources. Key words: Southern Song dynasty; Jiangxi; ZHAO Shan-kuo; creation features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