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孟子教育思想的社会性 欧阳祯人 摘 要:我们过去对孔子的教育思想予以了高度重视,但是对孟子的教育思想却重视不够。孟子 被后世称为中国的“亚圣”,在教育思想方面,他也可谓是中国的“亚圣”,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从 社会的自然环境与政治环境对人的影响,政府官员的修养、社会的公正性对人的影响,以及社会对知识 分子独立性与创造性的保护等三个方面可以考察孟子教育思想的社会性问题。从孟子的教育思想研 究入手,可以为中国当代社会的教育思想建设挖掘出可供借鉴的重要资源。 关键词:孟子;教育思想;社会性;知识分子 中图分类号:B2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669(2014)03—0028—05 我们过去对孔子的教育思想予以了高度重 视,但是对孟子的教育思想却重视不够。孟子 被后世称为中国的“亚圣”。笔者认为,在教育 思想方面,孟子也可谓中国的“亚圣”,应该引起 (《孟子・梁惠王上》)①孟子在这段文字中讲的 是社会环境对人才成长的影响。但是他没有顾 此而失彼,“非天之降才尔殊也”,说的是人之所 以为人的“善端”,人的“善端”如果没有好好地 培育、抚养,人的眼、耳、口、鼻之官就会被各种 我们足够的重视。孟子的教育思想是其“仁政” 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丰富的教育资源 值得借鉴。本文主要讨论孟子教育思想中关于 教育的社会性问题,以求教于方家。 诱惑牵引,被“富岁”“凶岁”的各种外部环境引 诱,进而“陷溺其心”。 但是至关重要的是,孟子的论证目标是要 他教育的对象成为“圣人”。“圣人与我同类者” 一、教育与政治 应该是中国教育史上响彻云霄的名言,这是对 所有受教育者的鼓励与呼唤。后来被陆九渊、 孟子的教育思想,立意深远,他认为政治制 度、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孟子日: 王阳明发挥到极致。但孟子更重视过程,他始 终认为每个人的人生境遇、成长环境都是不相 同的,就像辫麦的生长境遇与环境一样。但是, 只要在阳光雨露之下,只要是在成长的大环境 之中,具有自然而然成长的条件,就必然能够 “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 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今夫辫麦,播 种而糨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淳然而生,至于 日至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 “滓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只要你努 力,圣人的境界就在向你招手。因为孟子所处 的战国时代是一个“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 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故凡同类者,举相似 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 收稿日期:2014—02—15 作者简介:欧阳祯人,男,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72),湖北省孔子学 术研究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哲学史研究。 28 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滕文公 下》)的时代,人们经常看到的就是“多赖”“多 暴”的人,孟子从此人手引导到“皆熟矣”“圣人 与我同类者”的正面目标。作为教育家,孟子讲 起话来生动形象、富有趣味l生。 正是由于具有这种教育的社会性思想,所 以孟子十分强调整个社会的和乐气氛,始终强 调政治与教育的合一,始终重视人与人之间的 诚信程度。孟子与孔于都十分重视乐教:“仁 言,不如仁声之人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 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 善教得民心。”(《尽心j-》)由此可知,孟子的教 育理想就是政教合一,善政不如善教,教育的目 的对于统治者来讲就是得“民心”。教育是政治 的一个组成部分,离开了教育,政治就将处于 “罔民”的被动局面。所谓:“民之为道也,有恒 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 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 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 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滕文公上》) 所谓“罔民”,在孟子看来就是政府没有政治上 的“恒心”,没有统一全盘布局的胸怀,更没有爱 民之心。由此,最后导致广大人民丧失了思想 上的追求目标,以致于“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政府没有与广大人民同心同德,这对人民和睦 友爱、安静祥和的生活非常不利,对政府本身的 长治久安也是不利的。这样的局面之所以出 现,在孟子看来主要责任都在政府身上。这就 是:“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 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值得注意的是,孟子 十分注重经济利益的分配,捍卫老百姓的权 利。所谓:“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 制。”孟子的意思是,收取老百姓的税收,必须制 定严格的制度,然后照章进行。否则苛政猛于 虎,民怨沸腾,“恒心”也就无法维持了。 离开了政治的目标,教育就将变得六神无 主。教育只有融汇于政治的整体之中,融汇于 整个社会的管理过程之中,才能够取得最好的 效果。所谓:“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 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人山林,材 论孟子教育思想的社会性 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 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 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 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 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 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 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上》)笔者 以为,这段话的思想有两个重要背景:第一,孟 子十分重视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第二,孟子十分 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两点是进行经济建 设的前提。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教育才有可 能。这也是孔子“先富后教”思想的体现。 在仁政的政治环境下,人民“养生丧死无 憾”,会对社会的诚信、人民的和睦,以及孩子的 学习态度和整个社会积极向上的精神产生深远 影响。所以,在保证老百姓没有饥寒之忧的前提 下,政府应该马上把社会的精力转移到教育上面 来。所谓:“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 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 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里提出了“仁 政”的硬指标: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此其一;七 十者衣帛食肉,此其二;黎民不饥不寒,此其三。 这三个方面的硬指标之所以能够做到,关键原因 是在一定的经济建设的基础之上,“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孟子始终把国家的教育制度 与老百姓的生活幸福指数联系在一起,把教育与 社会的诚信联系在一起,把教育与仁政联系在一 起,认为它们是完全不能分离的一个整体。 二、教育与官员 孟子认为,政府官员的修养是决定整个社 会教育成败的致命要素。因为在中国,官员号 称“民之父母”,官员的一举一动,在老百姓看来 都是表率,如果整个官僚机构充斥的都是“禽 兽”的话,这个国家要讲什么教育就完全是天方 夜谭了。所谓:“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 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 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 29 中原文化研究2014年第3期 在其为民父母也?”(《梁惠王上》)孟子这里的意 思是,你梁惠王就是一个禽兽的头子,正在带着 一大帮禽兽向人民巧取豪夺。在这样的情况 下,正常的教育是谈不上的。 孟子十分重视社会的公正性对教育的促进 作用。他认为:“伯夷辟纣,居北海之滨,闻文王 作,兴日:‘盍归乎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太 公辟纣,居东海之滨,闻文王作,兴日:‘盍归乎 来!吾闻西伯善养老者。’二老者,天下之大老 也,而归之,是天下之父归之也。天下之父归 之,其子焉往?诸侯有行文王之政者,七年之 内,必为政于天下矣。”(《离娄上》)商纣王本人 的所作所为,以及他所领导的国家是一个让人 看不到希望的国家,更是一个让人们觉得生养 死葬都没有保障的国家,所以大家都避之唯恐 不及。但是,文王的兴起,却让有志之士看到了 人生的希望和前途。哪怕就是伯夷、太公这样 重量级的人物,社会的公正性也都可以决定他 们的成败。 孟子日:“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 规矩,不能成方员: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 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 天下。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 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故日,徒善 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诗》云:‘不 愆不忘,率由旧章。’遵先王之法而过者,未 之有也。圣人既竭目力焉,继之以规矩准 绳,以为方员平直,不可胜用也;既竭耳力 焉,继之以六律正五音,不可胜用也;既竭 心思焉,继之以不忍人之政.而仁覆天下 矣。故日,为高必因丘陵,为下必因川泽。 为政不因先王之道,可谓智乎?是以惟仁 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 众也。上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 道,工不信度,君子犯义,小人犯刑,国之所 存者幸也。故日,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 国之灾也;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 也。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丧无日矣。” (《离娄上》) 这段文字的核心思想虽然讲的是仁政,但是涉及 30 教育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不以仁政,不能平 治天下”,公开、公正、公平的社会是相关社会教 育的前提,仁政就更是教育的前提。离开了公 正、仁义的社会,真正的教育是不存在的。第二, “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国家领导必 须是“仁者”,否则就是一个“播恶”的人,后患无 穷。用《礼记・大学》的话来讲就是:“一家仁,一 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人贪戾,一国作 乱。其机如此。此谓一言债事,一人定国。尧舜 率天下以仁而民从之,桀纣率天下以暴而民从 之。”从制度上将国家的领导控制住,千方百计让 他们不能为非作歹,否则,教育达不到任何好的 效果。第三,“城郭不完,兵甲不多,非国之灾也; 田野不辟,货财不聚,非国之害也。上无礼,下无 学,贼民兴,丧无日矣”。这里说的,不是国防不 重要,也不是国家的经济建设不重要,而是“上无 礼,下无学,贼民兴”之后,国防就已经失去了意 义,经济建设更是竹篮打水。所以,从这个角度 上来讲,“丧无日矣”实际上说的是在这样的情况 下,该政府在人民心中已经丧失了其合法性,已 经进入到了动荡的边缘。 从正面建设性的意义上来说,“上无礼,下无 学”的意思,更在于国家的领导一定要在道德上 树立社会、国家、政府、家庭的表率,“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否则下属以及全社会都会效尤,上梁不正下梁 歪。另外,它还告诉我们,整个官府体系就应该 是一个学习的体系:一是要向道德更高的官员学 习;二是要向古代的经典学习。学习应该是官员 的天职。官员如果不能够见贤思齐,整天想的都 是如何偷鸡摸狗、夤缘钻刺、贪污腐败,那么,“上 无道揆也,下无法守也,朝不信道,工不信度,君 子犯义,小人犯刑”,上下交征利,一切就都乱套 了,有效的教育就更谈不上。 孟子认为圣人的表率力量是很有必要的: “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故闻伯 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 者,薄夫敦,鄙夫宽。奋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 闻者莫不兴起也。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况于亲 炙之者乎?”(《尽心下》)伯夷之风起,贪得无厌的 论孟子教育思想的社会性 人就会清廉起来,懦弱无勇的人就会树立起坚强 的意志;柳下惠之风起,剡薄寡恩的人就会厚道 起来,心胸狭窄的人就会宽厚仁慈起来。一个好 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公孙丑下》) 商汤正是因为主动向伊尹学习,所以打败了夏 桀建立了新的政权。齐桓公不计前嫌,礼贤管 的领导就可以对身边的人产生耳濡目染的影 响。圣人的影响,利在当代,功在千秋,无论多久 都会流风盛行,泽被万代 仲,所以九合诸侯。 真正的人才对于国家领导人来讲,那就是 “不招之臣”。孟子的意思是说,当时各个国家 之间比较起来,国土差不多都是一样大的, 国家 领导的行为作风也差不多是一样的,彼此之间 一、。三、尊重人才 r,_ 置=/、,J 孟子认为,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政府 之内,上上下下必须要切实地尊重人才,如此, 这个国家、社会、政府才有可能兴办良好的教 育。用孟子的话来讲就是:“不信仁贤,则国空 虚。”(《尽心下》)一个不尊重人才,不尊重知识 的国家,是不可能强盛的。这些话是孟子讲给 统治者听的。我们从《孟子》的整体理论系统可 以知道,孟子是在引导统治者施行仁政、王道的 同时,解人民于倒悬之苦,让“天民”的“天爵”得 到真正的尊重与开发。关于如何尊重人才,孟 子具有与众不同的观点: 孟子见齐宣王日:“为巨室,则必使工 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 胜其任也。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 胜其任矣。夫人幼而学之,壮而欲行之。 王日‘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如?今有 璞玉于此,虽万镒,必使玉人雕琢之。至于 治国家,则日‘姑舍女所学而从我’,则何以 异于教玉人雕琢玉哉?”(《梁惠王下》) 孟子的意思是,所谓尊重人才,首先在于尊重人 才本身的主体性,尊重人才已经具备的理论体 系,也就是尊重人才已经具备的政治立场。如 果作为个体人才来到某个国家,该国家的领导 人却要求这个人放弃多年逐步形成的观点、专 业和坚守的政治立场,本来是一棵参天大树的 材质、材料,但是却被“斫而小之”,那么人才还 是人才吗?人才的引进还有什么意义呢?孟子 认为,真正的人才是用来教育国家领导的,是 “王者”之师:“故汤之于伊尹,学焉而后臣之,故 不劳而王;桓公之于管仲,学焉而后臣之,故不 劳而霸。今天下地丑德齐,莫能相尚。无他,好 谁也不比谁更胜一筹,原因就在于他们只喜欢 对自己百依百顺的人,却不愿意让能够教导他 们的人来担任治理国家的重任。所以在强大的 官势面前,孟子始终怀有强大的内在精神力量, 足以藐视那些所谓的国家领导人。对梁惠王、 梁襄王、齐宣王还是滕文公都无不如此:“说大 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堂高数仞,榱题数 尺,我得志弗为也;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 志弗为也;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我得 志弗为也。在彼者,皆我所不为也;在我者,皆 古之制也,吾何畏彼哉?”(《尽心下》)这段话说 得很有逻辑性。因为之所以能够做到“藐之”, 是因为贪得无厌、纸醉金迷的诸侯们所追求的 东西都是“堂高数仞,榱题数尺”“食前方丈,侍 妾数百人”“般乐饮酒,驱骋田猎,后车千乘”,这 让孟子非常瞧不起他们,孟子从骨子里升腾起 了他的浩然之气,在道德情怀上占据了绝对的 优势。这正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更是中华 民族之魂! 孟子的潜在话语是,知识分子是社会的良 知,是全人类超越国界、超越时代、超越阶级的 精神财富,他们最为关键的是独立性与创造 性。国家领导人如果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并且 真心实意地尊重知识分子,把国家重要的岗位 托付给他们,国家就会强盛,人民就会安居乐 业,也会得到四方诸侯的尊重。王道、仁政也就 会因此而早日到来。但是,在孟子所处的时代, 情况却是远远出乎其预料的 诸侯们贪得无 厌、利欲熏心的程度,完全不可能提供所谓仁政 存在的空间。孟子给陈代讲了一个赵简子与王 良驾车打猎的故事: 陈代日:“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 31 中原文化研究2014年第3期 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 而直寻’,宜若可为也。”孟子日:“昔齐景公 田,招虞人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 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 取非其招不往也,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 且夫枉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如以利,则 枉寻直尺而利,亦可为与?昔者赵简子使 王良与嬖奚乘,终日而不获一禽。嬖奚反 命日:‘天下之贱工也。’或以告王良。”良 曰:‘请复之。’强而后可,一朝而获十禽。 嬖奚反命日:‘天下之良工也。’简子日:‘我 使掌与女乘。’谓王良。良不可,日:‘吾为 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一;为之诡遇,一朝 而获十。《诗》云:“不失其驰,舍矢如破。”我 不贯与小人乘,请辞。’御者且羞与射者 比。比而得禽兽,虽若丘陵,弗为也。如枉 道而从彼,何也?且子过矣,枉己者,未有 能直人者也。”(《滕文公下》) 以孟子的才华与理想,只要依附于诸侯,“大则 以王,小则以霸”。但是孟子认为,那些统治者 就像嬖奚一样,只有与他们在一起歪门邪道、偷 鸡摸狗,才能与他们合作,否则就合作不下去。 这样的合作实际上就是毁灭知识分子的良知和 政治理想,能够进行下去吗?所以这段话就是 孟子的参政宣言,不仅体现了孟子刚正不阿的 品德,而且体现的是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 精神。正因为如此,孟子对张仪等纵横家窃取 权势的行为必然是嗤之以鼻的。 景春日:“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 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 日:“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 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 送之门,戒之日:‘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 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 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 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 丈夫。”(《滕文公下》) 32 他们是“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夤缘逢迎,钻 营趋利,完全没有自己的精神立场。在此基础之 上,孟子提出了自己的原则:“居天下之广居,立 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 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 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具有这样的精神 信仰,的确是古今中外知识分子的楷模。 孟子指出,有志之士担任官员,有“所就三、 所去三”(《告子下》)的原则。孟子自己所奉行 的原则就是:“迎之致敬以有礼,言将行其言也, 则就之;礼貌未衰,言弗行也,则去之。”自己的 言论没有得到施行,即便该国领导恭敬有加,也 要离开那里。但是,孟子真正追求的是在气质 上更加真诚地彼此倾心欣赏:“古之贤王好善而 忘势,古之贤士何独不然?乐其道而忘人之 势。故王公不致敬尽礼,则不得亟见之。见且 由不得亟,而况得而臣之乎?”(《尽心上》)国家 的领导要“好善而忘势”礼贤下士,有志之士要 “乐其道而忘人之势”。 人才的独立性、创造性,以及国家领导对人 才的充分尊重,是社会性教育良性发展的根本保 障,也是孟子时代无法解决的重大问题。孟子教 育思想的社会性理论不仅能够使官府始终保持 吐故纳新的机制,而且也最大限度地保持了知识 分子的精神风貌,使之为国家的建设奉献出真正 与众不同的精神财富。全社会只有全方位捍卫 知识分子的独立性与创造性,呵护知识分子的人 格自由,社会各个阶层尤其是国家的领导人要真 心实意地尊重知识分子,尊重有识之士,他们才 有可能发挥真正的作用,担当起历史发展的重 任,从而推动社会历史的前进。也只有如此,知 识分子在全社会才能够发挥真正不可替代的重 要作用。 注释 ①本文引用的《孟子》文本,全部m白杨伯峻译注: 《孟子译注》,中华书局1960年版。 [责任编辑/李 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