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A )。
A. 年平均日交通量 B.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 C.最大交通量 2、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的参数是(C )。
A. 设计车辆 B .交通量 C. 设计车速
3、超高附加纵坡度,是指超高后的( B )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 A.外侧路肩边缘 B.外侧路面边缘 C.路面中心 4、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 B )进行。 A. 外侧 B. 内侧 C .两侧同时 5、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A )。
A .停车视距 B.会车视距 C .超车视距 6、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B )。
A. 内边轴旋转 B.外边轴旋转 C. 中轴旋转 7、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是( B )。
A. 3% B. 2% C.非定值
8、汽车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 C )。
A. 二次抛物线 B. 高次抛物线 C.回旋曲线 9、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C )。
A. 路基中线标高 B.路面边缘标高 C.路基边缘标高 10、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地确定,主要根据( A )来选取其中较大值。 A. 行程时间、离心力和视距 B. 加速度、行车时间和离心力 C.加速度、行车时间和视距
1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 B )行驶。 A. 加速 B. 等速 C. 减速 D. 无法确定
12、在平原区,纵断面设计标高的控制主要取决于( A )
A.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B. 土石方填挖平衡 C. 最小纵坡和坡长 13、路基填方用土取“调”或“借”的界限距离称为( A )。
A. 经济运距 B.平均运距 C. 超运运距 14、绘制横断面图的比例尺一般为( B )。
A. 1:100 B. 1:200 C. 1:500
15、平原区布线应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一般是( C )。
A.穿过城镇 B.离开城镇 C.靠近城镇
16、导线交点内侧有障碍物,曲线半径一般应根据( C )来确定。
A.曲线长 B.切线长 C.外距 17、详细测量结束后需要编制(B )。
A. 竣工决算 B. 施工图预算 C. 设计概算
18、某段路线起点桩号为K1+380,终点桩号为K27+,中间有两处断链,一处长 链,一处短链,则该路线总长( A )。
m m m
19、当平曲线半径小于( B )时,平曲线应设置超高。
A. 一般最小半径 B.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C. 极限最小半径 20、路基设计表是汇集了( C )。
A.平面、纵面综合设计成果 B.纵、横面综合设计成果 C.平、横、纵综合设计成果 21、各级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 C )。
A. 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 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 C. 预测的设计年限末交通量
22、横向力系数的含义是( A )。
A. 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 B. 横向力和竖向力的比值 C.横向力和垂向力的比值
23、超高附加纵坡度,是指超高后的( B)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
A.外侧路肩边缘 B.外侧路面缘 C.路面中心 24、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 B)进行。 A. 外侧 B. 侧 C .两侧同时 25、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A )。 A .停车视距 B.会车距 C .超车视距
26、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 A )。 A. 1:1:1 :21 C. 1:2:3 27、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C )。 A. 路基中线标高 B.路面边缘高 C.路基边缘标高 28、竖曲线起终点对应的里程桩号之差为竖曲线的( C )。 A.切线长 B. 切差 C. 曲线长 29、在平原区,纵断面设计标高的控制主要取决于( A )。 A.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B. 土石方填挖衡 C. 最小纵坡和坡长 30、公路纵断面设计时,竖曲线一般采用( A )。 A. 二次抛物线 B. 高次抛线 C. 回旋曲线 31、路基土石方的体积数量(C )。
A. 应扣除桥涵,挡土墙的体积 B.不扣除桥涵体积,但应扣除挡土墙的体积 C. 应扣除大、中桥及隧道所占路线长度的体积 32、绘制横断面图的比例尺一般为( B)。 A. 1:100 B. 1200 C. 1:500 33、纸上定线中横断面的控制,主要为了控制( B )。 A. 路基设计标高 B .经济点最佳置 C. 路线的纵坡度
34、两个相邻的反向曲线间应保留一定的直线段长度,其半径应根据( B )来确定。 A. 曲线长 B.切长 C.外距
边内视:标曲平物:位线35、按照平均纵坡在等高线上所截取的长度的各个连线为( B )。 A. 自由型路线 B .均坡线 C. 导向线 36、定线测量阶段,测角是观测路线( B)。 A. 左角 B. 右角 C. 转角 37、初步测量结束后需要编制( C)。 A. 竣工决算 B. 施工图预算 C. 设计概算 38、匝道是用来连接( C )的通道。
A.十字平面交叉 B.分离式立体交叉上、下路线 C. 互通式立体交叉上、下路线
39、当平曲线半径小于( B )时,平曲线应设置超高。 A. 一般最小半径 B.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C. 极限最小半径 40、丘陵地区,路基型式一般为( C)式。 A.填方 B.挖方 C.半填半挖 41、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满足( C ) 的要求。
A 行车视距 B 超车视距 C 停车视距 D 会车视距 42、竖曲线线形采用的是( b)。
A 回旋线 B 抛物线 C 圆曲线 D 螺旋线
43、当路线受到限制,需要在某处集中提高或降低某一高度时才能充分利用前后有利地形,可考虑采用( B ) 。
A 回头展线 B 螺旋展线 C 自然展线 D 高次抛物线 44、当平曲线半径小于( D )时,平曲线应设置超高。
A 250m B 一般最小半径 C 极限最小半径 D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45、在积雪、严寒地区,各级公路的合成坡度应不大于( C )。
A 6% B 7% C 8% D %
46、公路弯道上设置超高的目的主要是( A )。
A 克服离心力 B 路面排水 C 美观 D 便于施工 47、新建公路及以路肩边缘为设计高程的改建公路,设置超高的旋转方式应为( B )。 A 绕路肩内边缘旋转 B 绕路面内边缘旋转 C 绕路基内边缘旋转 D 绕路面中线旋转 48、公路中间带的作用主要是( B )。
A 美观 B 分隔行车道 C 行车方便 D 提高舒适性
49、平面交叉口的计算行车速度降低的差值不应大于( C ) 。
A 10km/h B 15 km/h C 20 km/h D 30 km/h
50、路基设计表是( D )。
A 汇集了平面设计成果 B 汇集了纵断面设计成果
C 汇集了横断面设计成果 D 汇集了平、横、纵综合设计成果
51、横净距是指视距线至( C )的法向距离。
A 路中线 B 路面内边缘线 C行车轨迹线 D路基内边缘线 52、设计速度是决定公路( D)的基本要素。
A 平面线形 B 纵面线形 C横面线形 D几何线形 53、纵断面设计时,力求纵坡平缓,陡坡宜短,主要是为了(A )。
A 汽车保持高速行驶 B 汽车获得较大的动力因数 C 汽车制动 D 以上全正确
54、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行车速度( C )。
A 大于计算行车速度 B 小于计算行车速度 C 可以大于或小于计算行车速度 D 必须等于计算行车速度 55、越岭线中,过岭标高越低( B )。
A 路线越短 B 路线越长
C 平均坡度越小 D 填方通过垭口 56、丘陵地区,路基型式一般为(C )式。
A 填方 B 挖方 C 半填半挖 D 挖大于填
57、纸上定线是指在大比例尺一般为( C )地形图上确定公路中线。
A 1:1000 B 1:5000 C 1:500~1:2000 D 1:5000~1:10000 58、用GPS定位技术,可在测站之间不通视的情况下获得高精度(B )维坐标。
A 二 B 三 C 四 D一
59、《标准》对平均坡度的要求适合于( C )。
A 各种地形的路线 B 三、四级公路路线 C 二、三、四级公路越岭线 D 高原地区 60、路基填方采用纵向调运或就近借土的分界距离是( A)。
A 免费运距 B.平均运距 C 经济运距 D 超运运距 61、各级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 C )。
A. 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 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 C. 预测的设计年限末交通量
62、横向力系数的含义是( A )。
A. 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 B. 横向力和竖向力的比值 C.横向力和垂向力的比值
63、无中央分隔带的公路缓和段上的超高,绕内边轴旋转时,是指( A )的路面内侧边缘线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不动。 A. 路基未加宽时 B. 路面未加宽时 C. 路面加宽后 64、双车道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 C )。 A. 超车视距 B. 停车视距 C .会车视距 65、新建双车道公路的超高方式一般采用( A )。 A.内边轴旋转 B.中轴旋转 C.外边轴旋转
66、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 A )。
A. 1:1:1 :2:1 C. 1:2:3 67、横净距是指视距至( B )的法向距离。 A. 路中线 B.行车轨迹线 C.路面内边缘线 .
68、设有中间带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其路基设计标高为( A )。
A.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 B.两侧路面边缘标高 C.两侧路面中线标高
69、竖曲线起终点对应的里程桩号之差为竖曲线的( C )。 A.切线长 B. 切曲差 C. 曲线长 70、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 B )。
A.公路等级 B.排水要求 C.自然因素
71、公路纵断面设计时,竖曲线一般采用( A )。 A. 二次抛物线 B. 高次抛物线 C. 回旋曲线
72、各级公路的最小合成坡度,不应小于( C )。
A. % B. % C. %
73、路基土石方的体积数量( C )。
A. 应扣除桥涵,挡土墙的体积 B.不扣除桥涵体积,但应扣除挡土墙的体积
C. 应扣除大、中桥及隧道所占路线长度的体积 74、护坡道的作用是( A )。
A. 减缓路堤边坡保证路基稳定 B.利于路基排水 C. 属于路基防护工程范畴 75、为在地形上某两控制点间确定路线的导向线,此地形图的等高距为2m,比例尺为 1:2000,拟定此段路线平均纵坡为4%,分规所张的开度应为( B )。
A. 3cm B. C. 76、两个相邻的反向曲线间应保留一定的直线段长度,其半径应根据( B )来确定。 A. 曲线长 B.切线长 C.外距 77、路线交点桩固定的地物点一般应选择( A )固定点作护桩。
A. 二个以上 B. 三个以上 C.四个以上 78、匝道是用来连接( C )的通道。
A.十字平面交叉 B.分离式立体交叉上、下路线 C. 互通式立体交叉上、下路线
79、不采用任何措施的平面交叉口上,产生冲突点最多的是( B )车辆。 A. 直行 B. 左转弯 C. 右转弯 80、同一行驶方向的车辆向不同方向分离行驶的地点称为( A )。 A.分流点 B.合流点 C. 冲突点 81、当平曲线半径小于 D 时,平曲线应设置超高。
A 250m B 一般最小半径 C 极限最小半径 D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8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满足 C 的要求。
A 行车视距 B 超车视距 C 停车视距 D 会车视距
83.缓和曲线线形常采用 A 线形。
A 回旋线 B 二次抛物线 C 螺旋线 D 渐开线
84、当路线受到限制,需要在某处集中提高或降低某一高度时才能充分利用前后有利地形,可考虑采用 B 。
A 回头展线 B 螺旋展线 C 自然展线 D 高次抛物线 85、公路弯道上设置超高的目的主要是 A 。
A 克服离心力 B 路面排水 C 美观 D 便于施工 86、 C 属完全互通式立交。
A 菱形立交 B环形立交 C 喇叭形立交 D半苜蓿形立交 87.对S型曲线,两圆曲线半径之比不宜过大,以R2R B 为宜。
1A 1 B 1~1/3 C 1/3~1/5 D ~ 88、汽车行驶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 。 A B C D
89.我国《标准》规定,公路设计小时交通量宜采用第 B 位高峰小时交通量。 A 20 B 30 C 25 D 40 90.竖曲线线形采用的是 B 。
A 回旋线 B 二次抛物线 C 圆曲线 D 螺旋线 二、判断下列各题
1.我国现行《标准》就是按3s行程规定了各级公路缓和曲线最小长度指标。∨ 2.汽车的道路行驶阻力包括滚动阻力和惯性阻力。×
3.汽车的最大爬坡度是指汽车在坚硬路面上,用最高挡位做稳定行驶时所能克服的最大坡度。× 4.变坡点的位置要放在整桩号上。∨ 5.《规范》规定圆曲线的最大半径不宜超过5000米。× 6.工程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确定项目的必要性。× 7.公路路线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5%。× 8.交通量是决定公路几何形状的基本依据。× 9.平面交叉实行交通管制主要为解决冲突点。∨
10.路基设计表是汇集了平、横、纵综合设计成果。∨
11路线转角的大小反应了路线的舒顺程度,转角越大越有利于行车。( × ) 12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所要求的行车视距要长,应不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 × ) 13路拱对排水有利,但对行车不利。 ( √ ) 14对于半径大于250m的圆曲线,可以不设加宽。( √ ) 15超高的过渡可在缓和曲线全长可某一区段内进行。( √ ) 16在路基土石方调配中,所有挖方均应计价。( √ )
17在计算横断面图中填挖面积时,填与挖应分别计算,而不能抵消。( √ ) 18为保持技术指标的连续性,一条公路只能采用同一公路等级。( × ) 19纵断面上的坡长是指该坡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长度。( √ ) 20纵断面线形和平面线形一样,设计不当时,也会出现断背曲线。( √ ) 21.直线越长越好,越有利于行车安全。( ×)
22.设计车速是指一般驾驶员驾驶汽车在公路上的实际行驶速度。 ( × ) 23.对于半径大于250m的圆曲线,可以不设加宽。( √ ) 24.摩托车由于车速慢,不能在高速公路上行驶。 ( × )
25.在纵坡设计时,只要满足了最大坡度,最大坡长的要求,设计就是合理的。( × ) 26.平均纵坡是指一定长度的路段范围内,所有纵坡坡度的平均值( × ) 27.我国现行《标准》就是按3s行程规定了各级公路缓和曲线最小长度指标。∨ 28.合理的路网应具备的条件有:具有必要的通达深度和公路里程长度。∨ 29.工程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确定项目的必要性。∨
30.路基设计表是汇集了平、横、纵综合设计成果。∨
31.各级公路均应设置路肩,路肩的横坡一般较路面大1%-2% 。( √ )
32.极限最小半径是指按计算行车速度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其安全性和舒适性的最小半径。( × ) 33.缓和曲线参数A值决定了回旋线曲率变化的缓急程度,A值越大,曲率变化越急。( × ) 34.当道路转角小于或等于7度时,应设置较长的平曲线。 ( √ ) 35.坡长就是指相邻两变坡点桩号之差。( √ )
36.路线纵断面设计的主要工作是指纵坡设计和竖曲线设计。( √ ) 37.路拱对排水有利,但对行车不利。一般的情况下,尽量设置成单向路拱,以利于排水和行车。( × ) 38.四级公路设置超高过渡段时,一般是在圆曲线和直线上各设置一半。( √ )
39.设计时,只要满足了规范中的最小竖曲线半径的要求,也就同时满足了公路竖向视距的要求。( √ )
40.交叉口冲突点主要是由左转弯车辆产生的,如果没有左转弯车辆,路口就没有冲突点。( × ) 41路线偏角小于7。时,应对平曲线长度严格控制。( √ ) 42平曲线半径越大,要求缓和曲线长度越长。( √ ) 43.《规范》规定圆曲线的最大半径不宜超过5000米。× 三、多项选择题
1.已知汽车速度为40km/h,横向力系数为,路拱横坡度为3%,超高为6%,则此时的平曲线最小半径R为( D )
m E.
2.T形平面交叉口共有冲突点数目为( C ) 个 个 个 个 E. 6个
3.纵断面某相邻纵坡分别为i1=+%, i2=+%,则( B C )
A.ω= B.ω=— C.需要设置凸形竖曲线 D. 需设凹形竖曲线 E.ω=
222
4.已知桩号K1+00挖方断面积为60m,填方面积为30m,K1+017挖方断面积为82m,挖方为0,则两桩号之间的挖方体积为( D )
3
E. 510 m
5.设滚动阻力系数为f,道路纵坡度为i(上坡为正、下坡为负),则道路阻力系数Ψ为( A )
A. Ψ=f+i B. Ψ= f—i C.Ψ= f • i D. Ψ=f / I E. C.Ψ=( f + I)/2 6.关于路线转角α及平曲线长度,正确的说法是( A D ) A.当α<2°时,按α=2°计算 B.当α<2°时,按α=7°计算 C.当α≤7°时,按α=7°计算
D.当α≤7°时,应设置较长的平曲线,以使视觉上不产生急弯的错觉 E.当α≤7°时,对平曲线长度没有特殊的要求
7.关于规范对纵坡及坡长的规定,正确的有( C ) A.规范中只有最小坡长规定 B.规范中只有最大坡长规定
C.规范中既有最小坡长规定,又有最大坡长规定
D.各级公路的长路堑路段,以及其他横向排水不畅的路段,应采用不小于%的纵坡 8.关于缓和曲线,正确的是 ( A B D E ) A.缓和曲线使离心加速度逐渐变化 B.缓和曲线采用回旋线
C.汽车匀加速行驶,同时以不变的角速度转动方向盘所产生的轨迹,即为回旋线 D.汽车匀速行驶,同时以不变的角速度转动方向盘所产生的轨迹,即为回旋线 E.四级公路不设缓和曲线
9.关于平、纵面线形组合设计,正确的有( B C D ) A.当竖曲线与平曲线组合时,竖曲线宜包含平曲线
B.要保持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的均衡
C.一个平曲线内,必须避免纵断面线形的反复凸凹 D.满足驾驶员视觉和心理上的要求
E.竖曲线的顶、底部可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
10.关于平均运距和运量,正确的有( A B D )
A.平均运距是指从挖方体积的重心到填方体积的重心之间的距离
B.在工作中为简化计算起见,平均运距可用挖方断面间距中心至填方断面间距中心的距离计算 C.在纵向调配时,当其平均运距超过定额规定的免费运距时,应按免费运距计算土石方运量 D.在纵向调配时,当其平均运距超过定额规定的免费运距时,应按其超运运距计算土石方运量 E.在纵向调配时,当其平均运距超过定额规定的免费运距时,应按其平均运距计算土石方运量 11.关于沿溪线的高线和低线,正确的有( A C E )
A.低线是指路基高出设计水位不多,路基一侧临水很近的路线 B.低线是指线形标准低的路线
C.高线是指路基高出设计水位很多,完全不受洪水威胁的路线 D.高线是指线形标准高的路线
E.低线防护工程较多,而高线挡土墙工程量较大
1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级。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 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二、三级公路以 和 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 ( ABC ) A车流密度,B延误率,C平均运行速度 13、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是指 、 和 。( ABC ) A 直线、B 圆曲线、C 缓和曲线 14、我国测量坐标系统通常有三种,即 、 、 。(ABC)
A大地坐标系统、B 高斯3º 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C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15、停车视距可分解为 、 和 等三部分距离。 (ABC)
A反应距离、B制动距离、C安全距离
16、纵坡度表征匀坡路段纵坡度的大小,它是以路线 和 之比的百分数来度量的。(AB) A高差、B水平距离
17、计价土石方数量V计= + 。(AB) A ,V挖 、B,V借
18、公路定线一般有 定线、 定线和 定线三种方法。( ABC )
A纸上、B实地、C航测
19、在地形、地物条件受限制时,圆曲线半径的确定一般可由 、 和 控制,也可由曲线上任意点控制和纵坡控制等。( ABC ) A外距、B切线长、C曲线长
20、对于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措施通常有建立 ,采用 ,创建 。( ABC ) A交通管制,B渠化交通,C立体交叉
21、“3S”系统是指: 系统、 系统、 系统。( ABC )
A 地理信息、B全球卫星定位、C遥感技术
22、公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可根据公路的性质和设计要求分为 、 和 三种。( ABC ) A一阶段设计 、 B二阶段设计 、 C 三阶段设计
2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园曲线最小半径可分为 、 和 三种。( ABC ) A极限最小半径、B一般最小半径、C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2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当圆曲线半径小于或等于 米时,应在平曲线 设置加宽。(AB) A, 250, B内侧
25、停车视距计算中的眼高和物高规定为:眼高 米,物高 米。(AB) A, ,B
26、纵断面的设计线是由 和 组成的。(AB) A 直线 , B竖曲线
27、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应避免插入 平曲线,或将这些顶点作为反向平曲线的 。(AB) A小半径 , B 拐点
28、填方=本桩利用+ ;挖方=本桩利用+ 。(AB) A 填缺 , B挖余
29、本公里土石方调配完毕,应进行公里合计,总闭合核算式为:(跨公里调入方)+挖方+ =(跨公里调出方)+ +废方。(AB) A借方 , B 填方
30、根据方案比较深度上的不同,路线方案比较可分为 和 两种。(AB) A原则性方案比较 , B详细的方案比较
31、越岭线布线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选择 ,确定 ,拟定垭口两侧 。( ABC )
A垭口的位置 , B过岭标高 , C路线展线方案
32、公路定测目的是为 和 提供资料。(AB) A施工图设计 , B编制工程预算
33、定测阶段的筑路材料料场调查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料场 条件的调查、料场 条件的调查、料场 条件的调查。( ABC ) A使用 、 B开采 、 C运输
34、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分别是: 、 、 、 。( ABCD ) A快速路 B主干路C次干路、D支路
35、汽车的行驶阻力有: 、 、 、 。( ABCD ) A空气阻力.B滚动阻力、C坡度阻力, B惯性阻力
36、动力因数标征某型汽车在海平面高程上,满载情况下,每单位车重克服 和 的能力。(AB) A道路阻力 B惯性阻力
37、平面线形三要素是: 、 、 。( ABC ) A直线、B圆曲线、C缓和曲线
38、道路设计中的行车视距分为: 、 、 、 。( ABCD ) A停车视距、B会车视距、C错车视距、D超车视距
3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级。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 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二、三级公路以 和 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 ABC )
A车流密度 , B延误率 , C平均运行速度
4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园曲线最小半径可分为 、 和 三种。( ABC ) A极限最小半径、B一般最小半径、C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41、我国测量坐标系统通常有三种,即 、 、 。( ABC ) A大地坐标系统、 B高斯3º 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C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42、纵坡度表征匀坡路段纵坡度的大小,它是以路线 和 之比的百分数来度量的。(AB)
A高差、B水平距离
43、路基边坡的坡度,习惯上用边坡的 与 的比值来表示。(AB) A高度 、 B宽度
44、计价土石方数量V计= + 。(AB) A ,V挖 、B,V借
45、本公里土石方调配完毕,应进行公里合计,总闭合核算式为:(跨公里调入方)+挖方+ =(跨公里调出方)+ +废方。(AB) A借方 , B 填方
46、选线一般要经过的三个步骤是 、 、 。( ABC ) A全面布局 、 B逐段安排 、 C具体定线
47、公路定线一般有 定线、 定线和 定线三种方法。( ABC )
48、对于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措施通常有建立 ,采用 ,创建 。( ABC )
A交通管制,B渠化交通,C立体交叉
49、“3S”系统是指: 系统、 系统、 系统。( ABC ) A地理信息、B全球卫星定位、C遥感技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