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05年度省级精品课程

2021-11-11 来源:客趣旅游网


2005年度省级精品课程

自 评 报 告

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口腔内科学教研室 二○○五年七月

口腔内科学教研室基本情况

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内科学教研室自1985年创建至今,已有20余年历史。经过口腔内科几代人的不懈努力、锐意进取,目前口腔内科学教研室已经发展成为在国内、省内较有影响力的,由牙周病科、牙体牙髓病科、口腔粘膜病科三个分支科室组成的医、教、研三位一体的,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学历、高素质的医疗教学科研队伍。

口腔内科学教研室现有现有教授4名,副教授12名,讲师5名,助教7名,其中博士后1名,博士11名,硕士12名,学士4名;6名专家分别担任中华口腔医学会及分会委员,6名专家担任省、市口腔医学会理事及常务理事。1986年口腔内科被正式批准为口腔临床医学硕士学位授予点(二级学科),2000年批准成为口腔临床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二级学科),现正在申请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及口腔基础医学博士学位授予点(二级学科)。口腔内科学教研室现有博士生指导教师1名,硕士生指导教师10名。迄今为止,教研室先后主持承担国家、卫生部、省市级科学研究课题34项,在国内外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获5项国家、省级科技成果奖。

在教学方面,口腔内科学教研室始终是一支主力军,教学力量雄厚,师资配臵精良。教研室曾先后承担教学研究课题3项,发表教育论文10余篇;连年荣获校级“优秀教研室”称号;2003年度《口腔内科学》课程获校级“优秀课程”;同年获得校级“档案管理优秀奖”,“校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二等奖”;2004年度《口腔内科学》课程再次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多年来口腔内科学教研室

- 1 -

一直承担着口腔医学专业(本、硕、博)、临床医学专业(七年制、六年制、五年制)、高职学院、卫校、夜大等教学任务,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口腔医学专业人才。至今,口腔内科学教研室共培养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800余人,硕士50余人,博士4人。

二十年来,口腔内科学教研室本着“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级口腔医学专业人才”的办学宗旨,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注重素质教育与德智培养,深化教学改革,为培养新世纪口腔医学通才和精才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一部分 办学指导思想与定位

(一) 学科定位

目标定位 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重视素质教育,重视教育质量,注重 教学思想观念的转变,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口腔医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工作能力,适应新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口腔医学专业人才。

学科定位 努力办好本科生教育,加强学科建设和学术建设,使口腔内科学尽快跻身于国内一流口腔教研室行列。

培养定位 通过大学五年口腔内科学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技能的学习,系统而深入地掌握口腔内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毕业后能够胜任口腔内科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综合素质

- 2 -

高的口腔内科专业人才。

(二)指导思想

1、教育思想观念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医学模式已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时代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需求。为培养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高级口腔医学专业通才,口腔内科学教研室对教学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主要包括:① 加强专业课和专业基础课教学;② 适当调整教学内容;③ 加强实践性教学,适应学生就业。如此举措,有利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使之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以教学为中心

口腔内科教研室积极组织编写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大纲,完善课间实习与生产实习内容。为了保证毕业实习质量,教研室对毕业实习学生进行严格管理,实行量化考核制度,制定明确的考核标准。加强考务管理工作,不断完善考试制度,使试题、试卷规范化、评卷阅卷标准化、试卷管理统一化。教研室领导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监督,把好教学质量关,通过组织听课、向学生发放信息表、征求校督导团意及学生教学意见等方式,及时获取教学反馈信息,从而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 3 -

第二部分 教学队伍

口腔内科教研室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紧密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目前,口腔内科教研室共有教师28名。经过多年来有计划有步骤的培养,已经形成一支学历与年龄机构合理、师资配臵完善、梯队建设良好、结构比例相对稳定的教学队伍,构成高学历、高层次、年轻化的人才优势。

(一)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

1、课程负责人

口腔内科教研室主任潘亚萍,教授,博士生导师,在牙周病学领域颇有造诣,享有很高的声望。曾出色地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后于美国研修三年,成为明尼苏达大学(美)客座教授。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辽宁省口腔医学会副会长,辽宁省口腔医学会口内专业主任委员,辽宁省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编委,《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编委,《中国微生态杂志》编委,《现代口腔医学杂志》常务编委等职务。在辽宁省率先开展牙周病系统治疗,形成辽宁省治疗牙周病的专科门诊,全面开展牙周病系统治疗及牙周维持治疗,重点进行牙周再生治疗研究和游离瓣手术。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牙周病维持治疗研究、牙周病病因学研究、口腔分子微生物学研究。近年,先后主持国家、卫生部、省级科研课题14项,目前正在承担国家“十五”攻关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辽宁省社会发展科学技术项目1项,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项目1项,教育部回国

- 4 -

人员科研项目1项;荣获部级科技进步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奖3项;已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8篇被国际SCI索引,11篇被BA、CA、CSCD索引。在教学方面,潘亚萍教授勇于探索教学方法,推陈出新,在知识结构、教学形式、应用手段、教学材料等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在她的带领下,口腔内科学教研室形成了一种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刻苦钻研、踏实严谨的教学作风,一直为学校其它科室所称道。

2、主讲教师

口腔内科学教研室副主任仇丽鸿,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留日学者,辽宁省口腔医学会口内专业委员会委员。多年来作为主抓教学的教研室副主任,仇丽鸿教授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科研方面,先后主持承担省级科研课题5项;荣获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进步奖、辽宁省教委科学进步奖3项;已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要开展研发口腔内科,尤其是牙体牙髓病治疗的新方法和新途径。在教学方面,主持校级教育研究课题1项,并于2003年度荣获“校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二等奖”;参与发表教学研究论文多篇;主编口腔内科学教程2部,参编中文专著1部;并多次被评为省、市、校级优秀骨干教师。

口腔内科学教研室副主任詹福良,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华口腔医学会牙体牙髓专业委员会委员,辽宁省口腔医学会口内专业副主任委员。毕业后一直从事口腔内科牙体牙髓病专业的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擅长各种疑难病症的诊治,精通本专业各种先进的诊疗技术,有丰富的教学及临床工作经验。在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篇,主编、参编中文专著4部,承担省级研究课题3项。

- 5 -

口腔内科学教研室急诊科主任、科教科科长张英,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辽宁省口腔医学会口内专业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粘膜病、牙体牙髓病的诊治、教学、科研工作,对口腔粘膜病能够准确诊治,在东三省享有盛誉,尤其是在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诊断、病理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独到之处,并因此获辽宁省教委科学进步奖1项。作为负责人承担省科委科技项目1项,参编中文专著1部。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口腔粘膜病的诊断与病理学的关系,并且首推“双特服务”的服务理念,获得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教研室主讲教师均为讲师以上职称,都已获得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善于应用多元化的手段提高教学效果;教学经验丰富,善于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加以引导解决。鉴于口腔内科学为实践科学,教师的教学不局限于课堂,始终贯彻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原则,教学特色鲜明。

(二)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

1、学历结构

教研室教师均为本科学历以上,其中获博士学位12人,占42.90%;获硕 士学位12人,占42.90%;获学士学位4人,占14.20%。

2、年龄结构

教研室以中青年教师居多,其中45岁以上2人,占7.10%;35岁~45岁12人,占42.90%;35岁以下14人,占50.00%。

3、学缘结构

- 6 -

博士后:中国医科大学遗传分子生物学专业1人。

博士学位:11人,其中日本授予博士学位2人;北京医科大学授予博士学 位1人;华西医科大学授予博士学位1人;中国医科大学授予博士学位7人。

硕士学位:12人,均为中国医科大学授予硕士学位。

学士学位:4人,其中中国医科大学授予学士学位2人,华西医科大学授予学士学位2人。

4、职称结构

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4:12:5:7,其中教授占14.30%;副教授占42.90%; 讲师占17.90%;助教占24.90%。

5、整体素质

口腔内科学目前已发展成为包括牙周病学、牙体牙髓病学、口腔粘膜病学三个分支的综合学科。为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教研室组建了三个教学小组,并于2003年8月随新综合大楼的投入使用成立三个独立的临床教学科研科室。为保证每个分支学科教学质量的快速稳步提高,教学小组形成以学术带头人为领导核心,以中青年教授、讲师为教学主力,以青年教师为后备力量的教师科研梯队。 教研室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由教研室主任亲自制订教师培养计划并主持落实工作。具体如下:⑴ 定期组织集体备课,交流教学经验,共同探讨教材难点问题;有计划培养青年教师参加课间实习、选修课、考查课等教学工作,为其进入本科生理论教学授课打下基础;每学期安排1至2名青年教师参加试讲、听课等教学活动,以上举措均成为青年教师顺利过渡至理论授课的必备条件;⑵ 为青年教师选择资深教授作为指导教师,高年资教师对低年资教师自觉、尽职地担

- 7 -

负起传、帮、带的任务,以身示范提高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⑶ 在新教师参加工作一年后,根据其业务特长确定发展方向,引导参加各专业领域的科研课题研究和教学活动。具体要求:① 每年进行2次文献回顾讲座;② 任助教期间,第一作者文章,Ⅳ类以上杂志发表≥1篇;③ 任讲师期间,第一作者文章,Ⅳ类以上杂志发表≥4篇;⑷ 组织定期参加校、院、系学术活动;参加专业学会及继续教育培训,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学分;定期举办教学观摩课、教学研讨会、学术讲座等活动;有计划按比例选派中青年教师出国学习,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水平。

6、青年教师培养成效

通过细致、周密、系统的培养工作,一支动态稳定、不断提高的教师梯队已经形成,培养成效卓越。目前,教研室85.70%的教师获得硕士以上学位;留美教师4人,留日教师4人,现多数已学成归国,成为学科教学科研的主力和学术带头人;现有师资队伍中,享受“中国医科大学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特殊贡献奖励津贴”1人,“辽宁省百千万工程 百人层次”1人,省、市、校级优秀教师3人,院级优秀教师多人;近五年,青年教师参与科研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参加国家级、省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共计18人次,专业学会10余次,大会发言20余人,发表大会交流论文20余篇;积极在青年教师授课中开展双语教学,“寇育荣”(讲师)在2004年度院双语教学比赛中表现突出,获优秀奖。

(三)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近年来,经过多方教学改革与尝试,口腔内科学已在课程内容设臵、教学模

- 8 -

式革新、教学手段完善、考试方法改进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

口腔内科学教研室教师思维活跃,从不墨守陈旧,敢于大胆提出教学改革方案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学生主体、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即不局限于培养应试能力,而着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围绕这一指导思想,教研室不断摸索和创造多种教学模式,如专题讨论式教学、双语教学、问题式教学、竞赛教学、临床实践式教学等。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改革,口腔内科学的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历年的学生教学评价中获得一致的好评。现分述如下: 一、教学内容改革

转变培养目标,修订教学大纲,新编教材讲义,革新教学内容。

1、口腔内科教研室一直沿用全国统编教材,随着新版教材的推陈出新,教研室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自2001年开始细化为《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口腔粘膜病学》三个分支学科,并将《口腔生物学》作为专业基础课。

2、协调口腔内科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建立更具特点、更趋合理教学内容 新框架,删繁化简、突出重点,尝试进行口腔内科学和口腔生物学的课程整合。

3、教研室参考卫生部统编教材《口腔医学实验教程》及兄弟院校编写的实习手册,根据本学科特点,于2003年修订《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内科课间实习大纲》及《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内科毕业生产实习大纲》,并于同年主持编写《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内科课间实习教程》及《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内科理论课教学大纲》,系统规范地对学生进行实践培养。

4、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课间实习与理论讲授学时数的比例由原来的0.8:1

- 9 -

改进为1:1。不断革新实习内容,提出“综合性实践技能培训”理念,即变“以往带教老师制定实习操作内容、学生被动学习”为“老师提出临床实际病例,学生能动设计治疗计划、诊治疾病”的主动学习方式。

二、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1、创造性地进行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PBL)改革尝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能动思考的创造性。

2、已建立“理论授课-临床见习-课间实习-毕业生产实习-临床病例研讨会-专业提高讲座-出科理论及实践考试”的综合教学、实践模式。理论授课融多媒体课件、录像带、VCD、实物、挂图为一体,全方位诠释口腔内科专业理论知识。

3、目前,科室已完成《复合树脂光固化》等录像带的录制及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并逐步完善网络教学资源库,包括教学大纲、教学方案、实习指导、习题及答案、参考文献等已经上网,并免费向学生开放。

4、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加大双语教学在教学工作中的比例。要求毕业生产实习的学生翻译英文文献:2-3篇/人。

5、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撰写专业综述。定期带领学生进入社会,进行口腔卫生宣教、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诸此种种教学举措的目的旨在为学生的继续深造打好基础。

三、教学研究成果与教材编写

1、荣获2003年度“校级优秀课程”,2004年度“校级精品课程”。 。 2、在校级教学档案管理评比中,荣获2003年度“教学档案管理优秀奖”

- 10 -

3、荣获2003年度“校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大赛二等奖”。

4、教研室编译2部英文原版专著《临床质量和专业操作的评估总则》、《牙 周疾病诊断治疗和维持治疗》。

5、教研室主编《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内科课间实习教程》等教程2部。 6、教研室主编中文专著《口腔疾病的鉴别诊断》1部,参编中文专著《临 床五官科急症学》、《医学大辞海》、《颌面部症状鉴别诊断》3部。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

(一)课程内容

理论教学内容以卫生部统编教材为基础,但又不局限于教材内容。教师通过文献检索与查阅获得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和前沿成果,在课堂上作以介绍;同时查阅中英文图书并选取部分内容加以复印,作为补充知识发给学生研读。这样,教学内容既充实又新颖,信息量大,能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课堂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加强基础知识讲解,以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完善的知识体系,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同时不忽视前沿知识和背景知识的介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其将来的发展指引方向。在传授经典理论的同时并不鼓励学生囿于已有的认识,通过对现代观点的介绍与讲解使学生能够主管能动地分析其中的合理性、科学性和需要进一步求证的问题。此外,教学思路不局限于口腔内科学的知识,而将其与口腔正畸学、口腔修复学、口腔外科学等联系起来,以达到知识的

- 11 -

融会贯通,使学生更灵活、更全面地掌握知识,为将来更好地运用知识做好准备。

口腔内科教研室承担了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包括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口腔内科学的理论课、课间与生产实习, 口腔微生物的理论与实习,口腔技工大专班口腔内科学的理论课与课间实习,临床医学专业口腔考查课等教学任务。 近三年的理论课学时数平均每年为130学时左右。

2000年9月和2004年4月,教研室两次成功地举办了省级继续教育项目“牙周病新进展学习班”,对50余名学员进行了培训。在继续教育课程中注重前沿知识,注重临床实践,培训内容包括最新国外图书、国际研究最新成果、临床经验总结等。经过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满意的教学效果,受到上级领导与学员的一致好评。

(二)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充分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决不照本宣科。由于授课教师为讲师以上职称,均具有丰富的临床与科研经验,有足够的能力活化理论知识。当每一个典型病例的病因分析、诊断与治疗过程成败的经验与理论知识完美结合的时候,都是学生顿开茅塞、受益匪浅的时刻。通过实践知识的讲解使原本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更具指导意义。在课堂上利用Flash、Authorware等软件制作动画,联合实物、教学模型等生动展示理论内容。在理论讲解的同时,安排学生见习临床工作,深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此外,在教书的同时不忘育人,教师将培养未来医师的医德摆在首要位臵,使学生树立始终把患者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思想,尽量方便患者,为患者排忧解难。近二十年来所输

- 12 -

送的学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服务大众,很多成为所在单位的骨干力量,受到同行的称赞。

(三)实践教学

口腔内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研室历来重视实践教学的开展。本科生的实践教学分为课间实习和毕业生产实习两部分,各持续一年时间。每届学生为 30 人左右,实习分组通常为 3 组,每组人数为 10-11 人,充分保证了实习效果。

1、 课间实习

内容:以教研室自编的《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内科学课间实习教程》为核心,辅以音像教材,参考中英文图书有关内容予以充实。内容包括蜡牙的雕刻,在仿头模上进行牙体预备、窝洞充填、根管治疗、洁治等十余项操作。

方法:每次课分为讲解和操作两大部分。首先播放VCD或录像,随之讲解技术要点,而后给学生充分的操作时间,及时发现问题、个别纠正、因材施教。在学生中实施榜样教学,分别对操作技术好的学生加以示范和表扬,吸引后进学生不断进步。举办临床知识竞赛,对每组前两名进行奖励,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渐渐进入临床思维模式,为下一步的毕业生产实习打下基础。

2、 毕业生产实习

内容:参加门诊工作,在教师指导下接诊患者,做出诊断,制订治疗方案,并亲自动手施以治疗,这是口腔内科学临床实践教学的特色所在。

- 13 -

方法:

(1)在管理方法上大胆改革,制订《实习医师奖惩条例》、《实习医师行为规范》,细致规定实习医师在实习过程中加分与扣分细则、行为标准等,做到有章可循,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到自觉遵守,起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实习结束时,进行总结表彰,在学生中树立榜样。

(2)为学生争取尽可能多的病种与病例。目的是使学生最大程度地活化书本知识,培养临床思维,掌握与熟练各项基本操作技能。通过实习,学生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学生能进行多种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工作,得到用人单位和学院同行的一致好评。

(3)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外请专家的讲座、新产品新技术报告会、继续教育等各种学术活动;每周由高年资教师上临床提高课,教授临床实践知识和经验;翻译新近英文文献,并在班上做该篇文章的报告;定期进行临床讨论等。通过学习,已获得的实践知识又得到理论上的升华和拓展。

(4)严格出科考试制度。一轮实习结束时,带教教师组织进行理论与实践操作考试。综合平时表现,为每位同学写出评语,由教研室主任审核。通过考试,能及时找到教学中的不足并制订相应的教学整改措施。

第四部分 教学条件

(一) 教材建设

多年来,口腔内科教研室一直沿用全国统编教材《口腔内科学》(第一版、

- 14 -

第二版、第三版)。随着教材的不断推陈出新,教研室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目前已分为《牙体牙髓病学》、《牙周病学》、《粘膜病学》三本教科书,并将《口腔生物学》作为专业基础课。口腔内科学内容多而课时紧,教研室删繁就简、突出重点,将与《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口腔微生物学》等基础学科重复的内容精简,从而节省了课时,以便充分展开口腔内科学的理论及临床知识讲授。

口腔内科学首任教研室主任、课程负责人呼祥麟教授曾参与全国统编教材 《口腔内科学》(第二版)的编写。现任教研室主任潘亚萍教授编译2部英文原版专著《临床质量和专业操作的评估总则》、《牙周疾病诊断治疗和维持治疗》;口腔内科教研室副主任、牙体牙髓病学术带头人仇丽鸿副教授参编1部中文专著《口腔疾病的鉴别诊断》;口腔内科教研室副主任詹福良副教授主编1部中文专著《口腔疾病的鉴别诊断》,参编4部中文专著《临床五官科急症学》、《口腔疾病的鉴别诊断》、《医学大辞海》、《颌面部症状鉴别诊断》。

(二)教学辅助设施建设

目前,口腔内科学教研室藏书60余部,其中,英文原版专业书籍13部,中文专著近50部。常年订购《中华口腔医学杂志》、《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等口腔医学专业期刊16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量查阅国内外专业书籍及参考文献,力求将最新、最全面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研室藏书对学生开放,课前教师将难点知识、参考书目知会学生,学生通过查阅书籍文献,做好预习,既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拓宽了专业知识面;又培养了积极思考能力,一举多得,收效显著。

- 15 -

口腔内科教研室现拥有多媒体专用教室2间、计算机23台、打印机2台、扫描仪2台、投影仪1台、幻灯机1台、移动存储设备3部、照相机2部。近年来,教研室先后购入正式出版教学录像带10部、教学VCD光盘20部。广大教师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和现代信息技术制作教学课件,在理论课教学中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率达100%,自制多媒体课件20余部,以满足教学需要。

(三)配套实验教材建设

口腔内科教研室根据本学科发展的特点及教学总体进度和课程安排,参考卫生部统编教材《口腔医学实验教程》及兄弟院校编写的实习手册,于2003年首先修订了《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内科课间实习大纲》及《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内科毕业实习大纲》,将实习大纲规范化、系统化。并于同年组织编写适合本学科特点的《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内科课间实习教程》及《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内科理论课教学大纲》,目前已在院内推广使用。师生一致认为,新教材的使用,使原本繁多、琐碎的实习内容更加明晰化,学生可清楚地了解需要掌握的重点、难点,并在实习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实践性教学条件

一直以来,口腔内科教研室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为学生提供极佳的实验及实习环境。

口腔内科教研室现拥有现代化中心实验室2间,实验室内拥有现代化的酶标

- 16 -

仪SUNRISE1台、Siometra PCR仪1台、紫外分析仪1台、冷冻离心机SIGMA1台、电泳仪2台、电泳槽4套、低温冰箱1台、数显PHS-25酸度计1部、CO2培养箱1部、恒温厌氧培养箱1部、万能显微镜1部、倒臵显微镜1部、超净台3台等实验设备共计45部。精良、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实验技术,能够胜任从本科生到博士生各层次口腔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口腔生物学》授课安排实验《刚果红复性染色涂片检测法进行龈下菌斑观察》,通过实习教学加深学生对理论课的理解,并使学生初步掌握口腔生物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此外,中心实验室对学生开放。课余时间,学生可进入实验室观摩各种实验的操作流程,在实验室教师的指导下选作高水平的基础实验,这将为学生的继续深造奠定一定的感性与理性基础。

口腔内科教研室现拥有配臵完善的课间实习室1间。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于第四学年进入课间实习阶段,在实习室中对模型和离体牙进行操作。为了更好的模拟临床操作环境,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院于2003年斥巨资购入日本仿头模教学系统15台。此仿头模系统可极为逼真地模拟患者的各种体位、口腔状况,治疗器械与临床操作完全一致。精良的实习设备、开放式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毕业生产实习奠定了坚实基础。课间实习阶段,配以专门的教学辅助人员,从实习所用的蜡牙、离体模型,到牙周手术所需的猪颌骨以及各种复杂的药品及器械,均由教辅人员准备齐备,从而确保课间实习的顺利进行。近年教研室先后购入各种教学模型40余套,同时联合口腔解剖生理教研室,为口腔内科教学提供自制的放大四倍蜡牙、离体髓腔解剖等模型,起到了良好的教学辅助作用。

进入第五学年毕业生产实习阶段,口腔内科教研室为学生提供专门的 “口腔内科综合实习诊室”,诊室内共有12台牙科综合治疗椅,并由专门的带教老

- 17 -

师(高年资讲师以上级别)指导,保证一人一椅,进行全天临床实践。同时,每周安排一次专业提高讲座,由副教授以上级别教师讲授口腔内科的新动态、新进展及临床诊治经验,拓宽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每年的9月20日(爱牙日),高年资教师带领毕业实习学生走进社会进行口腔知识的宣教工作,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亦增强了学生的责任感与社会实践能力。

(五)网络教学环境

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初具规模,现代化电化教学设施完善。自1996年开始,网络下载美国华盛顿大学、明尼苏达大学教学课程,并与学生积极交流。目前,《口腔内科学》教学大纲、教学方案、实习指导、习题及答案、参考文献等业已上网,并免费向学生开放。全程授课录像也将于三年内陆续上网。不断将更新的教学内容上网,旨在满足本课程的教学需要。

第五部分 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

口腔内科学为一门实践科学,同时也包含许多抽象的原理和理论。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教研室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已摸索出多种教学方法,并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效果。

- 18 -

1、专题讨论式教学:将教学的相关内容划分为若干专题,既将课本知识系统化,又加入大量文献、实践扩展内容。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明确了学习对象,由浅入深地掌握专题知识 ,为今后的临床和科研工作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提供了系统的思路。

2、问题式教学:由教师提出若干问题,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后进行课堂讨论,最后由教师补充、总结。这种方法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探究和获得知识,使难点问题在争论中越辩越明。

3、双语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英文板书,给出英文关键词,为学生检索和查阅英文资料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竞赛教学: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潜能,组织竞赛,教研室组织竞赛,内容包括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临床病例分析等。这种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形成了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通过适当的奖惩措施又起到寓教于乐的良好效果。

(二) 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水平

随着现代化教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口腔内科学的教学手段极大改善。教研室陆续购进教学幻灯片、录像带、VCD光盘30余部,并配有现代化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刻录机、投影仪、数码相机等先进的电化教学设备,积极鼓励教师收集、积累临床实例资料,采用Powerpoint, Authorware等软件自制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图、文、声、动、色并举的教学方式使原本枯燥、难于理解的教学内容变得直观、形象、易于理解,促进学生的积极思考,激发学

- 19 -

生的潜能,学生普遍反映学习效果理想。 2003年春学校开办多媒体技术培训班,教研室五名教师参加了培训学习,有两名教师参加学校多媒体教学课件课题招标并中标,各获资助经费0.5万元,其中“牙体病多媒体教学课件”参加校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大赛,并荣获二等奖。

口腔内科学于国内外购臵功能齐全、仿真效果良好的口腔模型、模具,引进日本新型仿头模教学系统经86期口腔系学生使用,模拟效果及功能极佳,毕业生产实习印证效果理想。

(三)加强考务改革

1、理论笔试方法

⑴ 出题:教研室主任组织各小组中、高职教师建立口腔内科学题库,为今后出题、试题更新与管理奠定了基础。定期修改与增加题库内容。每张试卷出题标准为符合大纲要求,题型多样,题量、难度适当,最终由教研室主任审阅。

⑵ 考试:由一名教师辅助科教科监考,严格考场纪律,杜绝作弊现象。 ⑶ 批卷:密封批卷,严格给分;出题人亲自批卷,反复核对,确保无误。 ⑷ 成绩:历年考试成绩均呈正态分布,考试成绩良好。 2、实践考核方法

由三部分组成:日常表现(10%);理论考试(50%);操作考试(40%)。其中,操作考试为临床患者的实际接诊和治疗过程的评价,成绩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效果。

- 20 -

(四) 教学管理的改革

口腔内科教研室严格执行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分工明确,责权明晰,教学管理档案井井有条。目前,口腔内科学课程实现现代化管理,教学大纲、教学进度、任课教师名单、电子教案等内容均分类储存于计算机中,此项改革使课程情况一目了然,便于教研室和教务部门的统一管理。

第六部分 教学效果

学校督导团曾多次来到口腔内科教研室听课,评价口腔内科教师备课认真,课前准备充分,教学方法手段先进。其中,潘亚萍教授作为极有造诣的留美牙周病学专家,在授课过程中贯穿始终进行双语教学,50%以上课程以英语讲授,在讲授牙周经典理论的同时将国内外最新的牙周病学理念传授给学生,融经典与现代、基础与先进为一体。课后同学一致反映:听潘老师的课不但能够拓宽专业知识领域,而且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专业英语水平,受益匪浅。仇丽鸿副教授制作的“非龋性牙体疾病”多媒体课件图文并茂,动态逼真地模拟了疾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过程,使抽象难懂的理论直观表现出来,受到同学的普遍欢迎。詹福良副教授博览群书,授课语言生动风趣,将新技术、新进展在第一时间传授给学生,并辅以启发式教学,列举大量临床实例,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效果甚好,在多年的院教学质量评估中一直名列前茅,获得学生的一致称赞。口腔医学院每学期由学生对任课教师授课质量进行一次评估。近三年,口腔内科教研室任课教师授课

- 21 -

评分在全院各科室评比中始终位居首位,优秀率为100%。

近三年来,口腔内科教研室联合其它口腔教研室每年培养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30名,毕业生就业市场广阔,就业单位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口腔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口腔科等。除部分学生考研外,就业率高达100%。从追踪调查的反馈情况看,由口腔内科教研室培养的毕业生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技能扎实,进入工作岗位后适应期短,业务能力强,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每年口腔内科均有几名应届毕业生考入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上海医科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医学院的口腔内科攻读研究生,受到导师的普遍赞誉。经口腔内科教研室培养的口腔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在全国口腔医师执业资格考试中成绩名列前茅,一次通过率为100%。

在课堂教学录像中,主讲教师仪表大方,精神饱满,声音清晰,语言风趣,条理清楚,富有教学激情;课堂教学气氛活跃,多媒体课件精美、运用适当,师生互动效果明显;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展现了启发式、讨论式的教学理念。

第七部分 办学特色

(一)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为临床实习学生举办课外学习活动。定期邀请校内、外专家讲学,传授学术的最新发展动态和临床诊治技巧,充实教科书之外的理论和临床知识。

- 22 -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接触社会实践,了解口腔的健康现状,推动全民的口腔保健意识,每年的9月20日,在具有高级职务教师的带领下,到社会上开展“爱牙日”活动,宣传口腔保健知识,回答群众提问。在活动中增强学生对口腔科学重要性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开展专业外语学习

在临床实践中,根据学习兴趣和临床实际需要,完成2~3篇临床专业英文文章的翻译,定期举办英文文献读译报告会,做汇报讲演。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不但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外语水平,同时也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激发学习兴趣,学生自觉受益匪浅。

(三)注重临床能力的培养

从接触口腔内科学学习开始,临床能力培养贯穿教学的始终。在理论课教学中,引入临床的实际病例,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增加临床视频、模拟动画等先进教学手段,缩短课堂与临床的实际距离。改革课间实习模式,由教师讲授和示教为主、重点认症的模式,改为以病例为基础、以问题为中心的讨论模式。针对临床实习存在的实际情况,调整实习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临床实习需要;同时,教研室指派副教授以上教师参与每周的临床生产实习教学,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全面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

(四)不断进行教学研究和改革,提高教学效果

- 23 -

在学校、院系的支持下,口腔内科教研室不断进行教学改革。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教学内容、临床综合能力评价、教学手段和模式为重点进行系列改革和研究。进行课程整合和教学内容的调整,突出重点。为适应目前的临床教学的需要,适当增加课间实习的洞形制备、牙周手术等内容,提高临床操作能力。广大教师积极制作多媒体课件,提高教学效果。

第八部分 建设规划

(一) 建设目标

面向21世纪,培养高素质的创造性口腔人才。建设国内外一流的口腔内科学课程,完善立体化的口腔内科学教学新模式,进一步革新教学设施,丰富网络资源,使之成为适应日趋发展需求的精品课程。

(二) 建设步骤

1、继续更新、改建立体化的口腔内科学教材,使其适应学科发展的需要。 2、不断革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增强口腔内科学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3、丰富网络学习资源,及时将更新的课程资源上网。 4、加强与国内口腔名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5、吸取国外名校口腔内科学课程建设的精华,定期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访讲学,交流教学理念,选派青年教师出国进修学习。

- 24 -

综上,通过全方位深化教学改革,口腔内科学教学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历

史阶段,逐步形成具有口腔内科特色的教学新模式,受到广大同行和学生的一致赞誉。口腔内科学教学评估历年在校、院名列前茅,然而成绩只属于过去,教研室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口腔内科学教研室全体教师将以此为基点,不懈努力,锐意进取,推动口腔内科学教学的不断前进。

- 2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